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北溪”項目暫緩說明美國的“軟實力”贏了嗎,德國心裡憋屈怎麼辦?

竹筍念熊貓


那分明就是妥妥的硬實力使然,怎麼能說是世界頭號強國的軟實力呢?能夠威脅並制裁歐洲企業退出北溪-2號項目,靠的就是美國超強的經濟、金融、貿易等方面的硬實力,還有美國世界第一大消費國的市場潛力。當然軍事力量和法律“武器”也是能夠制裁的基礎和保障。

從美國總統2019年12月20日簽署了2020財年國防授權法案,計劃對參與“北溪二號”天然氣管道項目的企業進行制裁後,負責該項目水下管道鋪設的瑞士ALLseass公司,已暫停其兩艘鋪管船工作。

因此,當前該項目暫緩就說明了歐洲企業面對制裁之下的退縮是必然的,這也反映了美國的硬實力之強大,從這個角度來看,美國無疑是贏了“第一把”。但俄羅斯能源部長諾瓦克此前表示,比利時和荷蘭公司只是暫停鋪管船工作,並未確定退出該項目。而且他還聲稱2020年底前確保“北溪二號”輸氣管道正式運營。

去年年底(12月29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和德國總理默克爾在通話中也重申,將繼續“北溪二號”天然氣管道項目得以實施。就在他們通話之前的不久,普京還表示,如果歐洲公司確認退出,俄羅斯的鋪管船將繼續未完(100公里)的項目。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只要俄羅斯自己能夠“湊合著”在今年年底前完工,那美國的制裁就大打折扣,也可以說是“失敗了”。

至於德國方面,談不上有什麼憋屈,遇到這樣的盟友也不是一兩天了,幸運的是該項目的“隊友”俄羅斯足夠淡定,並有“實力”確保項目繼續下去,這就夠了,達到目的足以,至於過程曲折是意料之中的事。

總之,憋屈都是小事,重要的是能夠在制裁之下,不讓該項目成為“爛尾樓”,就是最大的成功。


東震木


不是美國的軟實力贏了,恰恰相反是美國恣意欺凌世界各國的醜惡面目昭然若揭。此事件可以說是歷史性的標誌性事件。從此,美國在世界乃至在西方的高大形象轟然倒塌。儘管現在世界各國還沒有硬實力與美國抗衡;儘管包括德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國內均有被美國思想控制的一些民族敗類,在為美國歌功頌德、搖旗吶喊;儘管世界各國特別是西方國家還不敢義正言辭地與侵犯祖國利益的美國惡霸進行針鋒相對的反制。但是,世界各國已經厭煩了美國唯我獨尊的傲慢,看清了美國自私自利、損人利己的本性。世界各國人民正在覺醒,一些有識之士已經覺醒。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美國的霸凌行為已經讓世界人民憤怒,已經讓其所謂的盟友不得不反思,反抗的種子已經在世界各國人民的心中發芽。儘管美國現在依然強大,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必然有一地、一人、一國,首先燃起反抗美國壓迫的火苗,成千上萬個火苗必將成燎原之勢,熊熊大火必將毫不留情地埋葬骯髒的美國。也許,火苗會從美國自身燃起,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我們的統一戰線


美國立法制裁“北溪二號”,不代表美國有實力,也不代表美國是最後的贏家!相反,美國如此害怕“北溪二號”完工,如此害怕“北溪二號”順利通氣,說明“北溪二號”天然氣管道的順利通氣會導致美國的“天然氣出口危機”爆發,會讓美國的經濟利益受損,威脅到美國的國家安全,美國才如此著急,快馬加鞭地祭出“殺威棒”——經濟制裁!

美國如果有實力叫停“北溪二號”,歐盟和俄羅斯設計“北溪二號”項目的時候,美國就能叫停“北溪二號”項目的設計!美國如果有實力叫停“北溪二號”項目,在“北溪二號”剛剛動工的時候,美國完全可以擠出“殺威棒”——經濟制裁來逼迫歐盟和俄羅斯停止建設‘北溪二號’,美國前幾年一直沒有這樣做,就是因為美國的“殺威棒”——經濟制裁沒有用!

也許有人會說,前幾年,美國叫停“北溪二號”項目,只是打嘴仗,只是嘴上嚷嚷著,而如今美國動真格的,膽小怕事的公司就叫停“北溪二號”項目的管道鋪設。確實,膽小怕事的公司停工是對“北溪二號”項目的一大打擊,會讓“北溪二號”陷入“停擺危機”,有可能讓北溪二號成為爛尾工程,美國可能會贏!

歐盟和俄羅斯的實力都在土耳其之上,當初美國製裁土耳其,欺負土耳其,以不支付F-35戰機作為威脅,不允許土耳其這個北約的第二軍事強國購買俄羅斯的S-400防空導彈系統,結果怎麼樣?土耳其照買不誤,美國又能如何?還不是大眼瞪小眼,接受土耳其購買俄羅斯S-400防空導彈系統的事實!

別看美國現在叫囂得如此厲害,讓個別參與建設“北溪二號”的企業停工,但是德國和俄羅斯的態度強硬,“北溪二號”仍然在美國的威脅下繼續鋪設,一旦“北溪二號”完工,一旦“北溪二號”順利通氣,美國也只有被動接受這一事實,不敢發兵歐洲,不敢對歐洲國家進行軍事打擊,不敢和歐盟徹底翻臉!

被美國製裁,俄羅斯心裡憋屈,德國心裡憋屈,如何才能讓美國心裡憋屈呢?俄羅斯、德國等歐洲國家對美國“殺威棒”——經濟制裁最好的反擊,就是順利讓“北溪二號”完工、通氣,讓美國的天然氣賣不去了,讓美國的天然氣危機爆發,到時候憋屈的就是美國!


老鱷魚觀天下


老美髮聲

個別西方國家嚇得腿軟

瑞士先慫

撤回參建公司

德與俄發彪

德怒對美國

反對長臂管理

俄未雨綢繆

早已有備選公司

相關公司做好接手準備

工程器械

人員物資

緊鑼密鼓籌劃中

北溪二號線暫時停工

要不了幾個月

俄國新公司接手開建

預計輸氣時間將在明年八月左右

故,老美挖空心思伸黑手

也擋不住俄向西歐供氣的事實

凌遠長著


愛之育之


北溪2暫時停工凸顯的並非美國軟實力,而恰恰是美國硬實力的一種絕佳體現。德國即使心裡憋屈也只能隱忍——直到忍無可忍。

(圖:我是忍呢還是忍呢?)

第一,美國的金融霸權不是軟實力而是一種硬實力。

一提起硬實力,大家都會聯想到美國強大的武力值——遍佈全球的軍事基地、11個航母戰鬥群及8000億美元的年度軍費開支。其實美國的硬實力不僅體現在軍事方面,還包括政治經濟和金融的國際霸權體系。

美元是主要的世界儲備貨幣幣種,美元監管結算機制影響甚至控制著全球金融流通,這跟NBA圈粉、好萊塢大片宣傳“維護世界和平”不同,不屬於軟實力範疇,而屬於實打實的金融霸權硬實力。明顯例子就是美國可以單方制裁其他國家或企業,而後兩者反制回去的殺傷力很有限。

(圖:就是這麼霸氣十足)

美國正是通過這種霸道的金融硬實力,才迫使瑞士海洋管道公司暫停北溪2的施工。

第二,德國和瑞士公司選擇忍氣吞聲是畏懼美國的硬實力。

從技術層面來看,瑞士企業完成北溪2號線剩餘10%的工程量不存在任何障礙,需要克服的僅是冬季作業面臨的難題。海洋管道公司擁有不止一套海底管道鋪設專用設備,按工期在今年年底前鋪好管線並無懸念。

(圖:管線施工須穿越海底)

問題是美國通過國防授權法案制裁參與北溪2項目的國家或企業,就讓瑞士公司陷入了兩難選擇:要麼停工賠付工程違約金,要麼面臨美元結算體系在全球範圍的封殺。兩權其害取其輕,算來算去還是頂風繼續作業經濟損失更大,瑞士海洋管道公司不得已才選擇停止管道鋪設。

德國方面則更加敢怒而不敢言。美國的國防授權法案竟涉及歐洲能源輸送,這跟美國“國防”有毛的關係?可美國人的霸道就這麼明火執仗——我不跟你講理,就比誰更硬氣!德國在經濟方面不敢跟美國徹底撕破臉,就只能忍氣吞聲。

(圖:北溪2線路規劃示意)

第三,北溪2不會夭折卻可能再生波折,各方角力還有後續。

海洋管道鋪設技術並非瑞士企業一家獨有,俄德等國耗費了高昂代價,如今北溪2已接近全線貫通,當然不會因為美國人不爽就中途夭折。事涉德俄兩國戰略與經濟的根本利益,俄羅斯進一步實現能源輸出多元化,德國及歐洲打破能源瓶頸,同時德國有望藉此變成俄羅斯的大金主,所以德國國不會輕易讓北溪2爛尾。

反觀俄羅斯則更加債多了不愁,反正已經承受了美國多年多輪嚴厲經濟制裁,再加點分量也hold得住。普京已經邀請特大首領訪俄並出席二戰勝利閱兵式,如果能成行說不定可以當面討價還價,尋求折中的解決辦法。就算美國不改變制裁立場,估計俄羅斯也會“頂風作案”,堅持完成北溪的掃尾工程。不過能否如期貫通,我個人覺得比較懸。

(圖:普京在管道上簽名)

總而言之,德國對美國金融硬實力無可奈何,心裡憋屈也只能一忍再忍。公開硬碰硬打經濟戰?默克爾不用考慮就已經哆嗦好幾回了。


回馬一腔


北溪2號項目暫緩說明了美國的霸道到了無以加復的地方,這不是軟實力,這叫橫行無忌。俄羅斯與德國的天然氣管道工程,是一項純經濟項目,與美國無關,美國硬要施工的公司停止施工,並以制裁相威脅,純粹是以勢壓人,以大欺小,以強凌弱,以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凌架於盟友頭上拉屎撒尿。表面看A|lseas公司聽命於美國停下了工程,美國厲害。實際上反映了西方國家所謂的“平等,民主”,就是一場笑話。


德國蹩屈嗎?確實,德國被西方國家看作異類。兩次世界大戰的戰敗,讓這個秉賦優良的民族把政治的熱情全部轉移到經濟上來,在歐洲一技獨秀,領先於其它國家。它也有點獨立性,並不象日本那樣俯首貼耳,所以美國打擊它也是常有的事。但另一方面,這個國家也有一部分親美勢力,認為做美國的棋子還做的不夠。比如在北溪2號這個問題上,國內都不能形成統一的聲音,這就是它的悲哀。

德國是有一些優秀政治家的,能夠認識到美國的無恥和對德國的危害,但要取得全民共識來對抗美國,還需要強化這種認識。壞事有時可能變好事,或許北溪2號能讓更多的人來看清美國的真面貌。以當前的情況看,北溪2號只是事情的開始,這件事的結局,工程會完工。只是供氣之後美國會有更多的攪局,到時德國怎麼辦?所以,德國國內一部分人的綏靖主義思想,認為可以對美國磕頭求饒的想法是完全錯誤的。



德國最好的辦法,就是對美國“以牙還牙,以眼還眼”,讓美國也嚐嚐被制裁的味道。對美國的干涉Allseas公司的國會議員給予制裁,取消他們到歐盟國家的旅遊簽證,禁止歐盟國家與這些人有關的公司作買賣,起碼要有個挺起腰桿的姿態,讓美國人知道,德國人不是好惹的。德國人中還是有部分有識之士的。比如就有人提出,提高美國的頁岩氣入歐關稅,釜底抽薪打敗美國,這個辦法就很好。


天太2


北溪2工程是俄羅斯的財源,也是德國的民生福祉與歐洲的生活保障之一部分,不會輕易放棄的,只是會換個方式繼續實施而已,只是時間遠近問題。

美國人對北溪2的忌憚是多方面的,最主要還是對俄羅斯的戰略擠壓,以搞垮俄羅斯為最終目的,但是以現特朗普V普京的量級來說,就是小妖與大仙之比,雖然德國會對美有些怯懦,但都不是問題,普京是精英政治家,而特郎普只能算奸商本科,咬一口利就手舞足蹈了,普京手裡多的是可以拿來交換的,比如敘利亞某方面。

北溪工程的實現重點其實在德國方面,是基於德美傳統政治,美國才如此無理取鬧,就看俄對德怎麼攻關,德國對美國的忌憚非常關鍵,俄羅斯對美國是可以直接無視的,因為俄羅斯的面子從來是自己爭來的個,而不是美國人給的。


硃紅傑490


北溪2項目實際沒有必要,開始的時候德國國內自己都反對,因為通過這個管道比通過烏克蘭成本高,而且通過海底,一旦在海底出了事故,這個幾乎是必然發生的,對環境汙染很嚴重,我是從事環境保護專業的,哈哈,所以德國為什麼要和俄羅斯搞這個項目,可能是為了增加保險係數,現在通過海運天然氣比管道便宜,對於德國來說不划算的,當然陸地管道也有好處,途徑的國家多,人口稠密,途徑的國家收益多,國內存在不良媒體,片面擴大的俄羅斯的天然氣作用,以前宣稱烏克蘭沒有俄羅斯要凍死了!德國要停工了,歐洲人要挨凍了,哈哈,結果烏克蘭屁事沒有,德國也沒有停工,哈哈,現在天然氣海運實在太發達了!德國實際是借坡下驢,順勢停了這個不經濟環境危險程度高的項目也是理所當然的,這樣就給了美國烏克蘭面子,又挽回了自己的決策失誤,何樂而不為呢?哈哈。


血山飛蟲


北溪二號項目暫時延緩並不能說明美國的單方面制裁取得了最終勝利,德國和俄羅斯面對這種直接損害自身利益的霸道行為不會選擇逆來順受。

現在北溪二號項目擱淺主要是因為瑞士施工方Allseas Group 公司懼怕美國的經濟制裁而撤出,美國的殺手鐧就是利用手中的美元全球結算貨幣地位凍結參與北溪二號項目建設的公司資產,但是這並不能阻止德國和俄羅斯的合作,因為北溪二號項目本身投資巨大高達100億歐元,雙方為了工程竣工付出了大量心血,不會因為美國的威脅而放棄最後160公里的施工,俄羅斯淡定表示工程不會爛尾,只不過是時間延後一年而已。



北溪二號線路圖

而德國作為購買俄羅斯天然氣的大買家自然不會讓北溪二號夭折,俄羅斯天然氣佔據德國天然氣市場40%的比例,而北溪二號年輸氣量高達550億立方米,對德國能源安全意義十分重大,即使美國製裁導致工程暫停,德國也有技術和資金完成剩下的部分,況且俄羅斯有現成的海底管道鋪設船,北溪二號大功告成只是時間問題。
海底天然氣管道鋪設船

德國被美國粗暴干涉自然氣不打一出來,但也沒什麼可憋屈的,自己的事自己辦,也有能力辦好,既然俄羅斯能源價格便宜三成,那為什麼還要用美國的能源?所以,德國會無視美國製裁,盡全力讓北溪二號最終竣工。



關注『仲夏輕颺』持續為您奉上新鮮優質的國際資訊!


仲夏輕颺


探討一下。

美國八十年來,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好與世界各國在產業鏈上“互融”的問題。都是用“非正常”的“手段”來解決問題。加劇了“嚴重”“問題”的“積累”。還是延續殖民主義者的“老路”。積重“難行”。特朗普當政兩年,將所有的“黑手段”進行“高端”“組合”,大密度、超強性、多層次、多重複地“施展”。將世界格局搞得一片狼藉,分崩離析。失去良性“組構”的“機遇”期(如果特朗普直接去搞基礎建設,世界肯定是安定、平穩、高效運行)。

現在世界各國已經被特朗普政府“逼上”了“擇機”“而行”的極其“複雜”的“局面”。幾乎產生了破壞性的“強震”。進入了“不可預料”的“態勢”。

世界各國的“微妙”“重組”已經“悄然”“開始”了。特朗普的“什麼實力”也“不管用”了。軟的不想“妥協”,就是“強硬加極端”,能行嗎?只能是起反作用:加速重組!老特必勞而無功。力不從心了!烏龜想飛——只能是個遊戲了。

“北溪”項目必將迅速完成。歐、俄必然在相處中前行。

謹參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