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練軍:清政府對腐朽綠營的最後一次拯救

練軍:清政府對腐朽綠營的最後一次拯救

正藍旗滿洲護軍營

清朝兵制大體上經歷了三個階段,即八旗和綠營制度、勇營制度以及近代兵制,其中八旗和綠營屬於經制兵,是國家的正規軍;勇營本來是輔助正規軍的臨時武裝,晚清時期湘、淮軍崛起後,勇營從助攻變成了主力;近代兵制主要指清末新軍。

清朝中前期,八旗和綠營是維持清帝國統治的主要武裝力量,但到了清朝中期,八旗腐化墮落,不堪一戰,進入19世紀,綠營也步了八旗的後塵,衰相迭露,尤其是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時,綠營戰無不敗,已基本失去了作戰功能。1860年,江南大營徹底覆滅,標誌著清王朝以綠營為主要武裝的時代的終結,取而代之的是湘淮勇營。

練軍:清政府對腐朽綠營的最後一次拯救

兵屬於經制軍,勇屬於勇營

湘淮等勇營勢力不斷膨脹,而作為清王朝正規軍的綠營則元氣大傷、一蹶不振。“兵消勇漲”,這對清王朝來說是一個危險的信號——朝廷正規軍衰敗,而地方勢力和私人武裝坐大,內輕外重,這是任何統治者都不願看到的結果。此外,西方列強加緊侵略,清王朝卻無一支能打的禦敵之師,以致於喪權辱國,顏面掃地,這也是清朝統治者所無法忍受的。

鑑於以上兩點原因,清廷決定大力整頓綠營,以提升綠營戰鬥力,恢復其原來的主力地位。對清廷而言,綠營的士兵是世襲的,將領是朝廷選任的(兵為土著,將由銓補),軍隊的大權都掌握在兵部手中,不會出現湘淮勇營兵歸將有的局面,政治非常可靠。綠營一旦雄起,對內,可以牽制乃至壓制湘淮軍勇營,抑制地方勢力,平衡內外權力,加強中央集權,對外,可以抵禦外辱,鞏固國防。

練軍:清政府對腐朽綠營的最後一次拯救

湘系崛起

1861年(咸豐十一年),皇帝在聖諭中說了這麼一段話:戰爭爆發以來,因為各地官兵人手不足,於是招募了勇丁,現在各地軍營,官兵往往缺額,勇丁卻徵調頻繁,兵日漸少而勇日漸多,這不能不引起重視······,一旦軍務告一段落,勇丁有願意回家種地的,安排遣散,願意繼續從軍的,可以分配各標中補充缺額。

咸豐帝的意思很明顯:正規軍越來越少,勇營越來越多,朝廷很擔心,戰事告一段落後,勇丁除部分遣散之外,剩下補充到正規軍中——這便是“易勇為兵”政策,這個政策的核心是抑制勇營和扶持綠營,把勇營的精銳士兵打散後補充到綠營中,以提升綠營的戰鬥力。

但是,從結果來看,“易勇為兵”顯然是咸豐帝的一廂情願,很難推行下去。首先,戰爭還在繼續,勇營還是主力,把勇營裁了,不啻於自取滅亡;其次綠營疲弱的根本原因是制度存在缺陷,塞幾個精銳勇丁進去,幾天就被兵痞和兵油子們同化了,起不到作用;最後,勇營待遇高、升遷快,官長和同袍都是鄉里鄉親,凝聚力強,進了勇營的人不屑於去綠營。

“易勇為兵”政策行不通,清廷整頓綠營還需另想辦法,這個辦法就是建立練軍。

練軍:清政府對腐朽綠營的最後一次拯救

晚清軍隊

1863年(同治二年),署禮部侍郎薛煥給清廷上了一封奏摺,在奏摺中,薛煥認為西方列強對大清威脅太大,每次談判一談僵,列強就動用武力恫嚇,逼迫朝廷屈服。現在朝廷應該未雨綢繆,在直隸設立四鎮,每鎮練兵一萬,拱衛京師(

以振兵威而固根本

練兵是好事,可是練兵需要大量經費,錢從哪兒來?清廷讓薛煥將奏摺交給戶部討論,戶部研究後提出由十八省共同承擔這筆練兵經費。但是各省都缺錢,要他們把錢拿出來給直隸練兵,是一廂情願。兩廣總督毛鴻賓上折反對,提出不設四鎮而抽連旗綠營兵訓練,也就是從八旗和綠營中抽調官兵強化訓練,這樣各省也就不用再掏錢了。

清廷將薛煥和毛鴻賓的奏摺轉給直隸總督、湘系將領劉長佑,要求其全盤籌劃。劉長佑把練兵和朝廷整頓綠營的想法相結合,再加入自己統帥湘軍的經驗,提出了自己的主張:抽調綠營精壯士兵,同時也招募部分勇丁,編成“練軍”七軍,採用湘軍營制,軍餉方面,這些人本來就是綠營兵,原來就有工資,現在只需要各省再協助一小部分。

練軍:清政府對腐朽綠營的最後一次拯救

劉長佑

劉長佑提出的這個辦法幾乎綜合考慮了各方利益,是一個典型的相互妥協的產物,因此頗合清廷的口味,除了用湘軍營制這一條之外,其他的幾點清廷基本上認可了,建立練軍大業由此拉開序幕。

此後,直隸練軍經劉長佑、曾國藩、李鴻章三任直督的經營,發展勢頭較好,堪稱練軍的典範。其他各省設立練軍,也都效法直隸,但清廷無力為各省建立練軍提供經費,自然也無法制定全國統一的練軍制度,只能任由各地方督撫自行其是,結果各省練軍的建設效果參差不齊。因此,我們討論練軍還是以直隸練軍為主。

直隸練軍具體由直隸總督負責,其在中央的主管部門是總理衙門,因此練軍的制度也深受總理衙門的影響。1866年,在總理衙門王大臣奕訢、文祥的主持下,戶部、兵部以及直隸總督劉長佑一起討論擬定了《畿輔練兵營規》15章,獲得清廷批准,直隸練軍有了正式的章程。

練軍:清政府對腐朽綠營的最後一次拯救

總理衙門

《畿輔練兵營規》主要內容如下:

1、營制餉章。練軍單獨成軍,共設立六軍,每軍下轄五營,每營500人,全軍15000人。每營中步兵、炮隊、馬隊混編;薪餉保留綠營七成底餉外,再加發練餉,從步兵到軍統領,每人每月2兩4錢到180兩不等。

2、武器裝備。練軍冷熱兵器混用,每營配劈山炮16門,西洋開花炮4門,抬槍48支,鳥槍112支,馬槍32支,大刀長矛184件,火器使用率達到了60%。

3、軍隊訓練。思想教育上,灌輸忠君愛國、勇敢善戰、守法誠信的思想,作戰技能上,操練軍械和陣法,這兩點與湘軍類似。

總的說來,練軍相對於腐朽的綠營,還是有很大進步的:練軍改變了綠營駐防分散、缺額濫餉等弊端,增加了官兵薪餉,提升了軍隊士氣,增加了熱兵器的比例,戰力較綠營有所提升。

練軍:清政府對腐朽綠營的最後一次拯救

《直隸練軍馬隊操陣圖》

1867年,劉長佑因鎮壓滄州張六起義不力被革職,練軍編練處於停滯狀態,經過官文的短暫過渡,曾國藩於1868年出任直隸總督。曾國藩出任直隸總督時,正值中外修約的關鍵時期,清廷要求曾國藩對練軍進行改革,希望化弱為強,重整兵威,保衛大清。

曾國藩接到旨意後,對練軍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其要點如下:

1、簡化營規,把原來的150幾條營規簡化成了幾條。

2、提升軍事主官的權力,營裡面的事,營官說了算,統領不得遙控,統領的權力,總督不能遙控。

3、士兵的選擇,不再由綠營負責挑選,而是由營官自己從綠營中選拔。

4、被選入練軍的士兵,不再領取綠營底餉,改由練軍發餉銀。

練軍:清政府對腐朽綠營的最後一次拯救

《直隸練軍馬隊操陣圖》

此外,曾國藩還對練軍營制餉章做了調整:取消了“軍”級編制,引入了長夫制度,馬步軍不再混編,分開立營;提升官兵薪餉,湘軍的薪餉之高在國內是首屈一指的,練軍餉銀雖然高過綠營,但遠不及湘軍,曾國藩將練軍薪餉提升到了接近湘軍的水平;削減火器,實現冷熱兵器各半(湘軍火器裝備比例為41%)。

練軍:清政府對腐朽綠營的最後一次拯救

曾國藩改革的核心是用勇營制度改造練軍,其實還是當年練湘軍的那一套。在曾國藩看來,湘軍的勇營制度是“良法美意”,是提升練軍戰鬥力的靈丹妙藥,而這來源於他對湘軍制度的迷信。

曾國藩用勇營制度改造練軍,有將國家經制軍變成私人軍隊的危險,其做法遭到了兵部的反對,但清廷卻沒怎麼幹預,之所以遷就曾國藩,原因有四:練軍久無成效,清廷沒有更好的辦法;從以往的經驗看,曾國藩會練兵,值得信賴;從之前的實踐來看,勇營制度確實比綠營制度先進。而最重要的一點是,清廷確信勇營制度不會改變練軍的綠營屬性:練軍軍官由兵部選用,練軍軍餉由戶部發放,人事權和財政權都在中央,中央也就掌握了練軍的兵權。

練軍:清政府對腐朽綠營的最後一次拯救

晚清軍隊操練洋槍

1870年,曾國藩因天津教案去職,李鴻章接任直隸總督,在20多年的直隸總督生涯中,李鴻章出於各方面的考慮,大力支持練軍建設。李鴻章沿用了曾國藩留下的練軍章程,努力擴大練軍規模,推進練軍近代化,使練軍獲得了長足發展。後來甲午戰爭和八國聯軍中經常出現的淮練諸軍,指的就是以淮軍和練軍為代表的直隸軍隊,由此可見,練軍在晚清還是有一定存在感的。

1873年,李鴻章將之前崇厚在天津編練的3000多洋槍隊,按練軍章程改編,使兩軍合成一軍,改編之後的這部分被部署於天津、大沽、北塘,之後李鴻章又在天津海防改設練軍,將原有的海口炮臺、通水鎮、大沽協官兵以及雲字營馬隊全部劃歸練軍,將直隸練軍的防區擴展到了海上。到1885年,直隸各鎮練軍馬步隊共有14000餘人,加上駐防天津的6000多練軍,總計超過2萬人。

練軍:清政府對腐朽綠營的最後一次拯救

晚清炮兵

眾所周知,李鴻章對西方先進武器特別迷信,其麾下淮軍的武器裝備在全國首屈一指,在國際上也並不很落後。接手直隸練軍之後,李鴻章開始按照淮軍的標準,對練軍武器裝備和戰法進行大升級。一方面訂購洋槍洋炮裝備各營,為此,李鴻章不惜將直隸三分之一的財政收入投入到練軍的建設之中,另一方面從淮軍中抽調教官,對練軍進行槍炮訓練和近代化陣法演練。1885年前後,練軍已經完成了由前膛槍跑向後膛槍炮的過渡。

以直隸練軍為典範,清廷在全國範圍內推廣練軍建設,19世紀80年代中期,全國先後有20個省編練了練軍,但各省練軍建設效果不一,規模達到萬人以上的有直隸、貴州、雲南、黑龍江,規模最小的湖南只有1000人,武器裝備方面,新舊混雜,既有西洋槍炮,也有弓箭刀矛,這種情況一直貫穿練軍的始終。

練軍:清政府對腐朽綠營的最後一次拯救

晚清軍隊

練軍在全國普遍推廣後,綠營逐漸退出歷史舞臺。此後,練軍成了負責征剿的正規野戰軍,而綠營精壯被抽調一空,戰鬥力進一步萎縮,只能維持地方治安。整體而言,練軍在對付國內叛亂方面還是比較得力的,比如1891年葉志超、聶士成率領古北口、蘆臺等處練軍,鎮壓熱河金丹教起義時,幾乎是一路碾壓過去的,手持原始武器的起義軍,根本不是裝備近代化武器的清軍的對手。這也說明,隨著武器裝備的科技含量越來越高,起義軍與官軍裝備的差距越來越來,農民起義成功的可能性幾乎不復存在了。

在對外戰爭方面,只有直隸練軍參加了甲午戰爭,其他各省練軍都拿不出手,而直隸練軍在戰爭中的表現也很一般,這也很好理解,作為帝國支柱的淮軍尚且那麼垃圾,比淮軍戰力稍遜一籌的練軍又能好到哪去呢?

練軍:清政府對腐朽綠營的最後一次拯救

甲午戰爭中的日軍

戰爭是檢驗軍隊戰鬥力的試金石。從結果上來看,晚清練軍建設是失敗的,它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綠營的戰鬥力,但它既無法制衡地方督撫麾下的勇營,更無法承擔起大清國防的重任,理論和實踐雙雙失敗。

甲午一戰,淮軍練軍皆不堪一戰,清廷對國內軍隊的戰鬥力完全失去了信心,決定裁減練軍和勇營,同時編練一支由朝廷直接掌控的、拱衛京畿的新式軍隊,這就是後來的武衛軍。

練軍:清政府對腐朽綠營的最後一次拯救

清末新軍


從1895年開始,各省紛紛裁汰練軍,《辛丑條約》簽訂之後,清廷下令各省將防軍(勇營)、練軍、綠營等分別汰選,改編為常備、續備、巡警等部隊。至此,在晚清歷史舞臺上存在了近40年的練軍基本退出歷史舞臺。


黎仁凱、肖紅松:《晚清直隸總督與直隸練軍》

皮明勇:《晚清“練軍”研究》

冀滿紅:《清季練軍建立原因探略》

黃細嘉:《綠營、勇營的互滲——防軍和練軍兵制》

【相關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