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剖腹產後嬰兒因脹氣哭鬧不止,餵奶粉和母乳都脹氣,該怎麼辦?

1380253


首先,嬰兒出現腸絞痛(也就是俗稱的腸脹氣)和剖腹產順產沒有關係

腸絞痛到底為什麼會發生,目前醫學界還沒有定論,只是從各方面來看,都不屬於疾病的一種,而把它歸於一部分寶寶生長髮育的一個過程。

其次,腸絞痛和吃奶粉還是母乳也沒有太大的關係

當然,母乳餵養的話,媽媽可以忌口一些容易引發腸脹氣的食物,比如豆類。奶粉也會有一些防脹氣的品類可選。

再次,理性看待腸絞痛,分為以下3點:

1、這只是生長髮育的一部分,不需要過度地著急,可以通過飛機抱、排氣操等方式緩解。飛機抱如下圖:

2、腸絞痛比較嚴重的寶寶,可以吃西甲硅油,這是一種物理原理的藥物,藥物本身不會被身體吸收,是非常非常安全的!在國內和國際上,針對腸絞痛都是通用這種藥物。

劃重點:不要諱疾忌醫!不要盲目排斥藥物!西甲硅油沒有任何副作用不被人體吸收!不要寧願讓寶寶痛苦,也不給他吃藥,那就愛得本末倒置了!

3、哭泣會加重腸絞痛,因此,針對腸絞痛的寶寶,要多關愛、多抱,睡眠差一點也只能堅持,不要刻意追求“不哭才抱,哭了不抱”,多安撫,減少哭泣,也可以減少腸絞痛的程度。

最後,所有腸絞痛的寶寶,都會在4個月左右徹底緩解,不要著急,耐心等待。


JOJO育兒說


這個我有切身的經歷,我的二寶就是被脹氣困擾的寶寶,益生菌從來都沒有斷過,拍嗝,排氣操也是天天做,反正對排氣有利的方法我全部都試過了,沒有多大的效果,每次睡著了放到床上就醒,前三個月沒有睡過一個好覺,基本上都是抱在手上睡的,大人很辛苦,過了三個月就好多了。慢慢等待吧,其實脹氣小寶貝也很難受的,那麼小他又不會表達,多點耐心和愛就可以了!另外,所有方法裡稍微有點效果的就是排氣操,慢慢來,大點就好了


淡紫色h73


您好,感謝您的邀請!我是一位二寶媽媽,很高興能回答您的問題,正好我家寶寶也遇見這樣情況,分享我的一些觀點和經驗。

不管是剖腹產或順產寶寶都會很容易脹氣而難受,甚至嚴重的會哭鬧不停。

一、解決方法

1.排氣操

很多媽媽可能覺得排氣操太麻煩,其實如果堅持每天給寶寶做多次排氣操,其實效果是非常明顯的,特別是當你給寶寶做完排氣操後,寶寶很舒服地睡著了……

當寶寶哭鬧不止時候,我都是給寶寶做壓腿與揉肚,寶寶放出屁屁,就會很舒服的睡覺了。



2.特殊配方

(1)吃母乳寶寶,如果以上方式在堅持做下去後,仍然哭鬧不止,寶寶由於乳糖酶的缺乏,對母乳當中的乳糖消化不了產生的脹氣,這種情況每次吃母乳之前都要給孩子吃一袋乳糖酶再吃母乳,然後看孩子的症狀有沒有好轉。

(2)吃配方奶的寶寶,可能是消化不好或者是孩子吃多了消化不了了造成的。對牛奶蛋白過敏的時候孩子也會有肚子脹氣的情況。如果有過敏的情況,就要更換奶粉了,過敏的孩子首先換深度水解蛋白的奶粉,如果症狀還沒有好轉,可能需要換氨基酸配方的奶粉。

以上兩種情況,具體的需要醫生決定。

二、預防脹氣

先介紹解決辦法,但是萬事要預防為主,特別是寶寶脹氣都是可以預防的。

1.注意銜乳姿勢

寶寶吃奶的時候如果吸入空氣很容易肚子脹氣,特別要注意銜乳姿勢。



如果媽媽在給寶寶餵奶之後,豎著抱起寶寶在背部輕輕拍打,讓寶寶通過打嗝排出空氣,也是不錯的!



2.注意媽媽飲食

寶寶如果是純母乳餵養,那麼媽媽的食物裡面應該少些豆類、花生、紅薯、花菜等容易產氣的東西。

3.注意排氣操隨時做

不管寶寶有沒有哭鬧,在寶寶清醒時候可以做下排氣操,或者在寶寶腸子、肚子脹氣的時候,可以在寶寶肚臍上給寶寶做順時針按摩。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隨時關注@系說家庭教育,我們一起分享與探討育兒知識,我們一起學習家庭教育理論並實踐之。(備註:所有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分享,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系說家庭教育


嬰兒脹氣與剖腹產還是順產關係不大的,不過奶瓶的嬰兒更容易脹氣倒是真的。腸脹氣一般在2~4周開始,到6個月後就好了,主要是因為小寶寶的胃腸功能弱,需要建立正常的腸胃功能。

緩解腸脹氣的方法:

1、首先不要讓寶寶一邊哭鬧一邊吃奶,這樣容易吸入更多的空氣,增加不適,甚至會讓他吐奶。

2、每次吃完奶後一定要給他拍嗝,如果脹氣嚴重,就多拍一會兒,等嗝都出來後再玩。

拍嗝的方法:豎抱寶寶,頭靠在你的肩膀上,一手扶住他的頭和背,一手在他背部輕輕拍打;扶著寶寶坐在你的膝蓋上,一手支撐他的胸部和頭部,另一手輕拍他的背;讓寶寶趴在你腿上,扶住他的頭,讓頭略高與胸部,然後輕拍他的背。注意:一定要空心手掌輕拍

3、飯後半小時做排氣操。

下面每個動作八拍,注意力度

第一步:沿著肚臍周邊,用掌腹順時針按摩寶寶肚子

第二步:從上到下用手掌輕撫寶寶身體

第三步:握住寶寶腳踝或小腿,輕輕抬起向腹部彎曲,像蹬自行車一樣,左右交替

第四步:將寶寶左膝蓋和右側手臂同時向上抬起儘量挨近,之後右膝蓋和左手臂挨近,以此交替進行

第五步:抓住寶寶雙腳和膝蓋,儘量讓寶寶膝蓋和小腿貼近腹部

第六步:讓寶寶像蹬自行車一樣,兩腿交替蹬

4、可以給寶寶添加益生菌,幫助寶寶建立腸道功能,等6個月時,寶寶不會再脹氣時,停掉益生菌。


Vivian怪怪


三個步驟停奶粉,去醫院開藥:乳糖酶和西甲硅油。奶粉相對於母乳來說脹氣的風險會更大,因為奶粉消化吸收率會更低一些而且使用奶瓶餵養時也可能會出現脹氣的情況,比較奶瓶放得低一些就容易吸進空氣。

買乳糖酶,在孩子喝母乳之前給孩子喝乳糖酶

孩子脹氣,極可能是體現的乳糖酶含量少,導致對於母乳或者是奶粉中的碳水化合物消化不了,而消化不了的乳糖補腸道中的細菌徹底利用來產酸,產氣,導致寶寶出現了脹氣的情況。

而喝母乳前喝下乳糖酶,讓乳糖酶提前潛伏在腸道里等乳糖一到就把乳糖分解成半乳糖和葡萄糖給寶寶供能而不是產氣。

乳母少吃產氣類的食物

喝母乳時媽媽吃什麼嬰兒就吃什麼,有一定要道理,如果孩子脹氣哭鬧,那麼媽媽先要堅持自己每天的食物,不要再吃一下這些會產氣的食物

薯類:我們大人也會過這樣的經驗吃紅薯或者芋頭多了自己也感覺想放屁,那就是因為容易產氣。而如果嬰兒脹氣乳母就要少吃土豆,芋頭,紅薯這類容易脹氣的食物。

豆類:黃豆,豆漿,豆腐等這些食物也是容易產氣的。

奶類:牛奶,羊奶等這類食物,也會含有乳糖可能會導致出現脹氣。

十字花科:捲心菜,花椰菜,以及西蘭花這類可能會產氣的蔬菜。

餵奶前可以這麼做

1、不要在孩子大哭時餵奶

大哭時容易吸入空氣,大量空氣進行腸道自然要通過屁放出來。

2、不要只吃前奶

有些媽媽的母乳比較多,而孩子每次喝一些就飽了,會導致大部分喝進去的奶都是前奶,建議餵奶前可以把母乳擠出來一些,再給孩子喝到後面的後奶,後奶主要是蛋白質和脂肪,相對來說不那麼容易脹氣。

3、姿勢很重要

母乳餵養時要注意銜接的姿勢,一般來說母乳餵養時媽媽也是感覺到舒服的,不會很難受的,至少含住母乳乳暈的2/3以上。

而奶粉餵養時奶嘴不大不小,奶瓶向下傾斜45度,防止孩子吸入空氣。

脹氣的嬰兒媽媽可以這麼做

就是媽媽想辦法把進來的空氣趕出去

1、奶後拍嗝,沒嗝也豎抱15分鐘

拍嗝就是把胃裡的空氣拍出去。

2、排氣操

排氣操把到腸道的空氣從屁股趕出去,讓你的寶寶平躺,然後幫助他抬起雙腳,做踩自行車的動作,之後把屁股抬高一點。

3、用溫度放鬆肚子促進氣體排出

用溼熱的毛巾或者是暖水袋讓寶寶肚子的肌肉放鬆之後氣體更好出來。

4、用西甲硅油

可以把大氣體變成小氣體並排出體外

話題:你家寶寶有過脹氣嗎?

我是菁媽,一個女孩的媽媽,母嬰行業培訓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混跡育兒界的醫師,藥師,營養師,心理諮詢師,為上千家長提供育兒諮詢。

更多母嬰育兒知識請關注菁媽育兒,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菁媽育兒


自己覺得最好用的方法就是飛機抱,具體操作:

其他的平時就是做排氣操,具體大致如下:

還有就是洗澡的時候揉揉肚子,每天堅持多趴,喝完奶拍嗝。

寶貝沒有怎麼脹氣過,所以當時提前買的西甲硅油也沒有用上。希望我的回答對您能有幫助。


醫生阿丹


當寶寶因為脹氣而感到不適時,常會出現哭鬧、睡時驚醒、腹部鼓脹、打嗝、放屁、甚至腹瀉等情況。如果出現上述兩種情況,基本可以判斷。還可以在寶寶哭鬧時,順時針方向輕柔寶寶的肚子,寶寶會放屁,並能稍微安靜下來,就可以說明是腸脹氣的現象。

看到你的形容,寶寶腸脹氣應該跟母乳或是奶粉沒有關係。

造成寶寶腸脹氣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寶寶的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完善,大腦無法合理的調配消化系統的各器官分工協作、相互磨合,從而造成腸胃之間的銜接出現問題,造成消化不良和腸脹氣的現象。

2.餵養方式不正確。寶寶的銜乳方式不對,人工餵養的奶水未充滿奶嘴、奶嘴過大或過小,哭鬧時喝奶。

3.寶寶哭鬧時吸入大量氣體,使孩子出現腹脹的現象。

4.乳糖不耐受。寶寶腹瀉後,小腸黏膜出現損傷,乳糖在小腸內無法充分分解,從而直接進去大腸,會引起腹瀉或脹氣等乳糖不耐受的現象。

腸脹氣的處理方法

1.對於第一種情況,我們可以使用崔玉濤醫生推薦的5s方法,即包裹、趴臥、搖晃、發出shi shi聲、吸吮,具體實施搜一下崔玉濤5s。

2.針對第二三種情況引起的腸脹氣,家長要注意儘可能在寶寶不舒服時,讓他保持趴臥的體位,也可以按順時針方向,幫寶寶按摩肚子,促進排氣。另外,每次吃完奶後,除了幫寶寶拍嗝,家長也可以斜靠在沙發上,然後讓寶寶趴在自己的肩膀趴一會,保證頭高過肩膀,也是很有效地幫助寶寶排氣的方式。

3.針對乳糖不耐受引起的腹脹,可以給寶寶暫停母乳和配方奶粉,改用無乳糖奶粉餵養,一般一週即可痊癒。

4.除了以上的方法還可以喂一點益生菌,也可緩解脹氣。

其實,只要孩子的飲食、睡眠、精神、生長髮育正常,那麼家長就不用特別緊張,一般在滿6個月之後,神經系統和消化系統發育得完善,症狀自然就消失了。

希望對你有幫助。


廣宇媽咪育兒經


寶媽您好,脹氣並非剖腹產的原因,多和嬰兒體質有關,四個月以下的嬰兒比較常見該病症。

嬰兒脹氣,多屁少便,肚子大,用手摸有硬塊或脹的感覺,脹氣往往伴隨著腸絞痛,便秘,是以嬰兒哭鬧不止。

嬰兒各個臟器未發育成熟,比較嬌嫩,所以吃喝拉撒方方面面都要做到心細如髮,首先,母乳餵養的寶媽飲食習慣一定要注意,以清淡營養為主,多吃瓜果蔬菜,忌辛辣等刺激性飲食。不要寶媽吃的一時爽,可憐孩子遭受無妄之災。

其次,採取正確的哺乳方式,不要圖自個兒舒服,在哺乳的時候很隨意的放飛自我。寶寶吃奶過急和不良的哺乳方式,都會導致吃奶時吸入過多空氣,從而造成脹氣的發生。寶寶哭鬧不安,多半是脹氣導致的腸絞痛,有的脹氣會伴隨著便秘的情況,也就是俗稱的攢肚子。

當嬰兒脹氣並伴有哭鬧不安的症狀,不要隨意聽信人言,去醫院確診一下。因為嬰兒幼小,如果情況不嚴重,醫生一般不會開藥,但會指導寶媽如何去做。

由於嬰兒太小,器官發育未成熟,所以孩子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狀況,關於腸絞痛,可能是最痛苦的一種症狀,而且有很多的醫生不會建議開藥。比較好的解決辦法就是以手掌中心對肚臍眼,順時針或逆時針轉動,請注意,最好只朝一個方向轉動。

還有一種,暖手袋加熱到合適的溫度,放置在寶寶的肚子上,請注意,由於嬰兒幼小,暖手袋過重的話,請家長託著點,不要讓重量完全落到寶寶肚子上。

不管是脹氣引起的便秘還是腸絞痛,歸根到底是嬰兒腸胃功能的不健全,所以,上述手法有助於加速嬰兒腸胃蠕動,加快氣體的排出。


美小護喵喵媽


剖腹產和脹氣沒有關係,嬰兒腸道發育不完全,脹氣是常有的事,無論母乳還是奶粉,做好幾點:

1,餵奶後一定拍嗝,把嗝拍出來。

2,餵奶後兩小時給嬰兒趴幾分鐘,利用腹壓把腸道內脹氣排出,可能會吐點奶,量不多,沒事。

3,每天兩到三次做做腸道操,飛機抱每次一分鐘,具體動作抖音一搜特別多。

4,媽咪愛,2個月內寶寶可以一天三次一次三分之一條,持續喂一週。

另外,如果是奶粉餵養,衝奶粉時候,手搓式晃動奶瓶,避免太多氣泡。


可樂檸檬冰flowers


對於這個問題,為了能夠給出專業人士的答案,我把臺灣人氣兒科醫生黃瑽寧的回答分享給大家。

首先,西甲硅油這種藥物是可以幫助排氣的,這個醫生可以幫你開的,還促進氣體凝聚,然後就可以打嗝和放屁排出去。

但是重點是你要找出脹氣的原因啊,你的孩子是因為喝太多豆漿,吃太多豆腐,吃太多豆製品,造成這個脹氣嗎,還是因為她喝牛奶不耐受,喝太多了,造成脹氣呢,還是他吃了太多含有甜味劑的東西,飲料或者零食造成脹氣呢,脹氣應該是要找原因的,而不是去找解決它的那個藥物,或者是說是什麼東西可以拍脹氣。

所以先把你這些豆製品,乳製品啊,甜味劑的食物,零食啊減少看看。也許脹氣就改善了,那麼你就不用再吃藥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