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從理論上說利率的下降對物價房價消費有什麼影響?

劉鎮崋


利率和物價的表現就好比天平的兩邊,利率是砝碼,物價是貨物,利率是有形的,可以直觀看到的,而物價的高低是無形的,通過調整利率可以調整物價,通過物價的變化又可以反饋利率變化的影響,兩者之間是互為影響的。

利率和物價之間有什麼關係

利率是貨幣宏觀調整的手段之一,利率升高,貸款成本抬高,存款收益增加,人們更願意去存錢,而不是去貸款,這樣,市場上的貨幣就會流向銀行,流通中的貨幣減少,貨幣升值,相對來說,物價就會貶值,因為錢少了,所以更值錢了,我們常用錢頂真了的說法來說錢更值錢了。

反之,利率降低,貸款成本降低,存款收益降低,人們更願意消費,貨幣從銀行流向市場,社會上的貨幣增加,物價會上漲。

再來說物價,評定物價的高低,我們一般用CPI這個指標, CPI是消費者物價指數的簡稱,主要反映消費者支付商品和勞務的價格變化情況。一般情況下,CPI數值在1%-3%之內是正常,高於3%代表有通脹的風險,說明貨幣超發,在持續貶值;低於1%代表有通縮的風險,經濟發展不景氣,人們不想去投資。

因此,利率下降在不同情況下,對物價影響也不同:

通脹情況下降低利率

意思是本來就存在貨幣超發的情況下,還要降低利率,繼續釋放流動性,這會造成物價上漲,加速貨幣貶值的步伐。比如說以前的委內瑞拉,津巴布韋,現在土耳其等都有過類似的情況發生。雖然明知道通脹下降息不好,但是不降息本國的經濟更難,有可能直接崩潰,而降息會延緩崩潰的時間。

正常情況下降息

CPI在正常範圍內降息,會增加經濟的活力,物價會有所上升。因為利率降低,相當於降低了企業的貸款成本,相當於降低了生產成本,增加了企業的效益,企業效益增加,就會更加願意投資,同時職工的待遇會相應提高,職工手裡有錢,就會刺激消費,從而刺激經濟增長。

通縮下降低利率

CPI在1%及以下時,一般認為有通縮的危險,意思是經濟處於價格下降和經濟衰退的惡性循環中。比如說日本,從90年代開始,CPI大部分時間都在1%以下的水平,雖然利率已經降到0,但並沒有多大的起色。

總結:通脹下降息,相當於飲鴆止渴,會加速物價的上漲。就像當前的我國的處境一樣,雖然世界大多數國家都在降息刺激經濟復甦,但我們不敢嘗試,因為CPI有點太高,上個月都到3.8%了,所以,我們不敢去嘗試。通縮下降息,其實對物價、對經濟的刺激也不大,比如日本,歐盟各國,大多都處於零利率的水平,但經濟同樣不見起色,這是因為他們的經濟已經發展到了一個瓶頸,突破前,很難會有起色;正常情況下降息,會加速經濟的增長,刺激物價上漲。

因此,在正常和通脹情況下降息,會刺激物價的上漲,但在通縮情況下,對物價影響不大。我是禪風,點個贊加關注,還有更多的精彩內容與你分享


淡淡禪風


hi,大家好,我是鄭州信貸員,下面由我來為大家解答一下這個問題:

如果從理論上來說,利率的下降,對房價或者是物價肯定是有正面影響的。因為利率的下降推動了市場融資成本的下降,央行先是在本月初小幅調降mlf利率,5個基點至3.25%,這是最近三年以來,首次下調該利率。7天逆回購利率,再降5個基點至2.5%,釋放出央行要託底中國經濟的明確信號。央行行長易綱也明確強調,要繼續強化逆週期調節,增強普惠金融對小微經濟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保持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促進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要花飛虎敬龍服務實體的引導作用,推動金融機構轉變貸款定價的慣性思維,真正參考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定價,促進實際貸款利率的下行,提高銀行信貸投放能力,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扶持讓惠於民,讓更多的小微企業,享受到更低的利率。

利率也是市場經濟的一種重要的調控手段,利率的變動對經濟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利率上升,追求穩定的資本,會大量回流到銀行,然後消費下降,如果利率下降,那麼資本就會投入到更加暴利的行業,來創造更大的利潤,比如,房地產,股市P2P等以及其它行業。

其實從生活中我們都能感覺到,如果利率下降了,然後錢你就不會放在銀行,因為放在銀行隨著貨幣的貶值,然後錢是越來越不值錢,你就會去把想方設法把它花掉或者投資到其他領域,比如說買房啊之類的,這樣是肯定刺激消費的,然後對於小微企業來說,如果利率下降,有利於企業融資,盤活資本,盤活企業,使企業的效益獲得了最大化,然後員工的工資也會提高,所以這也間接的導致了消費市場的提振,總而言之一句話,利率下降,員工的工資收入就會增加,就會刺激消費,刺激房價

所以綜合來看,利率的下調對房價的影響微乎其微,但是總的來說對小微企業是有積極正面的影響

,所以利率下降,對企業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好了,我是鄭州信貸員,傳播有正能量的金融知識,關注我,帶你瞭解信貸圈最新知識!





鄭州信貸員


如果從理論上來說,利率的下降對於物價,房價和消費都是利好的因素。

一方面調低利率是有利於實體經濟的,它降低了實體經濟融資的成本和門檻,讓實體經濟能夠更好的進行資金流轉,刺激投資,所以這是支持經濟的最直接方法,如果降息能夠將經濟增速重新提升,那麼無疑對於物價,房價和消費都是利好因素。

另一方面調低利率本身能夠釋放更多的流動性到市場上,這樣對於資產價格來說是拉昇房價,既有商品的性質又有資產的性質,因此會得到比較大的助推,同時物價,由於受到了貨幣增發貶值的影響,也會出現上漲。不過這樣對於消費來說是一定的損傷,但基本上利大於弊。

不過現實當中調低利率不一定能夠達到以上的效果,一方面調低利率主要是在經濟的低迷期,那就要看寬鬆的程度能不能夠達到支撐經濟的情況,實際上往往降息無法立即的抬升物價和消費。另一方面在降息的同時,有時候還會通過其他的輔助手段來擴大降息的競爭性,比如現在央行的定向降準和降息之前的輔助工作都限制了資金向房地產市場的流動,那麼這樣就不一定對於房地產市場是利好。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黑馬飈高騎手


如果從理論上來說,利率的下降對於物價,房價和消費都是利好的因素。

一方面調低利率是有利於實體經濟的,它降低了實體經濟融資的成本和門檻,讓實體經濟能夠更好的進行資金流轉,刺激投資,所以這是支持經濟的最直接方法,如果降息能夠將經濟增速重新提升,那麼無疑對於物價,房價和消費都是利好因素。

另一方面調低利率本身能夠釋放更多的流動性到市場上,這樣對於資產價格來說是拉昇房價,既有商品的性質又有資產的性質,因此會得到比較大的助推,同時物價,由於受到了貨幣增發貶值的影響,也會出現上漲。不過這樣對於消費來說是一定的損傷,但基本上利大於弊。

不過現實當中調低利率不一定能夠達到以上的效果,一方面調低利率主要是在經濟的低迷期,那就要看寬鬆的程度能不能夠達到支撐經濟的情況,實際上往往降息無法立即的抬升物價和消費。另一方面在降息的同時,有時候還會通過其他的輔助手段來擴大降息的競爭性,比如現在央行的定向降準和降息之前的輔助工作都限制了資金向房地產市場的流動,那麼這樣就不一定對於房地產市場是利好。



諮詢師天生


利率是資金的時間成本,是宏觀經濟的重要調控手段。在一個開放的市場經濟體中,利率的變動對經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利率上升,追求穩定收益的資本會大量回流銀行,投資和消費受到抑制,宏觀經濟降溫。

利率下降,存銀行無利可圖,資本會增加對股市房市投資,投資和消費被刺激,股市也會逐漸活絡。

可以說利率代表央行對經濟的逆週期調控最主要的工具。具體到物價和房價的影響如下:

1、利率上升,貨幣政策收緊,資本從投資和消費領域退出進入銀行體系,物價和房價下跌。

2、利率下降,貨幣政策放鬆,資金從銀行進入投資和消費領域,市場需求逐步增加,經濟開始轉暖,物價和房價上漲。


小紅螞蟻啃骨頭


我們要明白一件事,現代金融體系雖方便了人們金錢往來,但作為人造產物,仍存在很多不足。於是,全球各國都在通過多種手段對金融體系進行調控,而利率是其中重要一環。

一般來講,當借貸資本供不應求時,借貸雙方的競爭結果將促進利率上升;相反,當借貸資本供過於求時,競爭的結果必然導致利率下降。

經濟狀況良好的時候,企業都需要大量資金來擴大業務,此時借貸資本供不應求,利率上升;反之,則借貸資本供過於求,利率下降。

可以說,利率能很大程度上證明經濟狀況的好壞,而經濟的好壞又可以決定著消費力度。兜裡沒錢,誰敢大手大腳地花錢?


家千萬房產網


利率下降可以釋放購買力,刺激經濟。但是這對物價的效果明顯比對房價更要有效很多。

因為釋放的購買力,首先會被釋放在日常用品上,就是那種需要經常買,經常消耗的東西上。至於房子,剛需已經比房地產的庫存都多了,如果沒有好房源吸引置換型剛需,那庫存基本上還是庫存,就這麼殘酷。


溫情默默的兔子


物價上漲下跌有一個指標叫cpi居民消費水平,Cpi過高政府就要實現貨幣緊縮,因為市面上的票子印多咯,會通過降低利率或者銀行逆回購,如果cpi過低就要實現貨幣寬鬆政策,促進消費,Gdp下行也會採取貨幣寬鬆政策


萬象收評


對物價:一批資金進入市場會帶來通脹

對房價:房屋的銷售會增加,價格也會輕微上浮,還款的金額會減少。


老世光


經濟異常複雜,金融政策的調整有理論上的預期,但是未必能產生預期的結果。


央行降準可以釋放數以千億計的資金,市場資金充裕,理財產品包括寶寶類貨幣基金收益率會下降,銀行間資金拆借成本降低。這是一個相對簡單直觀的過程,更加符合市場經濟供需數量變化影響價格的基本邏輯。


相比之下,利率的調整則更為複雜,放在不同的經濟體,表現也會有極大差異,甚至出現迥異的結果。


理論上講利率下降使得資金使用成本降低,會鼓勵借貸,更多的資金流動起來。同時存款利率下降,也會使得部分資金從原有的存款或理財體系中出來,去尋求更高回報。不管從借貸還是存款角度講,利率下降助推物價上漲,有利於消費,但是會加重通脹預期。


理論只是理論,利率下降是一回事,實際經濟狀況則是另一回事。


國內房價已經高高再上,可以說是未來經濟最大的不穩定因素。如果繼續添油加柴,那麼後果無法承受,居民家庭負債也有能夠承受的極限。自然,限制資金繼續大規模進入房地產領域就成為必然選擇。因此,利率下降對房地產的影響微乎其微,調控的作用遠大於利率下降。


對於消費者來說,小幅的利率下降,100萬元貸款長達20年的還款週期,利率下調一點點,每個月只能節省30元左右,差不多一斤豬肉的錢,顯然不足以吸引加大投資房產力度。


對於企業來說,利率下降,哪怕貸款成本從5%下降到4%,但是隻要資金不能穩定盈利,不能穩穩賺到高於4%的淨利潤,那麼企業也沒有必要為了微薄的利潤冒著虧損的風險去大筆借貸。


國內CPI指數受豬肉價格影響快速上漲,但是CPI並不能準確反映居民消費心理。畢竟,房價上漲一個百分點,家庭吃五年豬肉的錢都出來了,而居住成本在CPI中的佔比顯然太低太低了,還沒一個豬肉重要。縱觀過去二十年,房價漲幅何止五百個百分點。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豬豬肉肉。


房價處於高位,今後五年會有無數房產投資者選擇套現離場,450萬億的存量市場,隨便出來一點點資金,都會助推通脹,這一點遠比降息產生的影響更大。如果利率下降的過多,則通脹預期更加強烈,甚至會導致部分資金外流,依然不是好事,對外匯儲備也是一大挑戰。


總而言之,降息對房價影響微乎其微,房價下降趨勢已經形成,不可阻擋。而物價表現更為複雜,生活必需品漲價,部分工業品還會降價。降息對於消費的提升作用值得商榷,企業能賺到更多錢才會加大投資力度,而家庭在解決完房子、子女教育、醫療、養老後還有餘力,才會更有動力消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