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从手机+AIoT到5G+AIoT,从100亿到500亿,实践验证小米模式正确性

作为全球最年轻的世界500强企业,小米这家公司在互联网上从来不缺少话题。尽管网上对这家公司的非议颇多,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小米模式”经过这些年的验证已经从实践中验证了可行性。站在5G大规模普及的时间节点上,小米多年前提出的IoT模式也再次随着友商的频频模仿而得到认可——尽管一开始友商们对小米做IoT报以“不专注”的贬低。

从手机+AIoT到5G+AIoT,从100亿到500亿,实践验证小米模式正确性

2020年,包括华为、OPPO在内的众多手机厂商都开始将产品战略重心转移到IoT物联网平台,普通消费者随着这些善于营销的公司的加入而对IoT产品变得熟悉。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早在7年前,小米已经开始悄悄布局自己的IoT平台,时至今日,小米已经搭建起了全球最大的IoT平台,并拥有竞争对手段时间内无法逾越的规模优势和技术壁垒。

2013年,小米创始人雷军正式启动了“小米生态链计划”——在5年时间内,投资孵化100家硬件创业公司,当时的初衷是复制“小米模式”。在前两年出版的《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一书中,雷军回忆道:“那个时候只是看到趋势,而IoT成为真正的现实至少还需要5到8年时间,我们决定,用小米做手机成功的经验去复制100个小米,提前布局IoT。”

从手机+AIoT到5G+AIoT,从100亿到500亿,实践验证小米模式正确性

时至今日,小米扫地机器人、小米可穿戴设备、小米电视、小米移动电源、小米空气净化器等等都已经成为行业内销量数一数二的产品,小米5年前的提前布局已经结出硕果。根据小米已经公布的2019年前三个季度的财报显示,截止2019年9月30号,小米IoT平台的硬件设备连接数已经超过2.13亿台,远超国际顶级竞争对手亚马逊、谷歌等,成为全球最大的IoT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凭借着统一极简的设计、过硬的产品质量、厚道的价格以及目前最成熟易用的交互逻辑,小米生态链产品对于消费者来说拥有一种“买了就停不下来”的魔力,目前拥有5件以上小米IoT设备的用户已经超过350万,而这一数字还在不断攀升,竞争对手想要复制、超越的难度正在加剧。

去年年初,看到5G即将普及,小米董事长雷军在内部会议上宣布,小米未来5年将投入100亿用于IoT平台的建设,并将“手机+AIoT”作为小米未来5年的核心战略。从现实来看,小米去年加大了在大家电领域的投资,小米空调、小米洗衣机、小米冰箱都相继诞生并取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应,小米电视更是创下国产电视行业的新记录——全年出货量突破1000万台。销量上的成功也验证了小米IoT战略的可行性。在今年的内部会议上,雷军正式宣布,将集团战略升级为“5G+AIoT”,并且IoT专项投资规模从原来的100亿追加至500亿,足见小米捍卫AIoT领域市场优势的决心。至少从目前来看,在消费级IoT领域,真正能够对小米形成威胁的竞争对手还没有出现。

从手机+AIoT到5G+AIoT,从100亿到500亿,实践验证小米模式正确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