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何分辨清代官窯、臧窯、郎窯、年窯、唐窯?

周智琛


清朝定都北京之後,逐漸恢復了景德鎮的陶瓷生產,並沿襲了明代的御窯廠制度,專為宮廷燒製官窯瓷器。並向御窯廠派遣督陶官,用以監督、指導御窯廠的陶瓷生產!所謂的臧窯、郎窯、年窯和唐窯,就是以康熙到乾隆期間,四位督陶官的姓氏命名的,它並不特指哪個窯口,只代表這幾位督陶官創新、創燒的陶瓷品種,這裡面比較有名的有郎窯紅,郎窯綠,還有特定寫款的唐英監製的官窯瓷器,以及落唐英名款的瓷器!而臧窯和年窯由於沒有特定的標示,幾乎無法區分,我們只能從這兩位督陶官任職期間創燒的新品種推斷,這些品種應該出自這兩位督陶官之手,或者參與了監製!清代官窯瓷器的生產都有嚴格的制式,從器型到紋飾、寫款,都有嚴格的標準制式,大多都有宮廷畫師的設計樣稿,交由皇帝審定之後才交由御窯廠生產,不能隨意更改!而且官窯亦有嚴格的等級標準,什麼樣的人使用什麼樣的顏色、紋飾的瓷器都是有嚴格規定的,不能越級!而官窯中最高等級就是御窯瓷器!這是帝王專用瓷器!宮廷之中除了皇帝任何人均不得使用!也是官窯瓷器中質量最好的,是清代瓷器中最頂級的藝術品!





桀驁8877馬明華


清代陶政大致沿襲明代舊制,只是改官辦官燒為民搭民燒。這種制度的施行,增加了工匠的獨立性,提高了他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清代瓷器生產技術不斷提高。由於清初官窯瓷器多為民窯燒造,一般以督窯官的姓氏稱窯。臧窯:指臧應選督造的官窯。它代表清康熙前期景德鎮瓷器的製作。藏窯的成就,重點在單色釉,五彩,素三彩等在這一時期也都極為精巧。郎窯:指江西巡撫郎廷極督造的官窯。它代表康熙四十四年以後的瓷器。郎窯製作主要模仿宣德,成化,郎窯的突出製作在顏色釉方面,尤其是紅瓷可作為代表,郎紅(即稱郎窯紅)是在宣德祭紅基礎上發展而成的。其色較祭紅為鮮,與均紅近似。而流淌過之。均紅在素胎上施釉,郎紅在坯胎上施釉,燒法不同,郎紅一般又稱為寶石紅和鮮紅。年窯:指內務府總管年希堯督管的官窯。年窯代表雍正一朝的瓷器。雍正年間的瓷器製作,仿古創新,成績顯著。當時以仿天青最為突出,此外,仿龍泉粉青和梅子青也有超龍泉原創之勢。雍正瓷器釉色豐富多彩,如琺琅彩,粉彩,窯變,釉面紅,天藍,粉青,均紅,月白等,多達幾十種,其中瓜皮綠,鱔魚青,茶葉末,鐵釉,在這一時期都達到極高成就。唐窯,因督理官唐英而得名。它代表乾隆朝的瓷器,不論在瓷器的裝飾方法,造型設計還是制瓷技術上,都可集過去所有制作之大成,有高溫及低溫釉色五,六十種。其釉色有白粉青,大綠,米色,海棠紅,青花,水墨,五彩各種名稱。造型設計方面,器物品種從古禮器尊,鼎,爵,彝,到花果,鳥蟲等象生瓷,應有盡有,在技巧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