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金華開發區專車、專機、專班開啟復工復產大門

金華開發區專車、專機、專班開啟復工復產大門

2月21日下午,搭載著160名東北三省務工人員的金華開發區復工返程專機,從吉林長春飛抵杭州蕭山國際機場。李建林/攝

中國經濟導報

這個春天註定是不平凡的,不只是因為艱難的疫情防控,還有那些堅守在戰“疫”一線的人們,以及在復產復工過程中那些難忘的人與事、那些難忘的瞬間。

位於浙江省中部的金華經濟技術開發區,政府部門和企業通過專車、專列、專機等各種不同的交通方式接員工回到各自的工作崗位上,這種克服各種困難著力進行復產復工的精神,令人動容。

專車專機打通復工復產路

一架飛機,飛越2000公里,從吉林長春到浙江杭州蕭山;數輛大巴,跨越200公里,從杭州蕭山到金華開發區。2月21日下午,搭載著160名東北三省務工人員的金華開發區復工返程專機GJ8683航班抵達蕭山國際機場。當日晚上8時20分,6輛載著包機來金員工的大巴車,駛入位於金華開發區的浙江萬里揚新能源驅動科技有限公司廠區。金華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李斌峰和浙江萬里揚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顧勇亭早就在公司等候迎接,待員工們再次測溫後,給員工代表獻上鮮花。

在此之前,接機大巴車一到達G60金華高速出口,來自萬里揚的工作人員就送上了事先準備好的套餐。“你們辛苦了,歡迎來金華開發區工作。”工作人員對復工復產的員工們說。

當天,金華開發區還包了8輛大巴,專程前往貴州、河南等地,為浙江今飛凱達輪轂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博星工貿有限公司、浙江銀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20餘家企業接回近180名員工。

在確保疫情可控的前提下,金華開發區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戰”,有力有序推動各類企業早復工、快生產。截至目前,開發區省市重點項目已全部復工,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234家,復工率95%;限額以上商貿服務業企業復工167家,復工率86%。規模以上企業返崗員工3萬餘人,其他市場主體返崗約8000人。從用電情況看,2月15日以來,開發區工業企業電力指數一直名列全市第一。

專車、專機、專班,在“疫情防控與復產復工”的“雙戰場”,金華開發區主動作為,展示出“開發區速度”。

指導專班為企業復工復產保駕護航

金華開發區根據“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的任務要求,把疫情防控的戰場當作考驗自己的考場,全員全力投入到防疫期間的企業復工復產指導工作中。

2月10日,金華開發區成立企業復工復產指導專班。由衛健部門工作人員對專班人員進行業務培訓。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專班分為江南片和金西片兩個組,把綠源電動車有限公司等22家規模以上企業中有宿舍的企業作為重點服務對象,由班子成員帶隊,主動上門進行防控工作指導。

專班工作人員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案、防控物資儲備、隔離場所設置、工作廠區消毒,到就餐、生活物品消毒、個人衛生、垃圾處理等各方面進行了現場指導,為保障轄區企業安全復工夯實基礎。

據瞭解,截至目前,已指導150多家企業開展防控工作,培訓企業人員近1000人次。

打贏企業復工主動戰

從1月27日開始,金華開發區集中力量對規模以上企業、重點項目工地開展摸底調查,提早制定返崗應急預案和“三服務”工作方案。2月10日,金華開發區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進入重要窗口期。同日,開發區“復產復工窗口”開啟。優化審批流程,變“審批制”為“備案制”,實行“白名單+綠色通行證”制度,加強企業員工住宿、餐飲等服務。出臺“建設工地復工八條措施”,促進在建項目、建築業、房地產業有序復工。設計研發市場主體復工復業網上備案系統,簡化“六小行業”等復工流程,目前,4431家完成備案、3592家已復工。

寧可過一點,不能鬆一下。一場新戰“疫”,正在金華開發區展開。

想要復工需要符合哪些條件?準備哪些材料?廠區和員工防疫工作要注意哪些方面?……面對企業的一個個疑問,開發區想企業所想、急企業所急,2月份以來做了大量功課。

840名湖北籍員工、70名溫州籍員工、162名台州籍員工,247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已全部完成責任書籤訂……截至2月17日下午6時,金華開發區最新一組工業企業排查數據出爐。面對涉及人員多、防控壓力大的企業復工現狀,開發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門管控組工業企業小組早在1月26日,就開始對全區1800多家工業企業進行排查,並保持每天對全部工業企業排查一遍。

外地籍員工所在企業、人名、籍貫、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及人員動態……在工作人員的電腦上,一家企業一個檔案,每一條信息都準確詳細。1800多家工業企業中,247家規模以上企業實現了“一企一檔”。

一邊是集中精力把疫情防控工作紮實做到位,一邊是有力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產。

2月4日,由開發區經發局局長朱明帶隊的工業企業小組,兵分9路,深入83家億元以上工業企業“把脈問診”,查看企業防疫工作落實情況,指導企業復工事宜。

金華開發區發佈的《開發區企業(園區)開復工七步工作法》對企業復工條件、復工所需準備、復工備案審批流程、復工疫情防控等關鍵環節一一作出詳細解釋。

2月7日,在前期調研的基礎上,開發區發佈《金華經濟技術開發區關於做好企業疫情管控及開復工“三服務”工作實施方案》,長達74頁的內容涉及企業復工流程、外地員工返金、宿舍管理等各個方面,讓企業對申請復產復工一目瞭然,這也是金華市最早推出的企業復工操作指南。

復工難題有求必解

“太感謝你們了,沒想到這麼快就送來了口罩,解決了我們的燃眉之急。”目前,金華開發區幫助企業協調口罩超60萬個、消毒液近3500件、測溫儀器500餘個。

這是開發區構建常態推進、精準服務、注重質量的企業“三服務”機制的一個縮影。因為疫情防控壓力大,企業復工復產並不容易。缺口罩、原材料緊缺、銷售通道不暢……復工企業仍存在不少難題。為此,開發區在“三服務”的基礎上,建立了“政企直通車”結對聯繫制度,班子成員每人結對聯繫20家左右企業,與企業負責人建立“一對一”直接聯繫制度,實現規模以上(限上)企業全覆蓋,通過開展上門服務、現場辦公、包乾督辦相關企業反映問題等形式,暢通聯繫渠道,瞭解企業訴求,解決企業發展難題。

為更快、更好幫助企業解決問題,每位領導班子成員第一時間與結對的企業負責人建立了微信群。對於群內反映的問題,相關人員及時回覆確認,做到有問必答,充分發揮“店小二”精神。

據金華開發區經濟商務局介紹,截至2月19日,金華開發區44家線上數字經濟企業已全部復工,復工率達100%,居金華市前列。針對共性問題,開發區積極聯繫生產商,通過贈與、組織購買等多種方式,以最大力度保障企業防疫物資。截至目前,開發區已為數字經濟企業協調解決一次性醫用口罩近20萬隻、消毒水2000公斤、額溫槍等溫度測量儀器200餘個。

為確保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開發區還實施駐企服務員制度,為企業提供服務指導,實現企業網格全覆蓋。服務員直接融入企業疫情防控一線,為開復工提供便利。針對企業行政區、生產區、生活住宿區的防控要求,服務員還會開展定期檢查與不定期抽查,確保防控措施落實到位。

政策禮包援企穩崗

在金華開發區,把企業家當自家人,從來就不是一句空話。企業鉚勁,政府推力。面對企業復工後招工難、用工難問題,開發區相關部門第一時間行動起來。

金華開發區利用官方網絡平臺,為轄區企業組織網絡招聘會。網絡招聘大會邀請函一經推出,短短一個小時點擊量達1000多人,有數十家企業報名參加。截至2月20日,已發佈42家企業招聘信息,點擊量超過60萬人次。

據瞭解,為確保疫情防控期間公共招聘活動持續開展,做到就業戰“疫”兩不誤、招聘求職並舉,金華開發區黨工委宣傳部、組織人力社保局和當地媒體一道著力為各類服務對象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通過在當地媒體平臺開設“春風行動”網絡招聘會欄目,還特別製作了一封“網絡招聘邀請函”,線上發動鄉鎮(街道)黨組織力量積極轉發,邀請開發區內各大有需求的企業及廣大求職者參與其中。

目前名單中有畜牧類、電子類、紡織類、工業類、工業商貿類、化工類、建築類、汽車零部件、商貿類、數字經濟類、住宅類等11個行業類別,求職者可根據需求自行下載查看,或登陸“金華開發區發佈”及當地媒體客戶端查看招聘詳情。目前,很多求職者已經把“金華開發區發佈”視為最熱門的網絡招聘平臺。

金華開發區此舉給企業吃下了定心丸,構建開發區企業與求職者之間的網絡橋樑,受到了企業與求職者的一致好評。

管理創新搭建“共享用工平臺”

連日來,金華開發區組織人力社保局搭建“共享用工平臺”,確保求職應聘及轄區企業招聘正常開展。“共享用工平臺”分為勞務派遣、網絡招聘會、“老帶新”等模式,通過前期摸排收集有招聘需求的企業,同時聯合轄區內人力資源公司的力量,精準對接雙向需求,解決企業用工缺口問題,實現科學有序復工復產。

目前已對接30餘家人力資源公司。出臺系列獎勵政策,通過報銷車票、過路費等交通補助的形式,鼓勵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員工儘早返崗;通過發放用工補助、“老帶新”獎勵等形式,激發企業招工積極性,挖潛老員工人脈資源;通過設立招工補助、特別貢獻獎等形式,鼓勵勞務中介、對口勞務協作工作站等推薦並組織員工來金就業。

2月17日,在“共享用工平臺”的基礎上,金華開發區發佈補貼新政。企業每吸納一名新員工就業滿3個月,補助2000元;老員工每推薦一名員工就業滿3個月,獎勵1000元;勞務中介每推薦、派遣一名新員工,最高補助1000元;企業開展線上技能培訓最高補貼95%的培訓費……8條新政從各個方面“真金實銀”為企業發放補貼,幫扶企業盡最大可能穩定就業崗位。(記者:沈貞海 通訊員:陸慶豐、許新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