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 並非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於公元前256年才是歷史真相

並非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於公元前256年才是歷史真相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

秦朝,是我國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個朝代。它結束了戰國時期戰火紛飛的亂世,建立了大一統的中央王朝,是夏商周三代後,第一個結束封建,改用現代郡縣制度的先進國家。

秦,分為兩個階段。秦國階段和秦朝階段。

秦國階段,是秦受封於周朝為諸侯的階段。這段時間長達數百年。

秦朝階段,是秦滅東周,遷九鼎,最終統一全國的階段。幾乎所有的歷史書上,都以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為秦朝的開始。

公元前207年,秦末帝子嬰去帝號稱秦王,不久降於劉邦,秦朝滅亡。

秦朝滅亡時間沒有爭議。但秦朝真的應該從公元前221年開始算起嗎?仔細閱讀史料,您或許也會得出不一樣的答案。

並非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於公元前256年才是歷史真相

前256年,秦滅西周國

《史記 秦本紀》記載了一件大事!

公元前256年,也就是秦昭襄王五十一年,秦滅西周國。

西周國君戰敗投降。第二年,天子周赧王死了,周國的人民流亡入於東周國。周朝傳國重器九鼎入秦。

“五十一年,西周君背秦。。。秦使將軍摎攻西周。西周君走來自歸,頓首受罪,盡獻其邑三十六城,口三萬。秦王受獻,歸其君於周。五十二年,周民東亡,其器九鼎入秦。周初亡。”《史記 秦本紀》

看到這裡,我想大多數朋友一頭霧水。戰國時期哪裡來的西周國,東周國?還有,這個西周君又是誰?天子周赧王和他是什麼關係?周朝到底何時滅亡的?

別急,請耐心往下讀。

並非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於公元前256年才是歷史真相

秦公簋

要搞清楚東周這段歷史,還真有點繞。

我們知道:東周,是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在西周滅亡之後,遷都雒邑(洛陽)建立起來的王朝。相比西周時期的雄厚國力,東周此時只剩下了600裡土地,也就相當於一箇中等諸侯國。

在要靠實力說話的春秋時代,東周天子的權威不斷被挑戰和削弱。

公元前707年,發生了一件事,徹底斷送了周王朝的號召力。

周恆王率領陳、蔡、虢、衛等諸侯軍隊前去攻打不朝的鄭莊公,卻被鄭人一箭射中肩膀。此事後來不了了之。

“三十七年,莊公不朝周,周桓王率陳、蔡、虢、衛伐鄭。。。王師大敗。祝聸射中王臂。。。乃止。夜令祭仲問王疾。”《史記 鄭世家》

作為天下共主的周王,前去問罪於屬下,卻被屬下一箭射中,落荒而逃。

此事傳到諸侯耳中,大家都感嘆到:“周王再也不是那個周王了!“

此時的周王,在諸侯眼中已經不再是高不可攀,不可侵犯的的天子。

從此”禮樂征伐自諸侯出”,“陪臣執國命”的現象屢禁不止。失去了戰爭機器的周天子,逐漸變成了諸侯眼中的擺設。

並非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於公元前256年才是歷史真相

王子朝之亂

到了周悼王繼位時(公元前520年),周朝又發生了“王子朝之亂”。

周景王欲廢王子猛而立王子朝為太子,但未及頒詔而暴病身亡。

周大夫單旗、劉卷改立王子猛為王,是為周悼王。此事引起周室貴族的反對。京城內戰。

周悼王逃出洛邑,求救於晉國。群臣遵照景王遺命立王子朝為王。

不久,晉國兵到,王子朝退走。周悼王病死,劉卷等人改立王子匄為王,是為周敬王。

晉兵退後,王子朝捲土重來,驅逐周敬王。周王室出現了兩王並立的怪現象。

公元前516年,在晉國兵馬的幫助下,周敬王徹底打敗王子朝,入居成周。

“二十年,景王愛子朝,欲立之,會崩,子丐之黨與爭立,國人立長子猛為王,子朝攻殺猛。猛為悼王。晉人攻子朝而立丐,是為敬王。。。四年,晉率諸侯入敬王於周。”《史記 周本紀》

這事過後,東周雖然還在,但骨子裡已經徹底散架了。

並非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於公元前256年才是歷史真相

西周國和東周國的建立

公元前441年,東周一年內發生了三起弒君奪位的大事。

周貞定王死後,大兒子姬去疾繼位,即周哀王。

不久,二兒子姬叔發動兵變,弒兄奪位自立,是為周思王。

又過不久,三兒子姬嵬又殺死周思王篡位,是為週考王。

“ 二十八年,定王崩,長子去疾立,是為哀王。哀王立三月,弟叔襲殺哀王而自立,是為思王。思王立五月,少弟嵬攻殺思王而自立,是為考王。”《史記 周本紀》

為了防止四兒子姬揭再來一次,週考王不得以把弟弟分封到“河南”,也就是舊都“王城”,自己居住在“成周”。諸侯國西周國就此建立。

“考王封其弟於河南,是為桓公,以續周公之官職。”《史記 周本紀》

並非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於公元前256年才是歷史真相

此時的西周國,名義上還是周天子分封的諸侯國之一。卻佔據了東周王朝半壁江山。

幾十年後,西周國第二任國君周威公死了。此時西周國又發生了內訌。

周威公的兒子姬朝繼位後,在韓、趙的軍事支持下,其弟姬根起兵對抗國君姬朝。周天子為了平衡關係,在韓、趙的主持下,被迫把剩下的土地封給姬根,建立東周國。

“桓公卒,子威公代立。威公卒,子惠公代立,乃封其少子於鞏。以奉王,號東周惠公。”《史記 周本紀》

這個建立東周國的周王,一般認為是周顯王。但根據司馬遷所寫,此周王應該是周威烈王。其後不久,

“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九鼎震。命韓、魏、趙為諸侯。”《史記 周本紀》

並非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於公元前256年才是歷史真相

可見,韓、趙就是因為擁立東周君姬根而被天子封為諸侯的。

周顯王二年(公元前367年),趙成侯與韓共侯分周為二!東周國遂為諸侯,不再是西周國附庸。

所以,史學界多把公元前367年視為東周國建立的開始。

至此,周朝出現了一個極為奇特的現象。

在周天子國內,同時出現了西周國和東周國兩個公爵國。而周天子僅剩下王宮彈丸之地,居住於東周國內,就好像今天的梵蒂岡位於意大利國內一樣。

所以事實上,最遲在公元前367年,周朝已經名存實亡。

並非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於公元前256年才是歷史真相

周亡於秦,秦朝建立

後來的事情我們基本上就能搞清楚了。

到了周朝末代天子周赧王時期,東周王朝在寄居東周國數十年後,遷居西周國。

“王赧時東西周分治。王赧徙都西周。”《史記 周本紀》

這事,有人說是秦武王乾的,但《史記》中沒有明確記載。

我們知道的是,名存實亡的東周天子,此時從王城搬到了宗周,寄居於諸侯國西周國內。名義上他還是天下的共主。

到公元前256年,不自量力的周赧王趁魏、趙、韓三國距秦之機,挑唆秦國攻擊三晉。但很快“叛秦”,惹火上身。被周國欺騙後的秦國,一翻手就攻滅了西周國。

“西周君餎秦,頓首受罪,盡獻其邑三十六,口三萬。(秦昭王之五十二年)。秦受其獻,歸其君於周。”《史記 周本紀》

並非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於公元前256年才是歷史真相

這時周天子怎麼樣了,《史記》沒有寫清楚。不過,司馬遷接下來有這麼一句話:“周君、王赧卒,周民遂東亡。秦取九鼎寶器,而遷西周公於狐。”

後世學者一般認為,秦昭王把周天子貶號為君。故稱為“周君、王赧”。

如此看來,周朝確實是公元前256年,亡於秦昭襄王之手!

七年後,即公元前249年,秦國攻滅東周國。周朝最後一點血脈蕩然無存。

搞清楚這段狗血的歷史之後,我們對歷史教科書上的秦朝建立於公元前221年這事,就看得很清楚了。

並非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於公元前256年才是歷史真相

秦朝建立於公元前256年,才是歷史真相

按照我國古代傳統的看法,一朝取代一朝,主要有兩種方式:禪讓和征服。

史學界以夏商周為正統王朝,這個沒有爭議。夏朝最高統治者稱王,又稱後。

商朝最高統治者稱王,又稱帝。

周朝建立,以仁義示於天下,故去帝號,只稱王。

諸侯國都是周朝分封的,最高爵位只稱公。

除了蠻夷楚子最早自稱為王以外,戰國時期最早稱王的是齊,魏二國。史稱“徐州相王”,這是公元前334年的事情。所以,從這一年開始,天下就有四個王了。

不過,楚、齊、魏三王名義上沒有自己分封的諸侯,還只是自娛自樂。周王依然是天下唯一的共主。

但秦滅西周國,俘虜了周赧王,接受了他奉獻的土地和人口之後,周朝是真正意義上的滅亡了。此時的秦王,雖然沒有統一全國,但他已經完成了朝代更替的所有要點:

受降,納土,稱王!

並非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於公元前256年才是歷史真相

至於35年後,他的子孫秦始皇嬴政終於滅了六國,統一天下,這不能作為秦朝的開始。讓我們看看後世的歷史。

西晉,是司馬氏接受曹魏禪讓建立的王朝。西晉建立時,天下還有東吳這個大國。北方更是不在西晉之手。但史學界都把西晉接受曹魏禪讓的公元266年視為晉朝的開始。

北宋,是趙匡胤接受後周禪讓建立的。史學界公認:趙匡胤接受後周禪讓的公元960年是宋朝的開始。但此時,北有遼國,南有南唐,吳越國。直到公元978年,吳越國納土歸宋,南方才基本統一。但遼國一直和北宋對峙,後來又有了個西夏。

如果按照秦國必須統一天下才算秦朝建立的邏輯,那麼,宋朝根本就沒有建立過!

並非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於公元前256年才是歷史真相

這樣的例子就不多舉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

不能以秦始皇稱皇帝之年作為秦朝建立之年。因為,在秦始皇時代,王的稱號就是天子的稱號。

秦滅了西周國和東周國,實際上取得了東周王朝最後的領土。

秦接受了東周天子周赧王的投降,並且給予他“君”的封號,和後世禪讓後對前朝皇帝的處置方式一模一樣。

周王早已經於公元前367年喪失了最後的領土,變成了光桿司令。按這個來講,其實周朝早就已經滅亡了。所以,秦王取代周王,並於幾十年後統一全國,這事不論怎麼看,秦朝都應該是始於公元前256年滅周!您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分享真知識,傳遞正能量!如果你也喜歡歷史文化,歡迎關注真知堂!更多歷史知識,可百度瓷器鑑定真知堂,去筆者博客尋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