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古人為什麼崇拜大山?

費惡潑嘞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唐)李白《夜宿山寺》

前言

在這裡不是為了班門弄斧,只是隨便說說,說的不好,千萬不要見怪。

北嶽恆山

古人崇拜大山,從哲學的角度分析,無非幾個原因:

一、山高有靈:自我對非我的崇拜,迴歸自我。

根據德國哲學家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我們人類的精神裡有一個叫“自我”的精神現象存在。

德國古典哲學的巔峰——黑格爾

“自我”的特點是:對自己的一切絕對的肯定,外界對“自我”的否定,會引起“自我”的痛苦感

外界對“自我”的否定叫做“非我”。如果“非我”比較弱,“自我”會鼓勵自己去戰勝“非我”,從而產生愉悅感。

所以人類喜歡征服一切,喜歡被人吹捧,喜歡被人拍馬屁,就是“自我”在作怪。

可是人類也有很多不可征服的“非我”,例如惡劣的氣候、人的生老病死等自然現象。

  • 面對這些“非我”,人類痛苦不堪。為了改變困境,人類對這些不能理解的“非我”改為崇拜。道理就是:不能征服你,就服了你,跟你混
  • 於是人類就覺得這些被崇拜的“非我”會賜予自己力量,使到自己可以征服其它“非我”,從而產生“自我”的愉悅感。
    “自我”通過崇拜“非我”迴歸了“自我”。

宗教就是這樣產生的!(可參考德國費爾巴哈的《宗教的本質》)

對高山的崇拜就是一種對自然的宗教崇拜。越是成功的帝王越是喜歡崇拜這種“非我”的自然力量,自稱為“非我”(神)的兒子,他們覺得這樣會使自己能征服更多的土地和人口。

高山幽幽:“自我”對環境的愉悅。

“自我”對“非我”有三種態度:1、對弱小的進行征服;2、對強大的崇拜;3、對力量相等的和顏悅色。

幽美的自然環境就是第三種情況,所以人類對高山除了崇拜外,還有一種天然的“和顏悅色”感。

高山幽幽

寂靜冥思:“自我”在高山裡更易顯現。

“非我”除了自然力量外,還有人的因素。人類互相競爭,導致人與人之間關係緊張。

“自我”在人類激烈的鬥爭環境裡,痛苦不已。而面對寂靜的自然環境,人類更容易找到“自我”的愉悅感。

於是不少人在深山幽谷裡隱居,尋找的就是這種感覺。

悠悠我心

後語

為什麼我用西方哲學的角度回答這個問題?很簡單,因為中國的歷史學缺乏的就是哲學的分析!

今天的文明是西方文明的世界,我們衣食住行都源自於西方文化。

我們五千年文明為什麼在近代落後了?就是我們缺乏的是追求事物本質的、邏輯原理的精神!一旦表面滿足了,就沒有了前進的動力

所以我做了一個嘗試,一次註定失敗的嘗試。你看不懂就對了,因為這就是我的目的:世界有很多高深的道理,你還不懂。


我的17號書桌


歡迎關注麥初齊,優質文化領域創作者。

說起古人崇拜大山,並不是一時的衝動或者對於秀麗何山的愛,是有這歷史淵源的,主要是兩個原因:一是來源於古代的禮儀制度的影響,可以關注我的動態,最近開專欄講解這方面的知識;二是古代文人喜歡遊覽大山能夠寄情山水,歌頌山水雄偉表達自己的雄心壯志。


無能為力時,寄予神明

在遠古時期,人類對大自然風、雨、雷、電都是不曾理解其真正的形成原因的,在那個一切靠天吃飯的時期,人們認為世界上存在他們看不見的神明在操縱著一切,所以有了古老的祭祀儀式,就是為了通過獻祭的方式祈求風調雨順而已,萬物皆有神明,山也有山神。

約定俗成,禮儀逐漸形成

在長時間的信奉鬼神的基礎上,人們有時候發現祈求神明是好用的,於是就堅定了這一想法,而不是真的去了解內在原因,畢竟那個時代讀書的人也少,加上封建社會的長期統治,統治者的皇帝更是以天子自居替天行事,對於科學的研究就很緩慢甚至是阻礙發展的。


古人對於自然界的一切生靈都認為是有著不同的主宰,河有河神,山有山神,樹有樹神等。在古代的禮儀中,有五大禮,其中一個“吉禮”就是關於如何祭祀神明的。在這一種禮儀中神明就有五嶽,包括中嶽嵩山、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所以山在古人的眼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泰山封禪,最高的祭祀

我們在歷史劇中講到古代著名帝王的時候會有“封禪”大典,因為只有帝王有這個權利,但是為什麼要這樣子做呢?因為古人有“天為父地為母”的說法,所以對天地之神十分敬重,“封”為祭天,就是要到山上去,山高有很多神明居住,而且距離天最近;“禪”為祭地,大地要在山腳下,地位比天要低一些,也更接近地神。因此,古人對大山充滿尊敬,連天子都如此敬重更說明了這個問題。


五禮之中也有軍禮,是涉及到軍隊的一些禮儀,在其中涉及到軍隊行軍打戰遇到了大山的時候,需要對大山進行祭祀,目的是為了討好山神,會奏樂奉獻箭矢和牛、羊、豬之類。長此以往在古人的內心深處就形成了對大山崇拜的觀念,或者是對神的敬重,也帶有濃郁的封建迷信色彩。

文人歌詠,縱情山水展豪情

劉禹錫的《陋室銘》中有“上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高,有龍則靈。”這就是借山水以明志,說明自己志行高潔,安貧樂道,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意趣。


黃庭堅的《醉翁亭記》也是有“環滁皆山也”的語句,引出山上有醉翁亭,點明主旨“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沈括的《夢溪筆談·雁蕩山》中對雁蕩山的地貌特點做了精心觀察,並聯系黃土高原的地形做了類比分析,正確推斷出雁蕩山的成因,是由於流水侵蝕的作用,才使平原變成山嶽。作為一個科學家,更理智的分析出了大山的成因。


戰國時期思想家列子創作的《愚公移山》是一篇寓言小品文,文章敘述了愚公不畏艱難,堅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終感動天帝而將山挪走的故事。實際上是為了借大山比喻生活中的困難,表現了勞動人民不畏困難,堅忍不拔的精神的。

結語

古人愛山,崇拜山是有一定的歷史淵源的,其中受封建禮儀和迷信的思想較大一些,隨著科學的發展更多是傾慕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秀麗景色。


個人淺見,歡迎各位老師討論點評。

圖/來源網絡


麥初齊


由於科技不發達,古代先民對各種自然現象無法解釋,先民相信,世界萬物都有神靈存在,也是把萬物人格化的表現,認為萬物都有靈魂。如:山有山神、花有花神、水裡有龍王、火有火神等。

在古代,人們崇拜大山,因為綿延的山脈如同大地隆起的脊樑,巍峨的山峰是擎天的石柱;而大山含澤布氣,離天最近,是神靈的住所,蒼天的意志通過大山傳導到人間。人們表達對大山的崇拜與敬畏的方式是祭祀,這種禮儀通常要有帝王、天子來進行。受祭祀最多的是五嶽,即中嶽嵩山、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祭五嶽用血祭,祭山林川澤則用貍沈之祭,即將犧牲、玉帛埋入土中,表示對土地、山林之神的祭奠。由於五嶽分據天下四方,君王難以一一前去祭祀,這時就採取望祭的方式,即在京城南郊設名山大川五嶽等的祭壇,遠望山川而祭。在古代還有一種盛大的典禮叫封禪,這種典禮是在五嶽之尊泰山上進行的,因為人們認為泰山最高,是“萬物之始,交代之處”,封禪泰山就是要“以報天功”。 在堪輿中,人們認為“風”就是山神的氣息,它吸氣時,世界就是冬天;呼氣時,世界就是夏天。它決定著自然界季節的變化,自然也能主宰人的禍福。如果以大山作為居住的靠山,就會幸福安康。此外,在民間,人們還將人去世稱之為歸山,墳墓就是建成山形,墓門為山門,卜卦算命的人為山人。山形決定人的禍福。群山連綿,像人體的脈絡,又像龍在飛舞,風水師稱為龍脈,並以之大做文章。這些觀念,都是由大山崇拜逐漸演變而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