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繼續特立獨行!神龍汽車不放棄中華,估計中華兒女快要放棄你了

神字的本義是天神,泛指指人們身體上的精神和虛無縹渺的神靈,而龍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異動物,為鱗蟲之長。常用來象徵祥瑞!而在中國的汽車市場裡來自法國的PSA集團,似乎對中國的“神”與“龍”理解得相當透徹,入華之後與東風合資組建了神龍集團,意在於看似要在中國市場大幹一場。

繼續特立獨行!神龍汽車不放棄中華,估計中華兒女快要放棄你了

在九十年代成立之初,作為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外國車企,其旗下的富康車型與來自德國大眾的桑塔納、捷達被譽為“老三樣”,以此可以看出當年的法系神龍有著何等威武?

繼續特立獨行!神龍汽車不放棄中華,估計中華兒女快要放棄你了

而理解到中國“神”與“龍”的法系品牌,似乎並沒有理解到“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在短短二十多年後,神龍卻不再神了,無論是旗下的雪鐵龍還是標緻,雙雙潰敗在中國稱霸世界汽車銷冠的大背景下,究竟是為何?

神龍不“神”,法國人的特立獨行擊幾乎丟掉市場

繼雪鐵龍富康之後,能讓整個神龍汽車揚眉吐氣的當屬在1997年退出中國市場(廣州標緻退出),又在2004年迴歸(東風標緻)的標緻汽車了。迴歸後的標緻就針對中國市場將已經獲得了16項最佳車型獎項,2002年歐洲年度風雲車第一的307車型進行三廂改造,作為“開門車”上市銷售。雖然改造過的307三廂版車尾高高翹起,並不太符合中國人的審美,但307那令人無法忘懷的高速駕駛性能和出色的彎道性能還是成功俘獲了無數中國家庭,筆者當年的啟蒙車同樣就是標緻307。

繼續特立獨行!神龍汽車不放棄中華,估計中華兒女快要放棄你了

而在2014年標緻307停產之後,隨後而來的308、408、508都讓標緻無法與中國市場續緣,唯獨408憑藉同級最大空間的優勢在上市之初,在市場上掀起了幾分波瀾。但隨之卻憑藉著駭人故障率及廠商的反應程度,讓今天408依舊在投訴榜穩如老狗。

繼續特立獨行!神龍汽車不放棄中華,估計中華兒女快要放棄你了

雖說汽車投訴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兒,但重點就在於,投訴率和銷量往往是呈正相關的。但標緻408的癥結卻是銷量平平,投訴率卻始終高居榜首。這也就為家用三大神車——軒逸、朗逸以及卡羅拉提供了“良好”的反襯。所謂“哪有什麼各項全優,全靠同行襯托……”

繼續特立獨行!神龍汽車不放棄中華,估計中華兒女快要放棄你了

或許是307的“專供升級”讓神龍吃到了甜頭,又或許是標緻爛泥扶不上牆讓神龍也不知所措,在標緻307最後一次改款的2013年,雪鐵龍在中國市場引入了全球戰略車型C4。

繼續特立獨行!神龍汽車不放棄中華,估計中華兒女快要放棄你了

並且針對中國市場喜歡“L”的特點進行了加長升級為C4L,與前輩307純兩廂硬拉長的不同,原生三廂車的C4L在設計協調感上,已經完全符合中國消費者審美,再加上當年PSA與BMW合作的THP發動機加持,讓營銷團隊有了“百米衝刺王”的活動,讓其名揚華夏大地,因此也未C4L帶來了火爆的銷量。

繼續特立獨行!神龍汽車不放棄中華,估計中華兒女快要放棄你了

或許是法系品牌謹慎程度比德國人更加變態,無論是標緻307還是雪鐵龍C4L在其成功之後數年裡,神龍集團都不願意為兩款車型進行換代,當年的標緻307從2004年上市一直到2014退市,依靠年度改款硬是撐過了10年,而進入2010年後中國汽車市場進入了井噴期,同樣的辦法用在後來的C4L上顯然無法奏效,以至於上市兩年後雪鐵龍C4L在市場上就幾乎消聲匿跡。

繼續特立獨行!神龍汽車不放棄中華,估計中華兒女快要放棄你了

法國人的特立獨行,固守陳舊早已成為了國人共同的認識,與同一時期進入中國的德國大眾銷量下滑就改款,不行就換代,再不行就降價的方式不同,神龍集團固然堅持一款熱門車賣10年、實用配置頂配專屬的作風,逐漸讓神龍集團下兩個品牌多款車型逐漸被人遺忘在4S店的角落裡。

神龍“元”計劃,恐難以復原神話

事到如今,或許是中國市場的冷漠讓神龍集團感到了不安,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9月發佈了“元”計劃,以此來複興大中華區市場表現,然而我們來看看還有希望嗎?神龍汽車“元”計劃,目標是通過培元、固元、拓元三個階段的努力,整體銷量達到40萬輛,全價值鏈回到健康發展軌道實現神龍復興。以產品更中國+營銷更精準+運營更高效來迎合中國市場,東風標緻以“家一樣的關懷2.0”的全新品牌承諾及“專業、誠信、安心”三大維度進行8項升級措施提升服務品質。雪鐵龍以1站購車,10年心動相伴政策為整車進行10年20萬公里動力總成的超長質保和1年抵千元的越開越值錢置換補貼等提振品牌服務形象及最讓法系車主心痛的保值痛點。

繼續特立獨行!神龍汽車不放棄中華,估計中華兒女快要放棄你了

對所謂的“元”計劃瞭解之後,其實對於從事汽車媒體工作的筆者來說,顯然太過於普通,今天連自主品牌的售後服務都已經做到了類似水平,作為一個合資品牌且還是最早踏入中國市場的合資品牌,僅僅一個說“產品更符合中國”這不是在搞笑嗎?難道之前的產品都是鬧著玩的?

結語:

隨著工作條件讓我試駕過無數車型之後發現,神龍集團的產品固然有著它獨特的一面,比方說引以為傲的底盤調校,但問心自問一下,神龍集團除了底盤還能拿出什麼?在PSA老家隔壁的德國不僅產品更符合中國人口味、性價比更高、底盤質感也足夠滿足消費者需求。而PSA還有什麼能拿得出手?與BMW共同研發的發動機?在此之後還有何能拿出手的發動機技術?不過話又說回來,在二手車市場標緻雪鐵龍是個搶手貨這事情,我是真的佩服神龍汽車,妥妥的為二手車商謀發展啊,10萬不到買一臺5年不到的合資B級車,還要啥自行車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