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衛生紙像金子一樣珍貴?日本、美國民眾在大量囤紙……

眼下,新冠病毒正在全球範圍內蔓延。而隨著確診病例的不斷增長,很多國家的民眾開始精神緊繃。這也讓“超市貨架幾乎在一夜之間被搶空”的消息,從世界各地陸續傳來。在這種特殊的時刻,大家想囤貨的迫切心情自然是一樣的。但不一樣的是,我們主要的需求是囤糧囤面。可有些國家的民眾,在囤吃喝的同時,竟然還把超市的衛生紙貨架也給買空了...(一)在日本,因為大量群眾不斷排隊採購衛生紙,導數衛生紙的價格水漲船高。據報道,原本只需要幾塊錢的捲紙,價格一路暴增了10倍,這讓超市不得不採取限購的策略。衛生紙愈加難買,這讓不少人竟在社交媒體上炫耀起自己買到的紙..…。而在美國,大量顧客湧入超市,用一買一車的方式,同樣將衛生紙貨架一掃而空。

這不禁讓很多人產生了疑惑:日本人和美國人為什麼如此青睞囤衛生紙呢?事實上,和口罩不同的是,衛生紙在防疫面前並不能起到什麼的特別的作用。而日本人和美國人之所以如此瘋狂的囤紙,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怕缺貨。

(二)首當其衝的,是這兩個國家的用紙量都非常驚人。據Statista2017年發佈的數據顯示,美國人均每年要消耗141卷廁紙,位居全世界第一。日本人均每年消耗91卷廁紙,位居全世界第四。對比之下,這個數目在中國僅為49。也就是說,美國人平均約2.6天就用掉一卷衛生紙,日本人則平均每4天用掉一卷,而中國人平均7.45天才用掉一卷衛生紙。那麼前兩者是怎麼用掉這些紙的呢?大家知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用紙的主要地方就是擦嘴和上廁所。但美國人就不一樣了。鑑於衛生紙又便宜、吸水性又好很多時候,美國人並不愛用抹布、拖把之類的工具,而是直接用紙來做清潔。不僅是家庭,美國企業用起紙來也是一點都不心疼。有人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美式生活方式有哪些浪費的細節?結果有人舉了個例子:有人曾在美國最大的藥品零售商CVS購買了三樣東西,然後曬了一下發票,那麼這張紙有多長呢?也就一米七幾,據說打破了“世界最長的收據”紀錄..……。至於日本人,則因為非常愛乾淨,同樣習慣於用衛生紙擦拭生活用品。且日本人的皮膚角質層比較薄,每到櫻花盛開季節的時候,他們對衛生紙的需求就會大增。此外,日本還有“紙巾派送文化”,即企業很喜歡用送紙巾的方式來做推廣。這些都增大了日本衛生紙的使用量。其次,日本和美國的造紙原材料,在一定程度上依賴進口。2019年,國際公益環保組織”自然資源保護協會”發佈的報告稱,美國衛生紙產品的原料為木漿,多半來自加拿大北部的原始森林,為了製作衛生紙,伐木業者每年砍掉約40萬公頃森林。而日本此次出現如此瘋狂囤衛生紙的現象,除了的確有大量用紙的需求外,還和一個謠言有關。據報道,在日本的社交網站上出現了一個謠言:“廁紙和口罩使用的是相同材料,廁紙的生產地是中國,需要從中國進口,其物品會出現短缺,最好提前購買”。真相自然並非如此。川一製紙株式會社就站出來澄清:日本廁紙使用的材料裡70%是來自回收的廢紙,主要是廢棄的打印紙、書籍、報紙,其餘約30%是來自於加拿大、印尼等地的海外進口木材,從中國進口的原材料只有2%。可透過現象看本質。要不是因為日本部分造紙的原材料的確需要進口,那些不明原因的公眾,怎麼會這麼容易就相信了謠言?而那些本有分辨能力的人,又怎會因為怕疫情期間原材料有運輸不進來的風險,也隨大流的開始搶購?

(三)突然來的疫情,讓所有人的生活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而就像當初我們瘋搶雙黃連一樣,美國人和日本人搶紙的行為,其實並不可笑。說白了,大家都是在為自己及家人能夠平穩渡過疫情,而做著力所能及的努力。最後衷心希望新冠病毒能早日被戰勝。這樣世界各地的人,才能恢復到正常的生活中去,而不是整體需要想去哪搶購生活物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