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打工15年,又沒有勇氣換行業,咋辦?

外面太陽真的好大


最好不換,畢竟在這個行業工作的15年,肯定也結識了很多同行業的朋友,也總結了行業經驗,這些都是你的財富

不知道你現在收入怎麼樣,做的是管理層還是底層普通員工,管理層還好,只要好好堅持,不斷總結慢慢就會有更大的成就的,如果15年了還是一個底層員工那麼你就要好好反思一下了,有一句話說得好:不要總是低頭拉車,也要抬頭看路,15年不短了,工作幹起來應該得心應手了,但其餘的時間要好好總結,優化,創新,站到領導的角度去看問題,慢慢你會發現很多東西的,努力往上走。

另外如果實在想換也可以換,只要堅持了自己的想法就及時行動,因為時間一天天過的很快,稍微一不留神一個月就沒了,越拖越嚴重,隔行如隔山,剛開始肯定苦,有很多不適應,但困難也不是無法戰勝的,只要足夠用心努力一樣能在不同行業創造一番成績的,看看那些大人物哪個不都是從事過很多行業,受了很多哭才有了現在的成就

最後再說一句: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121在路上


我是讀中專出來的,我的同學大部分都在是打了十多年工的,有時候在一起聊天,都覺得上有老,下有小,不管是跳槽,還是自助創業,也都小心翼翼的,挺悲哀的,很多公司都會做一些副業,比如格力造手機了,小米造汽車了,等等。諾基亞好像是做軍工的,比亞迪是做電池的



什邡苦逼的80後


這個問題我深有體會,98年開始我在國營公司幹了13年,從上班開始就覺得哪個工作是雞肋,賺不到什麼錢,但是時間久了又捨不得,就好像那些沒有愛的夫妻一樣嫌棄又捨不得放手,06年單位解體賣給個人,07年經濟壓力更大了,女兒小學4年級漸漸長大,每月工資到手760元,女兒每個月補課費,單位人情紅包林林總總已經壓的我都喘不上來氣了,那段時間每天都低頭走路希望撿200塊緩解一下生活壓力!單位同事們情況也都差不多,但是上班久了都沒有勇氣走出去,思想已經被固化了,有那種這個飯碗丟了就會餓肚子的感覺,單位起碼會給交個養老保險!08年3月一個同學來找我說讓我跟她一起做網店,賣外貿衣服,我分別在QQ跟淘寶都註冊了賬戶,那時候這些平臺都不要消保,第一單是QQ成交的,買了大概120塊錢的東西,我賺了20塊錢左右,突然間就有種滿天烏雲裡一縷陽光灑下來了!覺得生活終於有方向了!TB在我堅持了2個月以後有了首筆訂單,因為單位每半個月給一天假,所以進貨要早起,晚上要把貨熨燙整理好,還要拍圖什麼的,通常要忙到後半夜,睡覺電腦也要開機,不管幾點只要叮咚一響我立即就會醒過來答對顧客諮詢,一年以後我就辭職回家職業做電商了,所以我們這邊同行都知道我是拿著百十來塊錢發展到現在,雖然沒有太好但是現在豐衣足食供孩子都還可以!我也一直都在TB沒有離開,雖然紅利期已經過了但是好在有十年積累!所以堅持跟放棄很難取捨,如果當初單位能給我溫飽我又何必出來創業呢!如果你的工作不能給你希望,你又何必一根繩上吊著,如今的我即便是拉著老公去街邊炸串也是萬萬不會再去上班了!


春天外貿


我畢業後在一家公司做了10年,沒有跳過槽。我也一度想跳槽,和你分享我的經歷:

前三年做助理,跑腿打雜,端茶倒水

第四年,有人離職,一個專業崗位有空缺我充分抓了這個機會在我老闆面前好好表現

第五年正式轉崗,從文職轉到專業崗

第七年升職

第九年連升兩級

請你問自己幾個問題:

你說沒有勇氣,怕什麼?怕拿不到高工資?怕從頭再來?

你做了15年的行業,肯定有你依戀或者擅長的地方。

為什麼一定要轉行業才能獲得更大的成功呢?在目前的行業做到百分之百了嗎?別的崗位嘗試過嗎?

相信你已經是該領域的資深人士了,出現了職業倦怠期,可以嘗試做一些和主業相關的副業,比如做老師的,可以去嘗試寫作,做視頻。

當你發現更加熱愛副業的時候,也積累了足夠的副業經驗的時候,繼續打工還是跳槽還是創業,都任由你選擇了。


UP君君


我的一個叔叔,以前是個藝術家,搞雕刻的,在文藝館做事。他第一個兒子六七歲的時候意外溺水死了,他們覺得獨生子太不保險了,所以就算夫妻兩個都被開除,還是堅持生了兩個。

因為超生,工作沒了,找了點門路,出去做生意,但是藝術家完全不會做生意啊,所以一直沒做起來。

有一天他在路上遇見一個老人被車撞了,肇事司機跑了,周圍也沒人幫忙,他就好心把這老人送醫院了。結果這老人的兒子是個房地產大老闆,看我叔叔好心,就特意給了我叔叔不少項目做,他就靠這個賺到了第一桶金,此後生意越做越大,現在也算個富豪了。


南若柔


我們來算一下,打工15年,如果從18歲剛成年來算的話,剛出社會,換兩到三個工作這很正常,,一個工作大概半年到一年,這就是三年,也就是21.22歲,然後再在一個地方15年,就到了36.37歲,到了這個時候,無論是從習慣還是從年齡,都已經過了衝動,拼搏的年紀,一個人在一個地方工作15年,說明他很喜歡這份工作,要不就很適合他,15年過去了,他已經形成了慣有的模式,如果讓他另外找工作再去改變已經很難了,再說年紀也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時候,再換工作還的從頭開始,就像一個剛出校園的學生一樣,什麼都不會,所以,無論從哪方面來說都不合適


黃種人的人


全民所有制是開啟未來的鑰匙

創建於 2020年03月01日

全民的智能手機是覆蓋全國的、免費的、高效的超級基礎設施。

哪個國家能夠率先盤活,哪個國家可以佔領未來的制高點!

一、為什麼說全球未能夠真正盤活這一基礎設施?

如上圖,軟件的持股人在上市前最多200至500人;在上市後最多幾萬人持股。這帶來結構性問題:一是軟硬件所有者不重合,硬件所有者隨時可能拋棄軟件。使軟件高效但不穩定,在邏輯上不適合做基礎設施。二是全民都知道移動互聯網是未來的金礦,幾十萬創業團隊前仆後繼的投資了數萬億資金,開發了數百萬個APP,市場因此陷入低水平重複建設與浪費。三是數十萬創業團隊在拓展市場的過程中,同時會消耗全民的休閒時間、商戶和企業的財力與物力。四是我們沒有辦法獲得一個安全的思考支點,沒有辦法發現未來和更大的蛋糕。

一言蔽之,舊規則帶來結構性的不穩定,帶給全人類無數問號!問號之上,難以形成共識。

二、真正盤活這一基礎設施的鑰匙——全民所有制!

如上圖,全民所有制會讓軟件和硬件所有者合一。

這會從根本上解決新基礎設施高效,但不穩定的問題。

站在高效和穩定之上,我們會發現:

第一,金融、分銷、行政、教育、醫療等領域都可以採用這一高效且穩定的基礎設施。

第二,利益完成一體化,我們是同步行動。比如,教師只需1年時間就可以把課堂授課內容全部以視頻方式搬到智能教育平臺之上。這會形成一個匯聚所有名校和名師的超級師資力量動態數據庫,自由的給每個人使用。教育的方式因此帶來各種全新的可能。比如,所有企業和商戶只需1周就可以入駐到自己控股的新零售平臺之內,實現真正的萬物互聯,開啟“訂單=提貨權”的全新預售分銷方式,從根本上解決分銷難、融資難和獲利低等一系列問題。

第三,全民所有制會給每個地區帶去真正的數據共享,可以使每個地區都能像硅谷一樣依託大數據和共享技術,發展人工智能、大數據和各類智能化產業。可以使高薪的工作崗位散佈到全國各地。

第四,公共的網絡平臺因為軟硬件所有者合一,可以獲得超級穩定性,可以長期的、永續的為全民賺錢。未來分紅大於GDPXN%X10000年(N%代表公共網絡賺取利潤除以GDP的比值,10000年代表未來無限長的時間)。因此,穩定與高效率組合,才能真正創造出超出我們預期的價值與信用,才能賦予每個人超級信用。每個人都用公共網絡賦予自己的信用投資未來,會使未來新生的智能化企業都是新全民所有制企業。

第五,市場被搬到公共網絡之上,所有交易可追溯,自然消滅信息不對稱。

一言蔽之,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

硬件和軟件所有者重合,才能真正盤活智能手機這一免費的、高效的超級基礎設施。

發現問題是解決問題的開始!


方守雲


我認為,換不換行業,與打工多長時間沒有直接關係,取決於您對現狀和未來的定位。

理由如下:

一、為什麼會有換行業的想法,卻又沒有勇氣?——想清楚這個問題就容易做決定了。

如果僅僅是認為打工15年了,也許在單位算上工齡較長的老員工了。感覺有點不好意思。好像不出去做點什麼事情被人瞧不起似的。這是一種錯覺,可能來自於與辭職創業的同事對比後萌生的。這種想法感受也是自然的。

但是,又沒有換行業或創業的內心的驅動力。因為,畢竟真離開呆了15年的單位,冒險闖蕩新行業或自謀生路,心裡難免恐慌。面臨很多不確定因素和過不去的坎。

如果是這種因素導致的,我建議放棄換行業的念頭,更不要輕易辭職去個人創業。因為,在目前大環境下,創業成功幾率非常低。弄不好還要從頭再來。繼續打工。與其走一圈彎路又回到起點,還不如按部就班,做好本職工作,收入有保障,沒有大的風險,享受安逸的生活,雖然比較乏味,但還可以接受。我們要勇於承認自己就是一個普通人。普通人的生活自然就比較普通。很多人就是這樣生活的。

二、如果,你確實有換行業的想法及對未來的新規劃,僅僅是沒有勇氣,我建議你鼓足勇氣勇敢嘗試,說不定你的人生因為這次選擇而變得豐富多彩。

嘗試過,闖蕩過,成功與否天註定,最起碼不後悔。

三、無非是兩種結果,無論是哪一種結果,都要坦然面對。

第一種:經過拼搏,成功了,人生從此改變。改變了以往的平庸,實現了人生價值。這正是你想要的。

第二種:經過努力,失敗了。無怨無悔。大不了從頭再來。心裡再無遺憾,從而,也認清了自己的能力以及更適合做什麼工作。


朱紹靈


勇氣永遠是來自對自己的自信,對自己能力的認可。15年的打工生涯社會應該早已告訴了你高薪應該具備哪些條件,要麼是家境殷實提供了更好的機會和幫助,要麼就是靠自己的能力站的比別人高。

如果你覺得你換行業可以比現在更好,那肯定早就直接行動了,之所以猶豫,說明你還不確定後面的路是否能比現在更好,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性感到害怕。所有人都對喜歡現在穩定的生活,害怕風險,但有的人卻可以義無反顧,有點人卻唯唯諾諾究其原因根本無非是2條:

一、抗風險能力不同

更高的風險意味著更高的收入,但高風險是否是你能承擔的。家庭、房貸、車貸生活開銷如果換行不成功則會給自己帶來生活帶來巨大的壓力,甚至更糟糕,這樣的情況當然不建議換行業。反之,換行業成功則皆大歡喜,失敗也只是一次漣漪,那何不闖闖看。高抗風險能力給了你更多的選擇和更大的勇氣。

二、對未來的情況認知不同

選擇大於努力,放在任何時候都黃金定理。有點人之所以可以以小博大,以弱勝強不是僥倖,而是他的認知超過了大多數人。淘寶、美團、直播 這些和生活息息相關的產業正是最好的證明。他們也許沒你強,但是他們的認知卻早就超過你了,抓住了機遇。同樣的如果你沒有很強的抗風險能力,那麼問下自己是否對自己即將的選擇有了充分的認知,不是簡單的上網查查資料那麼簡答,一定是大量的信息收集和自身條件的判斷。做到這點相信你會給自己一個滿意的答案。

工作不易,跨行工作更不易,保持現在想變好的幹勁,莫上頭冷靜分析下利弊再做決定。


界外三界


您好,我是小薇,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我也是在一家電器企業打工了18年,之前也是沒勇氣,不敢辭職,擔心找不到好的工作,所以默默堅持了下來,直到2018年,對於自己現狀,不得不與時俱進,考慮自己另外活法。所以2019年後果斷放棄,從頭開始,換了行業,只要有想法,好學習,執行力強,在自己能承受範圍內,勇敢面對,換行業是可行的。所以。朋友,如果對你打工15年工作實在不喜歡的情況下,請你做好:

1.自己熟悉的行業有哪些?自己更擅長哪個?

2.自己的經濟能力是否可以承擔換行業帶來影響。

3.活到老學到老,不管任何時候,要不斷加強自身學習,要不然無法跟上時代改變。一部手機都可創業!時代不同了!

4.俗話說得好,人挪活,樹挪死,動一動,就有機會,改變就在一瞬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