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家長有事不在家,老人又不認識字,孩子閱讀怎麼辦?

擁有你一切的愛


你好,我是[如虎岫薔薇],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現在家庭都越來越注重孩子閱讀能力的培養,但方式方法可能各有不同,遇到問題也不盡相同,家長沒有時間,老人又不識字,我建議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①讓孩子愛上閱讀,主體還是孩子,不管是家長陪讀還是監督,最終目的是養成孩子自主閱讀的能力,所以要跟著孩子的興趣走。比如孩子最近比較喜歡看的電視劇,家長可以購買原版書籍給孩子看,首先是讓孩子對這件事兒感興趣,也建議家長不要在讀書上過於強調有用。

②家長不能陪伴,但肯定每天還是會跟孩子打電話呀視頻呀,聊天內容可以跟孩子約定講故事比賽呀,鼓勵孩子自己找素材,或者給孩子讀一下你覺得很有趣的文章,增進親子關係時也可以提高閱讀能力。

③孩子在家人影響下讀書讀出趣味來,家長可以根據孩子興趣點選書,及時提高一些難度,讓孩子始終有跳一跳摘桃子的感覺,也要教會孩子使用工具書。

④孩子遇到讀書問題,鼓勵孩子多問,因為不在身邊,家長建議孩子寫下來,然後跟爸爸媽媽一起討論。也鼓勵孩子分享自己讀的書給好朋友,學習輸出。

⑤有條件可以給孩子建一個人讀書角,不需要多大,孩子可以自己讀書,也可以邀請朋友一起來看。

⑥老人不認字,建議可以做到督促,當然不是念叨,偶爾懈怠期也不能逼得太厲害,主要給予肯定支持、提醒。

幾點建議,希望可以結合自家情況,找到合適的方法,讓孩子養成自主閱讀習慣。

寫在文末:對孩子實施獎勵的讀書,不太好養成主導讀書的能力,私以為為引起興趣也可用用。


如虎岫薔薇


你好。我是九哥朱建文,我試著回答你提出的問題。

其實,閱讀最主要的是培養習慣,而不是家長在閱讀中能給孩子指導多少。

家長有事不在家,老人不識字。但是,並不代表孩子就不能進行閱讀。

你可以試著這樣做:

一,讓孩子每天將所讀的東西,選一部分讀給老人。不管是故事也好,美文也罷,好的東西,是不分年齡和文化的,這些優美的故事,動聽的文字,相信也會打動老人的心靈。老人也是最好的聽眾,他也會越聽越喜歡聽。說不定,到了那一天,老人就是一個主動的監督者,他會對孩子說,來給我讀一段什麼,那個可好聽了。

老人做好監督,培養習慣,總行吧。

二,你雖然有事不在家,但是,你可以通過微信或者電話,讓孩子在他那邊給你讀呀。同時,你也可以將你每天看到的,讀到的好東西分享給孩子讀呀。這既是一個很好的監督,又是一個很好的互動,還做到了親子交流。

同樣,對於閱讀來講,重要的是習慣,是閱讀的習慣,是愛讀書,愛學習的習慣。

當然了,給孩子準備大量的,有益的書籍是前提。

你也可以在孩子生日,或其他重要日子,把圖書做為禮物送給孩子。相信,這對孩子也是一種激勵,也能提高孩子的閱讀興趣。

希望能幫到你,祝你成功!


九哥朱建文


閱讀的重要性估計大家都懂,從小學直到大學,步入社會我們都能涉及到閱讀。特別是小孩,閱讀不抓,語文就沒有提升。閱讀與作文相互掛鉤,俗話說:得語文者得高考,對於不能輸在起跑線的焦慮家長,早早都有開始胎教了。[呲牙]

對於監督閱讀,首先要養成孩子的自主閱讀習慣。習慣說得輕巧,養成卻要靠家長、老師的督促與配合。

方法一:現在校外語文閱讀與作文補課機構非常多。特別是語文,不能光靠課堂1小時或者2小時的時間,課後都有佈置額外作業,老師都會在群裡每週固定時間點評監督,小班級群裡的閱讀氛圍還是可以的。而且有針對性,還可以抽時間互相探討。對於孩子的吸引力,莫過於我堅持幾天就有獎品領,靠自己努力獲取的,一支筆,一個筆記本,一本書…小小的禮物🎁就能開心半天呢!!家長們也忙,選擇這種方法監督閱讀的佔一大部分。

方法二、每天錄音,或者跟讀。比較喜歡的軟件,如《喜馬拉雅》《為你讀詩》,內容還是很豐富的。

方法三、可以讓老人聽孩子讀書,讓孩子講講故事,既培養親情又讀了書。

方法四、家長視頻監督。




夏陽老師


閱讀是人類獲取知識的基本手段和重要途徑,加強閱讀教學是培養未來人才的需要。培養閱讀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越來越受到學校及家庭的重視。就我們學校而言,非常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學校在每個年級開設閱讀課,引領學生選擇閱讀書籍,掌握閱讀方法,形成閱讀能力;從而將閱讀變成學生生活的一部分。

當然,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形成閱讀能力,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學生家庭的支持與配合。在教學中,常常遇到有的家庭因為種種原因,孩子的父母不在身邊,孩子常年跟隨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生活。致使孩子的作業輔導,特別是閱讀作業不能落實到位,時間久了,孩子的成績平平,甚至比較落後。因此,家長一定要重視孩子閱讀習慣的培養。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定時間 要想使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必須要有足夠的閱讀時間。要做到每天規定一定的時間:根據孩子年齡的大小,年級的不同,來確定每天閱讀的時間。例如,對於低年級的兒童,可以每天堅持閱讀二十分鐘至三十分鐘;隨著年級的升高,年齡的增大,閱讀的時間可不斷加長,可加長到四十分鐘或一小時。

二.定內容 協同學校要求,家長一定關注孩子的閱讀內容,幫助孩子確定閱讀內容,關注孩子的閱讀興趣,選擇適合孩子閱讀的讀物,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讓他們愛上閱讀,自主閱讀。

三.關注閱讀效果

1.孩子在看一篇文章前,先讓他看標題,然後再根據標題去猜想文章內容。開始時可讓孩子講述他所想像的內容。這樣既訓練了孩子的想象力,同時他在後面閱讀時,自然也就會去對照文中內容與自己所想像內容之異同,所以孩子在閱讀時,專注度也就會自然提高了。當然,孩子在向你講述他所想像的內容時,不管你認為有多麼離譜、荒唐,你都不能挖苦、諷刺、否定。你要適時給予認可與鼓勵。這樣,培養孩子的想象力與口頭表達能力。讓孩子把所閱讀內容,複述給你聽。孩子在閱讀之前就知道你要他複述,他閱讀的專注度和效率就會不一樣了。

2.認真閱讀,提出閱讀要求,讓孩子複述閱讀內容。剛開始時,可讓孩子閱讀簡單、短小一些的文章,以降低閱讀難度。這樣可增加孩子的信心,提高孩子興趣。

閱讀材料可以用其課文,也可用一些課外閱讀材料。

同樣,孩子在複述時,家長要儘量用語言和眼神給孩子以鼓勵、讚賞。樹立孩子閱讀表達的信心。

四.養成閱讀習慣,培養閱讀能力

閱讀是一輩子的修行。可能在短期內看不到明顯或直接的效果,很多時候它都是一項隱性技能。所以,家長千萬要拋棄通過短時間閱讀迅速達到某種效果的想法,千萬不要覺得孩子近期多讀幾本書就能馬上寫好作文了。

事實上,孩子大量閱讀的效果可能會在很長一段時間才能明顯體現出來。日積月累的閱讀培養了孩子清晰的邏輯思維能力,這項基本能力的提高將大大促進孩子的學習和寫作 。養成閱讀習慣,靜待花開!



青青ssy


讓孩子閱讀,孩子愛上閱讀,孩子能獨立自主的完成閱讀,這個應該是緩慢的爬樓梯的過程,樓主千萬不要著急,慢慢來吧!

老人不認識字是客觀存在的事實,那我們家長應該這麼做呢,在自己不在家的情況下,首先,可以事先和孩子把閱讀這件事情擬定一個計劃,比如買一個計劃表牆貼,每天一個小故事,嚴格按照這個來執行。

其次,繪本、或者課外書的選擇。孩子一個人看書,難免有生字,那麼我們在為孩子選擇書籍的時候,一定要遵循簡單易懂,慢慢的過度到複雜一些的課外書,我說的複雜可以簡單的理解為生字詞的增多,段落、篇幅的增加等等。

再次,孩子在閱讀的同時,還需要配置一本新華字典,教會孩子查字典。或者告訴孩子在碰到生字的時候把生字圈出來,等家長有空的時候一起陪孩子來認識這些生字。

每個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有效用心的陪伴孩子終將收益一生。






如影隨心666


我覺得在科技的時代,這種家長沒在家,爺爺奶奶不識字的情況,對於孩子的閱讀還有有辦法的。

一、\t首選點讀筆,現在的點讀筆功能已經很強大,而且市場上有很多點讀筆配套的書籍,不管中英文發音都是很標準的。很多書籍都是圖文並茂,對孩子的吸引力極大,點讀筆可以說是真正實現了哪裡不會點哪裡,相對其他電子產品來說,對視力的保護性比較強。

二、\t點讀機,各類早教機或是平板電腦上的資源也是很多,家長也可以提前下載好資源,讓孩子自行打開來看,這種動態式的對孩子的吸引力很大,不過視頻類的不適合長時間觀看,適合當作休閒時間對知識的學習補充,監護人要注意對觀看時間的控制。

三、\t早教機器人類型的播放器,資源也是非常豐富的,很多都能連網並能語音控制,有的甚至能實現遠程控制,這些強大的功能充分利用起來,也是可以彌補學習的空缺。相對點讀筆來說,孩子只有聽,缺少圖文對孩子的吸引,適合磨耳朵,多聽對孩子來說也是能吸收一些知識。

大家可以根據各方面條件選擇適合的電子產品,與監護人做好溝通問題,現在的電子產品都有功能強大、操作簡單的優點,做好時間控制問題,給孩子形成學習的習慣,多少可以彌補不在身邊孩子學習閱讀等方面的空缺。


魚魚媽咪


家長不在家,我有一些方法可以參考一下。

一、和老人溝通好,做好督促孩子的工作

如果孩子還沒有養成自主閱讀的習慣,那還是要家長督促一起完成的。這種情況下需要和老人做好溝通,說明閱讀的重要性,制定計劃,讓老人幫忙督促孩子來閱讀。

二、給孩子準備資料

無法做到親子閱讀,可以給孩子準備一些資料來代替親子閱讀,讓孩子點燃興趣、聽書和看書。

1.能讓孩子感興趣的繪本

準備一些孩子特別感興趣的書,比如孩子喜歡恐龍,就準備一些恐龍相關的繪本,這種繪本即使沒有人催促,孩子也會主動去看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不用關注孩子是否看得懂,關鍵是在孩子心裡種下一顆種子,讓孩子愛上閱讀。

2.準備播放器和適合孩子年齡段的音頻

準備一個播放器,裡面存放一些適合孩子年齡段的書的音頻。家長不在的情況下,不建議用手機APP,因為手機裡面有其它比電子音頻更吸引孩子的東西,孩子容易被吸引,往往就無法達到聽書的目的。所以用播放器來播放電子書或故事音頻,也是一種“閱讀”方式。

3.點讀筆

準備一支點讀筆和一些配套的點讀書,這樣孩子可以邊點讀邊看書,達到閱讀的目的。

前期閱讀習慣養成的過程中需要家長的督促,一旦孩子的閱讀習慣養成了,孩子就會主動閱讀,那個時候就不用太多操心了,孩子有興趣自然會主動閱讀。


樂陪娃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建議是:

當下,學生的閱讀越來越重要。學生除了上課以外,要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是因為閱讀能提高閱讀能力、思維能力、邏輯能力、寫作能力,擴大知識面,豐富人生閱歷,正如高爾基曾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閱讀不能改變人的長度,但能改變人的厚度和高度。

從高考來看,語文試卷的題量不斷增多,據溫儒敏說,高考試卷可能達到9000字以上,有些學生會做不完。由此可見,用高考倒逼學生的閱讀。因此,家長要引起重視,從孩子小的時候就注重引導、指導,讓孩子喜歡閱讀、愛上閱讀,形成閱讀習慣。

父母不在家,老人的責任不可推卸。老人可以給孩子提供學習環境,不看電視、聊天,督促孩子完成作業後進行閱讀,如果孩子遇到不認識字詞,可以查字典、詞典,也可以在電腦或手機上,百度一下。只要想辦法,總會有的。

總之,孩子的閱讀非常重要,無論家長還是老人,都要引起重視,為了他們的前途、未來,多想辦法,培養閱讀習慣,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


葉立存


我以前就有這樣的學生,給家長提了個建議是這樣的:請家長給孩子買一個能播放mp3格式錄音的小音響,到網上查找想讓孩子閱讀的內容的錄音資源,存在一個優盤中,孩子自己在家讀書時可以把優盤插在音響上,自己看著書聽,或不用看書直接聽。

這樣可以鍛鍊孩子認真聽語言的能力,也可以讓他跟著規範的朗讀學識字。低年級的孩子閱讀的目的首先是學習更多的新字和新詞及其普通話的標準發音,“聽”是最好的辦法。當然,需要在家的老人提醒和督促。

當然,配書的朗讀音頻並不好找,但是經典的古詩詞文言文還是很多的。只要家長有心,總可以找到一些資源。

為了幫助家長,我自己曾經找了一些,也自己錄製了一些經典文章的錄音,通過QQ、微信等工具分享給他們,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學生們更多喜歡“聽”書,語言表達能力和普通話水平也有很大提高。這也是我“聽”閱讀理念的實踐經驗。


頑石囈語說教育


當下,學生的閱讀越來越重要。學生除了上課以外,要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是因為閱讀能提高閱讀能力、思維能力、邏輯能力、寫作能力,擴大知識面,豐富人生閱歷,正如高爾基曾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閱讀不能改變人的長度,但能改變人的厚度和高度。

從高考來看,語文試卷的題量不斷增多,據溫儒敏說,高考試卷可能達到9000字以上,有些學生會做不完。由此可見,用高考倒逼學生的閱讀。因此,家長要引起重視,從孩子小的時候就注重引導、指導,讓孩子喜歡閱讀、愛上閱讀,形成閱讀習慣。

父母不在家,老人的責任不可推卸。老人可以給孩子提供學習環境,不看電視、聊天,督促孩子完成作業後進行閱讀,如果孩子遇到不認識字詞,可以查字典、詞典,也可以在電腦或手機上,百度一下。只要想辦法,總會有的。

總之,孩子的閱讀非常重要,無論家長還是老人,都要引起重視,為了他們的前途、未來,多想辦法,培養閱讀習慣,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