03.05 嬰兒什麼時候不淹脖子?

花開花謝那一年


嬰兒什麼時候不淹脖子?這個主要還是要看父母是怎麼幫寶寶護理的。嬰兒淹脖子,這是是常見的新生兒疾病之一。當寶寶出現淹脖子時候,父母能夠科學的護理,這個淹脖子很快就可以痊癒。

在怎麼科學護理之前,要對這個嬰兒淹脖子有一定的科學認知。我們都知道,一般偏肥胖的嬰兒出現淹脖子比較常見。而造成淹脖子的原因:由於寶寶躺著的時間比較長,汗液、奶液、口水等容易留到脖子裡,寶寶皮膚褶皺比較深,時間久了這些汙物沒有及時清理,淤積在皮膚褶皺裡。因為出現在嬰兒的一些褶皺,易於積汗潮溼、局部熱量不能散發,相貼的皮膚。由於皮膚互相摩擦,而引起局部充血、糜爛、表皮脫落,甚至滲液或化膿感染。所以會使得嬰兒因疼痛而哭鬧不安!

科學的護理方法:第一,嬰兒在喝奶或者溢奶或者吐奶的時候如有奶水流到脖子去要記得及時擦乾,要保持脖子那裡的乾爽。第二,現在很多有寶寶的家庭裡面常備著爽身粉,很多父母為了寶寶保持乾爽,會使用爽身粉。其實這個做法是錯誤的,如果出現淹脖子直接使用爽身粉,反而會堵塞皮膚的毛孔。其實直接用溫清水清理乾淨,保持乾爽。這樣子對淹脖子的處理會更好!

這是我個人的育兒經驗,希望對你有幫助。



N次方育兒


新生嬰兒容易發生淹脖子的問題,這是令很多媽媽困擾的問題。我大孩子出生那會也出現了淹脖子,我家老二就沒有淹脖子。

新生兒為什麼會淹脖子,我認為新生嬰兒的皮膚嬌嫩,皮膚的汗腺發育不完善,如果嬰兒所處的環境悶熱潮溼就容易淹脖子。

我兒子剛出生三個月內吧,會經常溼疹,淹脖子。一方面可能是捂得,那時候是冬天,把孩子包裹得很嚴實,熱,孩子汗腺發育不完善,就會起疹子。另一方面就是易吐奶,吐的奶經常能流進脖子裡,處理不當導致淹脖子。再一方面,他脾虛導致流口水,也導致了淹脖子。

如果能處理得當,寶寶不會淹脖子,我女兒就沒有淹脖子。為了防止寶寶淹脖子,不要把寶寶捂得太熱;餵奶後儘量拍嗝防止吐奶;時常清洗脖子保持乾燥衛生。寶寶大了,大約三個月後淹脖子的情況也就輕了。


豌豆的胖腳丫



可能是我家寶寶小時候比較瘦的原因吧,從小到大都沒有淹過脖子的情況,😂倒是哥哥家孩子總淹脖子,尤其是3-5個月的時候,因為小侄子寶寶比較胖小胳膊小腿和脖頸處褶皺比較多,平時喝奶溢出的奶瞬間流到脖子就消失了😂,脖子出總是紅紅的,尤其是夏天出汗多,溢奶、流口水等稍不留意就殘留在褶皺處,褶皺處皮膚髮紅、表皮脫落,有時候甚至化膿,看著就心疼人。後來一個很有經驗的長輩傳授了很多經驗。小侄子也就沒有再淹過脖子。

其實預防起來也是很簡單的,平時只需要注意寶寶衛生,給寶寶喝奶時避免奶水淌到脖子裡,如果不小心還是有奶水或口水淌到寶寶脖子裡,媽媽要儘快幫寶寶擦洗乾淨。也要要勤給寶寶洗澡,保持皮膚的清潔。(爽身粉一般含有滑石粉不建議使用



對於寶寶脖子的皺褶處一般會有汗液,為防止傷害寶寶幼嫩的皮膚,可用溫熱毛巾敷寶寶脖子,熱敷完了用乾布及時擦乾,保持清潔乾爽,就可以和淹脖子說拜拜的。


育兒天下


我是鵝蛋媽,很高興為您解答。

寶寶多大才不會淹脖子,我們先要明白寶寶為什麼會淹脖子。

首先,不幹爽。小寶寶吃飽後經常會吐奶,脖子甚至領口的衣服都會溼漉漉的。解決辦法是寶寶每次吃完奶都要拍嗝,緩解吐奶症狀。吃奶前給寶寶戴上口水兜,防止吐奶吐溼衣服。如果吐溼衣服,要趕緊換了。如果寶寶愛流口水,就給他戴上口水兜。

其次,不清潔。新生兒或小月齡寶寶脖子比較短,加上有的寶寶比較胖,脖子裡容易藏汙納垢,比較容易紅。這時家長要勤給寶寶洗澡,每次都用清水把脖子洗乾淨,再用棉紗布擦乾水分,一定要擦乾,再給寶寶抹上茶油。

第三,不透氣。寶寶較小時,家長都會擔心他被凍到,會穿很多衣服,這樣寶寶容易出汗,汗水也會淹到寶寶脖子。家長不要給寶寶穿太多衣服,摸寶寶的後脖子只要是暖和的就行。

總而言之,寶寶的脖子要保持乾爽透氣和清潔,洗完澡後可以給寶寶抹上茶油,切記不要抹爽身粉,脖子緊挨嘴巴鼻子,寶寶容易吸入爽身粉。寶寶紅脖子和紅屁股一樣需要精心護理,隨著寶寶慢慢長大這些症狀都會有所緩解。但每個寶寶不一樣,也不能確切說過了多大就不會淹了。


鵝蛋媽


親,這個不分什麼時候,一般胖一點的嬰幼容易被淹了脖孑,又加上嬰兒太小時不能經常轉動脖孑,只要皮膚褶皺裡一出汗就會導致脖孑被淹,紅紅的,有的不及時處理還會導致脖孑上皮膚爛掉,孩孑疼得直哭鬧,家長一定要經常觀察孩子的脖子,胳支窩,腹股溝,屁屁這些地方,如發現淹的跡象及早清冼乾淨,抹點爽身粉,保持乾燥;如果皮膚已被淹,注意不要抹爽身粉,抹了會很疼,抹點香油也可以,經常讓這些淹了的皮膚和空氣接觸,保持乾燥,很快就會好的。


豬媽媽孕育


一般月子裡的嬰兒經常淹脖子,只知道三四個月不等。如果是夏天,稍大一點的嬰兒也還是容易淹脖子的。當然也有不淹脖子的,這要看媽媽如何護理寶寶。

  • 每天幫寶寶擦洗,用乾淨的小方巾擦洗,最好洗兩次,第一次洗髒了水再換一次水洗,每次洗完小方巾要洗乾淨晾乾。
  • 幫寶寶擦洗完以後一定要等到寶寶的脖子幹了以後再使皮膚相互接觸,這要媽媽適當的用手掰開一些,一會就幹了。或者是等擦洗完幹了以後抹一些爽身粉。
  • 爽身粉一定不要在寶寶脖子髒的情況下抹,不然與髒的汗漬的顆粒物混合,就會更加容易使寶寶的脖子淹破。
  • 勤換衣服。不要讓寶寶的口水或者流食或奶汁流到衣領上形成硬硬的衣領而劃傷寶寶。
每天按照以上前三項流程給寶寶清洗,寶寶就不會出現淹脖子。

三城一郭


23


Existence魚336


我家小番茄從出生開始都沒有被淹過脖子、腋下什麼的。當時是請了一個月嫂,我仔細回想一下她照顧的情況。第一是每天洗澡,從出院開始就每天洗澡,室溫保持26度左右,水溫在38-40度左右,有用溫度計量的,如果沒有溫度計用自己的手肘關節浸水感覺溫度。我們是11月出生的,天也很冷了,要注意溫度。洗完擦乾後用按摩油全身撫觸按摩,用的小蜜蜂的按摩油,海淘的,味道也非常好聞。

第二是日常都保持乾淨清爽,因為室溫合適就不穿太多,給他穿的衣服比大人薄一點,小孩火力壯尤其男孩,穿多捂汗還容易出溼疹抓破臉,所以衣服一定要少。

第三也不會給他吃太飽,要是吐奶也是及時用溫毛巾擦乾淨。我們都是用尿不溼的,要是拉屎就用溼巾擦乾淨。

總體就是這樣,保持乾淨清爽舒適,寶寶舒服大人省心。


番茄帶娃記


對於題主提的這個問題:嬰兒什麼時候不淹脖子?這個問題本身就是一個問題,因為嬰兒不存在說什麼時候有或者沒有淹脖子,家長護理得當的話嬰兒不會出現淹脖子,家長護理不當就會有淹脖子。

嬰兒皮膚褶皺處紅爛俗稱為淹脖子。皺褶紅爛是0~2歲寶寶很常見的一個皮膚問題,主要是由於寶寶皮膚受到了各種外界刺激而引起。臨床表現為皺褶部位皮膚變紅、疼痛等症狀。



什麼原因會導致淹脖子

1、有些孩子比較胖,肉嘟嘟的,由於孩子出汗、吐奶沒有及時的擦乾淨,還留在脖子上的話,長時間就會淹脖子。

2、孩子皮膚嬌嫩,可能給孩子用的毛巾比較的粗糙,給孩子擦洗的時候太大力,傷害到寶寶的肌膚。

我二寶就有過淹脖子,因為他剛出生那會又要照顧他,又要照顧大寶,所以有時候二寶吐奶也沒有及時的擦乾淨,造成他脖子紅通通的,都心疼死了我。




如何有效緩解淹脖子

1、注意勤洗澡、講究衛生

由於嬰兒大多數時間都是躺著,所以脖子的衛生一定要注意好。如果寶寶經常出汗或者吐奶的話,就要及時給寶寶擦乾淨。給寶寶擦汗的毛巾一定要柔軟的,避免給寶寶造成二次傷害。

經常給寶寶洗澡、換洗衣物,可以給寶寶抹一些爽身粉。我當時選擇的是松達松花粉,這個不會像普通的爽身粉一樣會遇水形成小疙瘩,而且寶寶不小心誤食也是無害的。



2、敷熱毛巾

家長要是發現自家寶寶的皮膚皺褶處紅紅的,還沒有破皮,可以用熱毛巾敷,來幫助寶寶緩解“淹脖子”。

用熱毛巾敷在寶寶脖子處時(不能太熱,可以在自己的手背上先試試溫度是否合適),不但可以起到殺菌消炎的作用,還可以讓寶寶感覺舒適。

用熱毛巾敷完後,一定要記得把寶寶的脖子擦乾淨,因為熱毛巾上有水汽會留在寶寶的脖子上,所以敷完以後一定要用乾毛巾再給寶寶輕輕擦乾淨。



要寶寶皮膚已經破皮、糜爛的話,那麼就不能採用這個方法,破皮熱敷的話寶寶會感到疼痛。所以建議儘量在醫生的建議下,先去塗抹藥膏,等寶寶的症狀緩解。

3、多曬太陽

曬太陽也可以殺菌消炎,所以天氣好的時候可以抱著寶寶出去曬曬太陽,這樣寶寶更健康。



孩子是家長手心裡的寶,需要我們去精心呵護。這三個方法大家學會了嗎?可以試一試哦!西瓜媽媽給自家孩子用的方法。

今日話題:不知其他聰明的媽媽還有其他的好妙招嗎?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讓更多的家長知道,讓寶寶少受疼痛。


西瓜媽媽520


對於新生兒,由於皮膚比較嬌嫩並且皮膚組織發育還不完善,在溼熱的環境下,很容易引起溼疹和淹脖子的情況,這令很多寶媽不知所措,感到非常的困擾。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只要多加註意並且處理得當還是能很好預防淹脖子的。

首先,如果寶寶有流口水的習慣,平時需要給寶寶帶上一個小口水巾,這樣不至於口水流到脖子裡,口水巾最好使用棉質透氣的布料,能很好的吸水,並且保證寶寶脖子的透氣乾爽。口水巾需要根據寶寶的流口水情況及時更換,我家孩子一般一個小時換一次,換洗的口水巾每天用熱水燙了之後洗出來,可以起到殺菌的作用,這樣口水巾也能重複利用。

其次,每天要給寶寶用溫水洗臉,洗臉的時候順便把寶寶的脖子洗一下,除去脖子裡積累的髒東西(有時吃飯容易進入脖子裡)以免細菌的滋生,清洗完成之後,用乾毛巾擦乾淨,保證孩子脖子清爽乾燥。

最後,如果寶寶脖子已經淹了,擦拭之後可以塗一點紫草油。所以,為避免寶寶淹脖子,主要還是保證日常的護理,我家寶寶在5個月以後就很少出現淹脖子的情況了。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歡迎留言,共同探討,希望所有的寶寶都健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