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9 徐晃二十回合故意敗給顏良背後的考慮:一為關羽,二為曹操

三國演義里名將之間的單挑不少,大戰三百回合兩百回合的也不在少數,武力值相差不大的往往都是平局比較多,大部分實力即使有些差距但是從回合數看來也比較正常,但是演義裡有一場單挑的結果卻有點讓人看不明白,因為按照正常來說結果應該不至於如此突兀,這場單挑就是白馬之戰中,袁紹手下大將顏良在連續殺了原呂布八健將的宋憲和魏續之後,曹操手下眾將慄然的情形下徐晃出戰顏良,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武力值在曹操大將中居前列的徐晃居然二十回合就被顏良擊敗!

徐晃二十回合故意敗給顏良背後的考慮:一為關羽,二為曹操

顏良雖然位居三國二十四名將榜倒數位置,但是憑藉此戰卻赫然發現武力被嚴重低估,如果單憑20回合擊敗徐晃來看,顏良武力足以躋身三國武力榜前五名。可是問題是顏良真能二十回合擊敗徐晃?這背後是否有不為人所知的原因呢?我們不妨作一些猜測和分析。

徐晃二十回合故意敗給顏良背後的考慮:一為關羽,二為曹操

徐晃20回合敗於顏良有三個可能:第一,徐晃當時有病或者有傷在身,實力打了折扣。這個可能性不大,曹操沒必要讓自己愛將去冒這個風險;第二,顏良確實有20回合擊敗徐晃的實力。我們做些比較,顏良和文丑兩人武力相差應該不大,徐晃可以和許褚50回合戰平,許褚可以和馬超打上200多回合,許褚和趙雲30回合平手(沒繼續打下去),馬超20回合擊敗張郃,趙雲30多回合擊敗張郃,趙雲50-60回合平文丑,列舉這麼多其實是想說明兩點:其一徐晃武力強過張郃,作為和顏良齊名的張郃總不至於十幾個回合就敗於顏良之手吧?其二徐晃在文丑手下支撐30-40回合沒問題吧,這樣一來,顏良武力比文丑能高出這麼多?所以說顏良確實有20回合擊敗徐晃的實力這點也有點讓人懷疑。

徐晃二十回合故意敗給顏良背後的考慮:一為關羽,二為曹操

排除了第一和第二個可能,那就只有第三個可能了,那就是出於某些考慮,徐晃隱瞞了實力故意20回合輸給了顏良。如果是這樣的話,徐晃為何要這樣做?背後有什麼考量?仔細分析下會發現可能和關羽有關係。

徐晃二十回合故意敗給顏良背後的考慮:一為關羽,二為曹操

第一,激起關羽好勝之心。關羽有好勝之心演義裡有過類似戰例,當初北海救孔融時,關羽就搶在太史慈之前出戰管亥,結果是數十回合管亥被殺,武將有好勝之心不足為奇,關羽自詡武力,如果看到徐晃20回合居然就敗於顏良之手,自負勇武的關羽很有可能興起和顏良一較高低之心。

徐晃二十回合故意敗給顏良背後的考慮:一為關羽,二為曹操

第二,激起關羽同仇敵愾的怒火。關羽一生沒有幾個朋友,除了劉備和張飛之外,他在投降曹操期間倒是結交了兩個朋友,一個是之前就惺惺相惜的老朋友張遼,一個是新朋友徐晃,三人意氣相投,而且關羽很可能和徐晃有半師之誼,關羽此人義氣為重,如果看到自己為數不多的好友之一如此輕易被顏良擊敗,難免會起為之出頭的念頭。

徐晃二十回合故意敗給顏良背後的考慮:一為關羽,二為曹操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問題來了,徐晃為何如此煞費苦心的要激起關羽去挑戰顏良?這就可能和曹操想留下關羽有關係了:關羽投降曹操後,曹操對他待之甚重但是關羽寸功未立,曹營眾將對此有頗多微詞,如果關羽能順利斬殺顏良,一方面可以堵住對關羽看不慣之人的嘴,這是徐晃出於朋友私誼為關羽考慮;另外一方面劉備在袁紹處,關羽殺了袁紹頭號猛將也能斷了關羽找劉備之路,這是徐晃出於公心為曹操考慮。

所以,徐晃20回合敗於顏良之手很有可能是徐晃故意為之,以此激起關羽出戰顏良,從而使得關羽能順利留在曹營,這應該是徐晃故意輸給顏良的原因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