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據說大口徑炮彈靠出膛旋轉速度解脫引信保險,如果在上膛前彈頭引信受到撞擊會爆炸嗎?

Jim32168302


大口徑的炮彈採用分體式運輸,在射擊之前是沒有引信的所以不會爆炸,而且炮彈的引信是有保護罩防止失效的。


炮彈為了安全彈體與引信是分開裝的,怎麼會爆炸?在操作過程中在準備擊發的時候才會裝引信,而不是說提前就裝好了並且撤收的時候要麼拆引信要麼打光,按照操作流程來怎麼會有爆炸的問題?

並且炮彈的引信多種多樣,你說的這種屬於撞擊引信,通過撞擊產生的壓力才會爆炸,其他的類似於延時引信或者近炸引信都是需要達到觸發條件才能爆炸的,不是所有的炮彈都是撞一下就爆炸。

再者撞擊引信在安裝好的情況下,引信受到足夠壓力的撞擊才能達到觸發爆炸的條件,一般來說都是設置的比較靈敏的,如果重擊當然會可能爆炸。


李曉偉


題目想要問的應該是使用觸發式引信(碰炸引信)的炮彈,在未擊發狀態引信受到撞擊時會不會爆炸,額,先下個結論:不會爆炸。炮彈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脆弱,其安全係數是很高的,引信在擊發前是處於鎖定(保險)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引信即使受到了外部力量的撞擊,也不可能引爆炮彈裡面的裝藥,我們先來看一下觸發引信的結構原理圖:

▲某型觸發引信結構簡圖

上圖是一個觸發引信的結構簡圖,注意看我在圖中標記出來的幾個關鍵結構:雷管、發火帽18和撞針19(數字表示圖中的標號),這三個結構是引信引爆裝藥的關鍵,其大概過程為:當引信的頭部受到撞擊時,撞針下壓撞擊發火帽,發火帽產生火花脈衝進一步激發下面的雷管,雷管再引爆彈頭內部的裝藥。但是,實現這個過程的前提是引信要先解除保險,為什麼?因為處於保險狀態的引信,內部的撞針和發火帽之間是隔著一段距離的,並沒有直接接觸,而引信頂部還有個彈簧20頂著,這個彈簧的作用就是保證引信不會在重力的作用下下墜和發火帽接觸。

▲引信的火帽部分結構

然後再來看引信的發火帽部分,如上圖所示,中間紅色那一小塊就是發火帽,標號18,下面那個標號為8的用來固定發火帽的叫做慣性體(材質是一塊沉重金屬體),除此之外,發火帽和慣性體的外部還有保險套筒7和保險爪17,這兩個零件的作用就是阻止慣性體往上運動,使發火帽不會與撞針接觸,所以,撞針和發火帽之間不直接接觸就是引信的保險狀態。那麼引信如何解開保險呢?大家再注意看保險爪抓鉤的形狀,是向外翻的,如下圖所示,當炮彈被擊發的時候,發射藥的高壓燃氣會在極短的時間內把彈頭的速度從零加速到高速狀態,在這個瞬間,保險套筒在慣性的作用下會後坐,即向後運動,然後被保險爪外翻的抓鉤給抓住,此時,保險套筒、保險爪以及慣性體組成了一個整體,而當炮彈出膛後,這個整體就會被保險套筒兩邊的彈簧6給頂起來,使發火帽和撞針接觸,引信解除保險,處於待擊發狀態。

▲保險爪形狀結構(抓鉤外翻)

因此,炮彈的引信只有在發射瞬間那巨大的加速度作用下,才會被解鎖,解鎖後處於待擊發的引信受到撞擊時,撞針才會撞擊發火帽,產生火花激發雷管,最終引爆彈頭,如下圖中的左側所示,分別是引信發射前的保險狀態和發射後的接觸保險狀態對比。最後順帶說一下,引信最前端的那個保險帽,其作用除了可以在日常保護引信之外,還能起到短延時的作用,大家看下圖右側,

如果把這個保險帽去掉,那麼彈頭在撞擊目標的瞬間,撞針就會被下壓撞擊發火帽,從而引爆彈頭,此時撞針是有向下運動的;而給引信裝上這個保險帽時,彈頭在撞擊目標的時候,撞針因為有保險帽的保護而不會被下壓,此時是火帽部分(包括慣性體、套筒、保險爪)在慣性的作用下向前運動撞擊撞針,從而起到短延時的作用,可以讓彈頭穿透掩體打擊內部的目標。

▲炮彈被引信起爆的過程以及保險帽的作用

前面說到的是靠徑向慣性解鎖的觸發引信,題目中也提到了依靠旋轉慣性解鎖的,這種引信也有,直接看下圖吧,中間傾斜的柱體是雷管(Detonator),旁邊大一點的圓圈是鉛質配重(Lead Counterweights),這個配重的作用有兩個:

1:在日常運輸中防止雷管在外力的作用下轉動,避免和撞針對齊;

2:當炮彈被髮射時,因為彈頭會在炮膛內部高速旋轉,在而鉛質配重在慣性的作用下,會使整個轉子體旋轉,讓雷管對準撞針和下面的裝藥。

當然,高速旋轉時也會同時解鎖撞針等結構,反正大概就是這個原理,因此,這種引信需要炮彈在膛內自旋來解鎖,如果沒有解鎖,那麼雷管和撞針以及爆炸裝藥之間是沒有聯通的,此時即使引信受到撞擊也不會爆炸。

▲依靠彈頭自旋解除保險的引信結構


哨兵ZH


大口徑炮彈的引信有多重保險,正常情況下是不大可能意外引爆的。

連大口徑炮彈的引信與彈體在平時是分開儲存的,當大口徑炮彈需要使用時才會把引信旋擰在彈頭尖上,引信儲存時會有個保險帽在使用以及炮彈發射前才會取下來。

大口徑炮彈多種制式的引信,既有瞬發引信也有近炸引信以及延時引信等等。就拿瞬發引信來說,這種引信在發射時首先要取掉保險帽將引信旋擰在彈頭尖上。發射後彈體在高速旋轉重力作用下引信的保險裝置才能解除,竟碰到目標以後等引信的作用同理,達到一定碰撞力值以後才能起爆,如果目標達不到引信的設計值的話就有可能起爆不了。

我以前有住當過炮兵的同事對我說過,152㎜的加榴炮彈平時你就是拿鐵錘敲打也不見得能起爆(當然也沒有人敢這樣作)。


用戶夏天的風


炮彈引信脫保險不是都靠旋轉,蘇式的是通過引信上一個很巧妙地利用慣性的裝置脫開保險的。這個裝置的安全性高,打開的可靠性高,打開以後引信進入待發狀態時,炮彈已經離開炮口幾十米了,對炮手也是安全的。

從下面跟帖的附圖裡可以看出,有俄語解說的圖沒有通過旋轉解保險的裝置,英語解說裡專門有通過旋轉解保險的裝置的解說。說明存在著至少兩種解保險的裝置。

這兩種裝置所利用的力,在這個具體例子裡都是很大的,所以它的動作相當可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