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一泓清水惠民生丨木蘭溪流域舊河道崛起玉湖新城

一泓清水惠民生丨木蘭溪流域舊河道崛起玉湖新城

冬日,玉湖畔,

青少年宮、科技館,圖書館三館並立。

這裡是我市新文化地標。

玉湖之上,水波盪漾,

岸邊高樓入雲,倒立湖面,

相映成趣,融為一體。

一片生態環境優美、人文氣息濃厚的

玉湖新城已成型,

曾經的水患重災區成為

一片宜居新樂土。

一泓清水惠民生丨木蘭溪流域舊河道崛起玉湖新城

玉湖新城建設持續推進,為木蘭溪畔增添新景觀

時光回溯

今日玉湖片區為宋代白湖市,介於延壽溪、木蘭溪之間,位於木蘭溪下游北岸。這裡的白湖渡,是莆田宋代四大渡口之一,歷經莆田古時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但在木蘭溪不設防的年代,每到颱風暴雨來襲,中下游段沿岸居民常遭受洪水肆虐。“那時候年年修堤,年年決堤。”77歲的闊口村民陳玉樵親歷過修堤。他說,在“以糧為綱”的年代,年年種田年年吃不飽。直到木蘭溪防洪工程建設,溪道裁彎取直後才消除澇災,過上安穩的生活。

木蘭溪中下游十年九澇,不僅威脅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也讓農業生產蒙受損失。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親自推動下,木蘭溪下游防洪工程建設拉開序幕。

2003年,木蘭溪裁彎取直工程完成,原來16公里的行洪河道,裁直為8.64公里,縮短7.36公里。2011年,兩岸防洪堤實現閉合、洪水歸槽,從此結束了主城區不設防的歷史。

曾經洪水肆虐,如今清波安瀾。裁彎取直,改造新生。在習近平總書記治理木蘭溪的重要理念指引下,市委市政府對木蘭溪舊河道進行改造治理,保留“裁彎取直”後的舊河道,依勢開發建設玉湖新城,打造功能完善、交通便捷、惠及民生的綠色生態體系。

“玉湖片區,過去亂扔垃圾、傾倒汙水現象普遍,是髒亂差的城中村,2010年市委市政府提出改造計劃,把這裡作為全市最大的棚戶區進行改造。”玉湖新城改造建設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李金火介紹,規劃建設的玉湖新城由荔港大道、荔園路、天妃路及木蘭溪圍合而成,木蘭溪舊河道貫穿其中,項目規劃用地面積7521畝,涉及張鎮、陡門、西洙、荔浦、古山、埭裡、新溪、闊口、白埕等9個村(居)。建成後可容納約9萬多人的生活居住,學校、醫療衛生、商場、體育場、運動場等公共配套一應俱全。目前張鎮片區已建成,陡西、荔浦、白埕片區正緊鑼密鼓建設中。

結合玉湖新城改造建設,我市充分利用木蘭溪流域舊河道,開挖成人工湖——玉湖,作為景觀及蓄洪區,既解決了洪澇問題又提升了城市品位。玉湖湖心結合周邊的公共綠地,打造玉湖新城的中心公園,選擇湖邊最好地段建設民生工程“兩館一宮”。

“三株”並立玉湖畔,壺蘭靈氣納其間。前不久,一場“書香莆田”全民讀書月活動在市圖書館拉開序幕。副館長張翔說,玉湖環境優美,新館設施先進,營造了良好的讀書環境。每到週末,書香瀰漫,人氣旺盛。在木蘭溪防洪工程開工奠基20週年之際,在玉湖畔舉辦全民讀書月活動,再現木蘭溪流域系統治理給莆田人民帶來的幸福感。而市青少年宮露臺,是攝影寫生的“網紅”地。一位市民說:“面對漂亮的玉湖,創作靈感油然而生,把綠色搬到畫板,在家門口就能感受綠意盎然。”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也是木蘭溪防洪工程動工奠基20週年。8月,中央廣播電視總檯攜手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推出大型直播特別節目《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共和國發展成就巡禮·福建篇》,我市木蘭溪治理工程的玉湖新城中心公園提升現場作為福建的兩個直播點之一進行展示。當日提升工程建設開工,直播畫面上,挖掘機揮舞巨臂,工人們來來往往,施工場面熱火朝天。

按照規劃,玉湖新城中心公園的湖心將建設佔地30畝的“如心島”,島上擬建陳文龍紀念館。今後上紀念館,可遙望木蘭溪,遠眺壺公山,“壺山蘭水”壯美景觀盡攬眼底。

建新城、美環境、獲宜居。當年深受木蘭溪水患的張鎮村,許多村民已回遷搬進了玉湖新城環境優美的“張鎮水鄉”安置房居住,在風景如畫的玉湖畔安居樂業。回遷戶傅愛花說,政府改造棚戶區,整治舊河道,改變人居環境,回想小時候“逃大水”,沒想到現在還能過上這樣舒心的日子。

當前,玉湖新城古山、埭裡片區市政及配套工程項目也已開工建設。中建海峽建設發展有限公司項目執行經理陳志鵬介紹,開發建設的這個項目也稱“6+1”項目。其中“6”包含古荔路、文龍路B段、玉湖路二期、尚濟街、荔浦路、陡門路等4條市政道路和2條市政區間道路,“1”為玉湖環湖景觀公園。目前正在進行尚濟街鋼便橋樑施工,搭設橋樑樁基,為後續施工做好準備。整個項目完工後,將進一步暢通玉湖新城與天妃路、文獻路、荔園路等主幹道的連接,完善玉湖新城功能,方便群眾出行,建設宜居片區,在木蘭溪畔增添新景觀。

玉湖新城建設項目是我市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治理木蘭溪重要理念的生動實踐,是實施“一溪兩岸”聯動發展、東拓南進向海發展戰略的引擎。以木蘭溪流域系統治理統攬美麗莆田建設,玉湖片區改造是道縮影。隨著木蘭溪兩岸的開發建設,美麗莆田將綻放異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