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7 陳仁科:特色小鎮如何選擇產業


陳仁科:特色小鎮如何選擇產業


一、產業選擇

特色小鎮的產業選擇,絕不是眉毛鬍子一把抓。也不是,什麼產業先進就能夠導入什麼產業。小鎮產業的選擇,有三個原則:

1,必須尊重項目的定位。

小鎮的產業選擇必須要尊重小鎮的定位。這是因為在小鎮定位時就已經考慮了什麼類型的產業最容易導入,最容易成活。甚至是產業的規模、層次、技術難度、投資額度都進行過比較深入的研究。比如,你定位是足球小鎮,那麼導入的產業必定是與足球相關,足球培訓學校、訓練場、球迷俱樂部、足球產品開發、足球文化用品開發、足球酒吧……可是,如果你在足球小鎮突然塞進來一個什麼乒乓球少兒培訓學校,又或者搞個羽毛球訓練場是不是很尷尬?如果你定位的是運動小鎮,那麼這沒什麼,甚至你把跳水、田徑整進去都可以,但你定位足球小鎮,就只能是與足球相關的產業。再比如一個休閒度假小鎮,導入的卻是航空產業,哪怕你把環境打造的再美,航空文化做的再足,那你看看有多少人去那度假?

但現在很多小鎮因為規模較大,單一產業很難支撐,於是就出現了“小鎮是個筐,什麼都往裡面裝”的亂象,只要是產業都拉進來再說,至於是否與定位一致,是否能夠成活好像沒多少人去管。

2、產業能否導入要看資源是否匹配

小鎮產業的開發和導入,最根本的是落地,不能落地的產業,不管是如何高大上,如何先進,如何有市場,都是一廂情願的臆想。產業能否落地,最關鍵的因素就是看小鎮的資源是否匹配。前面說過,小鎮的資源分為三類:

一是自然資源。山好水好空氣好,這樣的資源匹配什麼產業好?大家都知道,除了旅遊度假,康養產業更合適。除此之外,特色教育、培訓,高端會議和商務都可以考慮。這是因為,這一類產業對環境的要求非常高,安靜、舒適、有利於身心調整是基本條件。

二是文化資源。很多人說文化是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開發文化產業要麼投入大,要麼存活難。我們不否認這種觀念,但是,文化並不只是大投入才行,從傳承的文化中開發產業,無需多大投資。比如,去年我們在做四川大涼州喜德縣全域旅遊規劃時發現,該縣彝族文化中的漆器非常精美,完全可以開發成藝術品,禮品,其市場非常廣闊。另外,彝族服裝非常靚麗,中央電視臺還專門做過專輯,如果做些簡化,完全可以做成時裝。再比如我們現在正在做策劃的宜賓高縣慶嶺鄉鄉村振興項目,就是依託“吃春酒”這個習俗,開發“春酒”系列產品,上下游各種資源對接,形成產業鏈。

三是社會資源。社會資源包括人才、技術、氛圍、環境等,這是保證產業落地的關鍵因素。烏鎮之所以建互聯網小鎮,是因為杭州有阿里巴巴,集聚了一大批互聯網人才,是杭州最具互聯網氛圍,如果你換到其他地方搞個互聯網小鎮試試?不是沒人試過,海口就有一個互聯網小鎮,至今卻成了一個笑話。還有很多類似的笑話,如有個雲南深山的小縣,他們想做一個航空小鎮,當他們向我諮詢時,我除了笑之外,還能說什麼?不是什麼產業都可以導入的,必須考慮你擁有的資源是否匹配。

陳仁科:特色小鎮如何選擇產業


3、產業導入要考慮成長性。

小鎮產業可以不高大上,但一定要具有很高的成長性。

一是精準定位市場。任何一個產業都不可能覆蓋所有的市場,不可能滿足所有消費群體的需求,這就要求小鎮產業鎖定的目標消費群必須精準,對他們的消費特徵,比如消費實力、偏好等走深入的瞭解。

二是競爭力強。看誰活的長就看誰選擇的產業生命力最強。一般來說新興產業、朝陽產業、科技含量高的產業競爭力是最強的。但是,很多從歷史文化、民族風俗、特定地域中挖掘、開發的產業同樣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如風行的王老吉涼茶,從1828年傳承至今,經歷了太多的風浪,卻依然擁有廣大的市場(雖然最近敗訴,但我相信其生命力依然強勁)。再如瑞士手錶,雖然現在各種電子錶、智能手環湧現,但瑞士手錶的品牌影響力卻沒有絲毫削弱。

三是有技術保護。我在這裡說的是技術保護,而不是科技含量,是因為科技更多的是針對新興產業,而很多傳統產業同樣有很強的技術和獨特配方,前面舉例的瑞士手錶就因為保持傳統的手工技術而享譽世界,同樣,很多非物質文明遺產,也是因為其獨特的技術被傳承才得以保存。即使是餐飲,重慶的火鍋也因為其製作和配料而無法被取代。所以,小鎮導入的產業如果有很好的技術支持,其成長性會更快。

四是產業上下鏈成熟。產業不同於產品,一個產業成長性怎樣,還要看整個鏈條是否成熟,雖然我們在小鎮產業導入時,不可能將某個產業的全鏈條導入,但是,如果該產業某一環節還有缺陷,我們導入後很難保證在小鎮的健康成長。現在很多小鎮導入智能化產業,但到目前成功地的卻沒看到,就是因為智能化還有很多環節還需改進,而一個小鎮又無法單獨完善,導致產業導入失敗。

產業選擇絕非只有這三個原則,但把握好這三個選擇,一般來說就不會錯到哪去。原則確定了,方法更重要,我們來看看有哪些簡單易操作的方法。

1、選擇土生土長的特色產業。有些地區經過多年的產業發展,已經形成了鮮明的優勢產業,比如廣州花都的皮具、中山的燈具、順德的傢俱等等。對於這些地區,無需另外引入主導產業,只要對現有產業重新進行規劃引導和提升,實現現有產業升級。

2、選擇自我進化的特色產業。有些地方本身還沒有形成優勢產業,但卻有明顯的特色資源。對於這類小鎮,就應該立足本地特色,導入與之最相關產業。把比如空氣質量好的地方,可以導入養老產業,有溫泉的地方可以導入休閒度假產業,有特色農產品的地方可以發展農產品的深加工。

3、選擇競爭風險小的特色產業。同樣的資源,可以有不同的表達,開發不同的產業。說到麗江,很多人想到的就是利用麗江的資源優勢,氣候、自然風光發展旅遊業,但是我之前診斷的一個項目,為了避開競爭,不搞旅遊,而是充分利用雲南高原氣候,結合當地納西人對足球的熱愛,意欲打造成為一個高原有氧訓練足球小鎮。

4、選擇服務周邊的特色產業。有些小鎮本身既沒有什麼特色產業也沒有什麼特色資源,但是卻毗鄰中心城市,這類符合條件的特色小鎮可以承接周邊城區產能過剩的產業,為大中城市提供特色服務。

有關產業的選擇就到這裡,下一節將闡述“產業的導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