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 秦國的名將王翦介紹

王翦,頻陽東鄉人,從小喜歡兵法,服事秦始皇。始皇十一年,王翦領兵攻打趙國的閼與,擊破了它,攻佔九座城池。始皇十八年,王翦領兵攻打趙國,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攻佔趙國,趙王投降,把趙國的全部土地設為郡。第二年,燕國派荊軻到秦國謀刺秦王,秦王於是派王翦攻打燕國。燕王喜逃到遼東,王翦平定了燕國都薊後返回。秦國派王翦的兒子王賁攻打楚國,楚兵失敗。回軍時攻打魏國,魏王投降,於是平定了魏國的土地。


秦國的名將王翦介紹


秦始皇滅掉了三晉之國,趕走了燕王,又多次打敗楚軍。秦國的將領李信,年少而強壯勇敢,曾經帶著幾千人把燕太子丹追趕到衍水中,終於打敗燕軍而抓獲太子丹,始皇認為他賢能而勇敢。於是始皇問李信:“我想攻取楚國,你估計要用多少人才夠?”李信說:“不用超過二十萬人。”始皇問王翦,王翦說:“非用六十萬人不可。”始皇說:“王將軍已經老了,太膽怯了!李將軍果然勢壯且勇敢,他的話是對的。”就派李信和蒙恬帶領二十萬人向南攻伐楚國。王翦因為他的話不被採用,就稱病辭職,回頻陽養老。李信攻打平與,蒙恬攻寢,大破楚軍。李信又攻破了鄢、郢,於是領兵向西進軍,與蒙恬城父相會。楚兵於是尾隨李信,三天三夜不停頓,大破李信的軍隊,攻入兩座壘,殺死七個都尉,秦軍敗走。

始皇聽說後,十分憤怒,親自趕到頻陽,向王翦致歉說:“我因為不採納你的計策,以致李信果然使秦軍受辱。現在聽說楚兵不斷向西進發,你雖然病了,難道獨獨忍心拋下我不管嗎!”王翦推辭說:“老臣我體弱多病,腦子混亂,希望大王另外選擇賢能的將領。”始皇致歉說:“行了吧,將軍你不要再說了!”王翦說:“大王如果不得已一定要用我,那就非用六十萬人不可。”始皇說:“我聽從你的計策。”於是王翦率領六十萬軍隊,始皇親自送他到灞上。王翦將要出發時,向始皇請求要很多的良田、住宅、園林、池塘。始皇說:

“將軍就要出發了,還怕什麼貧窮嗎?”王翦說:“替大王帶兵,即使有功,終究也不能封侯,所以在大王向著我時,我也要及時地向你請求園林池塘以作留給子孫的產業。”始皇大笑。王翦到了關口以後,連續派了五位使者回國請求良田。有人說:“將軍的這種要求,也太過分了。”王翦說:“不對。秦王粗暴而不信任別人,現在出動秦國的全部軍隊並委託給我一個人,我不向他多要求田宅作為子孫的產業以鞏固自己,反而讓秦王因此而懷疑我嗎?”

王翦果然替代李信攻擊楚國。楚國聽說王剪帶著增援部隊前來,便發動國中的全部兵力來對抗秦國。王翦到後,鞏固壁壘而守,不肯出戰。楚兵多次出來挑戰,他始終不出兵。王翦每天讓士兵休息沐浴,吃好的飲食並安撫他們,還親自與士卒們一同吃飯。過了很長時間,王翦派人去問軍中有沒有人玩遊戲,回答說:“正在扔石頭和跳遠。”於是王翦說:“士兵們可以出戰了。”楚軍多次挑戰而秦兵不出來,於是就領兵東撤。王翦乘機領兵追擊,令強壯的士兵發動進攻,大敗楚軍。到了蘄南,殺死了楚國將軍項燕,楚軍於是敗走。秦國於是乘勝攻略並平定了楚國的城邑。過了一年多,俘虜了楚王負芻,終於平定楚國,並在那裡設置了郡縣。於是向南征討百越之地的國君。而王翦的兒子王賁,則與李信一起攻破並平定了燕國、齊國的土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天下各國都被吞併,其中要數王氏、蒙氏的功勞大,他們也因此名揚後世。

秦二世時,王翦和他的兒子都已經死了,蒙氏也被滅了。陳勝反抗秦朝時,秦朝派王翦的孫子離攻打趙國,在鉅鹿城包圍了趙王和張耳。有人說:“王離,是秦朝的名將。

現在率領強大的秦朝的軍隊,攻打剛剛建立的趙國,一定能攻克它。”有客說:“不對。為將領兵的家族,到第三代一定敗亡。為什麼說一定敗亡呢?一定是他們殺的人太多,所以他們的後代遭受災禍。現在王離已經是第三代將領了。”過了不久,項羽救援趙國,攻擊秦朝的軍隊,果然俘虜了王離,王離的軍隊也就投降了諸侯聯軍。

太史公說:“俗話講:‘尺雖長也有短處,寸雖短也有長處。’白起預料敵情應合變化,奇計無窮,名震天下,但是不能拯救來自應侯的禍患。王翦作為秦國的將領,平定六國,在當時,王翦是秦國的宿將,始皇稱他為師,但是不能輔助秦國建立德政,鞏固根本,卻苟且去求容身之地,一直到死。等到他的孫子王離被項羽俘虜,不也是該當如此嗎!所以他們各有自己的短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