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李悝變法為魏國帶去了哪些"福音"?

前言

公元前403年,諸侯國之一的晉國被韓虔﹑趙籍﹑魏斯三人所掌控。不久,周威烈王認可了三人的地位,賜予三人諸侯地位。隨著時間的推移,三人不甘心屈居於人下,於是更進一步,於公元前438年將晉國土地瓜分,分別建立了韓國、趙國和魏國,這便是三家分晉事件。

李悝變法為魏國帶去了哪些

三家分晉事件

晉國原本有著較為雄厚的國力,但被趙、魏、韓三家瓜分後,這三個新出現的諸侯國都陷入了極度衰弱的局面。其中的魏國自建立之初就處於劣勢之中,僅僅繼承了晉國最為貧瘠的土地。同時魏國四周強敵林立,西部有秦國、而東面則有齊國,兩大諸侯國都對魏國虎視眈眈,做夢都想通過吞併魏國來完成土地擴張。

為了給魏國"續命",並保證魏國百姓不在這亂世之中遭受其他諸侯國軍隊的荼毒,統治者魏文侯任命李悝為魏相,並舉全國之力配合李悝開展改革運動,自此掀開了李悝變法的序幕。

李悝變法為魏國帶去了哪些

趙、魏、韓地理位置圖



鼓勵農業發展,提高農民生產積極性

西周建立後,周天子在商代土地制度的基礎上加以改進,並形成了較為完善成熟的井田制推行至全境。該制度的核心是將全國土地收歸於周天子一人所有,以賞賜的名義分封給各地諸侯,再由各地諸侯按照相關規定"借給"百姓耕種。

所謂"井田",便是將一單位內的土地均勻劃分為九塊,中間的一塊為公田,所產出的糧食要全部上交給周天子。其餘八塊為私田,產出的糧食為諸侯和百姓所共有。周人認為土地最中心的那塊是最為肥沃的,產量自然也是最高的,所以才會制定下這項規定。《孟子》中對此曾有相關記載:

"孟子曰:'···夫滕壤地褊小,將為君子焉,將為野人焉。無君子莫治野人,無野人莫養君子。請野九一而助,國中什一使自賦。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五十畝。餘夫二十五畝。死徙無出鄉,鄉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則百姓親睦。方里而井,井九百畝,其中為公田。八家皆私百畝,同養公田。公事畢,然後敢治私事,所以別野人也。此其大略也。若夫潤澤之,則在君與子矣。'"

李悝變法為魏國帶去了哪些

井田制圖解

從上述史料可以看出當時井田制的具體狀況。但還有聲音認為井田制僅僅是一種"形式"上的制度而已,實際上並未得到有效實施,這一點我們暫且不談。不過可以確定的是,至春秋時期,井田制已經遭到了嚴重的破壞。雖然全國土地在名義上依然屬於周天子,但周天子已經無力支配這些土地,只能夠通過接受各地諸侯的供奉來保障自己的生活。

這一時期的井田制已經名存實亡,李悝乾脆直接宣佈停止魏國境內的井田制度,並承認土地私有這一現象合法。土地私有能夠極大提高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只要按照諸侯所制定的稅率交納相應的稅賦即可,剩餘的全部都歸於自己所有。同時,承認土地私有制也等於保護了地主階級的利益,使地主階級自願站在了改革的隊伍中,有效避免了改革過程中的許多阻力。

李悝變法為魏國帶去了哪些

耕種的農夫

與此同時,李悝還鼓勵農民開墾荒地,以此增加魏國境內的土地規模。受生產力水平限制,這一時期的糧食產量一直較低(相較於後世),所以提高糧食產量最好且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增加土地規模。但土地也總有開發完的那一天,李悝更進一步,鼓勵農民將土地利用率最大化,只要是有空餘的地方也要種植農作物。

李悝對於土地方面的改革成功使魏國進入了小農經濟時代,農民在積極生產的同時,國家也不斷推行各類優惠政策,使農民的積極性一直維持在高昂的狀態。如此,魏國的財政收入開始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所以這便是魏國能夠在短時間內就躋身強國行列的主要原因之一。

李悝變法為魏國帶去了哪些

任用李悝進行改革運動的魏文侯

實行平糴法控制物價,使社會經濟秩序趨於穩定

李悝在改革過程中所推行的平糴法核心目的是為了穩定糧食價格,也是"重農抑商"政策的一種體現。商業是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必然產物,許多商人通過在豐收之年購入大量糧食,在欠收之年高價賣出的方式獲取了許多經濟利益,這也直接損害了農民們的利益。長久下去,魏國內部的商人集團將會快速崛起,與農民之間的矛盾也會逐漸激化。

李悝變法為魏國帶去了哪些

古代農夫往往生活貧困

為了避免這一現象的出現,李悝採取的方法是以國家之力購入大量糧食,在歉收之年以平價賣出,這樣就使得那些投機的商人無利可圖。《通典·食貨·輕重·平糴》中曾有相關記載:

"魏文侯相李悝曰:'···是故善平糴者,必謹觀歲有上中下熟。上熟其收自四,餘四百石;中熟自三,餘三百石;下熟自倍,餘百石。小飢則收百石,中飢七十石,大飢三十石。故大熟則上糴三而舍一,中熟則糴二,下熟則糴一,使人適足,價平則止。小飢則發小熟之所斂,中飢則發中熟之所斂,大飢則發大熟之所斂,而糶之。故雖遇饑饉水旱,糶不貴而人不散,取有餘而補不足也。'行之魏國,國以富彊。"

李悝變法為魏國帶去了哪些

魏相李悝

從上述史料可以看出,李悝所推行的平糴法不僅僅是上文提到的那麼簡單。李悝將豐收之年分為三等,又將歉收之年分為三等,每一個豐收之年對應著每一個歉收之年。如此,可以保證在發生歉收時,魏廷所投入市場的糧食數量不會出現不足的現象,以此保障平糴法的平穩實施。

在筆者看來,李悝此舉不僅使魏國的經濟得到了穩定,還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實際上,後世各朝代所設立的"官倉",正是從平糴法演化而來的。如果沒有出現平糴法,一旦遇到歉收之年,商人們的投機活動在損害百姓利益的同時也會對貨幣體系帶來嚴重衝擊,最直接的體現便是會引發嚴重的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會帶來貨幣的嚴重貶值,百姓為了獲取更多的必備生活物資,只好將自己手中具有價值的物品低價售出,以此換取售價高昂的糧食。一來二去,百姓手中的財富都將流入商人們的手中,國家將會產生嚴重的貧富差距。當百姓走投無路之時,只能以起義的方式為自己謀求活路,國家將會陷入一片混亂之中,更加無助於改善百姓們的生活水平。

李悝變法為魏國帶去了哪些

魏國當時使用的貨幣

變更徵兵制度,推行武卒制

魏武卒之名可謂是如雷貫耳,魏國正是依靠著這樣的一支軍隊才躋身進入軍事強國行列。在武卒制推行以前,魏國、包括其他諸侯國大多采取徵兵制,將服兵役變為一種義務。百姓平日為民,戰時應徵入伍。

在徵兵制下,只要滿足年齡條件和身體狀況良好的百姓都要奔赴戰場。但人與人之間的身體素質並不相同,有些人雖然身體健康,但卻手無縛雞之力,並不善於從軍征戰。而且通過徵兵制招募的士兵大多沒有經歷過系統化的軍事訓練,在戰場上極易受傷。一旦受傷就需要二到三人看護,反而會大大降低戰鬥力。

李悝變法為魏國帶去了哪些

魏國軍隊

武卒制的核心其實就是募兵制。李悝制訂了嚴格的募兵標準,比如身體素質、身高等等。為了調動百姓參軍的積極性,李悝還制訂了非常豐厚的獎勵機制。只要從軍,就可以獲得豐厚的軍餉,甚至可以免除徭役,這無疑是非常誘人的。《資治通鑑·秦紀·昭襄王》中曾這樣描述魏武卒:

"魏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個,置戈其上,冠冑帶劍,贏二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中試則復其戶,利其田宅。"

李悝變法為魏國帶去了哪些

全副武裝的魏武卒

從上述材料可以看出,魏武卒已經成為魏國的主力常備軍,而且軍事裝備也明顯優於其他軍隊,作戰和行軍能力也大大超過其他諸侯國的部隊。一是得益於李悝制定的嚴格選拔標準,使士兵的基礎素質較先前有了大幅提升。二是豐厚的獎勵機制使士兵在戰場上能夠一直保持著高昂的士氣。商鞅變法時也曾經採取這類方式來激勵秦軍士氣,為最終統一六國產生了深遠影響。

魏武卒的出現不僅保證了魏國的國家安全,還為統治者對外擴張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在魏武卒全盛時期,就連秦軍也不敢與魏軍爭雄。尤其是在吳起接管魏武卒之後,更是讓其他諸侯聞風喪膽。很快,魏國就與強鄰秦國比肩,雙方纏鬥多年不分勝負。

不僅如此,李悝充分發揮魏國步兵的優勢,讓將士在操練的過程中重點熟悉如何列陣作戰。步兵雖然與騎兵對抗時存在著先天劣勢,但卻可以通過結成緊密的方陣來減少騎兵的衝擊。而且使用方陣也可以間接強化將士們之間協同作戰的能力,使軍心更加團結,更有利於軍事力量的提升,這也是魏國之所以富強的另一大原因。

李悝變法為魏國帶去了哪些

統領魏武卒的魏國名將吳起



結語

李悝變法的核心主要就是提升魏國的農業生產水平和軍事實力,這也確實是一個國家想要崛起的根本。雖然李悝無法通過改進科技生產工藝來使魏國農業生產水平提高,但通過擴大耕地面積和提升土地利用率也不失為一個上佳的選擇。李悝變法的特點在於制定一系列豐厚的獎勵機制,使農民的積極性一直維持在較高的水平,這樣就可以避免積極性的高昂出現曇花一現的情況。

當魏國的財政收入逐漸增多後,李悝才有更多的精力提升魏國的軍事實力。經濟實力決定軍事實力的發展高度,如果沒有一支強大的軍隊,無論魏國經濟發展到如何高度,最終也會被其他諸侯國所吞併。不得不說,李悝的方法確實是能夠短時間提升魏軍戰鬥力的最佳辦法,也是時代發展的趨勢。先前的徵兵制已經明顯不符合魏國的實際需求,如果繼續固守舊制,則很有可能面臨著亡國的危機。

總的來說,李悝變法主要是適應了當時時代的需求,將已經失去意義和不適應魏國發展的制度盡數廢除,並在此基礎上鞏固現有制度,並加以強化,最終使曾經積貧羸弱的魏國漸漸走向強盛,即便地理位置依然對魏國不利,但周圍的鄰國再也不敢輕易來犯了。


參考文獻:

1.《孟子》

2.《通典·食貨·輕重·平糴》

3.《資治通鑑·秦紀·昭襄王》

4.《李悝變法的意義及啟示》,尚志邁著

文章內容來自小白史觀100%原創,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存在疑義,請聯繫刪除。)我們將持續為大家輸出精彩的原創文章,歡迎小夥伴們訂閱轉發及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