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 多元化紓困引活水 滬市股票質押風險緩釋

民企紓困一年多來,通過股權紓困、債權紓困、金融紓困、信用紓困、信心紓困等紓困方式的有益探索,滬市股票質押業務運行平穩。截至12月6日,今年以來滬市涉及質押的上市公司家數和質押總股數分別減少197家和86.83億股,到期待償還餘額減少522億元,整體風險逐步緩釋。

上交所有關負責人表示,進入風險防範化解新階段,上交所將繼續堅持市場化、法治化的原則,按照分類處置的監管思路,深入摸排公司情況、做好個性化的區分施策,尤其對於經營正常、規範運作但可能存在短期流動性困難的公司,多措並舉為其排風險、渡難關,集中紓困力量助力公司化解質押風險。

質押風險有所緩解

今年以來,滬市整體質押風險有所緩解。除存在質押的公司家數、到期待償還餘額明顯減少外,滬市涉及質押公司整體履約擔保比例上升約20.6個百分點,年初高比例質押公司中已有近三成公司質押比例降至80%以下,滬市全部公司中,控股股東高比例質押公司佔比不到一成。

部分公司已有效化解高比例質押問題。股債結合紓困,三安光電股權質押風險得到有效緩解;隨著重組方案逐步順利實施,繼峰股份實控人陸續償還質押貸款,有效自主化解風險。

“紓困最核心的要點不在於單向資金輸入。紓困不僅要解決上市公司或其大股東短期流動性問題,還應該為企業從長遠著眼,通過資產重組、產業規劃等綜合性資本運作方案,讓上市公司步入良性發展軌道,實現可持續發展。”華泰聯合證券有關負責人建議。

多元化紓困顯成效

股權紓困、債權紓困、金融紓困、信用紓困、信心紓困,今年以來,滬市已有30多家公司披露風險化解方案,多元化紓困成效初顯。

“部分控股股東選擇在不改變控制權的前提下轉讓部分股權,是最常見的紓困方式,這些公司普遍經營穩定、業績良好。”權威人士舉例,亞寶藥業控股股東在不改變控制權的前提下通過股權轉讓方式,目前已將公司控股股東質押比例降至45.68%,有效緩解質押壓力。

債權紓困在滬市公司質押紓困中也較為常見。將場內質押股票逐步轉為場外質押,山東振興產業發展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向山東華鵬控股股東提供借款,以幫助其借新還舊,有效化解了平倉風險;銅陵經濟技術開發區政府向銅峰電子控股股東直接提供流動資金,有效解決了資金流動性問題。

“對於債務情況較為複雜的公司及股東,與金融機構進行全面債權債務重組無疑是較優選擇。”上交所有關負責人表示。

不直接提供資金,而是通過設置增信措施為上市公司獲取融資提供支持的信用紓困模式也成為公司紓困的常見模式。中債信用增進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與浙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國人民銀行指導設立的“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項下為人福醫藥發行短融創設聯合信用風險緩釋憑證就是典型案例。

“通過二級市場增持,緩解股東平倉壓力的信心紓困在助力實體經濟的同時,穩定了市場預期。”權威人士舉例,為緩解通威股份控股股東質押壓力,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成為公司戰略投資者,通過大宗交易買入公司股票,向市場傳遞信心。

繼續堅持精準監管

通過跟蹤摸排風險、推動個案化解、集中專項紓困、壓實股東責任,堅持監管督促和主動服務並舉,目前滬市各方合力共促風險化解的局面已經形成。

跟蹤摸排風險,上交所堅持風險分類和風險監測,對高風險、高比例質押的公司,深度摸排、逐家掌握,做好事前預判、事中處置,防範風險溢出。推動個案化解,上交所積極舉辦座談會、主動通過問卷調研情況,在證監會統籌協調下,為部分公司紓困方案的順利實施提供政策支持。專項紓困方面,上交所通過邀請上市公司股東面對面溝通交流、組織質押專項培訓座談等多種方式,積極推動上市公司化解風險。7月17日、8月8日、11月28日,上交所舉辦三期滬市公司股票質押專項培訓座談會,共有261家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東、34家市場機構參與。

上交所有關負責人表示,防範風險化解步入新階段,部分大股東等靠要思想抬頭、化解風險決心不足等情況仍有待突破,下一步上交所將繼續堅持精準監管,防範化解風險。“一是聯動更多市場資源,優化溝通交流機制,為市場機構和上市公司打通供需通道;二是結合具體個案,積極探索,一司一策,切實形成推動風險化解的可行措施;三是嚴格執行新股票質押公告格式指引,防範盲目加槓桿、短貸長投等明顯不合理的融資行為。同時,上交所將繼續做好政策支持和研究,在證監會的統一指導下,以依法依規為前提,持續完善便利風險化解的制度安排,積極推動平穩有效化解股票質押風險。”上述負責人指出。(記者 昝秀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