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啟功的書法水平超越周慧珺了嗎?表現在哪裡?

書法影響力


啟功和周慧珺兩位先生的書法都是我們後輩學習的楷模,兩人書法各具特點,屬於書法裡的頂級高手,能去“華山論劍”這樣的級別的人物。單去討論二人的書法誰勝過誰,誰超越了誰,其實意義不大。

在他們這個級別的高手裡,單純從書法技法來說,水平幾乎沒有差別。但書法最終比的不是技法方面的,而是氣韻、神采。

王僧虔說過:“書之妙道,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兼之方可紹於古人。”

這裡的“形質”說的就說書法的線條,也就是書法技法層面的內容,“神采”說的是書法的神韻、氣度,其實就是書家本身的學養、性格、審美情趣的體現。

因此從“形質”這個角度來說,周慧珺和啟功兩位大家的書法作品,各有自己的特點。周慧珺的書法雖是女子書,卻給人以力拔千鈞、力透紙背、千鈞鑿巖的力量感。她以魏碑的筆法來寫行草書,來表現米芾的書風,可謂別具一格。她的書法作品,既有北碑的雄邁,又有宋人的寫意和逸趣。

啟功先生的書法是傳統貼派的延續,用筆和結體也吸取了魏碑《張猛龍》的一些特點,他的書法表現出優美的韻律和深遠的意境。書法界對他的評價是:“不僅是書家之書,更是學者之書,詩人之書。”

啟功先生一生有太多的成就了,他不僅僅是個書法家,還是個畫家,更主要的是一個國學大家。他一生主要教授古典文學和漢語,研究古代文學、史學、經學、語言文字學、紅學,還是故宮博物院的中國傳統書畫鑑定專家。

啟功先生不但具有豐富的學識、修養,還具備了高尚的人格,這些都反應在了他的書法作品之上。因此,若與周慧珺的書法相比來說,在神采、氣韻上,啟功先生稍勝一籌。啟功先生的書法入古出新,成就了遺世獨立的“啟體”,也是中國傳統文人書法的絕唱。

翰墨本人也是十分推崇啟功先生的書法,在我的頭條號上也分享過眾多啟功先生的書法作品,跟我一樣喜歡啟功先生書法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我是翰墨今香,喜歡的朋友希望您能點擊一下關注,非常感謝您的支持。


翰墨今香


啟功是當今著名的書法大師,周慧珺是當今著名的女書法家,單從技法上來看,周慧珺的書法技法貌似更加豐富一些,但是從整體的格調和氣息上來看,她的書法和啟功的書法還是不在一個級別上,相差甚遠。

書法家拼到最後拼的還是文化二字。

1、單從技法上看,一個普通人經過幾年的訓練就可以掌握基本的書法技法,如果練習上十幾二十年,基本都可以書寫出技法豐富的書法作品。

但是考驗一個書法家能力的並不是能夠書寫技法豐富的書法作品,而是能夠在這些複雜的筆法中間找到適合自己的筆墨語言,用最簡單的方式去表現自己。



在這一點上,啟功是找到了自己的筆墨語言的,他選擇了趙孟頫和董其昌的儒雅書風,看似簡單的書寫背後,是去繁就簡以後的智慧的選擇。

2、而周慧珺在早期積累階段做的是非常好的,她的行書在技法方面可以說是無可挑剔的,但是在後期的風格的凝練和選擇上並沒有走出自己的道路來,其作品有點傾向於“野”。


孔子說: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我覺得周慧珺的字可以用質勝文來形容,啟功書法可以說是文質彬彬了。


不二齋


麓風軒認為:周慧珺雖然也是當代書法大家,但與啟功先生相比還是差距十萬八千里。

我想用兩句詩來概括周慧珺和啟功先生的書法的不同:

一、周慧珺的書法——做作,用一句詩來評價就是“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這句詩出自杜甫詩《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杜甫有點自嘲的味道:“老夫的偏闢性格就是喜歡寫詩琢句,如果寫不出驚人之語,那就至死也不肯罷休。”

周慧珺的書法取法宋代米芾,米芾也是一個很怪癖的人,周慧珺的字也是追求怪癖,每一個字都離自然天真較遠,刻意做作之態,博人眼球,初看使人驚喜,看多了覺得俗不可耐!當代醜書正是走的“做作”道路!

二、啟功先生的書法——自然,用一句詩來評價就是“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

這句詩出自元好問詩《論詩三十首·其四》,是對晉代詩人陶淵明詩歌的評價。用來評價啟功先生的書法非常貼切。當時詩壇雕琢粉飾、矯揉造作詩風非常盛行,就像當代醜書盛行一樣,但是真正懂的人非常反感。


元好問崇尚陶淵明詩歌自然天成而無人工痕跡,清新真淳而無雕琢之弊。啟功先生的書法有類似之處,讀懂了就能體會到其質樸不假修飾,獨見真率之情志,具有真淳雋永、萬古常新的魅力,不是一般的書家所能達到的境界。

討論話題:讀者朋友們認為周慧珺與啟功先生的書法相比如何?歡迎把您的真實想法寫在留言區。


麓風軒


啟功的書法放在民國,也實屬普通。即便同趙樸初先生相比,在修美、雅潔、詩書之氣方面,雖獨樹一幟,但也不見得能勝過一二。

啟功先生是公認的書法大家,其在治學方面的成就,遠大於在書法繪畫方面的建樹。從其人生經歷來看,其字也比較完整清晰地刻畫出先生較為寧靜和暢達的一生。

周慧君先生的字,好字,糅合了二王和北魏的深厚功力,同啟功先生的字體一樣獨成一派,但整體風格上沒有啟功的更為突出。從個人經歷上而言,周慧君先生貴為女性,身患殘疾,一生都在與痛病作著鬥爭。這是先生的字體力能體現出一種堅韌、狂放風格的根本原因。一個在舊時代出生的女性,能在二王和北魏風格之中找到一條和諧共生的書法藝術之路,實屬不易。

兩個中國書法協會曾經的領導,都在用字書寫自己真實的人生,這是當今絕大多數追求字體形和神統一的書法家很難做到的。兩人的書法,均和個人的人生經歷、生活環境和性格特點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無法切割。

啟功先生來自貴族,自幼飽讀詩書,書法藝術範兒更別具一格;周慧君先生出身貧寒,身患重疾而奮鬥不止,雖作為書家的傳統文化內涵遠不及啟功深厚,但論求索書法一路的艱辛和執著,確是啟功不曾面對。

市面上很多人在模仿啟功的書體,說明兩個問題:一是好模仿;二是有普遍的審美價值而得到更加廣泛之承認。相反,模仿周慧君的少之有少,顯然是名聲不大、不易模仿等等原因。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兩人的書法風格完全不同,但就氣質而言,筆者更喜歡內藏雄風的周慧君之字;模仿啟功先生字體的,當今人極其之眾,這也是如今中國太平盛世之下的總體審美趨勢,小橋流水、漁舟唱晚是美的主流。如同許多無病呻吟的心靈雞湯一樣,很美,確實美,就是美,但真的不容易震撼人心。

您的看法呢?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40550076992100831"} --}

蜀小叨


小編的標題就是錯誤的。啟功先生超越周慧珺?啟功先生本來就比周慧珺強百倍。書法不單單是書法,還要懂詩詞韻律,懂文字來源,楹聯格律,平仄對仗,能自己做詩做詞,這些是都要有很深的文化底蘊做支撐,在這方面啟功先生可以說中國書法史上最厚一位大家。周慧珺在這些方面都不如啟功先生。啟功先生是國家文物書畫鑑定小組的主任委員,本身就是國家對啟功先生的肯定。西泠印社社長更是寧願空缺也不妥協的職位,啟功先生能被選為社長,也是實至名歸的。自啟功先生故去後,周慧珺成了中書協最後一塊遮羞布、啟功先生之後唯一能稱得上大家的人物了。



三少爺_33997


這個問題問得有點不對,從年齡來說,啟功生於1912年,周慧珺生於1939年,啟功大周慧珺27歲;從書法上說,啟功21歲(1933年)開始賣字畫謀生,書法以具相當功力,到周慧珺出生時,啟功(1935年)已在鋪仁大學任教多年,周慧珺識字時,啟功在書畫造詣上業已成名立萬。所以問題應該反過來問。

在書法方面,啟功清新雋永,嚴謹整飭,技法結字方面,刪繁就簡,風格一以貫之。



周慧珺早期楷書非常不錯,如她的《長恨歌》已有自己風格,如下圖

後來的行書取法魏碑,書寫技法上豐富多姿,用筆老辣凝重,這在女書家中不多見,殊為難得,不愧為當代女書家第一人。但是同時也有不足之處,學魏碑多取法其質樸天然,天真爛漫的姿態,周慧珺貌似墮入魏碑粗鄙的一面。行書如下圖

整體上看,周慧珺和啟功還不在一個層次上。周的字看久了,有煩膩之感,啟功則久看依然心生歡喜。這恐怕就是書法內涵上的東西吧,啟功學養豐富,書畫詩文印、歷史;文物鑑賞等學識不凡,這是周慧珺所不能及的。

所以啟功的書法是超越周慧珺的,二人書法差別主要表現在文化學養方面。

我是學習書法的顏二,一家之言,歡迎批評,謝謝!


書法顏二


對於這個問題,我談談我個人的一些觀點,歡迎大家提出不同的看法。

啟功和周慧珺都是大家公認的書法家,而啟功先生應該是周慧珺的前輩,二人在書法界的名聲和地位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啟功先生曾經擔任過書協主席,而周慧珺曾經擔任過書協副主席。



還有一點就是大家對於啟功先生和周慧珺老師的書法都很推崇,並且認為他們都是當代一流的書法家,不過也有人說啟功先生是大師,而周慧珺是書法家。

根據一些消息顯示,啟功先生在書法的道路上一直走的都是中規中矩的傳統道路,而周慧珺則有很多的創新之舉,例如她曾經掄起大筆寫巨幅大字,雖然這本身無可厚非,但是這種行為卻有點像是把書法當做雜耍一樣。



就事論事,啟功先生的書法水平超過周慧珺了嗎?我覺得這個問題的答案很明顯,啟功先生的書法水平在周慧珺之上這是肯定的!有人說啟功先生是當代一流的書法家,儘管放在民國年間是一般水平,但是啟功先生的書法能列得進去,而周慧珺呢?雖然也是書法大家,但是卻不能做到像啟功先生那樣。

不說其他方面,單就書法這一項來說,周慧珺的書法也在啟功先生之下,還有就受歡迎程度來說,啟功先生的字也是雅俗共賞的,這時一般人做不到的,我想周慧珺也沒有達到這種程度,因此,我覺得說啟功先生的書法有沒有超越周慧珺,這本身就有問題!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留言,感謝關注,我是鐵匠論書畫!


存希齋書法


啟功先生的書法和周慧珺的書法進行比較,很有些意思。


啟功的書法非常經典,法度謹嚴。雖然表面上與古代書法在點畫造型、結構布白、章法處理上有非常大的區別,屬於創新書法,但是有非常深厚的理論基礎或實踐基礎的,也就是說新在表,古在質。再說,啟功先生的書法,另一方面是靠學養博大精深而成就書法的氣韻格調的。

周慧珺的書法深植傳統書法,但突出的是個性。和啟功先生的書法相比,一個個性含蓄,一個個性外露甚至咄咄逼人。周慧珺不失女中大丈夫也。而啟功則如其學養,有一種謙謙君子之氣度。

按照中國傳統文化或國學標準,顯然是啟功先生的書法高於周慧珺,所以談不上啟功先生的書法超越周慧珺云云。

但周慧珺的書法最大的優點就在於“野”而不狂狷,線條有力拔山兮氣蓋世的氣度,如錐畫沙,屋漏痕,折股釵的線條形質。實際上也是“野”在變,法度內涵雋永。

從氣度方面看,周慧珺的書法氣度外露,野而不見粗俗。啟功先生書法氣度恰恰相反,猶如儒雅君子,文質彬彬的格調。啟功先生和周慧珺先生的書法,從形質上欣賞可以說都是形滿質厚的現代書法大家。都足以在中國的書法史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翰墨書道


啟功先生和周慧珺先生的書法不是同一個檔次。啟功先生是什麼人?除書法家外,他老人家首先是一位國學大師、教育家、古典文獻學家、鑑定家、紅學家、詩人等等。現在的任何一位書法家都不能和啟功先生相提並論,啟功先生於書法的關係更像古人,因為啟功先生最大的成就不在書法,書法在他看來就好比茶餘飯後把玩的小玩意,他的成就在於他的學問。


啟功先生的書法自成一體,他的用筆在古人的基礎上加以提煉,形成簡潔、爽利的特點,結字,提出黃金分割定律。沙孟海先生對其學生表示,啟老的字尤其學問基礎做支撐。


反觀周慧珺先生,周先生師從沈尹默,然將傳統書法的文氣、書卷氣全然拋棄,用一個字來形容,就是“野”,其實周慧珺先生的書法就是野路子。這樣試問又怎麼和啟功先生相提並論呢?


古風書法


兩個人不在同一個層次上!

啟功書法是學者字,這一點就可以在書法史上站在腳!

1.平正、秀媚。其書法觀念,深受明末清初因皇家推崇而流行的趙、董書風的影響。

2.修美、勻整。注重結構的黃金分割率,用筆乾淨,不尚變化。

3.雍容華貴,貴族氣。啟功原姓愛新覺羅,系皇室後裔。

4.趣味雅潔,富有書卷氣,屬於學者字。這點向有爭議,不喜者謂之甜俗、少骨、單調。

而周的書法在當代女書法家中有一定影響,但是硬傷還是有不少!

1、過於追求瀟灑,把古人字法中核心的價值丟失了,向寫字方面靠近!

2、氣息、氣象上過於缺乏……粗枝亂棍的感覺,把中國書法最重要的氣息沒當回事……

3、線條過於直硬,韻味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