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 藏區頂級佛珠原來是這樣供養出來的,難怪滄桑有味道,有錢也買不到

說起西藏老佛珠,首先想起的就是藏人身上佩戴的層層疊疊的珠串,那都是藏民們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東西,不只本身的價值,其中蘊含的意義也是深遠的。加上藏傳佛教賦予佛珠的神秘意義,經過長年經咒加持,早已生成油潤的包漿,圓滑細膩,手感極佳,並且古樸耐看,內在價值遠遠高於新佛珠,所以深受玩友們的喜愛。

藏區頂級佛珠原來是這樣供養出來的,難怪滄桑有味道,有錢也買不到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而在所有的藏區老佛珠當中,酥油供鳳眼和硃砂供星月無疑是最頂級的了。下面咱們就分別來看看它們到底為什麼備受推崇。

藏區頂級佛珠原來是這樣供養出來的,難怪滄桑有味道,有錢也買不到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酥油供鳳眼是藏區和尼泊爾地區的一種風俗,在他們眼裡,只有經過酥油供儀式的鳳眼才能稱為佛珠。也有人說尼泊爾根本就不是酥油供,塗酥油是為了防止鳳眼凍裂。酥油供鳳眼都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且得到了大家的認同。酥油供鳳眼起源於藏傳佛教,佛教徒對於供養鳳眼念珠的要求是很高的,需要一套複雜的工序:大喇嘛加持、磨成藏式、酥油煮制。

藏區頂級佛珠原來是這樣供養出來的,難怪滄桑有味道,有錢也買不到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在此過程中,還會依據藏區各地的不同習俗加入紅茶、硃砂等材料。這樣煮過的鳳眼皮色一般都呈現深紅色甚至暗黑色並且會帶有一股天然的酥油奶香,尤其是尼泊爾人在煮制的過程中會加入印度大吉嶺的特色紅茶,珠子上出來的香味比西藏這邊單純的酥油香還更多一股清爽的感覺。

藏區頂級佛珠原來是這樣供養出來的,難怪滄桑有味道,有錢也買不到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目前古法酥油供奉鳳眼製作方法已經失傳,現代的酥油供奉工藝是在鳳眼表面直接抹一層酥油,在40°左右的酥油中浸泡兩天,用酥油煮鳳眼,也可以混合各種顏色的染料一起煮。但是酥油煮後的鳳眼顏色呈棕偏黑,而且會越盤越黑,上手非常油膩。

藏區頂級佛珠原來是這樣供養出來的,難怪滄桑有味道,有錢也買不到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目前市場上酥油供鳳眼要比原籽鳳眼貴不少,一般新籽的酥油供鳳眼在200-500元左右,正宗西藏供養酥油供老鳳眼的價格很高,在1000-5000元左右。

在藏區的老星當中,最頂級的當屬硃砂供星月菩提,其珠體紅潤通透,色澤色澤鮮亮,且存世量稀少,極為珍貴。很多玩家認為硃砂供星月菩提只有一種顏色或者認為硃砂供應該是硃砂的顏色,而實際老硃砂供念珠顏色非常的豐富,並且珠子本身含有細微的色差。

藏區頂級佛珠原來是這樣供養出來的,難怪滄桑有味道,有錢也買不到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硃砂供起源於藏地各大寺廟與唐密祖庭陝西大興善寺。該工藝在唐朝由僧人傳至藏地,後經密宗發展衍化,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藏傳硃砂供製作工藝。硃砂供星月採用二十幾味藏藥,低溫浸染使珠子上色。每顆珠子均需歷經數十遍的浸泡和打磨,一串依照古法制作的硃砂供念珠從選料到加工完成,至少需要90天。

藏區頂級佛珠原來是這樣供養出來的,難怪滄桑有味道,有錢也買不到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由於每位僧人所傳承並掌握的藏藥配方不盡相同,製作出來的老硃砂供念珠出現了紫紅色、棕紅色、橘紅色等諸多顏色。真正的硃砂供念珠並不多見,一串好的價值數萬元以上!

藏區頂級佛珠原來是這樣供養出來的,難怪滄桑有味道,有錢也買不到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而現在市場上出現的各式各樣的仿製硃砂供念珠,最常見採用化學紅色素染色或高錳酸鉀浸泡,此類仿品顏色生硬,韻味不足,並含有大量有毒化學物質,可能對盤玩者本人造成傷害。當然有興趣的玩友可以用藥店買來的硃砂自制,相對安全一點。

藏區頂級佛珠原來是這樣供養出來的,難怪滄桑有味道,有錢也買不到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文玩圈的玩友們是最不缺探索實驗精神的,從五顏六色的染色菩提根中可見一斑。除了硃砂供、酥油供,現在玩友們還發明出了紫檀供,玩出來的星月、金剛也是挺漂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