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1 歷史的真相、文明的結局是怎樣的?《烏合之眾》中自有答案

歷史的真相、文明的結局是怎樣的?《烏合之眾》中自有答案

讀完《烏合之眾》後,並不像讀其他作品一樣,有很高的滿足感,恰恰相反,我感到巨大的遺憾——與這本書相見恨晚!

為什麼這麼說呢?

在閱讀上,我尤其偏愛歷史類著作,雖然所讀歷史題材作品數量有限,但對於挖掘真相這一好奇心,卻始終有增無減。而讀完《烏合之眾》後,我卻意識到,我之前讀過的所有史書,都白讀了。在沒有心理學基本基礎(尤其是群眾心理學基本基礎)的情況下閱讀歷史,很難挖掘出歷史事件發生的真正動因。

因為,“許多社會現象,需要的不是一個博物學家的研究,而是心理學家的研究。我們偉大的歷史學家丹納只是作為博物學家,去考察了法國大革命,因此,他根本就沒有能夠找到事件發生的真正原因。正如勒龐所言,“我們應當把歷史書看作是純想象的作品。”“能讓歷史使之永恆的,只有神話。”

勒龐並非隨意下了如此論斷,而是通過對群眾心裡的研究,以及對大量歷史的研究、推斷才得此結論:

從《聖經》裡那個嗜血成性的耶和華,到聖女德肋撒心中那個充滿愛的上帝,已經隔了很遠。中國人崇拜的佛陀,與在印度被崇拜的那個釋迦牟尼,已經沒有什麼共同點。

讀過《烏合之眾》的讀者們,一定明白這個論斷背後的道理。

想必多數讀者知道,《烏合之眾》是群眾心裡學的開山之作,也是最經典的群眾心裡學作品,在全球以20多種語言出版,流傳於世界,影響甚廣。它在中國的譯本也有許多種,我認為最佳中文譯本就是董強先生的譯本。

歷史的真相、文明的結局是怎樣的?《烏合之眾》中自有答案

這個譯本有別於世面流傳的其他所有中文譯本,幾乎除了書名和作者名字在翻譯上的約定俗成,在內容上的翻譯是完全不同的。這也是董強先生的翻譯準則:一個譯者提供的版本,必須全部建立在他自己的理解之上。無論是否最好的,它必須是唯一的。

這本書究竟想傳達給讀者什麼?我總結了12個關鍵詞:群體的心智、群體的判斷力、歷史的真相、統治的秘密、民族的靈魂、時間的力量、革命與變革的意義、學校的意義、理想的教育、語言的意義、暴政與暴君、法律的本質。

本文就其中影響最廣的五點進行探討。


為什麼群體添加的,不是智力,而是平庸?

“到目前為止,創造和引領文明的,一直是少數的知識精英貴族,從來都不是群體。群體的力量,只是摧毀。”

勒龐的論述不無道理。自古以來,被計入史冊的成王敗寇,都是以個人或正或負的形象屹立於歷史彼岸的。正是這些蓋世英雄或亂世梟雄,將人類文明一步步推進,讓歷史演變至今。而群眾的所作所為,只是領頭人某一指令的重複,抑或在某種暗示下盲目地推進事件的發展。

無論宗教信徒、各黨派抑或極端分子集團,幾乎所有的群體都有一個特點,這些因某一共同信仰或共同特點組成的群體,往往可以為了集體利益而犧牲自己的個人利益。現有國後有家,重集體輕個人,就是這一心理的典型。

而這種心理,在正義的群體中,會組成英勇的集團,但在消極分子的影響下,亦可成為恐怖集團。因為“群體是匿名的,因此也是不負責任的。一直控制住個體的責任感,會完全消失。所以,他會特別容易放縱自己”。正如勒龐所言,“群體中的個體是沙子中的一粒,可以被風隨意吹起。”

基於對歷史與現實的研究,勒龐發現,群體具有衝動,易怒,無法進行理性思考,缺乏批判精神和判斷,情感誇張過度等特徵。而這些特點,恰若野人和兒童。“

群體有點像一個睡著了的人,由於理性暫時被懸置了,可以在精神上產生強度極高的意象,這些意象,只要一經思考,就很快會煙消雲散。”

為什麼大多數人觀察到的事件,往往反而最疑?

參加過二戰的朱利安·菲利克斯在他關於海流的著作中記錄下這樣一段經歷:

巡航艦“美雉號”在海上航行,試圖找回“搖籃號”小船,一場暴風雨讓它脫離了戰艦。當時正是白天,陽光燦爛。突然,瞭望的水手告訴大家,遠方出現一條迷失了航向的船隻。大家都朝那個點看去,所有人,包括軍官和水手,都清晰地看到一隻筏,上面好多人,被一些小艇拖曳著,上面飄著遇難的信號。海軍元帥戴弗賽派人登上一艘小船,去解救落難的人。在靠近的時候,小船上的水手和軍官們都看到“許多人在那裡騷動,伸出手,聽到許多聲音混雜在一起的低悶的聲音”。一旦到達了所謂的船筏,卻只看到幾條樹枝,上面覆蓋著樹葉,是從附近海岸拔下的。面對觸手可及的明顯事實,幻覺消失了。

這個例子很好地展示了我們要解釋的

集體幻覺的機制。一方面,是本身帶有心理預期的群體;另一方面,瞭望的水手告訴大家前面出現的是一艘在海上迷失了方向的船隻。

為什麼一件並沒有發生的事,卻讓人出現了“集體幻覺”?

勒龐告訴我們這樣一個心理學原理:“群體一直在無意識的邊緣徘徊,接受各種暗示,受到那些無法求助於理性的影響的人才有的情感暴力的驅動,缺乏批評精神,只能顯示出一種極度的輕信。”

所以,摧毀群體正確觀看的能力是很簡單的,只需要一個個體的幻覺通過傳染的途徑暗示給其他人。

這種現象讓我們不敢相信,但全世界各大宗教不就是成功利用了這一心理,而坐擁不計其數的信徒嗎?

同理,在宗教之外,在我們社會生活中,這種現象也普遍存在。因此,勒龐認為,“許多邏輯學的教材,都把眾口一詞的證詞,列為一個事件的準確性的最可靠證據之一。但是,我們從群體心理學裡面學到的東西告訴我們,他們在這一點上,有很大的錯覺。

大多數人觀察到的事件,往往反而是最可懷疑的事件。”

歷史的真相、文明的結局是怎樣的?《烏合之眾》中自有答案

拿破崙

什麼是統治之道?

掌握了震撼群體想象力之道,便是掌握了統治之道。”“威望是一切統治的最有力的支撐”在勒龐得出這個結論之前,拿破崙早已將其運用自如。

拿破崙曾對行政法院的法官們說:“我在旺代地區打贏了戰爭,因為我是作為天主教徒出現的;作為穆斯林,我得以在埃及站穩腳跟;作為一個擁護教皇絕對權力的人,我贏得了意大利教士們的擁戴。假如我需要統治猶太人,我一定會重建所羅門廟。”

也許在亞歷山大大帝和愷撒之後,還沒有一個偉人像他那樣明白,群體的想象力是必須去震撼的。

勒龐還認為,“最經常的情況下,領袖並非思想家,而是行動家。他們並不很明智,而且不能太明智,因為明智一般會導致懷疑和不行動。他們更多地屬於那些神經質的人,超級激動的人,半瘋狂的人,處於瘋狂的邊緣。”因為,“智力能夠讓人寬容,將使徒必須有的信仰的強度和烈度減弱,因為它會去解釋事物的複雜性,可以幫助解釋,讓人理解。任何時代的偉大的領袖們,尤其是大革命時期的,都是智力有限的人,卻完成了巨大的行動。”他們當中最著名的一位,羅伯斯庇爾。

這在中國歷史上就很容易找到例子,太平天國領袖洪秀全就是典型。太平天國之形成,就在於洪秀全以拜上帝教來迷惑群眾,雖打折反帝反封的旗號,最終卻因他“不太明智”,而其他太平天國的核心成員及群眾卻愈來愈明智,而最終瓦解。

歷史的真相、文明的結局是怎樣的?《烏合之眾》中自有答案

還有我們熟知的羅馬帝國,這個被民眾憎恨的體制,巨人持續了五個世紀之久。更難讓人理解的是,僅僅依靠帝國的三十個軍團,就迫使上億人服從。反觀歷史,我們發現,真正統治羅馬的並非統治,而是通過它喚起的宗教崇拜。羅馬皇帝,已成為被全體人崇拜的神靈。

人們可以非常容易地摧毀廟宇和宮殿。在我們的靈魂中佔統治地位的看不見的主人,才是任何努力都無法摧毀的。只有在一個世紀又一個世紀的長時間磨損下,它才會慢慢讓位。”

這正是羅馬帝國崛起和影響世紀的根本原因。

真正有價值的教育應該是什麼樣的?

隨著文明的演進和社會的發展,教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但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國家對於教育的理念卻有些許差異。

勒龐對於教育的評判,是極其尖銳的,但其評述不無道理。他認為,教育讓很多人擁有了文憑,但社會卻只能重用其中一小部分人,這也是失業人群愈來愈多的原因。

但他格外欣賞英國的教育理念。“在英國人那裡,教育不源自書本,而是來自事物本身。比方說,工程師在一個車間,而不是在一所學校獲得教育,每個人都能夠恰好達到他的智力所能允許他達到的級別。”

其實這也是中國所謂的“因材施教”。不同愛好,不同天賦,不同秉性的人,在未來的人生中,也應該從屬於不同的職業。相比之下,文憑除了讓人們擁有一個門檻之外,其實用意義並不深遠。

同樣,在美國也總會出現這種情況,年輕人很快從自己身上找到自己所擁有的東西。從25歲起,甚至更早,他們不僅僅會成為一個實踐者,還有很多成為有創業能力的人。“他們不僅僅是齒輪,而且還是發動機。”


歷史的真相、文明的結局是怎樣的?《烏合之眾》中自有答案


歷史的真相、文明的結局是怎樣的?《烏合之眾》中自有答案

工匠精神,無論在過去、現在,還是未來,都彌足珍貴

人們常說教育就是未來。在勒龐看來亦如此,只不過他看到的更深更廣:“一個國家為年輕人提供的教育,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讓人預測到一個國家的命運,對現今的年輕人的教育讓那些悲觀的預感顯得非常有道理。群體的靈魂有一部分是隨著教育和教化而完善或者淪喪的,所以,必須展示當今的體系是如何塑造群體的靈魂的,展示一大批本來無所謂的、中立的人,如何漸漸地成為大批不滿的人,隨時可以接受烏托邦主義者和演說家們的所有暗示。”

真正的暴政是什麼?

在世界範圍內,我們幾乎有一個統一的共識:控制一個人的,是他的靈魂。正因如此,“一旦一個新的教條被植入群體的靈魂之中,它就成為其制度、藝術和行為的啟發者。它對靈魂的控制將會是絕對的。”

歷史上的暴君有很多:國外有拿破崙、提比略,國內有周厲王姬胡、隋煬帝楊廣,不勝枚舉。然而,如若將其與摩西、佛陀、耶穌、穆罕默德、路德相比,後者在任的靈魂中實行了一種更為深刻的獨裁。

“一場謀反可能推翻一個暴政,但是,對於一種植根於民眾的信仰,又能起到什麼作用?”

所以,“真正的暴政,就是潛意識地控制著人的靈魂的暴政,因為這是唯一一種無法被打敗的暴政。”


歷史的真相、文明的結局是怎樣的?《烏合之眾》中自有答案

在本書的最後,勒龐還描述了文明的結局:

“當文明達到了一定程度的強大和複雜之後,就不再繼續發展。而只要它不再發展,它就必定會很快衰落,很快就會出現衰老的時刻。”

“追隨一個理想,從野蠻走向文明;然後,一旦這個理想失去了它的力量,就開始敗落,消亡——這就是一個民族的生命歷程。”

這兩句話讓我眼前一亮——《烏合之眾》不僅可以讓我們看懂歷史,亦可以讓我們看清未來,當然,最重要的是,它讓我們看清了人類本身。


越讀時間

讓閱讀成為習慣,讓靈魂擁有溫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