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在伊核協議上,歐洲為何要與美國唱反調?|新京報專欄

文 | 韓立群

據美聯社報道,當地時間21日上午9點,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演講中威脅稱,如果伊朗不作出改變,將對其實施“史上最嚴厲制裁”。此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美國將退出伊核協議,並簽署總統備忘錄,重啟此前為履行協議而豁免的對伊朗制裁。隨後,美國財政部表示,美國的制裁將在未來3至6個月內重新實施。

然而,這回,美國的大西洋夥伴——歐洲,似乎在伊核協議問題上的態度頗為堅決。4月,德法兩國領導人相繼赴美規勸特朗普不要退約,5月9日英法德發聯合聲明宣誓維護協議,上週五歐委會又推出一項新計劃,鼓勵歐洲企業繼續跟伊朗做生意,無視美對伊制裁。

歐洲為何竭力維護伊核協議,甚至不惜同美國鬧翻臉?從歷史經驗和現實利益方面看,歐洲的態度或源於多方面考慮。

安全上不能亂

從安全角度來看,美國單方面撕毀伊核協議,直接後果就是可能導致中東動盪升級,甚至不排除出現大的衝突。最近幾天,以色列和伊朗已經開始相互攻擊,衝突大有升級的可能。中東就在歐洲家門口,過去幾年歐洲人記憶最深刻的,莫過於頻發的恐襲和湧入的難民,這兩大問題的源泉都在中東。

在伊核協議上,歐洲為何要與美國唱反調?|新京報專欄

▲歐盟伊朗開展“各層面磋商”應對美國“退群”難題。 圖/新華社

恐襲讓歐洲陷於焦慮,難民則讓歐洲面臨分裂。導致英國退歐的直接原因是英國人不願承擔難民,緊接著就有其他國家也開始討論退歐問題,歐洲一體化前景蒙上厚重陰影;難民問題讓德國內部陷入分裂,甚至差點讓默克爾組閣難產;難民讓歐洲的民粹主義極端政黨趁勢崛起,甚至險些成為執政黨。現在,敘利亞亂局已經見到緩和的曙光,歐洲人絕不能同意中東再亂起來。

經濟上不能垮

歐洲在伊朗有大量經濟利益,維護歐洲企業在伊朗的經濟利益,毫無疑問是當前歐盟在伊核協議上採取強硬立場的重要原因。

當特朗普宣佈退出伊核協議後,英法德三國當即召開緊急電話會議並發表聯合聲明,宣佈他們將繼續留在協議內,這並非是因為三國在歐洲的政治地位,而是他們自身在伊朗的經濟利益也很龐大。

履行協議,很大程度上等於履行投資和貿易合同。自2015年伊核協議實施以來,歐洲國家擴大了它們在伊朗的經濟存在。2017年法國對伊朗出口額比2016年翻了一番,增至15億歐元,雷諾、道達爾、達能等法國公司均在伊朗開展業務;2017年德國對伊出口30億歐元,120家德國企業在伊朗設有分支,同伊朗做生意的德企超過10000家,德國工商總會2016年曾樂觀估計到2020年德對伊朗出口額將擴大四倍,增至100億歐元。

2017年,歐盟是伊朗第二大貿易伙伴,空客這種大型歐洲跨國企業在伊朗同樣利益豐厚,美國宣佈退出協議後,伊朗曾要求空客明確告知他們還會不會繼續執行合同。

在伊核協議上,歐洲為何要與美國唱反調?|新京報專欄

▲5月17日,保加利亞總理鮑裡索夫、法國總統馬克龍、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和德國總理默克爾出席歐盟-西巴爾幹國家領導人會議。 圖/新華社

自去年以來,歐洲經濟已經開始出現起色,當前正是復甦穩固期,像伊朗這種處在經濟重建發力期的國家必然是其重要市場,不容有生變。正是看到歐洲和伊朗之間巨大的經濟聯繫,早在特朗普威脅要退出協議時,就有歐洲分析人士認為,伊朗將分裂美歐,現在事實果然如此。

內部不能散

當前,歐洲內部的多元化訴求在上升,不同國家對統一的內部政策提出疑問,歐洲一體化建設進入到新的選擇期,歐盟成員之間的問題隨之增多。所以,現在可能是歐洲人半個世紀以來最需要團結的時候。要團結就需要尋找共同的話題,縱觀各國、各民族發展史,外部威脅是最好用的工具,潛在的中東亂局自然被擺上歐盟領導人的辦公桌。

5月9日,默克爾為馬克龍在德國亞琛市頒發“查理曼獎”時說,以色列和伊朗在敘利亞問題上出現戰爭風險,歐洲的家門口再次出現重大沖突威脅,而美國顯然是靠不住的,歐洲依賴美國軍事保護的時代已經結束,歐洲國家應該團結起來,是時候讓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了。

這已經是默克爾第二次公開批評美國在安全上靠不住了。馬克龍對默克爾的觀點給予積極評價,再考慮到英法德針對伊核協議發佈的共同聲明,很顯然伊核問題對歐洲一體化建設是加分項。而默克爾所謂不能依靠別人,指的是推進歐洲的防務獨立,毫無疑問,潛在的中東亂局將是最好的靶子。

最後,歐洲還需要維護自己在全球的政治影響。伊核協議同巴黎氣候協定一樣,都是體現歐洲在全球政治影響力的重要議題。囿於各方實力相對下降,歐洲在全球能夠發揮作用的地方也在迅速減少。特朗普一上臺就退出巴黎協定,相當於卸掉了歐洲政治武器庫裡的一件重要裝備。一年後特朗普又退出伊核協議,相當於又卸掉歐洲一件武器。如果任由特朗普我行我素,未來的歐洲可用的工具將越來越少,可能會更加衰落,這是歐洲人絕不願意看到的。

所以,儘管冒著惹惱美國的壓力,歐洲人仍然選擇了維護伊核協議。

□韓立群(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政治所副研究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