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6 想教育出自律性高的孩子,你必須做這樣的權威型父母

教育是件非常辛苦的事,孩子18歲才成年,這意味著,在這之前的漫長時光,他都要受教育。

大家可能經常聽到家長跟老師說:“老師,孩子我管不了啊,不聽話他就怕你,你管著點。”

其實,這讓很多老師很無奈:一個老師教幾十個孩子,父母兩人教一到兩個孩子,精力分配上就有巨大懸殊,怎麼認為老師可以做到父母做不到的事?

教育孩子這件事,老師的主要任務是傳授知識和技能培訓,規範孩子行為,教會孩子講道理,是父母的責任。

那想要教育出一個好孩子,父母到底要怎麼做呢?

想教育出自律性高的孩子,你必須做這樣的權威型父母

一、從小就給孩子立規矩

很簡單,立規矩。之前思瑪德教育在進行街拍時,有一個問題就是“在家有沒有給孩子定規矩?”,很多家長的回答是有的。

“規定一天只能玩一小時的手機或者遊戲”

“規定孩子要做家務或者幫爸媽才能獲得相應的遊戲時間”

“規定他必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這樣的規矩也就是約束可以幫助孩子自律。孩子的“自律”首先來自“他律”。

為什麼這種教育方式有用呢?因為它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孩子大腦發育的特點。

兒童青少年時期是大腦結構和功能發育的關鍵期。一方面,他們的大腦具有非常大的可塑性,因此學習能力很強;另一方面,因為大腦還在發育中,他們的自覺性還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果沒有外界的約束,他們可能會因自控力和專注力較弱,而出現行為和心理上的問題。

想教育出自律性高的孩子,你必須做這樣的權威型父母

二、父母要在孩子面前樹立權威

權威型父母:高回應加高要求。父母對孩子有較高的要求,同時也對孩子關愛有加。

權威型父母要做到孩子有問題或者好奇心,必須第一時間解答或者明確告訴孩子某一些答案,不一定是標準答案,但是一定要及時回應,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的重視。

高要求就是上面我們提到的立規矩了,大事小事都要有規矩、有底線、當孩子觸碰了底線破壞了規矩一定要給予一定懲罰!這種定規矩的管教方式是很有效的,是父母的責任。你在家給孩子定規矩了嗎?

想教育出自律性高的孩子,你必須做這樣的權威型父母

三、權威是堅定不是強硬

家長要注意的是,堅定不是強硬。強硬,是我們命令孩子們如何做。堅定,是堅持做我們應該做的,把事情執行到底。

比如孩子無理取鬧,該睡覺的時候一定要看電視,我們不能跟著有情緒,不要責備孩子,也不需要任何說辭,直接把電視關了,接下來該幹嘛幹嘛。當然,如果孩子還小,就要理解孩子的情緒,安撫他們,引導他們恰當表達情緒。但是態度還是要堅定,這樣的堅定讓孩子知道家長說話算話,定下的規矩不可逾越。

期間當然不能責罵或者打罵孩子,不能強硬的將孩子脫離客廳,那會引起他們更大的反感和叛逆!

是不是覺得教育孩子怎麼這麼多規矩和套路?養育就是如此費時費力,這個過程需要大量的觀察、談話、調整,因為我們面對的是一個正在成長的、活生生的人,不是一臺輸入程序就運轉的機器。

想教育出自律性高的孩子,你必須做這樣的權威型父母

四、權威父母也有對錯

很多家長最大的問題就是,永遠覺得自己是對的,自己是為孩子好,所以即使是做錯了也不承認。人都是有限的,家長也只是普通人,避免不了犯錯的。當孩子提出了不同意見時,不要一味地否定,要學會溝通、用心溝通,同時反思自己,如果是錯了,認就是了,沒什麼面子不面子的。

也許有時候家長的認錯,會讓孩子內心更加明確對與錯的分別以及錯了就是錯了一定要承認、不能逃避,也逃避不了!

想教育出自律性高的孩子,你必須做這樣的權威型父母

第一次當父母的你們,不要害怕,教育有約束,有紀律,會有點得罪孩子,但是別擔心,孩子知道我們是愛他的,愛偽裝不了,愛感受得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