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權重股表現低迷 大盤仍然有反覆

鄭眼看盤 | 權重股表現低迷 大盤仍然有反覆

本週二,A股反彈,上證綜指收盤上漲0.50%至2954.38點,深證綜指漲1.01%至1631.22點。中小板、創業板兩綜指分別漲1.07%、1.48%。盤後數據顯示,北上資金雖然仍為淨流入,但流入量極少,僅幾億元。A股納入MSCI股指的權重將於11月提升,估計北上資金未來仍將以淨流入為主。

週二權重股表現低迷,“兩桶油”、銀行、券商、保險等大塊頭均不給力,這就拖累了股指,使得權重股構成的上證50股指僅漲了0.15%。

銀行股表現較弱與近期龍頭平安銀行殺跌相關。平安銀行週一公佈的季報原本不錯,但也許未能滿足投資者早已高高吊起的胃口,所以炒成了利空,該股一度大跌5.09%,收盤時仍跌2.78%。

郑眼看盘 | 权重股表现低迷 大盘仍然有反复

平安銀行今日分時圖

平安銀行的走勢給出提示,即投資者也許應暫時迴避Q3業績仍未公佈的且股價提前快漲的績優藍籌,至少也不能追得太急,因這樣的股票短線顯然極度缺少性價比,如果公佈的業績意外較差,股價暴跌;如果公佈的業績符合預期,股價也許像平安銀行一樣仍會下跌。只有一種情況會漲,那就是公佈的業績遠超市場預期。

券商股整體表現尚可,但不是很強,個別券商股如天風證券因解禁股上市而連續跌停,長城證券因幾天後限售股解禁而提前殺跌。天風證券首發流動盤子相對總股本來說相當小,這就幾乎註定了現在這種格局。個人覺得首發規模得擴大,現在這樣的情況對二級市場投資者其實更不利。如果首發規模上去了,那麼我相信這些股票的發行價就得打折,所有投資者都能以更合理價格參與交易。

有些投資者或許比較偏愛炒作次新股,我有個忠告是,儘可能去炒作流通股佔總股本四分之一的次新股,少碰流通股僅佔總股本10%甚至更低的次新股,除非這股“好得出奇”。不過在我看來,A股中“好得出奇”的次新股少之又少,普通投資者炒作次新股大多抱有短線炒作思維,正巧買著這種個股的機會相當渺茫。次新股缺乏時間檢驗,在次新股中尋找優質股的難度遠大於在老股中尋找。

當權重股低迷時,非權重股的走勢通常相對好,週二正是這種情況。週二科技股表現最為搶眼,數字貨幣、智能音箱、華為海思、消費電子等紛紛走高,有好幾家漲停。週一大跌的醫藥股在週二表現也不錯,多數品種返身收復或部分收復週一失地。

郑眼看盘 | 权重股表现低迷 大盘仍然有反复

大盤雖然上漲,但量能相當不足,暗示未來股指還會有反覆,也許底部還得磨上一陣。週二股指上漲其實部分得益於盤中媒體吹風的“浙商銀行IPO大概率推遲”,所以這幾天受擴容影響相對較大的品種在週二大多反彈。假如沒有這樣的消息而大盤仍然漲得比較好,那麼投資者通常就可以更多地看好後市。這道理也蠻簡單的,大盤自身強才是真強,過度依賴外部消息支撐,在本質上也許就不算強。

大盤如果再度下跌,我倒覺得可以俟機逢低佈局,因除了擴容壓力外,大盤其實也有潛在利好,最主要的利好是管理層大概率會推出提振經濟的措施,且下週不排除美聯儲降息的機會。在佈局時,儘可能選擇業績已公佈的品種,或至少已預告的品種。

當前大盤上漲動能還暫時不足,但過分下跌的動能同樣不足。大盤中線也許有轉好的機會,也許得有個過程,需等宏觀面利好漸漸積聚,比如經濟數據流露出見底回升跡象,或者通脹受抑。

(鄭步春)

投資有風險,獨立判斷很重要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買賣依據,入市風險自擔。

郑眼看盘 | 权重股表现低迷 大盘仍然有反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