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9 7旬老人被送養老院,老人含淚訴說:到現在我才明白生男生女不同

7旬老人被送養老院,老人含淚訴說:到現在我才明白生男生女不同

上了年歲的人最盼望的事情就是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這樣晚年的生活才有保障,也不會那麼孤單,可以享受到天倫之樂,其實說到底,老人晚年生活過得如何,與兒女對自己的態度有很大的關係,如果兒女對老人比較好,那麼老人的晚年生活自然是比較幸福的,如果兒女對老人不好,縱然老人自己想得開,不計較,但晚年生活也難過得幸福,有一位70多歲的老大爺被兒子送去了養老院,他含著眼淚說,到現在才知道生男生女是不一樣的。

7旬老人被送養老院,老人含淚訴說:到現在我才明白生男生女不同

王大爺今年70多歲了,有一個女兒和一個兒子,王大爺和老伴一直是有點重男輕女的,生了大女兒之後,兩個人就想各種辦法希望能再生個兒子,在大女兒6歲那年兩個人如願以償生了兒子,高興的不得了,把全部的愛都給予了兒子,也因此忽略了女兒,甚至差點讓女兒輟學。在王大爺和老伴的心裡,女兒早晚是要嫁給人家做媳婦的,說到底也算不上是家裡人,所以倆人把全部的心血都傾注在了兒子身上,希望兒子將來能給自己養老。

十幾年前,王大爺和老伴身體還算硬朗,所以兩個人也沒和兒子住在一起,甚至還主動幫兒子帶孩子。前幾年王大爺的老伴身體不好去世了,在這之後,王大爺覺得十分孤單,孫子又上了小學,王大爺一下子覺得沒了精神支柱,跟兒子說希望一家人生活在一起,自己也可以享受天倫之樂,可兒子卻對王大爺說,家裡沒有多餘的房間,如果覺得孤單的話可以去養老院,那裡老人多,可以互相作伴。

7旬老人被送養老院,老人含淚訴說:到現在我才明白生男生女不同

聽兒子說了這樣的話,王大爺心裡別提有多傷心了。王大爺的女兒主動提出要把老父親接到家裡一起生活,但王大爺一想到自己曾經那麼偏心兒子,如今也不好意思住在女兒家。現在王大爺逢人便說:直到兒子要把我送到養老院的時候,我才知道生兒生女真的不一樣,早知道如此的話,還不如不生兒子。

7旬老人被送養老院,老人含淚訴說:到現在我才明白生男生女不同

也許很多人都有著王大爺幾年前的想法,畢竟在中國人的觀念當中覺得養兒才能防老,更有不少人像王大爺和他的老伴一樣,覺得女兒早晚是要嫁人的,但實際上究竟是生兒子老人晚年生活才有保障,還是生女兒老人的晚年生活能更幸福,這個問題並沒有定論。因為每個家庭的情況都有所不同,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以及從小對他們的態度也是不一樣的。不過做父母的一定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關注孩子的成長。

第一,給孩子良好的教育。

孩子從小長到大,在教育這個問題上,家長一定要用心,這樣孩子才能出色,也能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念。同時家長也要注意,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千萬不要打罵,要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更要尊重孩子,這樣才能讓孩子更加優秀,也能培養他們良好的性格和品格。

7旬老人被送養老院,老人含淚訴說:到現在我才明白生男生女不同

第二,不要盲目比較。

如果家裡有兩個孩子的話,有些家長有意無意會把兩個孩子進行比較,例如,在大寶淘氣的時候,父母可能會說,你看弟弟妹妹多乖,而你卻不聽話,整天給父母找麻煩,這種有意無意的比較,很多時候並不能達到促進孩子成長的目的,反而會讓孩子覺得父母很偏心,所以家長儘量不要將兩個孩子進行比較,畢竟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尺有所長,寸有所短,盲目的比較只會傷害孩子。

7旬老人被送養老院,老人含淚訴說:到現在我才明白生男生女不同

第三,父母自己要做得好。

孩子從小和父母待在一起的時間是最長的,父母的行為直接影響了孩子的成長,如果爸爸媽媽就不夠孝順的話,那麼孩子將來也不會孝順自己的父母。所以做父母的自己一定要孝順老人,這樣孩子才會做得好。

7旬老人被送養老院,老人含淚訴說:到現在我才明白生男生女不同

第四,父母別偏心。

如果家裡有兩個孩子,父母偏心某一個的話,這很可能會導致兩個孩子之間的感情不好,而且受寵的那個孩子更會恃寵而驕,不受寵的那個孩子會埋怨父母或者記恨自己的兄弟姐妹,這是不利於家庭和諧的,也不利於兩個孩子的成長,所以父母一定要一碗水端平,給予孩子相同的愛,不要偏心大寶也不要偏心小寶。

7旬老人被送養老院,老人含淚訴說:到現在我才明白生男生女不同

個人認為,不能片面的說兒子孝順或者女兒孝順,這個問題並不能一概而論,但不管怎麼說,建議父母要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而且要給孩子良好的教育,這樣孩子將來才會孝順父母,大家認為要想讓孩子孝順的話,父母還應該關注哪些方面呢?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