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我國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成效顯著

記者從11月2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的《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9年度報告》(簡稱《年度報告》)發佈會上獲悉,2018年我國碳排放強度同比下降約4%,比2005年累計降低45.8%,相當於減排52.6億噸二氧化碳,非化石能源佔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14.3%,基本扭轉了溫室氣體排放快速增長的局面,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今年是《年度報告》發佈的第11年。報告的內容涵蓋減緩氣候變化、適應氣候變化、規劃編制和制度建設、基礎能力、全社會廣泛參與、積極參與全球氣候治理、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以及《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5次締約方大會基本立場與主張等八方面內容,全面反映了去年以來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政策行動和工作情況。

據瞭解,去年以來,我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一是減緩氣候變化工作全面推進。2018年全國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45.8%,保持了持續下降,且這個數字已提前達到2020年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承諾,基本扭轉了溫室氣體排放快速增長的局面。二是適應氣候變化工作有序開展。農業、水資源、森林、海洋、人體健康、防災減災等領域在適應氣候變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三是應對氣候變化體制機制不斷完善。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及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領導、主管部門歸口管理、各部門相互配合、各地方全面參與的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機制已初步形成。四是碳市場建設持續推進。陸續發佈了24個行業的碳排放核算報告指南和13項碳排放核算的國家

標準,碳市場相關制度建設、基礎設施建設、能力建設紮實穩步推進。五是積極參與全球氣候治理。在《巴黎協定》實施細則的談判中,積極提出中國方案,為談判取得成功作出了重要貢獻。堅持多邊主義,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等原則,中國在全球氣候治理中不斷髮揮著建設性作用。六是氣候變化宣傳持續強化。

發佈會上,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國還將堅定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主動適應氣候變化影響,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積極參與全球氣候治理,更好發揮應對氣候變化對高質量發展的引領作用、對汙染治理的協同作用、對生態文明建設的促進作用。

記者:李卓聰

審核:程秀娟

·END·

自然資源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