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剛剛,白馬股遭遇4000億暴跌"慘案"!是誰在瘋狂砸盤?

剛剛,白馬股遭遇4000億暴跌


剛剛,白馬股遭遇4000億暴跌


​每逢臨近年底,A股市場都“暗流湧動”。


2019年以來,A股的“核心資產”備受機構資金追捧,股價一路走牛,為機構投資者們帶來了不菲的賬面收益。然而,臨近年尾,機構們對持有“核心資產”的決心似乎有所鬆動。


今日(11月29日),2只A股“核心資產”的領頭羊:貴州茅臺(600519)恆瑞醫藥(600276)雙雙遭遇資金拋售,股價一度大跌超6%。


剛剛,白馬股遭遇4000億暴跌


以二者的收盤價計算,今日2只“核心資產”的領頭羊合計蒸發市值超755億元。


其實,被拋售的白馬股不至於茅臺、恆瑞,今日大跌的“核心資產”還有:長春高新、牧原股份、愛爾眼科、山西汾酒、通化東寶……


從指數漲跌情況看,今日,機構青睞的基金重倉指數、上證50指數跌幅靠前,分別下跌1.4%、1.2%。


若將時間拉長,這一波“核心資產”拋售潮起於11月22日(上週五),據Wind數據統計,當日基金重倉的個股市值合計蒸發近2000億元,自此之後,“核心資產”們的股價便跌跌不休。


剛剛,白馬股遭遇4000億暴跌


11月22日至今,僅貴州茅臺的總市值便蒸發已超過1285億元,而“核心資產”的市值蒸發合計更是超過4000億元。


可見,面對一路牛市的A股“核心資產”,機構投資者的態度已經開始產生分歧。一位堅持價值投資的基金經理更是直言,現在買白馬股還是價值投資嗎?現在買那麼貴的白馬股,就類似2015年買成長股或題材股。


更有分析人士認為,此次白馬股持續殺跌可能是基金砸盤,可能與每年底的業績考核有關,提前兌現了賬面收益。


14000億的茅臺,貴不貴?


11月20日,貴州茅臺以一根上引線,創下歷史新高1241.61元/股,總市值突破15000億元,並一舉超越工商銀行(A股市值),一度登上A股市場市值第一的寶座。


一家白酒企業幾乎是僅憑著國內的消費(國內營收佔到將近96%),能達到如此地步,在世界經濟史上也是極為罕見的。


而當茅臺創下1241元/股的最高價時,其市盈率(TTM)為38.11倍。而覆盤其近十年的估值走勢,最高的市盈率為42.81倍,過往五年的最高市盈率40.8倍,38倍市盈率,已處於最近五年的次高位。


剛剛,白馬股遭遇4000億暴跌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十年,茅臺的市盈率超過40倍僅發生過3次,最終估值迴歸都以股價下跌的方式完成。


而據茅臺披露的最新財報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的營業收入、扣非淨利潤增速分別為15.5%、22.5%,雙雙創下2015年、2016年以來的新低。


以22.5%的淨利潤增速、38.11倍市盈率(TTM)計算,貴州茅臺的PEG(市盈率相對盈利增長比率)已經超過1.69倍,而超過1.5倍的PEG,往往僅適用於高速成長的中小型企業。


另外,對標國際食品飲料龍頭:維他奶,30倍的PE;可口可樂,29倍的PE;百威,17倍的PE;帝亞吉歐(原來全球最大的烈性酒公司,現已被茅臺超越),24倍的PE…


相比之下,貴州茅臺的38倍PE,貴不貴?便一目瞭然了。


而覆盤過去10年,即使是在淨利潤增速高達75%、53%的2011年、2012年,茅臺的市盈率一度超過40倍,最終也未能逃過股價回落、估值迴歸的“魔咒”。


貴州茅臺,無疑是這一波“核心資產”牛市的領頭羊之一,但就估值而言,並不便宜。同時,另一大領頭羊:恆瑞醫藥(600276)於11月2日創下歷史新高時,市盈率(TTM)更是攀升至87倍的高位。


對此,國泰基金經理徐治彪便直言,當前市場不少消費類企業已被高估,現在再去買入,已經很難賺到業績增長的錢了,可能只能賺到博弈的錢、泡沫的錢。


大跌前夕,有人狂賺超100億


眾所周知,貴州茅臺,歷來都是機構重倉的一隻股票,而對估值最敏感的外資,或許已經開始拋售茅臺。


其中,有一批“潛伏”茅臺長達6年的大資金,在暴跌前夕,已經逐步減倉,甚至或許接近於清倉狀態。


覆盤2013年以來,貴州茅臺每個季度披露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數據,會發現一個神秘席位:易方達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股東性質為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


2013年年報,該賬戶首次出現在茅臺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並直到2019年中報。


2013年,正值塑化劑危機後,茅臺股價大跌超50%的時點,該賬戶於2013年第四季度,大手筆買入約516萬股,以期間的股價均價(137.91元)計算,該賬戶斥資約7.12億元。


隨後並於2014-2015年9月期間,不斷加倉至1259萬股,此後便一直持有至2019年一季度,期間僅減持不到33萬股。整整享受到了茅臺長達6年的大牛市,期間(2014-2019年一季度)的累計漲幅超785%。


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一季度,該賬戶持有貴州茅臺的市值已高達10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第二、三季度,易方達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開始大手筆減持茅臺,甚至或許已經清倉離場。


據茅臺的2019年中報顯示,該賬戶的持股數量為690萬股,較一季度末已砍掉近50%的倉位。若按二季度的均價(912元)計算,該賬戶套現近50億元。


而2019年三季報顯示,易方達資產(香港)已經從茅臺的前十大股東名單中消失不見,或許已處於清倉狀態,而三季度茅臺的平均股價為1045元,其套現金額或超過72億元。


若再算是近6年以來,茅臺的現金分紅,易方達資產(香港)投資茅臺股票,賬面盈利或不低於110億元。


而今日茅臺大跌之下,北向資金再度淨賣出超2000萬元,昨日(11月28日)淨買入金額更是超2.35億元。其實自2019下半年以來,北向資金便持續減少了對茅臺持有數量。


剛剛,白馬股遭遇4000億暴跌


可見,下半年貴州茅臺股價的繼續向上,更多來自國內機構投資者的追捧、抱團。


以公募基金為例,正在呈現向A股核心資產“抱團”的趨勢,其中前50大重倉股市值佔比從2016年的27%上升至2019年三季度的50%以上,對白酒板塊的持倉比例更是突破歷史新高。


誰是"核心資產"最大的空頭?


誰持有的倉位最重,誰就是最大的潛在空頭。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近期A股“核心資產”的殺跌,可能與公募機構年終業績考核有很大關係,有的機構為了保住業績排名,保住獎金,也為了2020年更加順利地發行基金,可能會提前兌現收益。


以這一波“核心資產”閃崩的第一天(11月22日)為例,當日基金重倉指數大跌超1.6%,而上證指數僅下跌0.6%,中證500也僅下跌0.8%。


而當日被砸跌停的3只“白馬股”:藍思科技(300433)、我武生物(300357)、大博醫療(002901)的龍虎榜顯示,賣出的席位全部都是機構席位。


剛剛,白馬股遭遇4000億暴跌

剛剛,白馬股遭遇4000億暴跌

可見,重倉抱團的基金或許是“核心資產”的砸盤主力,更何況當前部分“核心資產”的估值已經偏貴。


其實,A股歷年年末,市場資金都會“暗流湧動”。因為,每年年終,基金、保險機構的考核排名,都會給市場帶來較大的擾動。


值得一提的是,11月21日,證監會主席易會滿特意強調,證券基金行業要採取適度拉長考核週期、薪酬遞延發放等辦法,建立長週期的考核評價體系和收入分配機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