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8 柬埔寨和泰國邊境爭端之柏威夏寺

柏威夏寺,是一座位於柬埔寨和泰國邊境的古代高棉印度教寺廟,兩國對此廟的歸屬有爭議,目前該寺處於柬埔寨柏威夏省君克汕縣的實際管轄之下。2008年,該寺被認定為世界文化遺產,引起了泰國和柬埔寨之間新一輪的主權爭奪。

柬埔寨和泰國邊境爭端之柏威夏寺

9世紀初,第一座寺廟開始建造。當時與之後的一個世紀決定將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的溼婆作為當地兩座山的神。

2008年7月8日,儘管泰國政府作出過多次抗議,世界遺產委員會最終決定將柏威夏寺和其他26個地方,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中。

柬埔寨和泰國對柏威夏寺所屬權的爭議週期性的爆發。在2008年10月,兩國發生大規模的軍事衝突。2011年2月5日,柬埔寨和泰國兩國軍隊在柏威夏地區再次發生武裝衝突,一度出動了大炮等重武器。

爭議焦點

柏威夏寺建於公元9世紀至12世紀,是高棉帝國時期最具代表性的大型石宮建築物之一,藝術成就堪比吳哥的諸多名剎殿宇。柏威夏寺建於海拔五百二十五米的馬誇山(扁擔山)“鷹喙”式摩艾丹崖頂,“喙尖”朝向柬埔寨,“喙根”朝向泰國。在柬埔寨一側是陡峭的山崖,難以攀爬,香客和遊人只能由泰國一側山腳到達山頂的神廟。

1904年2月,泰國當時的暹羅當局與統治柬埔寨的法國殖民者商定邊界協議,雙方同意沿馬誇山山脊劃定邊界。按照這個條約,柏威夏神廟應在泰國境內,但負責勘界的法國軍官在地圖上作弊,塗改分水線,讓柏威夏神廟被劃在法屬高棉一方。泰方為了主權獨立而急於簽約,也因為地圖知識匱乏,沒有發現地圖被動了手腳。泰方對地圖簽字認可,儘管他們在1935年就已經發現地圖有問題,卻懾於法國的強大隻表示了不滿,1937的修約談判,泰方也未敢表示異議,仍繼續沿用舊地圖。

當法軍1953年底撤出柏威夏寺地區後,泰柬兩國都宣稱對該寺附近地區擁有主權,雙方第一次兵戎相見。1962年,海牙國際法庭裁定柬埔寨只擁有柏威夏寺,而不是整座山。邊界線被劃在該入口通往神廟的第一百八十六級臺階上,將神廟最方便的入口通道劃給泰國。這樣一來,儘管神廟屬於柬埔寨所有,但泰國卻掌握了進出神廟的主通道。

柬埔寨和泰國邊境爭端之柏威夏寺

此後泰、柬兩國又達成協議,泰國讓出神廟附近十五米道路允許柬埔寨使用,十五米以外屬於泰國主權領土。自此,邊境安寧,兩國民眾可以一道禮佛祈禱。在泰國境內,神廟山腳下的小村落,成為兩國民眾雜居的土地,加上週圍的叢林,總計四點六平方公里。這片土地就是如今雙方爭議的焦點。

柬埔寨於2007年宣佈柏威夏“申遺”,遭到泰國的反對,兩國關係因此惡化。按照聯合國申請世界遺產公約,只有周邊鄰國沒有爭議的古文物才能“申遺”。2008年6月,柬埔寨將“申遺”範圍縮小到神廟本身,得到泰國沙麥·順達衛政府簽字認可。7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柏威夏寺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更令主權爭議升級,泰國內矛盾激化。柬埔寨成功“申遺”,引發泰國國內廣泛抗議,泰外相被迫辭職。隨後,泰柬兩軍在神廟發生邊界衝突,雙方互有傷亡。

柬埔寨自神廟申遺成功後,開始向爭議地帶派駐國民,並且在中國的援助下,修建了一條連通神廟和吳哥窟古蹟的公路,大力發展旅遊經濟。柬方逐漸將遺址周圍的邊界線向泰方推延,柏威夏寺爭議地區實際被柬埔寨控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