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學哲學有什麼用?

火點


我不是哲學系的,我業餘時間非常喜歡讀西方哲學,我覺得哲學是非常cool!!!

我只說一說我的「業餘看法」,可能頭條上有哲學系大師兄,所謂「蘭亭揮毫,班門弄斧」,有點心虛。如果說得不對,輕噴。

--------------------------------------------------

學哲學有什麼用?

哲學的用處就是哲學毫無屌用,哲學是思辨的遊戲!哲學只滿足你的好奇心!

人類很多知識,開始都不是為了學以致用,而是滿足好奇心。

比如:哲學和物理學(自然哲學),開始都是貴族的思辨遊戲,他們吃飽了喝足,三妻四妾,覺得虛無,就要懷疑、思考人生了。他們動腦子想問題,其動機完全是好奇。

奴隸平民起早貪黑種田,吃了上頓沒下頓;

屌絲白天搬磚,晚上看直播意淫女神,會思考哲學問題嗎?

牛頓如果當時要問:思考引力有什麼用,不能吃,不能喝,那有今天的登陸月球、宇宙飛船、人造衛星嗎?

所以,亞里士多德說:哲學起源於閒暇和詫異。

我就是好奇,就想知道上帝是怎麼思考的。我就是想追問一個究竟!

這就是哲學產生的動力,可以說是大部分知識產生的心理學動力。

-----------------------------------------------------

我見到有回答說:「哲學指導人生、辦法就多」,或者如馬克思說的解釋世界有球用,我的哲學要「改造世界」。

哲學真的可以嗎?

哲學家都像聰明的一休那樣,遇到難題,沉思打坐,然後,叮~~~~~~~~辦法就來了?

或者像【思想者雕塑】那樣,擺出一副託下巴埋頭思考人生的便秘樣子,想著想著,突然就發現了辦法,跟阿基米德一樣高興得裸奔?

我就說幾個哲學家用哲學「指導人生」的故事。你再想一想哲學能不能指導人生。

一、老師掉到水坑救不救?

古希臘的懷疑學派創始人皮浪(Pyrrho),他認為不可能有任何合理的理由,使人去選擇某一種行為途徑而不選擇另外一種。

所以皮羅的口號是:不做任何決定,懸擱判斷。

有一天他和他的弟子一起散步,探討學術問題,眉飛色舞的他,只以45度角仰望星空,完全沒有注意到腳下一個大水坑,一不小心就跌落下去。

他的弟子也是骨骼清奇,百年一遇的哲學奇才,就好像沒看到一樣,直接走了。

皮浪同志當時年紀有點大,非常狼狽的從水坑裡爬出來。

其他人都譴責這個弟子人面獸心,但只有皮浪為其辯護,認為弟子得到了他懷疑論的真傳。

因為這個弟子認為:自己救老師,並不一定比不救老師更正當、合理。

這就是皮浪終身踐行的懷疑主義。

你可能覺得這些哲學家都是弱智,是不是?

深奧的哲學真的像弱智,但是你一旦懂了以後,你就會發現裡面所蘊含的偉大思想。

今天還有不少哲學家是懷疑論者。他們難道都是弱智?你會用懷疑論指導你的人生嗎?

那麼,老婆和老媽掉到水中你先救誰?

如果你是懷疑論者,你老婆和老媽變成骨灰,你還在思考你的抉擇所需去要的正當理由。

二、康德的求婚

哲學家康德出身寒微,身材矮小,其貌不揚,開始靠當家庭教師過活,後來一舉成名,在大學找到教職,但幾十歲還是單身狗一枚。

他也有暗戀的女神,當他準備求婚的時候,他用他的哲學「指導人生」:

我該不該結婚?結婚有什麼好處、壞處在哪裡?。。。。等等之類的思辨,列出a、b、c、d各種意見反覆考慮。

最後康德的結論是:男人應該娶年紀大,有經濟基礎的女人吃軟飯,這樣的婚姻最理性。

比如網絡上廣為流傳的70歲大媽娶30歲小夥(真實性無法核實),在康德眼裡是理性的表現。這位小夥子,你TM哭喪著臉幹什麼,你有當哲學家的潛質了!!!大媽,你包不包二奶?我後面一大堆人排隊!

當康德如同寫論文一樣反覆思辨該不該結婚的時候,他的女神和別的男人跑了。

康德受到了打擊。從此他深居簡出,終身未娶,一輩子過著單調刻板的學者生活,從不談論那女之事,他的朋友都知道,「婚姻、女人」是康德的禁忌詞。

當別人問他為什麼不娶老婆,他的回答理由非常理性、正當,也讓人很辛酸:

當我需要女人的時候,我卻無力供養她;而當我能供養她時,我卻再不需要她了。

鰥夫康德的愛情詩,可以完爆徐志摩這樣的情場老手:

  • 我尋求愛情,首先是因為愛情給我帶來狂喜,她如此強烈,以致我經常願意為了幾小時的歡愉而犧牲生命中的其他一切;

  • 我尋求愛情,其次是因為她接觸孤寂,在世界的邊緣,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測的深淵;

  • 我尋求愛情,最後是因為在愛情的結合中,我看到了聖徒和詩人們所想象的天堂景色的神秘縮影。

康德是傻X嗎?

康德在哲學史上地位就如同物理學的牛頓,智商爆表,情商一流。

我想,除了康德的愛情詩,沒有哪一個女人會喜歡康德這種【哲學家式婚姻觀】。

連最基本的泡妞都一敗塗地,說「哲學指導人生」的人,我要用全世界的哲學書壓死你!

--------------------------------------------------------

看了以上歷史上最聰明的哲學家的「指導人生的偉大事蹟」,你還覺得哲學能指導人生嗎?

我覺得哲學真的不能指導人生。

或者說:哲學提供不了可供操作性的現成答案!!

注意「可操作性」這個字眼。

科學中理工科,就是提供可供操作性的解決方案。

比如:登月工程,科學家告訴你用什麼理論計算,用什麼工程技術,哪些材料,每一步都計算好,控制好,就可以登上月亮。

哲學是絕對也無法提供這樣解決方案。

哲學如果真有作用,是在另一種維度影響你的思維,讓你思維清晰,條理邏輯,不人云亦云,獨立思考。

哲學審查一切先入之見,試圖推翻一切不牢靠的信念,為所有論斷找到堅實的基礎。所以,哲學思考都是最基礎的問題。

比如:科學的基石是因果律,但在哲學上因果律是不可靠的,所以,科學理論不是最終真理,隨時能夠被證偽。

只有基石穩固,我們才能蓋高樓,基石不穩固,如同積木一推就倒。這就是我們要證明1+1=2、平行線為什麼不想交的原因。

另一方面,哲學所有的思考,就是要避免獨斷論,獨斷論意味著思維的終結,那麼你就是掌握真理的上帝了!

一邊要尋找終極可靠答案,一邊又要避免獨斷論,是不是很難矛盾?

這就是哲學,永遠追問,永遠懷疑!

比如哲學命題:

美諾悖論:你怎麼可以知道你從不知道的東西?

但是我們確實知道了我們三百、一千年以前不知道的東西。

那麼,是不是所有未知知識,我們都可以知道?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還是我們不知道知識,我們永遠也不可能知道。即便找到了,我們也不會知道,再多時間也無濟於事?

------------------------------------------------------

綜上所述:

1、哲學的重點不是提供答案,而是思維的方法和過程。

2、只有思維方法正確,才能得到大致靠譜的結論,這個方面來說,哲學是知識之母。那麼哲學的用處之大,超過大部分學科。

(物理學、心理學都是從哲學中分離出來的)。

3、古往今來,沒有一種哲學觀點不在爭論中,沒有一種哲學觀點只有一種結論,那麼多智者都不確定,你又能好到哪裡去?你怎麼來指導人生呢?

4、所以,哲學即便有什麼用,不在於提供解決問題的具體辦法,而在於影響你的思維方式,學習哲學最重要的目的還是培養人類思維中最稀缺、最可貴的【批判性精神】。

一句話管總,訴諸一個類比:

你想你的身體健壯,你可以俯臥撐、仰臥起坐、慢跑等等鍛鍊,當你有強壯的身體,你可以去登山、馬拉松、騎行到西藏等等一般人難以做到的體育運動。

如果你想自己的「頭腦強大」,學習哲學是你「鍛鍊思維」的最好工具和方法。當你有一顆強大頭腦,你處理任何事都不會被自己的經驗所桎梏,雖不能保證百分之百正確,但能得到大致靠譜的答案。

因為正確的思維方法是得到正確的答案的必要條件。

(注意:「必要條件」和「充分條件」的區別)

總之,喜歡哲學的人都知道哲學的美妙和用處之大!


小漢字見大歷史


對於這個問題,哲學專業的學生反而不會太在意,貌似只有在剛讀哲學專業的時候會問一下老師和師兄師姐,之後就沒有人去問了。

我讀大學的時候,最初選的專業是公共事業管理,學了一年,感覺興趣不是很大,揹著家裡偷偷換了專業,去讀了哲學。我記得,班裡好多同學都是後來換專業來到的哲學系。剛來的時候,我們也會問,學哲學有什麼用。後來老師反覆說,如果你開始就抱著學哲學是為了某種功利的話,勸你們早點打消這個念頭,否則,哲學這門專業你們肯定學不好。

畢業後,班裡多一半的同學考研了,專業還是哲學,有5個考到了博士,去大學當了老師。其他同學從事的行業也很廣,有去政府部門的、有去金融行業的、有自己創業的、還有就是從事銷售行業的。

我看了一下其他人的回答,都是常規的一些回答,諸如邏輯思維的鍛鍊、開闊視野、人文素養較高等。這些都說的有道理,不過,我想結合我自身的情況來說一下學哲學有什麼用。(當然,從哲學的角度來看,對於哲學有用論的討論本身就不是一個很哲學的行為)

1、學完哲學之後,會形成一套自己的、獨立的思考問題的方式和體系

我們經常可以聽到這樣的一個觀點,就是哲學就是萬金油,幹什麼都可以用的到。確實,學完哲學之後就是有這樣的作用。但是,這個萬金油就是指學完之後形成的自己的思考體系,任何一件事、一個項目、一個問題,都可以往這個體系裡面套,然後輸出去的時候,就顯得有系統、專業,還有理有據。


因為很多事情、行業或者項目都有相通之處,有了自己的思考體系之後,就能夠很快的去把握住其中的核心,從而按照具體的情況進行組合、排列,以一種新的方式展現在大家面前。

2、學完哲學之後,人會變得很樂觀、豁達,不容易鑽牛角尖

在國內,本科階段學習哲學就是學哲學史。那麼多的哲學家,那麼多的哲學思想,那麼多的哲學體系,每一個都相互關聯,又相互反駁。你會發現對於同一個問題,不止有100種的思考方式,並且每一個思考方式都還那麼有道理。那麼,我們生活中遇到的那些小挫折、小坎坷算的了什麼?這個思考角度行不通,我們就換下一個,反正總會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

很多哲學家也是心理學家,學哲學的時候也會接觸很多心理學體系背後的理論。掌握了這些心理學的底層架構之後,你會發現更能夠清晰的認清自己,不在那麼執著於眼前的某些事或人。

3、學完哲學之後,人會變得更加好奇

這種好奇不僅僅是對自己的好奇,還對身邊所能接觸到的一切人和物好奇。越是發生在身邊的、習以為常的行為和事情,背後越隱藏著某種一致的規律。我會想各種可能找到不同的觀點去解讀,去分析,雖然很多時候看似無聊,但是也算樂在其中。

還有就是,對於同一件事情,你能夠提供不同的思路和角度,這樣的行為也是一種很酷的事。

學哲學的人,其實都挺好玩的,也很有趣。當然了,前提是你別被他們那些看似是大道理的話嚇到。


不可道


看到哲學這個話題我就感到非常興奮。

本人對哲學有著特殊的情感和喜愛。

我首先想在這明確一個概念,哲學是一個大的範圍。每次看到有些人拿著一些雞湯語句並義正言辭地說哲學,我感覺真的是侮辱哲學。舉個例子吧,有人會拿著泰戈爾的那句"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一本正經地說這就是人生哲學。這是嗎?這只不過是哲學中的一種生死觀的一種看法,把這這種看法當作人生哲學,西方哲學家們怕是死不瞑目。

就像哲學裡有美學,倫理學,倫理學等等,這都是對某一領域的觀念和指導方法,都是哲學的分支而已,它們屬於哲學,而不能代表哲學。

其實想要搞明白哲學是個怎麼回事,要先學習哲學史(哲學專業的學習應該也是先學習哲學史),西方哲學史可以說是經典。

哲學最多的問題我認為就是 哲學是什麼。

說白了,哲學無非就是觀念+方法。是認識+改造的過程。

哲學的有無對我們的生存來說並無決定因素,只會對生活起到"改變","更加"的作用。這些改變可大可小,因個人和具體哲學而定。

哲學也會有飢餓哲學如立國之本,生存之道。也會有富足哲學例如意識精神,自然,多領域。

不同的哲學會闡述不同的世界觀,就比如我們國家春秋諸子百家,他們都在推崇自己的思想和觀念。

哲學觀念有時對人的影響十分深刻!下面我舉幾個例子吧。

就馬克思主義哲學來說,這已經不是改變幾個人,而是改變了國家和社會。馬克思哲學範圍十分寬廣,其唯物辯證法是它的核心指導思想,由此衍生的毛澤東思想和其他治國理念帶領我們國家走向開國,改革,富強。

還有統治我們國家幾千年來的儒家哲學,其中的理念到如今還流淌在炎黃血統中。

再比如西方早期自然派哲學家他們對世界的看法,甚至後來為物理學都奠定了基礎。還有伊比鳩魯提倡的類似佛教忍受痛苦的生活方式等等。




看啥呢就是我520


能看到這個問題和我的回答的人一定都是喜歡哲學的人,那哲學的第一個用處就已經出來了:吸收、思考、批判、融合

正像很多人都理解的那樣,哲學好像是一個只有吃飽了撐得沒事幹的人才會思考的事情。而哲學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它的作用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回答約1400字,閱讀時長2.5分鐘)

第一,吸收、思考、批判、融合

正如我的這個回答一樣,對於正在讀這個回答的你,是一種新的信息(還談不上是知識),你讀完後吸收了新的信息,就會做出思考:這傢伙說的對不對,有沒有道理,是不是在放屁,還是說我根本就讀不懂?
然後,你會根據你的思考結果進行批判,可能你會在文章底部留言,有支持(你寫的有道理,贊一個)、有反對(寫的什麼玩意,純屬胡扯)、有提出另外一些觀點(我認為學哲學的作用應該體現在另外ABC個方面吧)。當然,你也可能會轉發,順帶著做一個評論,這一系列過程就是“批判”的體現。

最後,新的信息、引發的新思考、做出的新批判,會與你就舊有的知識融合起來,當下一次你看到有人回覆這個問題的時候,你就會說:這人怎麼寫的和那個叫“千城”的傢伙寫的一樣。這就是新舊知識的碰撞。

第二,強化你的邏輯分析能力

“邏輯”這是一個很虛但卻確實有用的東西,什麼叫邏輯,最簡單的一個例子:
(1)猴子的屁股是紅的;
(2)孫悟空是猴子;
(3)所以,孫悟空的屁股是紅的。

這就是邏輯,至少在邏輯上是沒有問題的。但你以為就這樣嗎?答案當然不是。

因為很多人都知道孫悟空的屁股並不是紅的,或者我們都沒有見過孫悟空的屁股,怎麼能說就是或不是紅的呢?

恭喜你,能想到這一點說明你已經開始思考和批判了。

所以,我們就想去論證“孫悟空的屁股到底是不是紅的”。我們就開始提出各種假設和前提,並得出相應的結論。

假設1:孫悟空是石猴,不是一般的猴子,所以孫悟空的屁股不是紅的;
假設2:孫悟空是七龍珠裡的孫悟空,不是西遊記的孫悟空,七龍珠裡的孫悟空是人形的,人的屁股不是紅的;
假設3:孫悟空既不是人,也不是猴,不能在討論範圍內,所以這個邏輯不成立。

當然,你還可以提出N個假設,得出N個結論。重要的並不是結果怎麼樣,而是這一系列的過程下來,強化了你的邏輯思維能力。

由A→B→C是一種邏輯,但A推導不出B,也是一種邏輯。而另外一個D出現影響了A→B,這也可能是一種邏輯。就在這一次次的假設和論證中,你的邏輯能力絕對遠超於其他人了。

第三,哲學讓你把握人性的弱點,成為一個“人精”(雖然該詞不怎麼恰當)

卡耐基的《人性的弱點》這本書都知道,還有一個詞“底層規律”,估計你也聽過,那這和哲學有什麼關係呢。亞里士多德說:哲學就是上帝思考的方式。上帝創造了我們,自然上帝的思考方式就是最頂級、也是我們所有人“骨子裡”的思考方式。

就好像你聽到“山楂”、看到“山楂”自然就會流口水一樣,每個人都和你一樣。所以,在某些事情上,人的思考方式都是一樣的,你把握了這些思考方式,其實就掌握了人的思考秘密。

舉個例子,美國的名偵探們在抓捕某個罪犯的時候,總是會看這些罪犯的案底,就是他們以前犯了哪些事、搶了什麼地方、怎麼搶的等等一系列所有的信息。

一般都要看好久,別的人都催他們怎麼倆月了都還不去抓人,但他們依然我行我素的看材料。

那,這幫名偵探們到底在看什麼?

答案:他們就是在用哲學的思維找出這些罪犯的思考方式,把自己想象成罪犯本人,根據案底材料去重現作案過程,這樣就知道了罪犯的思考方式。

等下一次罪犯要作案的時候,罪犯的想法自然也就能被這些名偵探們掌握了,這才是最頂級的偵探技能。

所以,“哲學”這東西,歸根到底一句話:有餘力,就學學,不會有壞處;沒餘力,愛誰學誰學。


我是千城,就是那個要讀完1000本書、走過1000座城的男人。

歡迎留言說出你的想法。公眾號:千城撩書。一起打開新的世界!

在下千城


答案是…

學哲學有用,不學也可以!!

這如同帽子,有用,但你一輩子不碰它也行,因此,才有人說:學哲學沒有用!

學哲學的作用對大多數人來說:不學也可以,學了會更好,會更上一層樓,會錦上添花!|



1〉哲學可以增長你的人文知識和思維知識

哲學是一門學科,也是一門學問,你如果不是那麼功利的態度,學一學哲學,肯定比你看電視劇的作用可能要大一點!

世事洞悉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何況是人類智慧的精華一一一哲學呢?

如果學知識只是為了功利性地學以致用,那麼往往欲速不達|!

2>哲學會使你在同級的水平上更高一級!

假設A,B兩人學識相同/能力相似,而A學了哲學,B沒學,那麼A一定比B更具有競爭力和思辯力!!

A與B的區別就象"能文能武"與"一介武夫"的區別一樣l

哲學使人智慧是一道公理!!信不信由你!



3>自然科學者可以不學哲學

不但吃瓜群眾不學哲學不影響人生,而且自然科學家不學哲學,也不會影響科研工作

現代學科越分越細,已經遠離了哲學的涵蓋範圍,已越來越自成體系,其認識方法和分析方法雖然沒有明說這是哲學原理,但實際上己經是哲學的方法了!!一一一這樣學了具體自然學科等於學了一些哲學思想了,因此,自然科學者可以不必單獨學哲學!

但無數事實證明:一個偉大的科學家往往也是半個哲學家,甚至比半個還多!

4〉社會科學者要學哲學

哲學在社會學科中,是NO:1,可以說哲學是社會學科的基礎,因為所有的學科,如果離開了哲學的認識論和方法論將寸步難行!

特別是一些高級幹部及高級管理者更要懂些哲學!



4〉戰略戰術決策者,哲學必不可少!

毛主席反覆強,黨的高級幹部要辯證法就是這個原因!

5>哲學教會人思考

哲學是認識論,認識論/辯證法都是教人如何思考問題思考才有思路,而思路決定出路,你說學哲學有沒有用呀?

6〉哲學教人學會概括

哲學裡有一個金句"透過現象看本質",

面對紛雜的事物/千頭萬緒的現象,如何看本質呢?那就要學哲學的概括方法!!

結束語:

哲學真的可使人智慧,更高度,學了你就有體會…但學不學由你!


歐陽雨晴


本人是哲學系的畢業生,也不止一次聽到別人問過這個問題,今天我就以自己的體會談談看法。

首先大家一定要明白的是,“學哲學”與“做一個哲學家”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學哲學,就像學計算機、學數學、學英語一樣,都是去了解一門知識,增加一種學識。

哲學的課程範圍很廣,但最主要的是哲學史,也就是掌握歷史上的哲學家都有什麼思想。比如中國哲學史,從孔孟老莊,到宋明理學,到魏晉南北朝的“名教與自然”之辯,到唐朝時的禪宗,到宋明理學等。西方哲學史從古希臘哲學講到笛卡爾、康德、黑格爾、胡塞爾、海德格爾等等,大師眾多,學說和學派也非常多。我們要掌握的就是他們的思想內容是什麼,至於這些內容到底對還是不對,有用還是沒用,那就沒法判斷了。

每個哲學家都用自己的方式來認識這個世界,他們牛的地方在於思考的角度,而不是思考了什麼。

此外,哲學的課程還有,美學、佛教史、邏輯學、倫理學、馬哲、科技哲學等二類學科,也是掌握不同思想家提出的觀點。

這樣一來,所謂的學哲學就是增加一個知識含量,並不是讓你當哲學家。就像學文學一樣,並不是要讓你去當作家,而是研究文學史。

學哲學的人和其他文科生沒什麼兩樣,找工作主要還是傳媒、老師、公務員、金融等。

至於哲學的作用在哪裡,我記得當時上課時有一位老師說得很有道理。他說,哲學是一門屠龍術。什麼意思呢?哲學可以屠龍,說明哲學的力量很強大,但實際上,這個世界並沒有龍存在,所以也就無龍可屠。

哲學就是這樣的,聽起來很玄,但你很難企及。如果你有天賦,有雄心,可以提出自己對於宇宙、人類的看法,那麼你就是哲學家了。如果你沒有這樣的才能,那麼哲學對你來說就是一門普通的學科。

落實到具體生活中,我作為一個學過哲學的人,也沒有體會到哲學影響了我的三觀。三觀與人的性格和成長經歷有關,並不是因為學了哲學就通透了,就高級了。不過,我在寫作時,會經常引用哲學家的句子,或者從他們提出的角度去分析問題,看起來彷彿就高深一些。這可能是哲學唯一實用的東西。


陳令孤


我以前也一直認為哲學是“無用的”,我也因此喜歡它,就像我喜愛文學一樣,我是在思考生與死,生命意義與價值等問題時才會想到去翻哲學書。但最近讀了這本叫做《生活的哲學——尋找人生意義的12堂課》之後,才明白,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哲學其實是最有用的。

這本《生活的哲學》講的正是如何將哲學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的,而這正是古希臘哲學最本質的傳統,書中提出把哲學帶回街頭,迴歸日常。

作者朱爾斯•埃文斯,大學時曾遭受嚴重的情緒困擾,患上了社交恐懼症,抑鬱症和創傷後應激障礙,接觸到認知行為療法並通過這種方法治療了自己的情緒紊亂,此後採訪報道和接觸了大理相關人員和實例。他發現認知行為療法就是一種受古代哲學啟發並與此密切相關的心理療法,由此開始了對古代哲學在現代生活和心理學中應用的研究。

埃文斯現為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歷史情感中心主任,長期為《華爾街日報》《泰晤士報》等歐美主流媒體撰文,並發表了大量關於生活哲學的講座。也是英國最大的哲學俱樂部——倫敦哲學俱樂部(LPC)的負責人之一,他與阿蘭•德波頓、朱利安•巴吉尼等其它15位獨具特色的哲學家們一起,共同致力於通過哲學讓我們能真正改變自我,並從此過上更好的生活。

2013年,他被英國廣播公司與英國藝術和人文科學研究委員會 聯合推選為“新一代思想家”之一。

這本書共分12章,每章講述一位古代哲學家的觀點,並用我們當代社會現實生活中的生動實例來進行說明。作者把它設想成一座他夢想中的紙上雅典學院,他請了12位哲學大師來向我們講了12堂哲學課,在這裡課程裡向我們傳授如何控制我們的情緒,如何生活得更好。

校長自然是蘇格拉底,早上他在開學典禮上向我們講述為什麼哲學能夠幫助我們及如何幫助我們。

作者在此談到他領悟到他的社交恐懼症與抑鬱並非心理分析說的受壓抑的性本能,也並非只能用藥物糾正,而是因為有毒的信念和思維習慣導致,就如古希臘哲學家愛比克泰德所說:“人不是被事物本身困擾,而是被他們關於事物的意見困擾。”認知行為療法ABC理論就 由此而來,A指與情感有關係的事件,B指信念或想法,包括理性或非理性的信念,C指與事件有關的情感反應結果和行為反應,C由A、B導致,因此,我們可以通過改變A或B而改變我們的情緒。

蘇格拉底傳統的四步驟則是將哲學用於日常生活的實用方法:認識自己,改變自己,有意識地培養新的思維、感受和行動習慣,最後選擇一種哲學作為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們就能過上更加美滿的生活

白天先由斯多葛派三位哲學家愛比克泰德、魯弗斯、塞內加向我們講授如何控制我們自己的情緒,適應人生中的不完美,做自己生命的舵手,鍛造我們的美德。

在這裡,哲學家告訴我們如何控制憤怒,為什麼和如何做到“接受我不能改變的一切,改變我能改變的一切”。

午餐時,由倡導快樂哲學的伊壁鳩魯教我們如何理性地享受當下的藝術。

下午則是神秘主義和懷疑論的課,由“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的赫拉克利特帶我們思考個人與宇宙的關係及這種思考對我們生活的意義,“魔術師哲學家”畢達哥拉斯教給我們吸引力法則,從蘇格拉底的“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什麼也不知道”到懷疑論者皮浪等帶我們學會批判性思維。

最後一節政治課上思考我們與社會的關係。像狗一樣生活的犬儒派第歐根尼其實是“極簡生活”的最早倡導者,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哲學思想都強調哲學與社會維度,模仿道德楷模的技巧,起源於古希臘哲學家普魯塔克,他被稱為“歐洲的老師”,其教育方法一直是西方教育的核心。

最後晚上又由校長蘇格拉底主持畢業典禮,給我們講授“死亡的藝術”。如何面對死亡,人是否有權結束自己的生命,這是哲學家也是普通人一直在爭論的話題。這裡有形而上的問題,也有與我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因為死亡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問題。

總之,讀完這本《生活的哲學》後,我開始明白,哲學其實是最有用的,也決心今後要有意識地把哲學用於日常生活,收穫內心真正的滿足。


蒲公英的讀書小站


哲學有什麼用?是啊,當代經濟社會,哲學有什麼作用呢?找工作的話,很有可能就失業了,有可能連自己都養不活,更別說什麼為社會、為世界創造什麼價值了?而我說,哲學,是無用之大用!理由如下:

1.哲學,是科學之科學。哲學是總結各門科學的經驗,卻又獨立於其他科學的一門獨立科學。曾經有人說過,當科學家們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攀登上科學的頂峰的時候,哲學家們已經在那兒喝茶了。



2.哲學,是思維之思維。哲學,是對思維的再思考。當我們產生一個想法的時候,哲學問題就是會對我們這個想法進行思考。這個再思考的過程,是螺旋式上升的過程,並不是回到起點。這樣的過程,能夠產生思想的革命,促進人類社會的進步!


綜述一下,這個世界,終究被一種無形的東西統治著——或許我們不知不覺,但是我們的任何行為,都被一種思想統治著。為什麼總說西方和我們東方有很大區別,根本原因就是東西方的思維極其思維方式不太一樣。哲學,就是無用之大用!


世間尋歡客


1. 哲學能夠給人智慧。哲學一詞源於古希臘,本義為愛智慧或追求智慧。中國古語說:“知(智)人則哲”,哲學就是智慧之學,即愛智之學。哲學的智慧表現為一個人對自然、社會和人生的正確認識,即讓人正確地看待宇宙和人生。馮友蘭認為,哲學的功用在於提高心靈的境界,正所謂哲學“定位宇宙,安排人生”。


2.哲學能夠使人對生活充滿希望。李瑞環在《學哲學用哲學》中談到:“學懂了哲學,腦子就靈,眼睛就亮,辦法就多。”哲學的任務在於尋找光明,在人類生活的路途上點起前行的明燈,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作為智慧之學,哲學可以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加美好。蘇格拉底認為,未經反省的生活是沒有價值的生活。同樣的遭際,為什麼有的人能夠在漫長而短暫的生命歷程中笑看人生百態、靜觀世事無常,有的人卻沉浸在痛苦中無法自拔。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我們是否以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去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3. 哲學能夠開闊人的視野。哲學的研究對象是人與世界的關係,它從整體上把握人與世界關係的一般內容和普遍形式。哲學的使命在於對四方上下的探索和對往古今來的追尋。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
4. 哲學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哲學以具體科學為基礎,是自然科學知識、社會科學知識和思維科學知識的概括和總結。
5. 哲學能夠提升人們的

邏輯分析

能力。用世界觀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就轉化為方法論。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6. 哲學能夠使人思想深刻。哲學是“思考的思考”,即反思性思維活動。反思是對思維對象的再思、三思、多思。由於反覆思考,形成了關於對象的舊的思維、新的思維和更新的思維的一系列差異,此時就會反過來引起對思維本身的思考。哲學以批判性思維為己任,思考個人及社會的侷限性,從而提升人們自主思考的能力。
7.哲學能夠使人品格堅毅。聯繫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徵,是人們考察事物、分析問題的基本原則。規律是事物運動變化發展的必然趨勢。唯物辯證的歷史觀揭示了歷史的發展規律和發展趨勢,從而使人具有理想目標和為目標而奮鬥的堅定信念。
8.哲學能夠使人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哲學的智慧是在人們處理人與世界關係的實踐中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哲學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哲學作為一種世界觀是關於人的“生”的學問,是教人們如何生存、如何生活得有價值。只有哲學才能真正“看透”人生,教人明確人生的意義、目的和價值。
哲學是一種生活態度。作為生活態度,哲學要確立的是終極原則,這種原則是人生行為的最終根據。有了這種原則,就確立了人生方向,也就確立了生活態度——寧靜致遠、睿智通達。

Noodles17216559776


學哲學,有大用。原來的哲學,涉及物理學、邏輯學、數學、社會學、倫理學、語言學、修辭學、美學。現在的哲學,或是社會哲學。

哲學的用途:探索與利用自然的大規律,制定與完善社會的大規則,理清與提升思維的大觀念。


哲學的本質:看走向,要系統全面;搞設計,要化繁為簡;做事情,要靈活多變。

中國的哲學:無為無不為之道學,無可無不可之儒學,無有無不有之佛學。

西方的哲學:概念與實證之邏輯,數量與形態之物理,物質與運動之辯證。


以下,是我信奉與精選的十大經典哲學理念。適當給點應用上的解釋。

TOP1:道法自然。其一,自然規律,有道可循。其二,自然的傑作,人類的楷模。這是中國哲學的最高理念。

TOP2:無為而治。其一,不要人為做作,自找麻煩。其二,因勢利導,四兩撥千斤。這是老子道德經的基本理念。

TOP3:奇正互用。其一,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其二,真真假假,假假真真。這是孫子兵法之軍事鬥爭的基本理念。

TOP4:既濟未濟。其一,既往管用的,未必現在管用。其二,繼承發揚,與時俱進。這是易經的一個重要理念。

TOP5:相反相成。其一,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其二,物極則必反,波粒二象性。這是唯物辯證法的基本理念。

TOP6:大道至簡。其一,自然的最省事,最高效。其二,上善若水,海納百川,厚德載物。其三,低調做人,與人為善。其四,最小作用量,測地線循環。


TOP7:結構與功能。其一,有什麼結構,就有什麼功能。其二,想什麼功能,必然對應某種結構。這是系統論的基本理念。

TOP8:數與形合一。其一,函數式疊代幾何圖。其二,電腦原理:二進制疊代二極管。這是數學思維的基本理念。


TOP9:概念與實證。其一:對的理念,必然找到對的實證。其二,對的實證,未必找到對的理念。最典型:邁克爾遜莫雷實驗,哈勃望遠鏡的多普勒紅移。

TOP10:物質與運動。其一:宇宙是無限的,世界是物質的。其二,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螺旋的。這是辯證唯物論的基本理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