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果蘇州、無錫、常州、湖州市合併為吳越市或太湖市,會怎麼樣?

過一半


太湖周邊的四座城市進行合併,這個想法很大膽,但事實上不具有操作性。

太湖作為長三角地區的核心地帶,如果這個設想實現的話。從地圖上可以看出這個新的城市將會和上海、杭州以及南京這三座長三角核心城市接壤,對長三角地區乃至全國的影響將會相當大。

從經濟角度來看,這四座城市2018GDP總量接近4萬億,要知道目前中國第一大城市上海的GDP也才33000億左右。

從數據上看經濟總量相當好看。

四個地級市合併,也就是想想罷了。


駑馬小卒



福榮


可以單獨建省了,臨長江,環太湖,出東海,可以修建那條戰略運河了。一期從嘉興打通太湖至太平洋出口,疏浚湖州蘇州無錫宜興太湖港深度,二期全面挖深太湖,修建常州港嘉興港重修從宜興到蕪湖接通長江讓長江一半輪船截流到太湖出海,吞併嘉興,做大嘉興提升海關等級,拓寬虞河,錫澄運河,貫通長江太湖水運。

修建擴建無錫碩放機場,常州奔牛機場,蘇州常熟機場,嘉湖機場,宜興備用機場,崑山備用機場。成立江南航空。修建通蘇杭高鐵,環太城際,蘇錫常地鐵直連。城建方面一期東部蘇州無錫崑山吳江市區毗連區一體,二期西部常州江陰張家港同城一體,三期東西兩體結合延伸區連接宜興嘉興常熟,區域內公交一體化,環太湖綜合一體化,建成區比上海大三倍,工業向沿江轉移發展,成立集合最頂尖力量華東大學,集合工科一流人才成立揚子江大學,集中文科一流人才成立吳越大學,與美國賓州里海大學合作成立蘇州財經大學,與慕尼黑工業大學合辦無錫工業大學,與新西蘭林肯大學合辦常州土地大學,成立核電專業黃海學院,新辦航天航海專業江陰大學。同時加強蘇州大學,江南大學,常州大學綜合實力都達到全國前40水平。新成立一批頂尖研究所。成立一家全國性電視臺。

新成立一家投資銀行,建立完善獨立的金融系統,提高科技企業數量質量。一,合併太倉張家港江陰常州的長江港口設立一家企業新的海關總部在張家港金港,常澄太分設3個辦事處,二,嘉興大海港建設,環太湖蘇錫常宜興湖州港口合併為一個企業,設立太湖港總部在嘉興,其他太湖地區分設5個辦事處,兩項規劃徹底改變長三角上海出港為主的局面。規劃建立二十四個過江通道,其中15條公路,4條城市軌道交通隧道,3條公鐵兩用,兩條六線鐵路專用大橋,十一個過江航道。在江蘇黃海圍海造田,當地水深2-4米,圍1900平方公里成立黃海市屬太湖方面管轄。80公里外建設新島黃海核電站,黃海太陽能電站,黃海風場,潮汐電站,向太湖地區輸電。將所有造船企業搬到黃海,設立航空實驗場江南航空集團製造基地。建立一個75萬人的工業海島衛星城。


郭海濤


這個問題的答案僅僅存在於理論之上,並且合併為吳越市或者太湖市的優缺點也僅僅只能是猜測,因為這4個城市在現實中不可能合併為一個大城市,這與我國的行政劃分邏輯不相符合,即便合併主城區設在哪裡,太湖絕對是溝通掣肘。當前我國的行政區劃比較明確,就是國家、省份、地級市、縣級市、鄉鎮。雖然有些城市的規模比較大,有些城市的規模比較小,也有很多地級市相互合併的例子,比如前段時間山東的濟南和萊蕪合併為新的濟南,但是這僅僅是個例,並且萊蕪不管是地域面積還是經濟總量都比較小,而蘇錫常加湖州,4個城市都是經濟大市,合併在一起發展沒有意義。
另外這一區域已經有直轄市上海的存在,或許在很多人眼中,江蘇省內經濟發達,但是沒有計劃單列市,也沒有國家中心城市,雖然蘇州無錫等城市經濟發達,但是國家綜合定位上並沒有賦予特別的權限,而且江蘇省內還沒有國家自貿區,如果將這幾個城市合併為一一個大的城市,也完全可以成為新的直轄市或者計劃單列市,但是上面說了,已經有上海的存在,國家不會在同一個地區設立兩個直轄市。或許大的城市在國際上競爭時的話語權,但是大城市也有很多弊端,比如世界上大型的東京都市圈,當前所面臨的問題就有交通擁堵,人口擁擠等情況。如果這幾個城市設立為太湖市,與上海市東西並存,那麼這一地區的人口將會暴增,人口擁擠會成為常態,從長遠來看並不適合發展健康。
歡迎關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討。

地理有意思


雖然四城同屬吳語片區,但橫跨兩個省的合併,且同屬上海都市圈,難度可想而知,根本不具可操作性。

不過蘇州無錫的一體化是一直在推進的,只要蘇州國際機場確定後,蘇州的軌交通到碩放與無錫軌交相連,將這個最重要的節點打通,那兩地的一體化程度可以立即上一個臺階。蘇州科技城和無錫濱湖區的人才、資源大量流通,成為兩城一體化的橋頭堡。

只有這樣,蘇錫常都市圈才能真正聚力發展,相互補充。吳語片區也能實現三足鼎立,齊頭並進的格局。




圈遊記


這個問題的答案僅僅存在於理論之上,並且合併為吳越市或者太湖市的優缺點也僅僅只能是猜測,因為這4個城市在現實中不可能合併為一個大城市,這與我國的行政劃分邏輯不相符合,即便合併主城區設在哪裡,太湖絕對是溝通掣肘。

當前我國的行政區劃比較明確,就是國家、省份、地級市、縣級市、鄉鎮。雖然有些城市的規模比較大,有些城市的規模比較小,也有很多地級市相互合併的例子,比如前段時間山東的濟南和萊蕪合併為新的濟南,但是這僅僅是個例,並且萊蕪不管是地域面積還是經濟總量都比較小,而蘇錫常加湖州,4個城市都是經濟大市,合併在一起發展沒有意義。

另外這一區域已經有直轄市上海的存在,或許在很多人眼中,江蘇省內經濟發達,但是沒有計劃單列市,也沒有國家中心城市,雖然蘇州無錫等城市經濟發達,但是國家綜合定位上並沒有賦予特別的權限,而且江蘇省內還沒有國家自貿區,如果將這幾個城市合併為一一個大的城市,也完全可以成為新的直轄市或者計劃單列市,但是上面說了,已經有上海的存在,國家不會在同一個地區設立兩個直轄市。

或許大的城市在國際上競爭時的話語權,但是大城市也有很多弊端,比如世界上大型的東京都市圈,當前所面臨的問題就有交通擁堵,人口擁擠等情況。如果這幾個城市設立為太湖市,與上海市東西並存,那麼這一地區的人口將會暴增,人口擁擠會成為常態,從長遠來看並不適合發展健康。

歡迎關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討。


盜國家礦物744員工


如果蘇州、無錫、常州、湖州市合併為吳越市或太湖市,會怎麼樣?

這是一個十分有趣的問題。

讓我這個長時間關注區劃改革的人來說說自己的看法。

首先,如果蘇州,無錫,常州,湖州合併,那就是一個省的規模了,叫市真就不合適!

任何一個地級市或省轄市都沒有這麼大的體量和規模,劃地級市的想法是不現實的。哪個省也不敢製造這麼超強的一個地級市或省轄市,包括成都,武漢,鄭州,西安,瀋陽等大區級中心城市都望塵莫及,實力直逼國家經濟中心上海。

其次,蘇州,無錫,常州,湖州合併,各市體量相差不是太懸殊,尤其是蘇州和無錫市,伯仲之間,會在區域內出現誰也不服誰的混亂局面,蘇州恐怕鎮不住無錫,常州等地,中心城區設在哪裡的確是個很大的難題,估計會爭的頭破血流。區域內沒有鎮得住的大哥城市。

第三,如果蘇州、無錫,常州,湖州合併設市,就只有直轄市一條道還可以走。

不過重慶直轄市一直備受爭議,省的架子,直轄市的名字,欠發達省的底子,經常被人笑話。而且國家設立直轄市也不會在蘇錫常設立,因為距離經濟中心上海太近了,會出現兩虎相爭的局面,不利於長三角的可持續發展。如果在江南地區設立直轄市,南京,杭州等省會城市,寧波計劃單列市更有希望,他們與上海的距離比較適中,不會出現激烈的資源爭奪,

北京,天津就是一個直轄市資源爭奪的例子,天津爭不過北京,這些年天津發展一直不太好,有衰落的跡象。

筆者是最反對現在的直轄市模式的,要不你直轄市面積不要大於1000平方公里(一箇中等縣的面積),要不你就搞到3萬平方公里(海南島3.2萬平方公里)以上,搞成省的規模。

可現在的問題是面積大不大小不小,北京,天津,給河北省來了兩記黑虎掏心,這些年河北發展遲緩,跟京津的掏心不無關係。你看看圖,河北省南北不接,怎麼正常發展?

長時間內,張家口,承德,唐山,秦皇島與中南部地區隔斷開,雖然太行山地區還是相連的,可太行山過去幾十年能南北通行麼?多年來交通不便,制約了全省經濟社會的發展。廊坊北三縣(三河市,香河縣,大廠縣)與中南部斷開,三河市東端的燕郊鎮集聚了北京市溢出的百八十萬人口,儼然成了北京的衛星城,名義上是河北地盤,廊坊代管,實際上跟廊坊中南部聯繫不多。

假設京、津兩市,只有1000平方公里上下,如同民國時期的狀態,河北境內暢通無阻該有多好啊。

如果真想將蘇錫常等城市整合在一起,江南地區比較容易操作的做法是:由上海市做老大,與蘇州市,無錫市,常州市,嘉興市,湖州市(也可以考慮加上南通市)六個廣域市合併在一起,成立太湖省(或者叫上海省,或者叫江南省),如果叫上海省,蘇州,無錫等城市不服,那麼可以叫太湖省,這個名字也不錯。叫江南省也說得過去。


歷史地理權威——譚其驤先生就有一個全國分道方案,將全國分為五十個道,上海,蘇州,無錫,常州,嘉興,湖州合併為太湖道,這裡的道是國家一級行政區,與省平級。

上海市,蘇州市,無錫市,常州市,嘉興市,湖州市合併為太湖省(或上海省,江南省)後,土地面積達到了3.39萬平方公里(超過了海南島3.2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達到了5350萬人(跟浙江省5700萬差不多),地區生產總值GDP達到了7.7萬億元人民幣(接近了廣東省8.99萬億)。省政府駐地可以在上海,也可以在蘇州,無錫。

太湖省無論面積,人口,GDP與中國第一強省廣東省都還有一些差距。

廣東省面積是17.97萬平方公里(太湖省是3.39萬平方公里),廣東省常住人口是1.13億(太湖省是5350萬人口),廣東省國內生產總值GDP2017年是8.99萬億(太湖省是7.72萬億)。

GDP只有一萬億的差距,太湖省的人均GDP會比廣東省高一倍!

既然國家容得下發達的廣東省,那麼稍差一點的太湖省也應該能容得下,是吧!

如果廣東省也按照譚老的方案進行拆分,那麼太湖省會成為中國第一強省,總量,人均都會獨佔鰲頭,劃出了粵西南(湛江市,茂名市)和粵東(梅州市,潮州市,汕頭市,汕尾市,揭陽市)的廣東省GDP會屈居全國第二。

希望太湖省早日成為現實。

筆者見解淺薄,拋磚引玉,歡迎愛好地理區劃的條友們積極評論批評。


燭光一點


如果能夠合併,將對中國城市格局產生重要的影響。蘇州、無錫、常州、湖州都是長三角經濟發達的城市,經濟實力雄厚,其中2018年蘇州GDP為18597.47億元,無錫為11438.62億元,常州為7050.27億元,湖州則為2719.1億元,四市GDP總和高達3.97萬億元,常住人口2500多萬,如果合併,它將成為第一經濟大市以及人口第二大市,城區規模全國第一。



但現實根本就沒有合併的可能性。首先從行政上來說,如果這四個城市合併,將形成一個超大城市,這樣的城市不可能是普通的地級市,最起碼也要設立直轄市,但在長三角地區已經有上海一個直轄市,它是長三角絕對的龍頭,幾乎不可能在其周邊再設一個直轄市。

第二,從經濟上來說,合併之後這個所謂的“吳越市”的經濟實力比上海還強,上海本身在國家的定位是經濟、金融中心,突然冒出個吳越市,危及上海的地位,國家也不允許。而且蘇州、無錫、常州、湖州都是長三角城市群成員,各城市經濟聯繫已經夠密切,長三角一體化也是國家戰略,合併出這麼一個超級城市,對長三角經濟發展未必是有利的。

第三,雖然四城同屬吳語片區,但這幾個城市都有著上千年的歷史和文化,都是極具歷史地位的古城,各有各的特色,著實也沒有拉郎配的必要。

總之,在現實當中,蘇州、無錫、常州、湖州沒有合併的可能性。


錦繡中源


從社會發展軌跡看,這是必然的事。至於怎麼合併和建設,後輩將比我們睿智。

就目前看,今後的20--50年內,基礎建設將會放緩,環境保護是我們現在最重要的工作任務,“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的指示不是政治口號,是國家戰略規劃,望大家深刻體會,我想到2025年就會露出端倪,2050年將會解密,到那時我們中國,將可以與世界最美的城市和國家花園媲美。


閃的夢想


雖然這是天方夜譚,但還是個有趣的想法。

如果這樣,會是一個超級都市的誕生。因為這覆蓋了2.5萬平方公里面積和2500萬人口。

GDP規模更是達到了3.97萬億。如果這樣的城市組合為一市,將成為第一經濟大市以及人口第二大市,城區規模全國第一。

不過這也僅僅是想一想而已,因為既沒有合併的意義,也沒有合併的可能,這跟取什麼名字更沒關係。

蘇錫常湖四市都是極具歷史地位的古城,各有各的特點,各自扮演的角色與價值均不同,著實沒有拉郎配的必要。將其撮合到一起,最好的方式也是提升城市化銜接度以及合作共贏,將相似的文化與習慣共同傳承下去,讓吳越之地有更強的經濟文化等多元影響力,這才是必然價值的體現。捆綁式發展只會讓已然成形的基礎不復存在,未必是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