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 新冠肺期间的深思(转载)

“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只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流浪地球 》

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看疫情数据,增加了多少人。想必这数据令无数人压抑甚至恐慌。

我们其实一直离危险不远,只是不自知。 ‘’非典‘’十几年过后,又来‘’新冠肺‘’。白岩松曾说:任何事情在历史中发生过,都很难真正消失得无影无踪,都会留下或长或短的影子。对于后人来说,如何去面对这个影子,总是考验。

一场“新冠肺”让所有人看到了安静下来的世界,自觉地在安全的圈子里安分守己。作为万千之一的普通人,在极具穿透力的网络中,在无数报道与评论中,也该认认真真地思考了。

一. 敬畏生灵。

世间万物皆有灵性,我们要尊重自然,要有所敬畏。

看过一篇文章,说世上有四种生灵是不能食用的。第一种是有仙风道骨的,诸如仙鹤、鹭鸶等,它们那沾染着仙气的高贵优雅,是引人遐思的;第二种是被民间传说为“神”或“仙”或是与“神仙”沾边的动物,诸如狐狸、黄鼠狼、蛇、乌龟、蛤蟆等,它们长相不喜人,但它们是上天派来帮助人类共同守护地球的;第三种是长得非常美丽非常养眼的,诸如孔雀、翠鸟等,它们是用来欣赏的;第四种是名字非常奇特的,诸如吉娃娃、琴手蟹等,它们是用来激发想象力的。

还有最近看到的一段关于蝙蝠的:凭一己之力封印了病毒千年,昼伏夜出,努力扮演一个孤独的潘多拉盒子,而且长着一张死神脸,如此的低调,万万没想到……还是扛不住被吃,这生生世世的努力,终究还是没有逃过猎食者的魔掌。

老祖宗早已给我们筛选了足够多的食物,所以我们不要为了标新立异尝试吃那些本不该吃的生灵。那些生灵的存在自有上天的用意,绝不是让它们作为食物,来满足贪食者的口腹之欲,增添他们炫耀的资本。

二. 崇敬英雄

钟老以及战斗在第一线的所有医务人员,在夜以继日的工作时,我们应该意识到那些危难中依然冲锋陷阵的人们,到底有着多么强烈的热爱和勇气。

当大多数人为了躲避这场灾难而宅在家里吃饭睡觉刷头条的时候,有多少人拼命奋战在一线,在生与死的边缘如履薄冰,他们都是别无选择,别无他求,只为了祖国的召唤,党和人民的重托,这就是责任、使命与担当。

请不要忘记这些英雄,也不要忘记这场灾难。然后敬畏生命,敬畏自然。

三. 少数人违反了规则,大多数人在买单。

日常开车时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前面的车子突然停下来、没有预兆的急转弯,或是开车人漫不经心的打电话、看风景。但是,同向的车并没有预测到你的突然情况而追尾,不管事后谁承担责任,都是损人而不利己。

社会的制约,除了有法律的约束,我们是否应该自律与节制。毕竟,无论是谁,我们共享一个星球的空气。

对于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来说,爱护自然就是爱护我们自己,我们能够做的应该是顺应自然,敬畏生灵,少一点猎杀和索取,多一点和谐共生,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和睦共生。

四. 免疫为王

《黄帝内经》提出了防治瘟疫的方子:“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躲开瘟疫的最好办法就是:让身体正气长存!

何为正气?其实就是免疫力!在病毒细菌和疾病面前,没有人可以靠运气逃脱。唯一让你躲过灾难的一定是你身体里的某种原生能力。这种能力胜过最优秀的医生和药品,请善待它。因此, 健身是项终身的事业,这次瘟疫过后,一定有更多的人会意识到这一点。

五. 焦虑中读懂期待

该来的总要来,勇敢面对,听政府的话,听医生的话,都好好的,静待佳音。

若注定家国必有此难,别惧怕,别恐慌。我们相信,冬天从这里夺走的,春天会交还给我们。黑夜来临,却总有人执光而行,呵护我们一片祥和。

六,愿独立思考,然后尽己所能。

缺乏死亡教育,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对生命失去敬畏。这会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极度珍惜自己的生命,二是极度无视其他生命。灾害面前,这两种现象都会畅快淋漓的暴露出来。

前几天蔬菜大米,昨天就是双黄连口服液。今天读到一些调侃:专家要说吃屎能抑制病毒,这大半夜的,化粪池都得撬开!

关于未来

疫情终会结束,但是,是否会像SARS战役的结束后那样,人们的脚步又慢慢加速,快速生活当中特有的问题又一一回归,病毒肆虐中立下的“珍惜健康”“珍爱家人”等信念也如同平日里的很多海誓山盟一样转瞬即失。

猎食者、美食客继续得过且过,英雄们继续负重前行,世界还是那个世界,规则从未改变。

愿我们都能有新的开始,与自然,与他人,与自己。

借用一段话作为结尾:在能锻炼的时候,尽兴锻炼;在能流汗的时候,尽兴流淌;在可以努力的时候,尽情拼搏;抓住生活中小小的痛苦和快乐,我们都是幸运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