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7 人過40肌力減少,容易跌倒或失能,4大飲食原則,助中老年長肌肉

我們都知道人老了腿腳就不利索了,不僅走路時蹣跚,而且非常容易失去平衡,一不小心就會摔倒,而老年人最怕的就是摔倒,很可能很多疾病就在這摔倒之間發病,帶來了不可挽回的風險,那麼老人為什麼會容易跌倒呢?

人過40肌力減少,容易跌倒或失能,4大飲食原則,助中老年長肌肉

為什麼老人容易跌倒?

根據有關醫療機構的研究,人一旦過了40歲,肌肉的肌力將以每年1%左右的速度流失,如果人的肌肉質量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那麼就可能導致肌少症。這也是肌少症常發生在老年人身上的原因,肌肉不足、肌力不夠,導致人體功能受到影響,沒有肌肉的參與,我們對身體的控制力也就下降了,對平衡掌握不好,就會出現跌倒的情況,甚至危害到生命。

那麼我們首先得了解下肌肉是如何生成的?

人體的肌肉重量並不固定,根據個人的情況不同而不同,運動多的人肌肉含量較高,運動少的人或者老年人則比較低,但一般來講肌肉約佔人整個體重的35-50%,正因為有如此多的肌肉參與到運動中,這才能夠使人靈活的完成運動,甚至精細工作。不過,我們要知道肌肉拉伸就可能會有損傷,哪怕小動作也會產生細微的損傷,那麼該怎麼辦呢?人體會讓肌肉進行自我的修復。

人過40肌力減少,容易跌倒或失能,4大飲食原則,助中老年長肌肉

說到這裡,我們就要講到重點了,肌肉的撕裂與修復才促成了人體生長肌肉的,一般來說,肌肉組織的損傷越大,身體就會進行越多的自我修復,是一種適應性的代償作用,為了能讓人更適應周圍的環境。而蛋白質等營養素能促進肌肉組織進行修復,使肌肉有機會變得更大且更強壯。所以說,想要促進肌肉增長,除了需要進行適度的阻力運動,搭配正確的營養。你這就明白,為什麼會在健身房看到手拿沖泡蛋白粉杯子的人,揮汗如雨的擼鐵了吧,他們就是要長肌肉的。

老年人長肌肉、增強肌力的4大飲食原則

攝取足夠熱量

老人一般胃口不好,或者牙不好,所以會發生吃得太少、營養不良,缺乏營養,熱量攝入少可能造成許多負面影響,包括體重減輕、肌肉虛弱或衰弱等。

如何計算每日攝取熱量?一般來說,老人每日建議攝取熱量為30-35大卡/公斤,舉例來說:以理想體重70公斤的長者為例,每日應攝取熱量約為2100-2400大卡。

不過熱量的攝取除了考量體重外,年紀和活動量都要列入考量,以下為熱量攝取參考圖表:

人過40肌力減少,容易跌倒或失能,4大飲食原則,助中老年長肌肉

補充優質蛋白質

老年人每餐約需攝取20-30克的蛋白質,才能達到促進肌肉合成的作用。建議應以攝取優質蛋白質為主,例如雞肉、魚肉、牛肉、牛奶、豆漿、豆類、蛋類等,且蛋白質攝取宜平均分配於三餐,也應注意其他營養素的均衡攝取,避免過度攝取單一營養素而造成營養失衡。此外,如果腎不好或其他疾病需限制蛋白質攝入量,則應主動請教醫師,依據個人狀況調整攝取量。

人過40肌力減少,容易跌倒或失能,4大飲食原則,助中老年長肌肉

適量攝入鈣質

有統計發現50歲以上人鈣質攝取不足的平均百分比為86%,可見很多人容易忽視鈣質的攝取。65歲以上長者每日建議的鈣攝取量為1000毫克,由於人體短時間內的鈣質吸收量有限,記得單次補充不要超過500毫克。

富含鈣質的食物:

乳製品:牛奶、酸奶、乳酪。

綠色蔬菜:芥藍菜、莧菜、花椰菜、小白菜、海藻。

豆製品:豆漿、豆乾、豆腐、豆皮。

海鮮:沙丁魚、鮭魚、蝦米、蛤蠣。

堅果類:黑芝麻、白芝麻、杏仁果、腰果。

維生素D也不可缺少

維生素D對於維持肌肉功能、肌肉強度扮演著重要角色,重要的是還能促進鈣質吸收。如何補充維生素D?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曬太陽!根據研究顯示,必須於上午10點至下午3點日照較強的時段,在未塗抹防曬的情況下日曬10-15分鐘,每週進行3-4次,即可獲取足夠的維生素D。

人過40肌力減少,容易跌倒或失能,4大飲食原則,助中老年長肌肉

此外,也可通過飲食增加血液中維生素D濃度,建議中老年人每日攝取400IU(10 微克),可多攝取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例如:鮭魚、鯖魚、黑木耳、蛋黃等。

人過40肌力減少,容易跌倒或失能,4大飲食原則,助中老年長肌肉

勤做運動也能強健肌肉

除了補充足夠營養,別忘了運動習慣也相當重要!中老年人可選擇中等強度的運動,運動過程中會微喘且可明顯增加心跳速率,例如慢跑、快走、跳舞、游泳等,加上適當的力量訓練,就能達到增長肌肉與增強肌力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