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邊緣計算,推開互聯網新大陸之門


邊緣計算,推開互聯網新大陸之門


文|波波夫


「蒂姆·伯納斯-李爵士於 1989 年發明了萬維網,設想了一個全球信息空間,其中可以用統一的名稱區分不同的文件和其他網絡資源,可以以標準方式檢索文檔和資源,並且可以通過超文本鏈接連接到不同文檔的位置。」


2017年,圖靈獎委員會決定把這個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頒發給英國軟件工程師蒂姆·伯納斯-李時,他們在頒獎詞中不吝賜讚美之詞。然而,作為萬維網(World Wide Web)的發明者,蒂姆·伯納斯-李,卻無法接受信息互聯網世界正在發生的大規模異化——越來越中心化的趨勢正在背離互聯網誕生的初衷,也同時危及互聯網的安全。


在今年3月12日萬維網誕生三十週年紀念日這天,蒂姆·伯納斯-李發表一封公開信中稱,「疲憊不堪的萬維網需要重新發現自己的優勢,並進一步走向成熟……如果我們現在放棄建立一個更好的互聯網,那麼未來不是互聯網辜負我們,而是我們辜負了互聯網。」


01互聯網的航向變了


蒂姆·伯納斯-李希望依靠推動“去中心化”來讓互聯網變得更好,與之同步的是, “物聯網或將成為互聯網的另一個未來”已經成為業內的共識。


11月初,工信部與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中國鐵塔共同宣佈啟動5G商用,作為5G技術的重要應用,物聯網迎來了快速發展的良機。目前,全球主要運營商、鐵塔運營商甚至電網集團都不約而同的在物聯網相關領域積極展開佈局。


今年9月,中國聯通與高通物聯網合作成立了物聯網聯合創新中心,此前,中國聯通還與英特爾、中興、華為等企業在物聯網、邊緣計算及工業互聯網等領域展開合作。


中國移動也在近期發佈了邊緣計算「Pioneer 300」先鋒行動,計劃將在2019年,評估100個可部署邊緣計算設備的試驗節點,開放100個邊緣計算能力API,引入100個邊緣計算合作伙伴,助力商業應用落地。這家中國最大的運營商同時還發布了《中國移動邊緣計算技術白皮書》,中國移動邊緣IaaS平臺BC-Edge、邊緣PaaS平臺Sigma、OTII邊緣定製服務器,以及和騰訊、阿里、百度等互聯網及垂直行業等領先公司合作的15個示範項目。 


美國電信巨頭AT&T也在上月宣佈,將與微軟進行合作,將其5G網絡的網絡邊緣計算功能與微軟Azure雲服務進行整合。


擁有全球最多鐵塔資源的中國鐵塔,以及全球能源巨頭國家電網集團也都在物聯網、邊緣計算相關領域頻頻同華為、網宿科技等產業鏈相關企業牽手。


全球第二大通信鐵塔公司美國鐵塔的首席執行官James D. Taiclet曾在公開場合表示:“我們的站點可以作為無線接入點、雲服務、物聯網和企業網絡的匯聚點,公司正在同許多邊緣計算的潛在應用行業參與者展開密集對話,以進一步探索未來潛在的長期機會。”


眾所周知,邊緣計算是支撐物聯技術低延時、高密度等條件的具體網絡技術體現形式,也是部署物聯網業務的必選項。相關媒體報道顯示,目前包括Crown Castle,SBA Communications 和美國鐵塔在內的所有美國主流通信鐵塔公司都和邊緣計算服務商建立了合作。


5G方興未艾,6G已被提上日程。


今年10月,在芬蘭舉辦的全球首屆6G峰會上,主辦方芬蘭奧盧大學發佈的全球首部6G白皮書寫道,6G的大多數性能指標相比5G將提升10到100倍,同時,6G無線網絡不再侷限於地面,而是將實現地面、衛星和機載網絡的無縫連接。報告稱,6G的根本是數據,無線網絡採集、處理、傳輸和消耗數據的方式將推動6G的發展,實時處理這些數據需要成熟的邊緣計算技術,而邊緣計算還面臨數據訪問受限、設備計算能力和存儲能力不足等問題,這意味著未來邊緣計算將真正走向6G時代的舞臺核心。


以邊緣計算為入口轉變互聯網發展的航向,幾乎成為產業鏈的共識,同時也成為其合作推出行業標準的基礎。近期,中國移動聯合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及產業鏈合作伙伴共同發佈基於最新一代IntelCPU(Cascade Lake)平臺的OTII邊緣定製服務器。根據計劃,2019年OTII將進一步推動產品研發、生態發展和試點落地,為2020年規模應用奠定基礎。


02 誰離邊緣計算更近


比運營商更早錨定邊緣計算 的是CDN服務商,具有代表性的是中國第一大CDN服務商網宿科技【注:據IDC諮詢最新發布的《中國內容分發網絡(CDN)服務市場份額,2018》,網宿科技市場份額31.5%,阿里雲市場份額17.9%,騰訊雲市場份額13%】,與運營商一樣,該公司正竭力尋求更大的戰略空間。


在夯實CDN市場領先的基礎上,邊緣計算被網宿科技寄予厚望,一如財報中的描述:


「面向未來,5G、大數據、物聯網、AI等新一代的信息技術將帶給我們更加智慧的生活。高頻、高交互是智能時代的重要特徵,大量邊緣計算需求隨之產生。CDN已從最初的靜態內容加速,升級為動態加速、安全加速,並正在向邊緣計算時代邁進。契合業務發展趨勢,公司已逐步將CDN節點升級為具備存儲、計算、傳輸、安全功能的邊緣計算節點,以承載高頻、高交互的海量數據處理。」


其一,從行業價值看,由於CDN具備較強的邊緣能力,尤其是在分發及存儲方面,與邊緣計算具有天然親近性,作為CDN行業龍頭,網宿科技可能是距離邊緣計算最近的公司之一。一如Gartner公司的雲服務提供商研究副總裁特德·錢伯林(Ted Chamberlin)對媒體表示,「老實說我認為,對於邊緣路由和交換、甚至對於DDoS(分佈式拒絕服務)設備中的傳統防火牆來說,最大的威脅來自真的能夠奪取這個市場的CDN。直到最近它們才醒悟過來,意識到自己可輕鬆取代廣域網邊緣設備市場。」


其二,從牌照價值看,據通信世界網報道,截至 2018 年 12月,國內持有云服務+全國性CDN 雙牌照的企業僅 15家,除阿里雲、騰訊雲等雲計算大廠外,網宿科技目前持有的雲服務+CDN 雙牌照具有一定稀缺性。


其三,從估值看,東吳證券此前發佈的一份報告稱,「網宿科技股價與估值處於歷史低位,最悲觀預期或已充分反映。 未來邊緣計算發展將繼續拉動 CDN 等行業發展,市場空間大:5G 流量比 4G 增長 10 倍以上,邊緣流量佔比更高、預計 30 倍以上,在考慮到流量單價進一步下降到原來 一半以下的情況下,邊緣計算產業鏈各環節的價值量至少新增 10 倍以上。」


03 眺望邊雲協同新常態


在5G/6G、物聯網環境下,邊雲協同(邊緣計算X雲計算)將成為新常態。


邊緣計算的產生有其客觀原因,首先,網絡帶寬與計算吞吐量均成為雲計算的性能瓶頸;其次,物聯網時代數據量激增,對數據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最後,終端設備產生海量「小數據」,有實時處理的需求。邊緣計算可作為雲計算的協同和互補。


邊緣計算本身是「雲-網-端」結構中「網」的一部分,因 此邊緣計算的產業鏈和“雲-網-端”都有密切聯繫。網絡廠商如傳統 CDN 廠商和運營商 均參與其中;而云廠商也從雲網融合的角度理解邊緣計算,終端廠商將終端視為網絡的 邊緣,也基於智能終端參與邊緣計算市場,另外解決方案提供商等也成為重要玩家。


邊雲協同之下,預計邊緣側的需求將帶來服務器市場的巨大增量。據 IDC 預測,2020 年將有超過 500 億的終端與設備聯網,而有 50%的物聯網網絡將面臨網絡帶寬的限制,40%的數據需要在網絡邊緣分析、處理與儲存。邊緣計算市場規模將超萬億,成為與雲計算平分秋色的新興市場。


不過,目前邊緣計算還處於爆發的前夜,從雲計算廠家、運營商到CDN公司,已在智能製造、智慧城市、直播遊戲、車聯網等多個領域對其技術和商用的可行性進行密集測試。


美國起步較早,亞馬遜早在2018年中就推出了可以和客戶實時互聯、實時響應的AWS Greengrass邊緣計算平臺;微軟隨後發佈了面向物聯網的Azure IoT Edge服務,將計算能力由Azure端推送至邊緣設備;而思科、英特爾等硬件廠商也在紛紛探索MEC(mobile edge computing)技術及應用。


中國也並不落後。目前邊緣計算已落地的測試應用主要在 2B 領域,如港口、工廠、地產、醫院等場景。國內三大運營商都紛紛在一些省市展開規模試點,積累經驗。網宿科技也計劃利用公司現有CDN節點資源以及利用網宿計算能力共享平臺項目資源,將視情況補充和擴展搭建總計700個以上邊緣計算節點,構建邊緣計算的資源平臺。


在發展產業互聯網的大背景,邊緣計算是物聯網落地的重要技術支撐之一,有利於把互聯網的能力進一步釋放到更多行業,從這個角度看,邊緣計算的價值釋放將是一個長期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