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半夏是種什麼植物?種植半夏賺錢嗎?

湘村小之草


半夏我們四川人叫的麻芋子,小時候經常大中午的去跑去挖了賣錢。

半夏栽培2~3年,可於每年月、10月倒苗後挖取地下塊莖。我知道的,半夏有兩個品種,其中有一個品種莖葉可以長出種子來。這種半夏的繁殖能較強。

一是塊莖繁殖、



二是珠芽繁殖、



三是種子繁殖。



栽培技術:選地整地 宜選溼潤肥沃、保水保肥力較強、質地疏鬆、排灌良好、呈中性反應的砂質壤土或壤地種植,也可選擇半陰半陽的緩坡山地。

半夏如果種植成功,還是挺賺錢的,因為半夏的市場價值比較高。但是也有人種植半夏虧本。因為技術要求也比較高。貴州那邊種植半夏的人比較多,如果我們想要的話,可以到貴州那邊去考察一下。



飛兒的美麗鄉愁


半夏是一種藥用植物,全株都有毒,包括它的塊莖,如果不小心吃了它的生塊莖,最直接的中毒症狀就是會失聲,所以千萬不要貿然嘗試,塊莖是可以入藥的,只不過需要炮製,去掉毒性才可,種滿半夏的地,在植株長得鬱鬱蔥蔥的時候,特別像剛長得半高的玉米地,而半夏結的果實也很像玉米,只不過比玉米要小個幾號。

以前在田野裡、荒坡上都是能挖到野生的半夏的,農村的小孩有時候都能很快認出這種植物,大概是因為它的塊莖長得太有特色了吧,像小芋頭一樣,只不過被採挖的多了,野生半夏的數量正在急劇減少,因為半夏的市場價頗為誘人,畝產量可以達到100-200公斤,以旱半夏為例,乾貨可以賣到100元/公斤左右,畝產利潤1萬元左右。

種植半夏是比較賺錢的,但是問題在於,種植半夏需要技術,而且現在國內種植技術還不成熟,基本很少有農民種植面積達到百畝以上的,如果想要種植,可不能把地全投入進去,風險比較大,半夏對氣候、土壤、環境都有要求,在生長的各個階段對光照的要求不一樣,需要選擇排灌良好的砂質土壤,黏土是不可以的,半陰半陽的山坡是最適合的。

半夏不好種植,前期投入的也會比較多,而且管理技術不到位或者有病蟲害,都會導致塊莖產量低,這都是需要有心理準備的,不能光聽賣種子的一面之詞,需要詳細考察一番,我是農人答農事,上面就是我這個問題的看法,如果您有其它的見解或補充可以在下方留言評論。


農人答農事


半夏,藥草名,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有長柄,初夏開黃綠色花。地下有白色小塊莖,可入藥,生用有毒,內服須限用。

半夏是一種高效益的中藥材,每年三月份播種,八月份收穫,整個生長週期大概半年左右,種植戶種植半夏只需要一次投資,也就是在開始種植半夏的第一年需要花錢購買種球,第二年和第三年自己留種。三年以後與不同地域的種植戶交換種球,防止病害的發生,以保證半夏的品質。半夏的種植效益很好,每畝地收入可達八千元以上。隨著國際社會對中藥療效的認可,日本,韓國及東南亞等國家的半夏訂單日漸增多,其商品出口量增大,據外貿部門統計,半夏出口量每年以20%的速度遞增。



半夏一般畝產量為150-200公斤,目前市場價格是40元一公斤,畝效益可達8000元左右,如果土質肥沃,管理得當,畝產量可達250公斤以上,利潤每畝可達9500元,旱半夏可以套種玉米等作物,也可套種於果樹下,立體種植,效果更佳。


半夏種植要領及方法

1.整地,以沙質或半沙質土壤為宜,其他土壤次之,要有良好的排水條件和澆水條件,過沙或過粘的土地不宜種植。在實際操作中,畦要按1.5米的寬度,不能過寬,五一節前後在畦埂上種成雙行玉米以利半夏遮陰,畦的去向以東西為好,在林下種植除果樹地以外都可以,並生長良好,不論春播或秋播事先要整好地,施足底肥,耕地不宜過深,因為半夏深度5-7釐米,採收容易。

2.播種,按行距15-20釐米,深3-4釐米深的小溝,將種球均勻地放在溝內,株距2-6釐米,復土1-2釐米厚摟平。一般12-15天陸續出苗。

3.田間管理,半夏一年有2次或3次的倒苗和出苗現象,倒苗後過幾天還會重新長出新苗,這是正常的繁殖現象,倒苗期間如有草儘量拔除,不要用鋤頭除草,以免傷苗,倒苗後旱地可及時澆水,利於出苗,苗正常時追施氮磷鉀肥,畝用20-25公斤,注意不要沾葉面,田埂上的玉米按常規管理,林木地也按常規管理。雨水過多時要注意排水,畦內不要長時間積水,有花時可剪除,使養分集中在地下塊莖,有利於增產。



4.採收加工,根據當地條件,秋末或春初刨出,去掉泥土,洗淨外皮,嗮幹既為藥材。


以上是我的一點愚解,望盆友指正探討分享!


孤漠861


鄉村新雨第一時間為你解答:①半夏是一種中藥材,屬於“毒性藥材”;②栽培半夏需要“三思而後行”。解答此題不想一路高歌猛進,讓題主趕緊去種植半夏掙到大錢。半夏的種植需要持非常謹慎的態度。

(一)市場分析

1.半夏採用根莖繁殖(價高),生產成本高,管理有一定的難度要求很細緻,採收相對困難、人工成本較高(所以價格會水漲船高),目前我國多在老產區種植,成品供不應求,優質半夏主要出口。

半夏種植前期資金投入還是比較大的,存在一定的資金風險。而且,一般的半夏供貨商都有比較穩定的銷售渠道。

2.正如大家所周知,半夏是毒性藥材,需要非常嚴格的遵循毒性藥材管理制度,其銷售情況一直以來都是受到國家控制的。

3.半夏適宜產業化、規模化發展,通過與屬地省級以上農業科學研究機構,如農科院(所)合作,精選育種、走規模化、生產技術標準化。否則比較難通過國家控管,實現回報率滿意的銷售業績。

4.目前半夏在各大藥材市場走勢良好,2018/2019.1-6月價格趨於平穩在90-130元/公斤。


(二)概 述

1.“半夏”之名由來已久,最早見於儒家經典《禮記》中的《禮記月令》雲“五月半夏生,蓋當夏之半,故名。”半夏,藥草。

半夏各地叫法都不太一樣,三步跳(湖北、四川、雲南)、三葉半夏(廣東、廣西、山西)、三片葉(甘肅)、小天老星(東北、華北)、小天南星(福建)、老和尚扣(江蘇)等等,古時候一般稱半夏為和姑、地文或者守田。

半夏在民間常常用於治療牲畜的鎖喉癀疾症,效果很好。

2.半夏在全國各地廣為分佈,耐陰抗寒喜溼,不能耐旱。生長過程中遇到氣候變化容易發生倒苗現象。一般可與玉米、油菜等間作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經濟收入;半夏以塊莖入藥,用於降燥化溼、痰多咳喘、風痰眩暈、嘔吐反胃等。


(三)栽培技術

1.半夏的繁殖方式有3種:塊莖、珠芽、種子。半夏塊莖選春栽(2-4月),行距20釐米、開溝寬8釐米、深7釐米左右,每溝內交錯排行芽上擺,栽植後用混合肥蓋土;珠芽繁殖採用常規挖穴點播,行距(10*8)釐米,每穴2-4粒,同時施入適量混合肥;種子繁殖簡單,但是出芽率特別低,發芽弱,生長非常緩慢,幾乎沒有人用此方法規模栽培。

半夏主要效能在莖塊,因此要經常摘除花蕾,保證養分的輸送,利於增產。

2.半夏生長過程較緩慢,雜草生長迅速,除草要及時,適當追肥。其病蟲害常規防治即可:腐爛病、葉斑病、紅天蛾等。

3.半夏一般次年採收,挖出放筐,洗淨泥沙,放入厚麻袋撞去外皮後,繼續清洗,曬乾即可成商品上市。

總之,半夏的栽培技術在國內已經取得了長足發展與更新,種植技術是不成問題的。關鍵資金投入是否到位?銷售渠道的搭建是否有保障?種植基地基礎條件是否已經具備(含技術指導)?相信你經過了前期項目可行性論證後,會做出好的選擇。

◎ 以上為個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在留言區留下你寶貴意見,歡迎積極參與評論,誠邀大家關注三農人鄉村新雨,攜手共同探討三農問題。

鄉村新雨


“半夏”,相信很多人都很陌生,因為它不屬於常見植物,但在我們村,有1/3的農民在種植半夏,而我也是其中一員。半夏是一種中藥,很多病情都是需要夾拌半夏方可治癒,下面由我來談談半夏的習性、栽培及藥效。

半夏習性

半夏,又叫地文,守田,水玉等,屬天南星科植物。我國是最早發現、記錄並使用的藥用植物,在《黃帝內經》及《神農本草經》就記錄是一種良方,至今已有兩千多人歷史。主要生長在南方、華北及東北地區,喜溫和溼潤氣候,耐寒怕熱不抗旱,經常用於果樹行間套種。有些野生的常見於草坡,玉米地,果園等。半夏的塊莖成球形,莖細小脆嫩,對種植方法有一定要求。

半夏種植

1、 種植地方選擇:

半夏種植一般選擇半蔭半陽的田地,但需以沙質土壤種植為佳,保水保肥,排灌方便的地塊,最佳經濟種植可以與玉米,花生,蔬菜,果樹等套作。每年10-11月,必須深翻土地,深度大概為20CM左右,同時要除去雜草,讓土壤風化。

2、 澆灌與除草

半夏喜溼潤環境,故在種植之前必須把田間的土壤全部澆灌徹底,以便將半夏出苗種植,由於它的幼苗生長緩慢,而雜草必定生長迅速,所以必須也要進行除草,但不要傷到根。中耗深度不要超過5CM,,宜淺不宜深,儘早把雜草滅了。

3、 施肥追肥

半夏出苗入,以我們的經驗來看, 我們都是用腐熟的人畜糞兌水,大概比較為1:3,進行施肥,約1000公斤左右,再根據生長情況進行追肥,如尿素,過磷酸鈣等。

半夏藥效

1、 半夏屬辛、溫,能化痰止咳,也是治療胃病的良藥;

2、 可以祛溼,治療頭暈,眩暈症狀;

3、 可治療脾虛,胃弱,腹瀉的病情;

4、 可助消化,解除痞滿。

半夏是一種寶物,用途廣泛,現在市面上半夏的行情每斤可達70-80元,野生的半夏可達100-110元每斤,種植半夏是市場的需求,但必須多加呵護。你有見過半夏嗎?知道它的藥效嗎?歡迎下方補充探討。


農事農忙


在我這幾年上山挖草藥的過程中,有時也見到過半夏,它的根部和貝母很相似,在我家鄉的山裡,半夏的蹤影越來越少。主要是生態環境的改變,導致各種野生藥的資源減少。 人工種植半夏可以彌補市場的缺口,應該是可行的。半夏是野生藥材,人工種植,要循序漸進,積累經驗,由少到多,逐步發展。在掌握種植技術的同時,還要盯著市場的變化,根據需求安排種植,才能減少損失,確保經濟效益。


灤水流潺


半夏是種什麼植物?種植半夏賺錢嗎?半夏是天南星科的藥用植物,生於夏至日前後,這時夏天剛好過半所以得名半夏。

半夏分佈很廣,在全國各地均有分佈,而且在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叫法,比如在山西,廣西,河南一帶叫三葉半夏,在湖南,四川,貴州,雲南一帶叫三步跳,麻芋果,地珠半夏,在甘肅又叫半子,三片葉,三開花,三角草,三興草等等。野生的多,家種的也很多。根莖入藥主要功效是燥溼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用於痰多咳喘,痰厥頭痛,嘔吐反胃,胸脘痞悶等,還可以生用外治癰腫痰核。對治療食道癌,胃癌,舌癌,皮膚癌和惡性淋巴癌也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種植半夏賺錢嗎?這要根據市場需要來決定,如果種植的人少,市場需求量大,行情上漲你種植了肯定賺錢,但種植的人太多,市場行情下滑,市場飽和,你種植了不僅賺不到錢很可能賠錢。因為農作物種植除了要看氣候,看種植的技術,土壤環境等等還得考察市場行情,錢肯定要賺,就看你的技術和運氣。碰上好的行情可以大賺,碰上不好的行情也可以不賣,等漲價再賣。藥材不像其他農產品它是可以存放的,所以你考察後可以種植,至於賺錢還要根據市場行情看自己的能力了。



西北藥鄉大姐


半夏(學名:Pinellia ternata),又名地文、守田等,屬天南星目、天南星科、半夏屬植物。藥用植物,具有燥溼化痰,降逆止嘔,生用消癤腫作用,獸醫用以治鎖喉癀。

半夏種植價值還是有的,市場價100左右吧。





瘋言瘋語v小瘋子


貌不驚人的半夏  在貴州省赫章縣,其貌不揚的“半夏”可是種植戶的寶貝,因為半夏是一種高效益的中藥材,它每年三月份播種,八月份收穫,整個生長週期大概半年左右。種植戶種植半夏只需要一次性的投入,也就是在開始種植半夏的第一年需要花錢購買種球,第二年和第三年自己留種,三年以後與不同地域的種植戶交換種球,防止病害的發生,以保證半夏的品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