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易經》中有哪些生活智慧?

水滴國學


淺說《易經》中的生活智慧:

1、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這裡的不是貧窮的意思,是窮盡的的意思,就是沒路了。
《周易》提示我們:窮盡的時候就會發生變化,發生了變化就能夠變得通達,通達之後就能夠保持長久。所以,別擔心,車到山前必有路不是一句簡單的俗語,是宇宙大道。


2、損益盈虛,與時偕行。
事物的減損增益,都是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所以,情況變了你也要變,不能固步自封,要與時俱進。


3、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看見善行就傾心效法,有了過錯就及時改正。這句與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而改之”是一個意思,也可能是夫子從《周易》中搬運過來的。


4、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
時勢要求停止就停止,時勢要求行動就行動,或動或靜都不違背適當的時機,這樣的前景就燦爛光明。這是知止和知動要靈活搭配。不冒進,也不死守。


5、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我們從無數的事實中看到,許多自我吹噓的人,自以為聰明的人,最終的結果都是失敗。所以,若想取得持久的成功,就要謙虛謹慎,低調做人。高調就是樹敵,你的成功會讓一些人心裡難受。所以,低調,低調,低調。


6、精義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
精研義理,以達到了入神的境地,以達到盡致其用。利用所學到的之後,去安處其身,以崇尚品德。這是說學東西要深入,要窮究,要爐火純青,然後把所學拿出去用。


7、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則千里之外違之,況其邇者乎?君子身處家中,提出了不好的言論,即便遠在千里之外的人都會違背它,更何況是身邊的人呢?這是說要謹言慎行,禍從口出,你不知你的那句廢話就把你自己滅了


水滴國學


《國學周易》

一個羅盤就代表了《周易》所有智慧,主要講了人生的三個方面:

1,時間概念,區分年月日,一天有24小時,羅盤是一個24小時的鐘錶盤。

2,方向概念,區分東南西北,及八方兼向24個大小方向,壓正線則為大小亡線。

3,為人處事的分寸,這是《周易》的精髓。整個羅盤只講了《上止正》三個字,上為滿,滿了就要止,止為正。好比水杯中的茶滿了,就要停止了再倒茶水入杯了,這才是正確行為! 《適可而止,量力而為》,《當用不省,當省不用》,《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至上則為大貪,不合自然規律》。

舉例適可而止:1我們不能吃得太飽,吃多了消化不良,對胃不好。

2,我們喝水不能太多了,對腎不好。

3,我們說話不能太過份,影響不好。

因此我們要得到的東西只要滿足了自身需求,就不能貪得無厭,小心有副作用。比方工人拼了老命上班掙錢,外界之事啥也不過問,那麼也許在將來一無所適,連話題都參與不上了,人家說東邊樓子,偏偏聽成了西邊猴子,除了幹活就是幹活,人生價值觀就不充實,甚至掙了點錢不懂花費,比方房價合理時,偏偏又不買,幾年後漲價了,但後悔了,偏偏又買了,也許要多上好幾年班,這是《當用不省》的典型的例子,現今無論將來安家於縣城,鄉鎮,農村,但始終要花費鉅額資金去辦理這項家庭建設的,但本人認為不太富裕之家,以縣城,鄉鎮好地段安家後,有錢了再搞搞農村建設,即變將不想在縣城居住了,可以把房產賣掉或出租房子,都是一筆可觀的收入,俗語《瘦小的駱駝比馬大》,就可以從一些事情中反映出來了。有些東西我們應當要省,比方打工婦女,愛號時尚,一年花費大量化妝品,像刮牆頭扇石灰一樣,十年後就毀容了,花得錢都可以累死累活幹上幾年了,這是開支屬《當省不用》的開支,☆☆☆普通女性可以合理購買及使用化妝品,但不能痴迷及沉迷於此!可以想想自己並不難看,可以用買化妝品及追求唯心心理需求的其它開銷,是可以買點黃金等小首飾自己戴戴,我不喜歡這款小首飾了,可以再買一款,也可以把不喜歡的黃金玉石飾品隱藏起來,以後分給子孫後代。

取笑羅盤,認為是迷信的人,本人明確的告訴你,你不理智。不懂得看《羅盤》,根本看不懂《陽明心學》,陽明先生按《羅盤》寫心學書,以《丙山壬向》立心學思維方向,大惠方朝清白方,雙順,雙吉,雙利!自己《知行合一》於大惠方,思維致良知,行為至良和(這是羅盤中的丙山),這就是生活智慧!


鳳凰閣文化


坤卦為地,實為體,大地是實的,虛為用。主要講如何培養道德,也就是要厚德載物。

乾卦為天,虛為體,天空是虛的,實為用。主要講如何充實自己,也就是要自強不息。

屯卦講的不斷的提高自己的德和行,就是上面乾坤兩卦的德行,不斷的屯積,積累。

蒙卦講的是教育,從上一卦講必須德才兼備的人才能教育好子孫後代。(有點累,再接著寫幾卦吧)

需卦比較複雜,講的是營養吸收,物質的營養以及知識上的營養吸收。這卦含有一定的養生之道。另外還包括文化知識的吸收和積累。包含了怎麼去學習,並形成自己的學問。

訟卦主要是因為每人吸收的養分不同,對世界的看法有了分歧,見解不一,所以才有了爭訟。

師卦,包含了兵法和戰爭。就是各方政見不一,爭訟不止,由吵架到動手打架的過程。

比卦,講的是人與人相互結交。所謂的不打不相識,人世間的很多友誼也是不打不成交的。同時這一卦有齊家之道。

就先解釋這八卦吧。


尹志良285714


《易經》,是一本奇書,是闡述天地世間關於萬象變化的古老經典,是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書。 被譽為諸經之首大道之源”,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總綱領,蘊涵著樸素深刻的自然法則和和諧辨證思想,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結晶。

在古代,如果你想參加高科,也就是科舉,必須要讀四書五經,《周易》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啟蒙書籍之一。換句話說,相當於現在小學生要學的語文、數學等各類科目之一。

那麼,為什麼古代人這麼重視《易經》呢,更重的是,它富含了很多為人的道理,是小朋友立世之本的源泉,這些道理能夠用於我們在書中富含了很多智慧,用於我們的生活、工作,以及生命的感悟。更時一本博大精深的哲學書。

整個周易都在講述一個道理,就是自然和人的和諧統一,而人類也在《周易》中,學到了如何對待自然、如何對待生活、如何對待自己。

以下是橘子君比較喜歡的《周易》中的思想。

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這句話出自《周易》乾卦文言。告誡中華子孫自強不息,努力上進。不管是生活還是工作,只有不斷上進,才能夠進取,才能獲得更好地資源。要知道生存的意義是綿延生命,而如何能更好地綿延生命,更是要自強不息。

二、“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這句話出自《周易》坤卦文言。告訴我們,做人應該要厚德載物。一個擁有博大胸襟與高尚品德的人,不斷進取,寬厚待人,自然會得到眾人的敬佩與支持,才能獲得成功,能夠更好的生活。

三、潛龍勿用

這句話出自《周易》乾卦。告訴我們要儲蓄力量,能夠一夜成名的必定在一夜之前,有千百萬個夜晚暗暗練習。能一鳴驚人的,必定在不鳴則已的時候,養精蓄銳。做人更重要的是韜光養晦,才可以在機會來臨的時候毫不猶豫的抓住。

四、亢龍有悔

這句話出自《周易》乾卦。告訴我們要低調行事,天大地大,總有人比你有能力。中國人講究中庸之道,不管在任何時候,都不要太過張揚,這會堵住別人的路,誰都不能保證一輩子不犯錯,牆倒眾人推。我們在生活中,也要張弛有度,中庸行事。

五、終日乾乾,與時偕行

這句話出自《周易·乾·文言》。流年變化,每一年星辰不同,運勢不同,形勢比人強,有的時候,應該順應天意,有所變通,在生活中也應該緊跟著時代潮流,做出正確的選擇和判斷,不能固執己見,這樣才能喜悅平和。

很多人對周易有著不同的理解,甚至誤解。但是能夠傳承五千年的中華傳統,必然有其瑰寶的地方,尤其是在做人行事,生活工作的過程中,我們也應該更多的汲取周易裡面的智慧,讓我們的生活能夠更加美好、幸福。


橘子君本君


《易經》的留傳,當屬必然。群經之首,博大精深。中國人的很多智慧,皆源於此。

最基本的一個成語:不三不四。易經八卦演變到六十四卦。六爻卦之中,從下面第一爻算起,到第三、四爻,無論是陰爻還是陽爻,都涉及上爻和下爻。如三爻與上爻和下爻相匹配,則為正卦,如若不匹配,則為偏卦,兩樣皆不合,當然不三不四。

再說"錯綜複雜"這個成語。在三維空間中,只有上下左右再加一維。僅僅是上下左右,亦有程式。上交下,謂之親合;下交上,謂之親緣;上下互交,謂之通明。世界所有的事物,莫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就是錯綜複雜。如今我們上網,只是二維碼,還達不到錯綜複雜,變成三維碼,基本上在網絡平臺很難。有人認為外星人在四維空間,目前還不可見。但真到了四維空間,當今所有的一切皆為虛妄。

由此而言,《易經》的玄妙之處,就在於她給予了中國人一種認識世界的方法,而且這種方法並不亞於希臘、羅馬。

在當今中國人的認識當中,一種是將《易經》神化,故弄玄虛讓人摸不著頭腦;一種是莫視《易經》的真實價值,毫無自信的貶損。

這也無怪,畢竟《易經》之難,不做苦功,不可及之真諦。



一夫82


《周易》據說周文王所作,漢代稱《易》,託名孔子作《易傳》之後,奉為儒家經典,稱《易經》。

本人學《易經》,從《易經》裡沒學到什麼智慧,但以《史記》對照《易經》,倒是學出了智慧。

司馬遷說,周文王在伏羲《易》的八卦基礎上作出六十四卦。然而,託名孔子《易傳》卻說,先於文王的五位聖人,伏羲,神農,黃帝,堯,舜,已經使用了六十四卦的離,益,豫,噬嗑,渙,小過,睽,大壯,大過,夬,等卦。

《易經》六十四卦,排列成序,照《易傳序卦》的說法,六十四卦之順序,是一個固定的有前因後果的陰陽關係,第一卦乾,第二卦坤,乾坤象天地父母,生出其它六十二卦。

然而,七十年代出土的西漢馬王堆帛書周易,六十四卦卦序完全不同,這就顛覆了兩千年來的易學乾坤。

《史記》記載,孔子傳《易》,代代相傳,傳到西漢楊何,司馬遷受《易》於楊何。司馬遷應該精通《易經》與《易傳》了。司馬遷記載:“《易》曰,失之毫釐,差以千里”。這句家喻戸曉的成語,如今任何版本《易經》或《周易》都不見蹤影。

由此可見,《易經》早已是,失之毫釐差以千里,哪有什麼智慧!


趙日金141


百姓日用而不知。

如功高振主,必有災禍,就是源自《易經》的乾為天卦六爻動,亢龍有悔。

坤為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喻大地象母親一樣滋養萬物,母親(女人)要像大地一樣包容家庭每個人和事,男人要像乾卦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陰陽順遂,這樣的家庭才是健康繁榮,長盛不衰的。

雷風恆,欲成大事,需要持之以恆。

天風姤,一女五夫為淫亂,不好。

基本上都是:順天而生,逆天而亡。‘’天‘’泛指天道、天理、天時、自然規律等等,否則必會出問題……

篇幅所限,大家對應就明白。





升哥與傳統文化


易經,是勞動人民長期的智慧結晶,這個長期有多長呢?四個字:世歷三古。三位聖人做了總結歸納:人更三聖。

所以易經的每一個字都是飽含智慧的,孔子反覆研究周易,沒有辦法改動一字,後又為易經做了易傳。

讀易經要一個字一個字的讀,乾卦開篇:元 亨 利 貞這四個字就滿含人生智慧。

學易不要急,慢慢來,如果你對易經有興趣,可以關注我。

李易聊易禮,用最通俗的語言來說易經,用最簡單的方法教你最實用的易經,活學活用,現學現用,讓易經不再神秘。


易禮文化


易經中的生活智慧很多。僅舉兩例。

首先是做事不可過與不及。按六爻說,五爻為皇上,再高就不好了,絕大多數六爻斷語都不好,那六爻高高在上,凌駕於皇帝之上,應該好,但太過了就走向反面了。故皇上叫九五至尊,就因五爻為皇上。

另一句爻詞是:一人行必得其友,三人行必損一人,意為如一個人無論行走或幹事,終久會找到朋友,如三個人相處,最後的結果是兩個合夥攻擊一個而損去一人,教導人們做事或合夥最好別三個人在一起,最後會孤立一個。


霜月飛鴻


很多,很難一一說清楚。孔子說百姓日用而不知,此謂也。比如用筷子,一個動,一個不動,這裡面就有陰陽的理論!走路,吃飯,夫妻等都是陰陽的智慧。比如夫妻關係,如果我們借用易經的智慧,那麼你們就會很和諧。離婚,過的不好的夫妻,也提現了易經的道理。易經裡還有四象。我們每天早上中午傍晚子夜的輪迴,也算是四象裡面的一種等等。

易經裡還有六十四卦,每個卦裡面的道理,我們都在用,只是我們自己不知道而已。古人把這些現在歸納和總結。其實我也不好說是先去創造了這些理論還是歸納了一些行為。沒有固定和一成不變的東西。易經的智慧很多,它只是客觀反應問題的現象,有好的也有壞的。我們所要的智慧,應該是指好的結果吧。個人覺得沒必要刻意去強調這些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