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發現甲狀腺結節,如何辨明它的性質?

花花心心


甲狀腺結節確實非常常見,但絕大多數是良性結節,只有少部分屬於惡性。那麼甲狀腺結節是通過什麼方法辨明性質的呢:

1、高分辨率超聲是評估甲狀腺結節的首選方法

由於超聲的普及,以及高分辨B超的臨床應用,很多甲狀腺結節通過B超就能給出一個初步的判定。超聲可以確定甲狀腺結節的大小、質地、形狀、邊界、包膜、血供以及與周圍組織的關係等情況,還可以評估有無腫大淋巴結,以及淋巴結的大小、形態和結構特點,高分辨B超可以通過結節的這些特點,給予一個良惡性的初步判定。

2、檢測血清促甲狀腺激素(TSH) 水平

在彩超檢查的基礎上 ,可以檢測血清中的TSH值進一步判斷,一般來講,TSH檢測結果低於正常值時, 其結節為惡性的可能性也偏低。

3、對於結節偏大,比如直徑超過1cm,或者是超聲初步判斷懷疑惡性可能的結節,建議做細針穿刺活檢,明確病理診斷。

總之,甲狀腺結節性質的判定,彩超檢查是基礎,穿刺病理是標準,一般不難判定。


深藍醫生


發現甲狀腺結節如何判定良惡性?

甲狀腺結節的良惡性的鑑定在臨床主要看彩超結果,根據彩超結果上結節是否有砂礫狀鈣化、界限是否清楚、周圍血流是否豐富來判斷。

一般來講,如果彩超報告單上出現以下描述: 單一結節、結節內有砂礫樣鈣化、結節的 BIRADS 血流分級大於Ⅳ級,符合上述一條就高度懷疑惡性結節了。反之,甲狀腺結節在彩超上沒有上述幾條表現,一般都是良性的,但還是要半年左右複查甲狀腺彩超。另外強調一點,結節大小不是良惡性鑑別的標準,臨床上3mm -4mm的甲狀腺癌也不少見。


體檢發現甲狀腺結節之後我應該怎麼辦?

第一步:進一步檢查確定結節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

(1)必做

  • 甲狀腺功能檢查:檢查甲狀腺激素和相關抗體水平,
  • 甲狀腺彩超:查看結節的大小、形態、回聲情況,並提供可對甲狀腺結節進行分級診斷的TI-RADS分級數據。

(2)選做

  • 穿刺活檢:用穿刺針取甲狀腺組織,在顯微鏡下尋找有無癌細胞。
  • 甲狀腺核素掃描:甲狀腺有濃縮體內碘的特殊功能。讓患者服用含放射碘的藥物後,通過核素掃描設備可觀察甲狀腺內部情況。一些甲狀腺結節攝取碘的能力高於正常甲狀腺組織,在設備上可觀察到放射性碘聚集,稱為熱結節。有些甲狀腺結節沒有攝取碘的功能或攝碘率極低,稱為冷結節。熱結節一般是功能自主性甲狀腺結節,多為良性。冷結節則有癌變的可能。

第二步:根據檢查結果確定是否需要治療以及治療方案

(1)良性結節

初次檢查發現良性結節,一般不推薦手術、放射性碘131治療或服用相關藥物消除結節。推薦每6-12個月複查一次。具體複查頻率需與醫生商定。若複查結果顯示結節在增大,則醫生可能會採取活檢或直接手術的方式進行干預。

(2)惡性結節

如果檢查發現是惡性結節,一般推薦儘早進行手術治療,術後需要服用甲狀素片。有些情況較為嚴重的,還可能需要進行放療等手段進一步消滅癌細胞。

讓人欣慰的是,甲狀腺癌是最容易治癒的癌症。治療後,在甲狀腺藥物的情況下,大部分病人可以長期正常生活。

(3)自主功能性結節

核素掃描顯示為熱結節且甲功檢查的促甲狀腺激素(TSH)降低的甲狀腺結節通常為良性的自主功能性結節。此種情況下,醫生可能會讓患者手術切除,也可用放射性碘131進行治療。




甲狀腺結節的良惡性可以從病史、超聲結果、活檢三方面進行判斷,值得注意的是,甲狀腺結節的大小與良惡性無關。病史方面:具有一定提示甲狀腺結節惡性的條件包括:(1)年齡在20歲以下,70歲以上人群;(2)男性;(3)甲狀腺癌家族史;(4)接受過頸部放射線治療;(5)出現聲音嘶啞,吞嚥困難等症狀;(6)結節增長迅速;(7)結節質地硬,形狀不規則;(8)頸部淋巴結腫大。

超聲結果方面:提示甲狀腺結節惡性的超聲結果包括(1)微小鈣化;(2)結節邊緣不規則;(3)結節內血流紊亂。如果上述三種存在兩種及以上,或低迴聲結節合併上述一項時,惡性的可能性極高。活檢方面:任何>25px單一或多結節種的可疑結節都應該做細針抽吸活組織檢查(FNAB),結果包括陰性,良性,不確定性,其中不確定性包括增生性和可疑癌性,還需根據臨床及隨訪判斷。


康愛在線



明亞保險經紀小魚兒


甲狀腺是個體表的器官,有的人在體檢中醫生查體發現其有甲狀腺結節,有些人是通過B超檢查出甲狀腺結節。隨著體檢的普及,甲狀腺結節檢出率很高,在自然人群中,大概有50%的人存在甲狀腺結節。一想到結節,很多人就會聯想到甲狀腺癌,其實甲狀腺結節良性居多,比如甲狀腺腺瘤、甲狀腺囊腫、炎性結節等,其中大概只有10%的可能性是惡性結節。一旦發現甲狀腺結節,如何辨別其性質呢?

1.甲狀腺B超 超聲檢查具有無創、簡便、實用、費用低等特點,成為甲狀腺佔位性病變非常好的篩選工具,廣泛地用於甲狀腺體檢和臨床鑑別診斷。按照甲狀腺B超分級來評估惡性的幾率。TI-RADS分級如下:0類:甲狀腺瀰漫性病變,無結節,需要實驗室等檢查進一步診斷,如橋本甲狀腺炎和亞急性甲狀腺炎等;1類:正常甲狀腺,無結節,或手術全切的甲狀腺複查(無異常發現者);2類:典型而明確的良性結節,如腺瘤和囊性為主的結節;3類:不太典型的良性結節,如表現複雜的結節性甲狀腺腫,惡性風險小於5%;4類:可疑惡性結節,4類再分成4a、4b和4c亞型,惡性風險5%~85%;5類:是典型的甲狀腺癌,惡性風險85%~100%,懷疑甲狀腺惡性結節伴頸部淋巴結轉移,歸為5類;6類是經細胞學和組織學病理證實的甲狀腺惡性病變,未經手術和放療及化療。

2.甲狀腺超聲彈性檢查(SWE) 超聲彈性成像技術診斷甲狀腺惡性結節的敏感度、特異度、準確度均接近90%。越來越多的三級醫院都具備甲狀腺超聲彈性成像技術,根據甲狀腺腫瘤內部紅色和藍色及綠色的組成比例,將甲狀腺結節的彈性圖像為五級(或5分):0級:病灶區以囊性成分為主,表現為紅藍相間或紅藍綠相間。l級:病灶彈性圖像幾乎全部為綠色(大於90%),病灶及周圍組織也為綠色;2級:病灶彈性圖像綠藍相間,以綠色為主(病灶內一半以上的面積為綠色);3級:病灶性圖像藍綠相間,以藍色為主(病灶內一半以上的面積為藍色)。4級:病灶彈性圖像幾乎全部為藍色(大於90%),病灶周圍組織也為藍色。甲狀腺佔位性病變彈性圖像分級越高,說明甲狀腺佔位的彈性係數大,硬度高,惡性程度越高;甲狀腺佔位性病變彈性圖像分級越低,說明甲狀腺佔位的彈性係數小,硬度低,良性可能越大。以彈性評分3分為診斷界點,≥3分為惡性 ,<3分為良性 。

3.CT 甲狀腺增強ct能夠顯示結節是單個的或者是多個,有沒有液化壞死,腫瘤的大小,位置,甲狀腺結節的血供情況,與周圍組織和器官的關係等來初步判斷其性質。對於可疑結節需要進一步穿刺活檢。

4.甲狀腺穿刺活檢 甲狀腺結節穿刺活檢明確病理類型是診斷結節良惡性的金標準,但並不是所有的結節都需要穿刺,而是通過甲狀腺彩超及超聲彈性檢查的結果綜合判斷,TI-RADS分級4級以上,彈性檢查3分以上的結節可以考慮穿刺。

甲狀腺結節絕大多數是良性的,即便是甲狀腺癌,也無需焦慮,因為甲狀腺癌的整體預後非常好,90%以上是乳頭狀癌,甚至有人戲謔:如果這輩子非要得一種癌,那麼我就選擇甲狀腺乳頭狀癌。


胡洋


檢查發現甲狀腺有結節,如果需要判斷它的性質,首先要知道甲狀腺結節是單發還是多發的,是囊性還是實性的,這些都需要通過檢查來決定,比如做一下超聲檢查,超聲能夠清晰的判斷甲狀腺結節是單發還是多發,結節灶的回聲是否均勻,邊緣是否清楚以及有無包膜,是否有微小鈣化,有無血流信號或血流的豐富情況來判斷結節灶的性質,也可以做甲狀腺結節穿刺,根據病理來判斷良性或惡性。


甲狀腺醫生張乃嵩


甲狀腺結節是臨床常見病,在健康人群中的檢出率高達50%到60%,但絕大多數的甲狀腺結節都是無關緊要的,在臨床接診中,我們醫生需要辨明它的性質,對患者做好詳盡的解答,避免引起患者不必要的緊張和焦慮。


什麼是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結節是指甲狀腺細胞在局部異常生長所引起的散在病變。注意:醫生在檢查中觸及到“結節”,但超聲檢查中未能證實的“結節”,不能診斷為甲狀腺結節。檢查中未處理,但影像學檢查偶然發現的結節稱之為“甲狀腺意外結節”。其中,女性、老年人、頭頸部放射線檢查治療史者甲狀腺結節的患病率更高。

其中腫瘤性甲狀腺結節,又分為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這裡我們著重瞭解下什麼樣的甲狀腺結節需要進行評估。

①直徑>1釐米的結節都有可能是臨床意義的腫瘤,因此需要進行評估。

②直徑 ≤1釐米的結節,如超聲提示有可疑癌徵象或有頭頸部放射線暴露史,伴有相關淋巴結腫大或甲狀腺癌家族史時,需要進行評估。


隨著對超聲檢查是臨床應用最廣泛,依賴程度最高的影像學檢查方法,超聲檢查發現人群中40%到50%就有甲狀腺結節,其中惡性結節可佔5%到6%,女性比例大於男性,約為男性4倍。
甲狀腺結節的超聲表現可歸為兩種類型。

一 良性徵象 結節形態規則,有完整的包膜,結節內部可稱等回聲,高回聲,混合回聲和低迴聲,結節的縱橫徑比<1。

二 惡性徵象 結節形態不規則,無明顯的包膜或包膜不完整,結節內部多呈低迴聲,甚至有些結節,後方回聲衰弱,結節的縱橫徑比>或=1。

我們常見甲狀腺結節彩超報告TI-RADS分類及其意義:

0類 甲狀腺檢查未見異常發現。

1類 高度提示良性結節,惡性風險0-7%,→不需要干預。

2類 可能良性的結節,惡性風險8-20%。若良性結節腫大壓迫氣管出現呼吸困難,可行手術。其餘觀察隨訪。

3類 性質不明的可疑結節。建議穿刺活檢,若細胞學結果不能確診,則六個月後隨訪。惡性風險20-50%。

4類 有1到2項提示結節惡性的徵象,低迴聲,邊界不清。惡性風險51-90%。穿刺活檢,確診惡性準備手術。

5類 高度提示惡性,惡性風險>90%。無論穿刺活檢結果如何,均應手術。

除了超聲檢查,術前評估甲狀腺結節良惡性時,細針穿刺抽吸活檢是敏感性和特異性最高的方法。其中超聲檢測以下表現,如:實性低迴聲、結節>1cm、微小鈣化、邊界不清、淋巴結腫大、胞膜外受累、高危病史,則為針吸活檢檢查的強烈適應症。

當然,對甲狀腺結節進行評估,除了超聲、針吸活檢、甲功指標外,體格檢查及病史亦很重要,這裡不再贅述。平素減少輻射暴露,多注意定期體檢是關鍵!


全科醫者


發現甲狀腺結節該怎麼辦?首先就是要明確它的性質,因為甲狀腺結節不僅有良惡性之分,更有冷結節、熱結節、溫結節等多種,按個數劃分又包括單髮結節、多髮結節,按形態分又包括囊性結節、實性結節、囊實性結節等等。

面對甲狀腺結節這麼多樣的分類,我們就需要通過一些手段來查明它的性質,以便於後期的治療和複查。

常規的檢查項目幫助辨明結節性質

1、高分辨率B超

高分辨率超聲檢查具有無創傷性、無放射性、可任意重複等優點,是甲狀腺結節常規檢查之一。


B超檢查能清晰地判斷甲狀腺結節是單發的還是多發的,是囊性的、實性的還是混合性的,結節的回聲是否均勻,邊緣是否光滑,有無包膜及包膜是否完整,結節內有無鈣化以及鈣化的性狀如何,有無血流以及血流是否豐富,還可以瞭解甲狀腺與鄰近組織如頸動脈、頸靜脈的關係。


有以下B超表現者多提示甲狀腺癌:

①實性或低迴聲;

②回聲不均勻;

③邊緣不規則;

④腺體外浸潤;

⑤前後徑>左右徑;

⑥缺乏暈環;

⑦微鈣化。

2、甲狀腺結節細針穿刺活檢

穿刺手術是一種進一步診斷結節和癌變的方法,屬於病理學檢查手段。細針穿刺危險性極小,準確率高,患者基本無痛苦,是區分甲狀腺結節良惡性的最直接的方法。

當然,如果結節較輕,病情不嚴重是沒必要穿刺的,而如果有癌變傾向,則可以通過穿刺來進一步診斷良惡性。


3、甲狀腺功能檢查

包括促甲狀腺激素(TSH)、遊離T3、遊離T4等指標的檢查,是確定結節患者是否伴發功能異常的重要檢查之一。

特殊結節需要這些輔助檢查


1、甲狀腺核素掃描

即ECT,是顯示甲狀腺的位置、形態、腺內病變及放射性分佈的一項特殊檢查方法;


2、其他影像學檢查

如CT、磁共振等對判斷腫瘤大小、氣道梗阻較有價值,只有當需要查看腫瘤對於臨近組織是否有侵犯壓迫時才考慮做該檢查;


3、甲狀腺抗體檢查

甲狀腺球蛋白抗體(TgAb)、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 (TpoAb)、降鈣素(CT)、甲狀腺球蛋白(Tg)的測定。懷疑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時測定甲狀腺球蛋白抗體和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降鈣素可用於髓樣癌的診斷,甲狀腺球蛋白可用於甲狀腺癌甲狀腺全切後的動態隨訪。


在臨床檢查中,一般通過B超和穿刺就能明確結節的基本性質,甲功檢查可以幫助明確有沒有功能改變或功能性甲狀腺疾病。而不常規的檢查主要用於懷疑甲狀腺結節伴有其它併發症、或結節特別嚴重時。特殊的檢查不是常規項目,患者應根據個人病情、遵醫囑而定需不需要去做這些檢查。

甲狀腺結節可輕可重,患者要斟酌治療,發現結節後應避免陷入兩個極端誤區:

一個是不管不顧不去治療,認為結節能自愈,結果往往是結節越長越大,甚至良性變惡性;另一個是盲目過度治療,一刀切一了百了,到最後往往得不償失,或致甲減終身服藥或一段時間後結節復發。


總之,甲狀腺結節要接受正規檢查,明確結節種類和性質後科學的治療,目前中醫治療能安全、徹底解決結節難題,既不會留疤、也不會反覆,根據患者體質、病情辨證施治,是患者們不錯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