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東安:“四好農村路”成致富路

冬日暖陽,驅車行駛在東安大地,從縣城到山區、從主幹公路到偏遠村組,一條條暢安綠美的“四好農村路”縱橫交錯,如毛細血管般將全縣城鄉連接起來。該縣加快推動“四好農村路”建設,以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為抓手,因地制宜規劃建設一批旅遊路、產業路、資源路、重要縣鄉道路,助推老百姓走上致富路。

近年來,東安縣以“村村暢通”為抓手,出臺《東安縣深入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工作和創建“四好農村路”示範縣實施方案》,投入資金8600萬元建設“四好農村路”。今年,全縣先後規劃建設8條旅遊公路、15條產業路、12條資源路,完成農村公路提質改造80公里、生命安全防護工程100公里、自然村通水泥路280公里。

從“路域治理”入手,推行“路長制”目標管理。建立縣長任一級路長,鄉鎮黨政主要領導任二級路長,村支部書記、村主任任三級路長的長效管理機制,明確各級“路長”責任,形成政府主導、行業指導、鎮村履職的群管群養格局。圍繞“日常養護”為目標,組建縣有路政員、鄉有監管員、村有護路員的路產路權保護隊伍,加大對道路潑灑、超限超載、違章搭建、打糧曬場、佔路堆放、佔道經營行為的治理力度,實施路政執法巡查常態化,不斷提升鄉村道路運輸通行環境,實現“縣道縣養、鄉道鄉養、村道村養”,農村公路列養率達100%。

該縣還按照“城鄉統籌、以城帶鄉、客貨並進、運郵結合”的總體思路,聚焦交通扶貧、行政村通客車工作,加強農村運輸市場規範管理,不斷推進農村公路運輸服務網絡建設。通過“交通+鄉村旅遊”“交通+脫貧攻堅”“交通+產業發展”“交通+鄉村振興”等舉措,增加公路附加值,進一步拓展增收空間,實現“修好一條路,帶動一片富”的發展效應。修建的蘆洪市鎮“一帶八景”、大廟口鎮“南溪花海”等8條旅遊公路每年吸引500萬以上的旅客前來休閒觀光,簡家嶺村公路帶動當地的“黑老虎”種植業和旅遊業發展,每年可為這個省級貧困瑤族村增加產值200餘萬元。

如今,東安縣行政村通暢通車率均達100%,構建了干支相連、鎮村直達、對接循環的區域農村公路網,“公路圍著產業建,產業圍著公路轉”的格局逐步形成,對現代農業、美麗鄉村、易地搬遷、脫貧攻堅、鄉村旅遊、產業發展的輻射效應日益顯現,老百姓在家門口也能實現增收。(嚴 潔 滕文彬 劉海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