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學習書法常被忽略的地方--筆觸

學習書法,一個通則,就是臨摹。臨摹古人的經典作品。

臨摹,最重要的就是觀察,觀察古人遺留下來的筆墨。那當然是觀察越細緻入微越好的了!

什麼是筆觸


學習書法常被忽略的地方--筆觸

紅色箭頭指出的位置

圖中用紅色箭頭標出的就是典型的筆觸

它不是我們行書中常見的遊絲引帶。遊絲是在行筆過程中的連帶,即我們常說的連筆。

而筆觸是非常細微的,在落筆的瞬間,筆尖碰觸紙張後所形成的形狀,或者在離開紙的瞬間形成的形狀,他通常不左右字的大局。

學習書法常被忽略的地方--筆觸

趙孟頫洛神賦

筆觸的作用

筆觸是沒有固定的形狀的,他們由自然書寫形成,正是因為他的自然性,無形中,就給字賦予了,自然的逸趣,令字更加的靈動,更加的有味道。

學習書法常被忽略的地方--筆觸

陰符經

而這些從自然到作者有意識控制性的變化,又體現了作者的思想,體現了作者化腐朽為神奇的功力

但這裡也要千萬注意了,這不是顯擺,這是自然形成的,如果變成了顯擺,那字也就突然落入了俗套了。這也是很嚴重的,一念可以是佛,一念也可以是魔!

臨摹要注意觀察

當我們在比較深入的學習一個碑帖的時候,我們有時候會覺得也沒什麼好學的了,也許是瓶頸了,這時您不妨觀察一下古人的筆觸這個元素,這個時候也許就可以打開這個碑帖的另外一番天地,也許您會歎服,古人真的無法超越。

而對於初學者呢,也許您可以將這些東西先放放,即便您觀察到了,在當下也不一定有很強的控筆能力和熟練度去發揮出這些內容,可以先將它忽略,比較簡單的橫平豎直的去書寫。

學習書法常被忽略的地方--筆觸

智永千字文

以上這個字的撇的落筆,通過筆觸的判斷,我們可以看出筆是從下面往上走的,繞了個小圈圈,然後在走到正常的撇的路徑上來。我想如果沒有很強的控筆能力和熟練度,是很難做到的。以上該帖是被處理過的,實際上筆觸在快速的變化中是有筆墨的濃淡的。他是能夠體現出作者運筆的路線,快慢,力的輕重變化的。

學習書法常被忽略的地方--筆觸

洛神賦

而在唐楷中我們能否看到這些東西呢?

如果是那些高手刻工刻的碑,他們是會力圖去體現書寫者的筆意的,經典的碑帖很多是可以看到,如褚遂良的碑,非常容易的可見這些筆觸。褚體本身是有將筆觸放大的意思的,所以古人說媚(並非貶義)。

學習書法常被忽略的地方--筆觸

褚遂良

而柳公權的遒媚也是如此,細心觀察也是能夠找到遺留下來的筆觸痕跡的,其實在顏體的多寶塔中也是可以觀察到這些元素的。

學習書法常被忽略的地方--筆觸

玄秘塔


學習書法常被忽略的地方--筆觸

玄秘塔

有時候我們在臨摹一個字時,自己感覺,結構筆畫都寫對了,整個字的味道就是不對,這時不妨看看是不是這些元素沒有觀察到呢?

實際上,當我們觀察到這些元素,也就領會了作者的筆意了,那麼當我們臨摹時,即便字的結構有出入,但是字的味道也是與原帖是同的。是不是就是神似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