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各位是否看過《捍衛者》?我剛剛看過,真有些感慨?

動力金屬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捍衛者這部電影。在中國上映的時候,因為演員陣容不夠強大,先期也並未像一般的商業片進行廣泛的宣傳。所以當時並沒有獲得廣泛的關注。而且題材過於沉重,其實當今的影視圈人們還是更喜歡去看一些讓自己覺得心情愉悅的。或者是緊張刺激的。可是捍衛者卻沒有任何吸引觀眾進入電影院,去看它的噱頭。甚至看完之後,我甚至連片中的一些角色的名字都叫不出。但是,他卻像我們展示了欲血奮戰的國軍誓守一方寸土的勇敢和決心!這是任何一部抗日神劇都無法匹及的高度。這是一部有血有肉,有人情味的電影。並未將我們的國軍神話的電影。現在的娛樂圈中,所拍出來的抗日電影,都太過神化、美化我們的抗日英雄們,這反而讓我們子孫後代覺得很尷尬。因為明明知道我們為了抗戰勝利所付出的血和肉的代價。去讓他們三言兩語有如神助一樣,輕鬆將敵人擊潰,這是對歷史對為了和平而犧牲的生命的極大的不尊重。

以上就是我的答案,謝謝。



夏可可歐尼


提到《捍衛者》其實還真的有很多的感慨!首先這部電影是根據真實的歷史事件為依託改編的,說白了就是電影情節以很接近當時的情況了。本人可以說是抗戰史的“狂熱分子”,談不上有多深的研究也就是想多瞭解那段歷史而已。記得《捍衛者》剛上映的時候就特別想到影院看看,可等有時間準備買票才知道影院以停止放這部片子了,當時那個氣啊!這麼好的電影怎麼上了兩三天就停了呢?其實原因大家都知道:這種題材的片子影院不賺錢呢?(沒人看也是事實)。一個民族如果很快的忘記歷史、忘記苦難、忘記為國捐軀的英雄們那就太可怕了!沒有國共兩黨的領導、沒有中國軍人的拼死抵抗現在的中國會是什麼樣子?一寸山河一寸血,《捍衛者》就是那段歷史的真實的寫照!現在滿大街的年輕人有多少人知道國軍、八路軍當年的浴血奮戰?有多少人能講出來中國遠征軍的事情?有幾個人能知道戴安瀾?張自忠?左權?電視上的抗日神劇氾濫的不能再氾濫,嚴重的違背歷史、嚴重的褻瀆史實,國家為什麼不管?《捍衛者》是一部非常好的電影,希望國家多支持這樣的導演,拍出更好的電影!勿忘國恥!


全紅60


《捍衛者》講述的是抗日英烈姚子青在1937年中日的淞滬會戰中,率六百壯士守衛戰略要地上海寶山縣,在敵眾我寡,火力懸殊,裝備落後的極端艱難困境中,與敵浴血鏖戰七天七夜,最後全部壯烈殉國的故事。

很好的一部劇,有氣勢,有情懷,影片注重細節表達,情節連貫,最大限度的還原了歷史,讓人們感受到了先烈們那種滿懷家國情懷、英勇赴死的行為,帶來了直抵內心深處的震撼,真實反映了戰爭的殘酷和軍人誓死衛國的決心,可以說是抗戰電影裡的精品,一句“你有家仇,我有國恨,敵不退,我不退”,說的多麼的視死如歸、豪情滿懷,正是因為有了這些英雄兒女的寧死不退,才有了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戰爭是殘酷的,我們要銘記歷史,珍惜當下。





沫沫的寶庫


很大進步,感染力對我來說不夠。


贏在你家


淞滬會戰死守寶山,少見的以國民黨正面抗戰為主題的電影。沒有想象那麼壯懷激烈,很長時間都是兩位儒帥擺開陣勢見招拆招,透著一股書生氣。電影“導演”的痕跡很重,更像作業而不是作品。原以為是某個剛畢業的年輕人拍的,一查導演廖希原來是個詩人。詩人的電影……那麼很多問題都迎刃而解了。


趣聞閱讀


希望國家鼓勵拍攝更多像《捍衛者》這樣的影視劇,多拍抗戰時期正面戰場的影視作品。


漫步在雨巷裡


無論如何,不管到什麼時候,民族情懷是永遠引起國人共鳴的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