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肺炎自查—疑似者指南篇


肺炎自查—疑似者指南篇


隔離期間,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

1.保持對他人的關懷。即使在隔離的空間內,你也依然可能成為一個助人者,能夠找到幫助其他人的辦法;

2.保持與外界的溝通。不管是與傾訴,還是記錄自己的情緒日誌,都會很有幫助;

3.理性獲取權威來源的內、外部資訊,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另一方面,謠言和聳人聽聞的消息都是信心的隱形殺手,要提高警惕。


居家隔離需做好的4件事?

與感染人群同居或者近期有接觸史的人,即使無症狀也要居家自我隔離,若出現發熱、咳嗽等可疑症狀,立即就醫排查。在自我隔離期間,務必做好以下4點:

1.一個人住單獨房間,家人一定要保持安全距離。

2.室內定期開窗通風,以稀釋病原體降低傳染性,做好消毒工作。

3. 注意營養均衡的飲食和充足的睡眠休息,保持積極、良好的心理狀態。

4.期間如果有社區醫院醫生、疾控中心工作人員上門家訪,也請積極配合。


什麼是疑似病例?

醫生會先問3個問題:發病前兩週內有無武漢市旅行史或居住史?發病前14天內是否曾經接觸過來自武漢的發熱伴有呼吸道症狀的患者?周圍是否聚集性發病與此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有關?


如果以上任何一條回答為“是”,同時符合以下臨床表現的任意2條,則判定為疑似患者:

1.發熱(腋下體溫≥37.3℃);

2.具有肺炎影像學特徵,即早期呈現多發小斑片影及間質改變,肺外帶明顯。進而發展為雙肺多發磨玻璃影、浸潤影,嚴重者可出現肺實變,胸腔積液少見;

3.發病早期白細胞總數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細胞計數減少。


疑似新型肺炎患者,是否一定需要住院隔離治療?

若醫療資源緊張或者輕症患者可遵醫囑居家隔離觀察,但須在所在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登記管理。


對於出現發熱、乏力、咳嗽的患者,到醫院後,首先會由護士測量體溫,引導至發熱門診就診,門診醫生會詢問2周內是否到過疾病流行區,是否接觸過可疑或確診病例,周圍是否有聚集性感染病例。

如果懷疑是新型肺炎,醫生會採集咽拭子、痰液等標本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或有條件的醫院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如果檢測結果為陽性,即可確診。


新型肺炎在潛伏期不會傳染?

錯誤,新型肺炎潛伏期也會傳染。

潛伏期是指病原體侵入機體到出現最早臨床症狀這一段時間。不同傳染性疾病的潛伏期不同,有的只有數天,有的可以持續數年。針對此次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李蘭娟院士介紹,以目前的發病情況看,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者,在潛伏期是有傳染性的。傳染性最強的時期,可能正是在潛伏期後期到症狀最嚴重這一時期,一是因為這一時期病毒活性最高、數量最多;二是因為冠狀病毒是呼吸道感染,此階段咳嗽等症狀嚴重,故排出病原體也較多。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