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只有鄭州和石家莊電視臺老是說來自省會鄭州(石家莊)的報道?

東土大唐a


很簡單一事,就是因為當省會時間太多!石家莊和鄭州這兩個城市當省會時間都非常短,而且這兩個城市在100年前還是非常普普通通的縣甚至是小村莊,屬於草根逆襲的那種,被那些只會抱著歷史文化發展的一塌糊塗的城市所看不起,所以在廣播中所以在廣播中必須要強調自己是省會。

鄭州相對來說還好的多,而石家莊在省會城市中算是比較絕了,播個天氣預報都必須加上省會石家莊,就連市民求助,必須加上省會石家莊的某某,聽起來像一個笑話似的,實際上這事真的。

這兩個城市中我都是很看好的,鄭州綜合即將邁入了萬億大關,交通狀況也是非常好,城市建設也還可以,發展潛力和創新能力我認為在全中國都排的上號。鄭州以後很可能是中國20強城市。

相對來說,石家莊雖然經濟上低了一些,但不論是人均還是城市綜合水平都是還不錯的,特別強調一點,石家莊的清代還只是個小村莊,屬於中國近現代逆襲最快的城市,沒有之一,單憑這一點就值得尊重。

同時這兩個城市並沒有吸血,雖然在鄭州、石家莊在他們所屬的省備受其他城市的批評,但那也只是嫉妒。

我很看好石家莊和鄭州的,不能總盯著歷史文化,不能總盯著曾經如何,歷史文化是靠人去創造的,如果城市發展的好以後歷史的話一定會更輝煌,而如果城市發展不好,以後可能會沒有這個城市,更別提歷史文化了。如果城市發展的好的歷史文化在悠久的話那是景上添花,如果城市發展不好,還一味的去發展文化旅遊之類那隻能是自討沒趣。

其實這兩個城市應該是兄弟城,各類情況那麼相像,雖然經常被批評千成一面,我認為只要城市建設讓人民生活便利就夠了,不用刻意去追求獨特。

最後弱弱的說一句,中國不可移動保護單位最多的省份是河北省,只不過是河北人太低調,不喜歡爭那些虛名。不像某神都部分學者太喜歡爭名奪利,都是中國人民何必惡語相對?

我相信鄭州和石家莊能將草根逆襲走到前所未有的發展極限,一切批評的話語都是嫉妒心和唯歷史主義!

如果感覺我說的有道理的話,請點擊上方紅色部分關注哦。同時你也可以點贊,評論和轉發哦!


燕趙時態


問題裡描述的現象得到了多個回答者的證實,看樣子鄭州、石家莊的電視臺確實在報道中,經常性地強調所在城市的省會身份。

那麼鄭州、石家莊電視臺為什麼老把省會身份拿出來講呢?有一種可能是可以大膽排除的,這不像是城市自豪感的油然生髮,而更可能是在表達存在感。

實際情況很可能是這樣的:鄭州、石家莊的省會身份,在省內的接受度和認可度不太樂觀,其身份地位甚至在省內面臨不止一個挑戰者。

從歷史來看,石家莊在20世紀初還僅僅是獲鹿縣下面的一個普通小村莊,如果不是京漢鐵路和正太鐵路的修建,這座村莊不可能以交通要道和商品集散地而發展起來。

所以就歷史出身來講,石家莊在1968年成為河北省省會,邯鄲(趙國都城)、保定(清代直隸省省會)、承德(民國和解放初期為原熱河省省會)等省內城市難免會有意見,甚至連縣級的魏縣(魏國都城)、臨漳縣(曹魏鄴都)都未必服氣。

再來看河南的情況,鄭州的歷史出身雖然比石家莊好多了,但是河南省內其他城市在歷史上太過顯赫。

開封有4100多年的建城史,先後是夏朝、魏國、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北宋和金朝的國都,“八朝古都”的稱譽別說鄭州比不了,放在國內也就只有西安、洛陽能跟它比比。

洛陽的歷史比開封還牛,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建城史、1500多年建都史,有“十三朝古都”之稱,在這方面只有西安能跟他比。

安陽曾做過夏朝、商朝以及南燕的都城。有“中華帝都”之稱的濮陽,則是五帝時代的顓頊之都。商丘是三皇五帝時代燧人氏之都、炎帝之都、帝嚳之都,也曾是夏朝、商朝之都。許昌也曾是曹魏的五都之一。

所以鄭州、石家莊跟各自省內的一群大佬相比,只能算是素人!別的城市如果做省會那是屈尊,而鄭州、石家莊則需要費心思推銷自己的省會身份。


讀歷見聞


不知道真的是這樣子的情況嗎?平時坐車的時候我沒真沒怎麼留意過是不是這樣子。不過,說句實話,我覺得如果只有鄭州和石家莊電視臺總說是來自省會石家莊或者是鄭州,我覺得這個情況是有理可循的。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覺得石家莊和鄭州是兩個非常相似的城市。曾經回答過一個問題,是這樣子的:為什麼說千城一面的現象在石家莊和鄭州這兩個城市來說最為突出。所謂的千城一面就是一個城市,沒有一點自己的城市特色和大多數的城市都差不多,他們沒有自己的歷史底蘊,也沒有自己的特色文化,所以被稱為千城一面。所以說,這兩個城市被放在一起說我覺得可能是因為比較相似吧。

作為一個河北人,對於鄭州我瞭解不太多,所以我今天來說一下石家莊。大家也知道了。石家莊是一個新興的城市,建成至今還尚未有百年時間,以前石家莊還是一個小村莊,幾十年之中蛻變為一個大都市。而在石家莊成為河北省省會之前,河北的省會是保定。保定相對於石家莊來說就比較有自己的城市特色了,並且在過去的幾百年之中,保定對整個河北省也有著深刻的影響力,河北省更多的人,我相信對保定還是認可的。而整個河北省的跨度大,現在的省會又比較靠南,和其他城市之間的互動或者影響力並沒有那麼多。所以我在想這種通過電視臺或者是電臺的報道,來強調省會石家莊,許是為了增強各個城市之間的認同感吧!


保定事兒


總有七個不服八個不忿的無聊之徒對石家莊說三道四,甚至惡意攻擊汙衊抹黑嘲笑,可是你覺得有用麼?就在你說出那些你都認為底氣不足的廢話的時候,你心裡也想:人家怎麼就能從當初一個小村莊迅速發張成為引領全河北的大都市而自己卻不能!如果不是石家莊木秀於林,如果不是你羨慕嫉妒恨你能如此下作地詆譭石家莊?好好想想怎麼發展你們自己吧,別雞巴成天以詆譭他人為樂以彰顯你下三濫本質


用戶4220024084


我是石家莊人,就說石家莊吧。提問者說的,還真是又這樣的情況,電視臺會經常說,來自省會的報道,省會民警,省會的事業單位等等。

其實,說是省會也是正確的,石家莊本來就是河北省的省會的,這個沒毛病的。但是有時候可能就是那句話說的 :越是炫耀什麼,內心就是越缺少什麼。按照這個說法的話,石家莊越是強調自己是省會,可能內心就是越缺少被認同的那種省會感吧。

回到歷史,看看河北省的省會歷史,也可以看到石家莊的一些歷程,也是看到了我們河北省的一些無奈的。

以下內容抄自《中國國家地理》

若從民國時期省會變遷算起,到1968年石家莊成為省會,這50多年裡,河北省會竟然變動了11次之多!若算上戰亂時期的“臨時性省會”,那就遠不止這個數字可以概括了。

1.清順治十六年—雍正七年(1659—1729年),直隸省巡撫駐大名府(今大名縣),1729年保定直隸總督署竣工後,“省會”遷往保定。

2.清雍正七年—民國二年(1729—1913年),直隸總督、巡撫均設於保定。1870—1902年,夏季在天津辦公,到1913年,直隸首府正式遷至天津。

3.1928年10月,國民政府改河北省為直隸省,並將省會定在北平。

4.1930年10月,河北省政府從北平遷至天津辦公。

5.1935年6月,河北省政府從天津遷至保定辦公。

6.1945年11月,抗戰結束後初期,河北省省會設在北平。

7.1946年7月,河北省政府機構從北平遷回到保定,保定重新成為省會。

8.1947年11月,內戰期間,河北省會從保定又遷回到北平。

9.1949年7月,中央人民政府定河北省會為保定,河北省人民政府隨即於8月成立。

10.1958年2月,河北、天津行政合併,省會由保定遷往天津。

11.1966年5月,冀、津利益矛盾重重,保定又一次成為河北省會。

12.1968年2月,河北省革委會在石家莊成立,石家莊成為河北省新省會,並延續至今。注:1937年9月—1945年,河北省政府四處流浪,機構先後在大名、洛陽、郿縣、北平、保定、西安等地辦公。


這就是河北省的省會歷史變遷,那石家莊的話,從1968年算起來的話,也就是49年的歷史了。這應該是全國最年輕的省會了吧。年輕,是肯定不被信服的。

然後就是在地理上,石家莊更是有一些尷尬的。

石家莊,是河北省的南部,並不是在中心的位置,對比一下,大家可以查看鄭州,太原,武漢那些省會,那些省會都是在省份的中心位置的。

石家莊距離河北省北部的張家輝,承德,秦皇島和唐山,是真心遙遠的。況且,中間隔著兩個超級大城市,北京和天津的。

我個人感覺,石家莊可以吸引和能輻射到的,也就是周圍的衡水,邢臺和邯鄲,滄州了。那些保定,廊坊,張家口,唐山等,更信服和想去的就是北京和天津了, 而不是它們的省會石家莊了。

這也是一種無奈的。


這個是地理位置的解釋,其實還有個體育文化的趣事兒,也是凸顯和石家莊的無奈的。

河北省有中超球隊,石家莊永昌和河北華夏幸福。其中,石家莊永昌現在在中甲踢球。可以說目前兩個球隊的球迷還是有著很難調和的矛盾的。

當初,石家莊永昌率先升入中超,第一個賽季還是踢得很好的,球迷組織也是很棒,河北省有了第一個在中超的球隊了。主場在石家莊,吸引了很多的球迷的。然後就有河北華夏幸福,主場在秦皇島,當年華夏衝超,永昌的不少球迷也是前去助威吶喊了。後來,兩個球隊都在中超了,卻因為一些矛盾,兩個球隊的球迷成了仇人了,比賽也是對罵的。

其實兩隊球迷的地域分佈,還是很有特點的,看比賽,也是為了方便。石家莊永昌的比賽,河北省北部的唐山,張家口,秦皇島球迷還是舟車勞頓的。所以石家莊永昌的球迷主要是以石家莊,滄州,邢臺的球迷;華夏幸福的,主要還是主場所在的秦皇島,唐山,這些地方的球迷。至於保定和廊坊,其實也都有北京和天津的球迷的。

這也是河北省省會石家莊的尷尬所在,和橫亙在河北省中部的北京和天津的強勢了。

至於鄭州,好像也是後來被定為省會的,具體的,我就不談了,主要還是石家莊吧。


藁城濤哥


去過石家莊,也去過鄭州,可能這兩個城市以前都不是省會,所以很在意省會的優越感,河南省會以前都開封,河北省會以前是保定 天津也當過一段時間,那次去石家莊出差,馬路邊的警務室都寫著省會公安而不是某某轄區派出所警務室……知道的就這麼多了。


shysky1


作為一個在鄭州工作的媒體人,還是站出來說兩句吧。

老是說“來自省會鄭州的報道”這種習慣,鄭州的電視臺廣播電臺網絡媒體還真沒有。不知道題主從哪裡看出來的。至於這種習慣石家莊有沒有,我沒有去過石家莊,也不經常看河北電視臺或者石家莊電視臺的報道,不太清楚,這裡就只說鄭州的問題。

假如一個省會城市經常出現這種說法,肯定是源於骨子裡的自卑又自大。跟省內其他城市比起來,總感覺省會城市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但是過於強調省會城市,多少能感覺到,也就只能跟省內不如他的城市比較了。

但是鄭州的媒體人還真沒這毛病。鄭州是個開放性又具有包容性的城市,來鄭州工作的很多人大部分都是外地人。像有些機關單位吧,沒有點關係和人脈是進不去的,但是有關係的也不見得都是鄭州本地人,可以這麼說,媒體這個圈子裡,真正的鄭州本地人是佔特別少的部分的。可能人家真正特別牛逼的人也都不留在鄭州吧。一個來鄭州打拼的外地人,整天以省會城市自尊,瞧不上自己家鄉的幾率是非常小的。畢竟媒體人這個圈子,多少還是有文化學歷的要求,不至於這麼小人得志。

最後提醒題主,不要人云亦云。電臺電視臺和報社網站領導都不會要求播報報道的時候加上省會鄭州字樣,真正做新聞的人也不應該有這麼不專業的習慣。所以你偶然聽說的一句,就拿出來說事,未免太過偏頗了。


鄭州微觀樓市


作為石家莊土著人。石家莊不像別的大部分省會城市知名度很高,別說全國了,省內都不被看好。打個不恰當的例子,國際記者採訪羅納爾多,齊達內他們,就直接問問題了,但採訪國足的話就得先介紹介紹這個人叫什麼!所以石家莊也是這情況,有新聞的時候,第一把新聞報出去,第二是宣傳樹立石家莊省會的影響,比如出租車後面貼著我就是省會我就是河北,等等,石家莊現在還在穩固省會形象和地位,像杭州,成都之類的就不用考慮大家認不認識了,上來直接說事就行,反正大家都認識不用自我介紹了!


哎呀小李子


現在我們本地人很多時候自稱莊裡人。我們熱愛這座城市,儘管她還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近年來,在莊裡人的辛勤努力下石家莊在不斷的完善,成長。莊裡人以一如既往的包容,和善迎接四海來賓,以與生俱來的勤勞,睿智建設美麗家鄉。他們越來越務實自信,批評面前不自卑,褒獎面前不自傲。我們相信石家莊的未來會越來越好!


鹿鳴呦呦26


石家莊是一個起點很低的城市,鄭州起碼是個縣起家。在石家莊修鐵路是個機緣巧合。省會到了石家莊也跟近代的動盪有關。可以說都不是拼實力得來的。

再加上位置偏西,又有北京在中間。省會的作用可以說小了一半。加上河北群雄並起。形成了誰也不服誰的局面。

在說石家莊,這個城市把兩次機遇都把握住了。從”莊”到了省會,但起點低也是個大問題。但通過政府的扶持,政策的傾斜,經濟的引入(也就是你們所謂的吸血)。經過了三年大變樣,高樓大廈起來了,有了機場,修了新火車站,地鐵也開始運營了,作為鐵路樞紐的優勢也發揮到了極致。2017年他起點低劣勢已經彌補了回來,有了大城市的風範和繁榮,同時達到了省會城市的及格分。GDP增速也位列全省第一,總量和人均位列第二,跟當時爭奪省會的保定已經拉開較大差距(表格不完整)


至於題主的問題,到了政府層面,那些財政傾斜才是最重要的。口舌之快我是省會什麼的,就是老百姓拌嘴。

石家莊的發展對石家莊人肯定是好事,其他市也確實被吸血不少。不過總要向前看,雄安新區是我省的一大機遇。願我省人民把握好,經濟更上一層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