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全額事業單位有編無職,怎麼解決?

用戶638408011729


全額事業單位有編,說明是編制內人員,編制內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分三類,一是事業單位管理崗工作人員,二是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三是事業單位工勤崗。無職又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管理崗未擔任職務,這種情況可能是暫不具備任職條件只能擔任普通工作人員,也可能是具備任職條件沒有位置。第二種是本身不能擔任職務。比如說專業技術人員一般情況下是不能擔任領導職務的,如果要任職,一般情況下要兼任管理崗。工勤崗可以從事管理工作,但這種任職組織和人事部門是不會承認的。綜上,在事業單位沒有任職,首先得看你是什麼身份,不具備任職身份,任不了職。身份符合,還有任職條件限制,不具備任職條件也任不了職。身份符合,具備任職條件,沒有崗位空缺,也任不了職。身份符合,具備任職條件,有空缺崗位,競爭不過別人,仍然任不了職,畢竟在任何單位,職務都是稀缺資源,就看你夠不夠優秀了。加油吧!


心的旅程85


想要當官可以去行政單位,事業單位本來就是搞業務的單位,應該以專業技術幹部為主,特別是縣一級事業單位,設那麼多內設科室幹啥?本末倒置了!


掏泥兒


在事業單位有編無職,說白就是一平頭百姓,沒當上領導,只是有個穩定的事業編制罷了。像這樣的情況,在縣鄉兩級事業單位太多了。比如鄉鎮的七站八所,90%都是事業單位,有全額撥款,有差額撥款,甚至還有自收自支的,一輩子幹到頭,最多當個站長,也就是個股級,副科都不是。在普通老百姓眼裡,這些七站八所的人可能還是個人物,在幹部序列中,股級連領導幹部的邊都摸不到,根本上不了檯面。這就是事業單位的現實,越到基層越無奈。在市級層面以上,因為平臺高,多少還有個盼頭;在縣鄉兩級,受制於機構和職位數量,沒有太多上升渠道,很多人掙扎了一輩子,最後只能以科員(管理九級)退休,平淡收場,了卻餘生。

面對這樣的現實,要想衝出困境,走出一條康莊大道,客觀來說難度很大,但改變的機會不是沒有,關鍵看你怎麼做。

如果你想出人頭地,走上領導崗位,那麼首先你要對自身的實力作出準確的評判。換而言之,你要有足夠的實力,要有一技之長或某方面的特點,比如擅長文字材料、溝通協調等等,通過這些你可以獲得領導的重視,進而進入領導視線,獲得改變命運的機會。在鄉鎮站所,絕大部分人最後都留在了基層,平淡度過,但仍有少部分從中出走,走到了更高層面的崗位,在他們身上基本上都有兩個共同點,要麼能力過硬,要麼關係過硬。在基層事業單位生存,想要出人頭,首先要審視自己有沒有這兩個過硬。有,繼續堅持,沒有,則另換他途。

如果走不了“仕途”,趁早走職稱路線。這也是絕大部分基層事業人的選擇。在基層事業單位,領導崗位非常有限,千軍萬馬擠獨木橋肯定不現實,為了提高待遇,很多人只能走職稱路線,通過職稱的評聘提高待遇,比如拿個中級職稱,享受差不多副科正科的待遇,有能耐的,拿個副高,相當於副處級待遇,憑技術吃飯,比在管理崗位煎熬等提拔“看人臉色”來得更現實。畢竟,即便你在管理崗提拔了,在縣一級,又有幾人能上到處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