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苏联解体2年,俄罗斯发生一次危机事件,叶利钦为何敢果断出手?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作为唯一继承苏联大部分遗产的国家,独立之初并非之前预想的那样,俄罗斯很多事情还没理顺,国家并不稳定。俄罗斯刚独立之初,发生了一个危机事件,此事件最终酿成武力事件,这就是俄罗斯历史上叶利钦“炮打白宫”事件。

显示原图

苏联解体2年,俄罗斯发生一次危机事件,叶利钦为何敢果断出手?


起因

俄罗斯“白宫”是指原苏联人民代表大会和苏联最高苏维埃办公地点,名气比美国白宫要小多了,因叶利钦发动这一事件,俄罗斯“白宫”才扬名。俄罗斯白宫于1965年开工,直到1981年才完工。苏联时期“白宫”作用很重要,既是政府办公地点,也是苏维埃所在地。苏联解后,包括白宫在内的苏共财产都归了俄罗斯。此处成为俄罗斯立法机关的所在地。

苏联解体2年,俄罗斯发生一次危机事件,叶利钦为何敢果断出手?


1991年6月,俄罗斯联邦大选,叶利钦以57.3%票选率成为俄罗斯第一任总统。这也是当时苏联普遍实施总统制时间。但到了8月19日,苏联突然爆发了“8.19事件”,此事件最初目的就是恢复苏联原有体制,把戈尔巴乔夫赶下台。但由于事件的参与者配合不当,不敢当机立断,导致事件失败。

在“8.19事件”中,叶利钦与与鲁茨科伊、哈斯布拉托夫三人组成铁三角,共同阻止“紧急状态委员会”。叶利钦在事件中也得到西方国家的大力支持,而且在事件中赢得更多的支持者。“8.19事件”结束后,叶利钦兼任俄罗斯联邦总理职务,掌控了政府大权。不久与白俄罗斯、乌克兰三国签订了《别洛韦日协议》,宣布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2年,俄罗斯发生一次危机事件,叶利钦为何敢果断出手?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成为独立国家,但俄罗斯以什么体制建国?当时俄罗斯联邦内部分歧很大。此时曾是叶利钦盟友的鲁茨科伊任副总统,哈斯布拉托夫任最高苏维埃主席。在叶利钦心里,他想建立一个总统制国家,根据1978年俄罗斯苏维埃宪法规定,俄罗斯总统有权领导国家,因此叶利钦想通过这条法律来执行。

但1978年俄罗斯联邦宪法,还有一个规定那就是“一切权力归苏维埃”。哈斯布托拉夫和鲁茨科伊想按照这一原则,制定一个议会制宪法。于是叶利钦就同两人发生了矛盾,后来矛盾不断激化,最后三人从盟友变成了对手。

苏联解体2年,俄罗斯发生一次危机事件,叶利钦为何敢果断出手?


1992年12月召开的俄罗斯联邦第七次人民代表大会,进一步限制叶利钦的权力,此时叶利钦与哈斯布拉托夫的矛盾正式公开激化。当时人代会开会定一个原则:代表有权批准或驳回对强力部门部长和外交部长候选人的提名。实际上就是架空总统的权力,果然不久,人代会就驳回叶利钦提交的盖达尔总理候选人提名。叶利钦被激怒,他公开表示要进行全民公投,让民众选择听总统的还是听议会的。但公投在宪法法院的斡旋下没有举行。

经过

1993年3月,叶利钦与哈斯布托拉夫、鲁茨科伊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这次激化是人代会提出全民公投,此次公投实施后,叶利钦得到民众的广泛支持。叶利钦对这次公投很满意,他没有想到能取得这样高的票数。

1993年9月21日,叶利钦颁布总统第1400号令,宣布解散最高苏维埃并进行议会选举,并主动让宪法法院中止自己总统的工作。但人代会不愿意了,最高苏维埃和法院认为叶利钦这样干是违宪,以违宪名义解除他的总统职务,由副总统鲁茨科伊暂时代理总统。

苏联解体2年,俄罗斯发生一次危机事件,叶利钦为何敢果断出手?


这一决定,把叶利钦惹怒了,他下令军警包围人代会所在地俄罗斯白宫,并将白宫的水电和通信全部切断,鲁茨科伊也不示弱,他向保卫白宫的支持者发放武器,与叶利钦一方的人员形成对峙。

10月3日,人代会一方的支持者最先冲破了军警在“白宫”层层包围圈,宣称解除了包围。另一批人代会的支持者,则占领了莫斯科市政府大楼和广播公司,此时只剩下叶利钦所在克林姆林宫一处政府楼。

哈斯布拉托夫宣布,要求支持者占领克林姆林宫。实际就是要把叶利钦赶下台,如果占领克林姆林宫,不亚于一场“十月革命”再现。

苏联解体2年,俄罗斯发生一次危机事件,叶利钦为何敢果断出手?


但哈斯布拉托夫和鲁茨科伊两人没有掌握军队,叶利钦依然掌握着俄军,此时叶利钦下令,让军队向白宫进攻,俄罗斯军队坦克等重武器迅速向白宫开火。那些支持哈斯布拉托夫的人肯定不是正规军的对手。叶利钦发动进攻命令后,没过多久白宫里的人宣布向叶利钦投降,哈斯布拉托夫与鲁茨科伊被抓进监狱。一起俄罗斯独立之初的流血事件结束。

在十月事件中死亡人数是200人,受伤达到上千人。但最后俄罗斯官方给出的数据是157人,受伤384人。

苏联解体2年,俄罗斯发生一次危机事件,叶利钦为何敢果断出手?


结局

叶利钦“炮打白宫”事件,表面上是总统与立法机关围绕新宪法制定而产生激化冲突,实际上看就是俄罗斯独立之初,国家治理体制没形成而造成的内部斗争。

“炮打白宫”事件后,叶利钦随即解散各级地方的苏维埃,把人民代表大会更名为“国家杜马”,成为新的立法机会。1993年12月举行俄罗斯杜马选举,同时通过了以总统制为核心的《俄罗斯联邦》新宪法,并规定国家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分立制衡,但俄罗斯总统拥有超级广泛的权力。实际上成为一种以总统主导三权分立的体制,总统集权制形成。

苏联解体2年,俄罗斯发生一次危机事件,叶利钦为何敢果断出手?


虽然在1993年叶利钦与立法机关有矛盾,但依然得到俄罗斯民众的支持。不过叶利钦并没有给俄罗斯民众带来幸福,国家经济一塌糊涂,而且推行“休克疗法”,差点使俄罗斯经济崩溃,并造就了大量的寡头势力。这些寡头窃取了苏联留下来的财产,掌握着国家经济命脉,甚至左右叶利钦的统治。后来叶利钦无力改善这种局面,选定接班人普京,然后辞职下台。

内因

叶利钦为何“炮打白宫”?谁给他的底气?叶利钦敢于出手,的确有底气,他有两方面底气,一方面是来自俄罗斯民众的广泛支持,这让叶利钦认为可以出手,不会引起负面反应。另外一种底气,则来自西方国家的支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希望叶利钦接着干,因为叶利钦是西方选择的代理人,不会轻意更换。况且,美国还想借叶利钦进一步瓦解俄罗斯。但在西方的支持下,叶利钦有底气,有胆量。

苏联解体2年,俄罗斯发生一次危机事件,叶利钦为何敢果断出手?


叶利钦被迫所为,也是有原因的。如果哈斯托布拉夫与鲁茨科伊胜利后,叶利钦必然要下台。而叶利钦下台的结局只有一个:进监狱。因为很多苏联情结重的俄罗斯人对叶利钦恨之入骨,还有俄共也要对俄罗斯进行清算,追究他解体苏联的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