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多年努力才成為了公司老總,發現新來的下屬能力遠超自己,怎麼辦?

水雲間花雨者


那恐怕能力超過你的人非常多,每個人都要,絕大多數人的“快樂”,“幸福”都是說不出口,自欺欺人的謊言。對公司和員工而言,付出精疲力竭的努力變不成績效總是個麻煩事,地雷,定時炸彈💣。“怪別人太優秀”總是個太不思進取的理由。🍎🍎🍎

到了那個崗位不是就配得上那個崗位,而是要永遠進取,配得上任何崗位,讓別人心服口服,無話可說,這才是為官之道?否則領導,上司,員工都會對你不滿意,可能上司只是員工不提只好將就你不好講,員工不敢講,危機一直都在。🍎🍎🍎

如果你自己自我封閉,自以為是,別人不敢違逆你,就算你的手下比你牛🐮,你都不知道而已。🐸🐸🐸🚶🚶🚶🎥🎥🎥


向日葵8853161210914


首先你是公司老總,不是老闆,你確實有被老闆換人的風險。別聽那些雞湯話,唐僧不如四個徒弟,劉備不如幾個兄弟,那是因為他們有“背書”,他們不是老總,他們都是老闆。如果老闆發現你的下屬比你本事大,能給公司掙更多的錢,請問哪一個老闆不喜歡錢?你能掙一千萬,這個新人能掙一個億,你說老闆會不會動取代你的心思?

首先,你遇到一位好老闆,能夠貫徹所謂的經營之道,讓總經理手下的人才都超越他,而更欣賞總經理。這樣的老闆,幾乎就是胸懷修煉到聖人級別了。現實中,很多老闆會實事求是地啟用能力更強的總經理。

其次,你的問題是,不是與下屬比能力,而是比駕馭能力。你能駕馭他,就不用擔心。如果你駕馭不了新人,新人會不會取代你呢。千萬不要考驗人性,人性是最經受不住考驗的。如果新人知道自己超越你,他動的心思絕對比你多,他的目標就是取代你,要麼就是離開你。

再次,到底應該怎麼做呢?應該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策略,不可能有標準答案。

一是承認自己不是最厲害的人。但是下屬比你厲害,你就要提升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厲害,才能坐穩位置。

二是用好這個能人,是對老總的用人哲學的考驗。你的風險在於兩點,一是他可能想取代你,二是他可以離開你。你怎麼用好他,要費很大腦筋的。

三是作為總經理,老闆看中的不僅僅是你的能力,更看中你的綜合素質。不是能力最強的人,才能當總經理的,這是老闆的用人之道,也是最基本的原則。

四是,但是,如果這個新人,能力超越你,綜合素質也超越你呢?甚至胸懷也比你寬廣呢?說明這個總經理,讓他來當,比你當,對公司更好呢。你想過沒有。你作為總經理,被更全面的厲害人物淘汰,難道也不是客觀規律嗎?

五是,我的意見是,坦誠相待,發揮他的長處,心裡預防他背後害你,就可以了。至於結局如何,那就順其自然吧。


職場火鍋


有危機感不一定是壞事,可以倒逼自己與時俱進。

通過多年的努力,能走上老總崗位,說明自己既有過硬的業務能力,又有很好的團隊管理能力,這是自己的長處,是自信的基礎。

發現新來的下屬,某些能力遠超自己,首先要定性為是一件好事,因為強將手下無弱兵。人無完人,團隊的優勢就是將各人的長處發揮出來,形成合力,從而表現出強悍的戰鬥力。因此,你對他的管理就是“壓擔法”:直接下任務。同時,虛心學習人家的長處,使自己在管理上更加從容自如。

如何對優秀的下屬負責

有的人對優秀的下屬,採取打壓態度,總以為這樣就可以保住自己的位置。其實不然,因為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正確的做法是:

  • 體現薪酬制度的合理性。業績好,該給的獎金一分不少;連續三個月考核優秀,該調資的毫不含糊;該給人家的榮譽,不要猶豫不決。
  • 給予足夠的成長空間。因為員工選擇公司通常看三點,即合理的薪酬制度,有未來有良好的成長空間,以及老闆的人格魅力。所以,對於優秀的員工,一定要給予足夠的成長空間。比如,你可以把部門分成二組,你帶一組,他帶一組,相互PK,這樣既驗證誰到底是驢是馬;又能相互學習,共同提高;更能使部門業績不斷增長。這是老闆樂見的!
  • 待時機成熟,可以將他推薦到合適的崗位做領導,既為公司培養了人才;又使他從心底裡尊敬你,佩服你。

利他思維是時代潮流

把對手培養強大,倒逼自己成長,這已是很多規上企業在使用的利他法則。因為砍斷別人的腿,並不能使自己跑得更快。相反,在獵豹與藏羚羊的追逐大戰中,能生存下的獵豹會奔跑越來越快;能生存下來的藏羚羊也是奔跑越來越快。

同樣的道理,與優秀的下屬一起工作,在利他思維指導下,完全可以實現互幫互助,相得益彰!


紅藍推演


我之前在一家公司做了幾年業務,後來被提拔業務經理,因為那時候我也是要做業績的,所以我每天就壓力很大,因為我手下的業務水平都不差,可能因為我做的久客戶多。

很擔心被她們超越,一個是自己面子掛不住,一個是擔心老闆隨時換人,這樣持續了兩年,我天天加班到深夜,客戶各種要求我個人能滿足的就一定去做,感覺很累。

後來老闆外聘了一個業務員水平很高,那個人也很高調,我感覺壓力很大,實在受不了,我就辭職自己創業去了,這樣不擔心被別人威脅了,當然創業大潮更是風急浪險,不過還好我挺過來了。


水手我在一直在


不知道是我心胸狹窄還是自私?反正看到提問第一感覺就是:一山不容二虎!人都有自私的一面,留下他(她)就等於給自己埋了一個雷!這樣的人不論在哪都是一個競爭對手,而絕對不會是一個好員工。


用戶花開花落幾春秋


唯一能做的就是提升自己嘍!特別是在馭人方面的能力需要提升。總不至於讓賢吧!

以職場實踐的角度而言,需要我們身為總經理在思維方式、格局、視野乃至管理思維等等各個方面進一步的提升、完善自己才好。

老鬼站在幾個層面、角度和大家做些個人觀點的分享:

一、身為總經理應該對於“能力”的理解與認知,有更高緯度的認知

1、接納自己絕對不是“最強大”之人的現狀

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能是自己身邊所有人中最強的,都會有不如他人的某些弱點、弱項或者缺點。這是一個非常正常且合理的現實而已。

坦然甚至淡然的對待這個現實,不因為這種現實狀況的存在而有任何心態、情緒的起伏、變化才是一個總經理該有的職業素養。

2、總經理的崗位職責決定了,你不需要是各個方面能力最強的。

正如很多中國人,總是拿“中國”和整個“外國”對比。不如日本的這個、不如德國的那個、不如美國的某某領域、比不上法國的某某品牌.......這屬於典型的不切實際的人群!

一家企業的總經理,也根本沒有必要找出所有員工的優點和自己一一對比,否則只能說明自己有了總經理的位置,卻沒有總經理的思想!

身為總經理,應該牢牢的把握自己的崗位角色!知道自己的崗位職責都有哪些。“能力”所包含的內容、要素很多。我們只需要專注於“身為總經理所需要的能力版塊、要素”就好。

3、總經理的一個思想禁忌:(注意哦!)絕對不要指望自己在不改變某些缺點、弱點的基礎上做好自己的崗位工作。

舉一個稍微誇張的例子(為了大家理解方便),某人說:我溝通能力欠缺,怎麼才能做好管理?——這就是一個典型的弱智問題!

都是管理者了,根本沒有退路!因為管理者必須要加強自己的溝通能力!溝通能力欠缺就學啊!難道你指望繞過“溝通能力欠缺”這個要素做好管理?——你是管理者,提升溝通能力是你必須要面對、必須要改善提升的一種能力!

因為,身為總經理,一定要以自己的崗位職責作為基礎,準確的分析自己需要提升、改善甚至改變的能力要素!因為要做好這個崗位,某些能力是絕對繞不過去的,必須要正視、提升、改變的!

而對於那些與自己“總經理”崗位職責則關係不大的能力,沒必要太在意!你不可能和一線員工拼技術,不可能和銷售部門拼銷售的技巧、方法,不可能和財務部門的負責人拼財務方面的專業知識!

二、身為總經理,只要你保持足夠的內驅力與學習力、行動力,是可以輕飄飄超越他人的!

身為一家企業的高級職業經理人、總經理,你要對董事長負責,對企業股東負責,更要為企業裡無數的下屬、員工的生存與發展負責。只要你有高度的責任感,你具有大量別人不具備的優勢讓自己永遠走在多數人前面!

1、總經理這個崗位角色,讓你擁有了更多機會接觸更厲害的人,你的成長速度別人是比不了的!

“總經理”,裡子、面子、榮譽等等都是其他角色無法比擬的。你擁有無數的機會和董事長溝通、股東見面,你可以以這個別人根本不具備的頭銜在行業內、社會上結交更多高層人脈!

只要你不懶,你能夠獲得的資訊、知識、理念、技能、資源支持等等,是你的所有下屬都無法想象的!只要你肯行動,你的身份給你帶來的好處連你自己都感覺不可思議!

老鬼也是過來人了,所以送您幾個字:您擔心個球啊!哈哈哈。

2、只要你在工作實踐中不斷的總結、提升、改善自己,要比你下屬中那些潛質不錯或者能力與你相當的人成長的更快!而且你的能力的實戰性要比其他人強的多!

保持開放的心態,保持時時刻刻自我檢討、自我修正的思維方式,你的提升速度是那些不在其位的人難以企及的。因此你不必擔心。

3、你要清楚: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你所為人的能力不比你差的人,他們很難有機會、時間去真正研究一些總經理需要關注的東西。

通俗一點說:企業發展的戰略型問題,市場趨勢研究與判斷,企業管理系統的構建、調整、完善,企業各個業務版塊之間的系統性規劃與協調......這些總經理級別需要思考的問題、需要研究的課題,多數人是沒有時間、精力去思考的。即使某些人偶爾牛哄哄的說出了某些觀點,也只能算作隻言片語或者某一個部分、某個問題的看法而已。他們很難形成系統化的整體概念!

因此,您要知道這些問題是你需要研究的,也是需要你重點提升的能力就好!和下屬比能力?沒必要!自己該忙的事情還忙不過來呢!

三、面對優秀的下屬,你所展現的形象,你的心態,你與他們之間互動的方式等等,遠比“能力”更重要!

企業藏龍臥虎本身是好事兒!如果一個總經理所在的企業裡面全都是烏合之眾......這個總經理有面子嗎?!

因此身為總經理,當你的下屬中有能力很強的員工時,你的心態、思維方式對自己的影響非常大!整個企業的所有員工都不是傻子,他們能夠看到你在對待優秀員工時所展現的個人形象,你表現出來的專業、大氣、大度與包容等等。——這些要遠勝於那位員工的能力!

請所有高級職業經理人一定搞明白這個邏輯!

四、都是總經理角色了,不需要老鬼談具體的細節。思想調整到位後,該怎麼辦怎麼辦!

都是總經理角色了,不需要老鬼再詳細去談與董事長、股東溝通的重要性了,也不需要老鬼強調與下屬在工作與日常互動中的策略、方法了。更不需要老鬼分門別類的講如何實施管理了。

只要心理上的問題、障礙打開了,行動方面的問題,總經理角色的職業經理人應該可以做的遊刃有餘的。甭說總經理了,就是企業的中高層領導級別的職業經理人,也只是需要一點點思維方式與格局方面的突破而已。有了這些突破,行動的事情不用老鬼多言的。

如果正在瀏覽此問題的朋友是一定級別的職業經理人,應該能力同意老鬼的這個看法。


以上供參考吧。

老鬼,頭條職場領域十大頭條號,職場、銷售、口才、人脈類內容實戰型分享者。

【關注】老鬼不會錯,每天和您分享更有價值的職場類問題、知識、資訊、理念、方法。

越多分享,越多收穫!


老鬼歸來


這個問題!我應該可以分享給你。我做企業七年,這七年裡一路走過來,留下來,離開的也很多了,在用人方面。具體分兩類有部分是跟著打天下一路走來對我不離不棄的簡稱(老紅軍),隨著公司的發展,對大家個人能力的需求也在變化,跟著走下來,能一路學習成長的,基本都有了屬於他自己的位置。

既然你已經走到總經理的位置,那麼可以說明一點,你的能力方面,老闆是認可的,是可以駕馭公司的,當出現能力比你更強的人時,老闆需要看到的是你怎麼用他,為公司創造價值,既然公司已經那麼多年,應該已經走上軌道,這時候是求穩,老闆一般不會換將,(至少我不會)因為你在忠誠上更可靠更信得過。

你能用好下屬,老闆會很開心,反之如果因為能力的問題,你跟下屬發生矛盾,那證明你的格局太小,眼睛裡容不下人,如果矛盾影響公司,那麼老闆就會動換將之心,具體換誰,是你下屬,不一定。最後的結局,兩個都不會用。


冰星310


作為單位企業想要好的人才,還真可遇不可求。你花重金也不一定請的到。要不三國劉備,三顧毛驢去請諸葛亮。才有了三分天下。

我曾在八十年代就看到國報上發表一幅漫畫,是華君武老先生的作品,一個矮小的管理者,兩臂平伸與肩平,每支臂膀下有三名高矮胖瘦不一的各種人才。都是曲膝在管理者臂膀下,這說明了什麼,還不是管理者不希望別人高於他,顯不出自己的能力來,始終有嫉妒之心。改革開放到現在三十多年了不管國家還是企業,都很重視人才的培養。花費大把資金送到外國去培養學習。可送出千人,到畢業時返回不到百分之十,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還不是在回單位得不到提升的機會。而國外就不同了,只要你是寶馬良駒。人家就會千方百計提拔你,重用你。那怕是某企業總裁,只要他發現你是人才,他也會不分國籍,種族。寧可把總裁都讓給你,他也甘心去釣魚去。所以人才在任何時代都不缺,缺的是伯樂,缺的是膽識,缺的是寬容大度,缺的是信任。

中國也有歷史上關於重用人才的動人故事,簫何月下追韓信。大家懂的。


張惠清6


你與他不是競爭的對手,而是怎樣留住他的問題。這個問題的答案:首先是心胸似海,才能養住大魚。如果你格局足夠大,轉換思維方式,正面理解你與他的關係。能夠有這麼優秀的下屬可能是你的福氣。這個福氣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工作不用擔心。能力強的下屬,多是執行力強。一般性工作不需要督促就能落實到位,急、難新任務,可以作為奇兵使用,保證攻無不克,戰無𣎴勝;

二是管理上的幫手。這樣的下屬往往對上下兩頭吃得較透。可以成為管理上的參謀。多聽聽他的意見,有助於提高管理工作效率;

三是有利於提高自己的威信。能夠駕馭使用這樣優秀的下屬本身就是表明你是更加優秀的人才。

你的主要任務不是競爭的問題,而是是如何留住他的問題;

其次要運用多種手法抓住他的心。一是捨得給予。經濟條件優厚,精神鼓勵同步;二是敢於壓擔子。就是提拔重用;三是生活上關心;四是感情上常溝通。

再次是有所防範。職場上人心難測,小心為上。這樣的人往往具有多面性。注意在使用過程中,把握獎勵或者重用之香腸切片的節奏,不要一步到位。同時為他安排靠譜的人當助手,免得節外生枝;抓住他的軟肋,引而不發。

總之,就是大膽使用,拴住人心,防範反目。

不知能否有點幫助?



天道若龍


可能你確實想象不到,平日裡風光無限、自信滿滿的老闆,在私底下的確也會有自卑的一面。

老齊前些年的時候,做銷售賺了不少錢,自己也積累很多渠道和客戶資源,兩年前的時候投身創業大潮,自己開了一家小公司,搖身一變做起了小老闆。

不得不說,老齊這個人在上班的時候就特別好學,即便是當了老闆也一樣,很少出去大吃大喝,有空的時候經常是四處學習。

但老齊有個毛病,就是見不得別人比自己能力強,他倒不是嫉妒人家,只是單純的感覺自己不如別人,都已經當上老闆了,他仍然有這個毛病。

之前他的公司裡來了一位剛畢業的設計師,軟件玩的很溜,技術功底也很紮實,而且腦筋靈活想法特別多。

本來這對於大多數老闆來說,應該是一件天大的好事,這樣的年輕人點著燈籠可能都找不到,但老齊卻是莫名的感到焦慮,覺得自己和這個年輕人比,自己又不懂設計,而且想法又不夠新潮,實在是顯得有些遜色。

我們都勸老齊,人家就是做這一行兒,這是人家的資本,你本來就是銷售出身,這你有什麼好焦慮的呀,論銷售能力,可能這位設計師就在你之下了。

可是老齊心理過不去這道坎兒,就是覺得自己被年輕人落下的太遠了,而且更誇張的是,他竟然還報了一節線上的PS教學課程,但結果可想而知,老齊根本就學不來。

一來是他的年紀有些大了,接觸軟件上手太慢,二來則是各種事務都要操心,完全沒時間學PS這種東西,最後,老齊終於選擇了放棄,不再和自己較勁了。

其實很多時候,大多數人對於“老闆”這一群體有著一定程度誤解,甚至就連老闆本身,都對“老闆”存在誤解,老齊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

可以說,“老闆”二字裡,夾雜了太多的光環與榮耀,同時也揹負了太多人們的議論和聲討,正因如此,人們才會對老闆產生各種各樣的誤解。

而這些誤解,大多集中在以下四點當中:

01.老闆是全能的

大多數人的潛意識裡,可能都會有這樣一種錯誤認知,那就是:

老闆一定是全能的。

市場打不開了可以找老闆,管理出問題了可以找老闆,同事鬧矛盾也可以找老闆,是不是公司的自來水龍頭壞了,也要找老闆呀?

很顯然,老闆並不是全能的,相反,老闆可能還是在某一項能力上存在缺陷的。

就比如老齊的這個例子,堂堂一位小老闆,竟然會和員工去比較專業技能,這簡直就是自討苦吃,因為論專業,老闆肯定不是某一項專業問題上的專家,比不過員工這是正常的事情。

一位老闆最厲害的技能,並不是解決某一項技術難題,而是解決一個市場需求的問題,當他看到了市場上存在產品或服務的空缺時,他最現象到不是要自己去解決,而且靠他自己也根本解決不來這麼大問題。

他最先想到的,一定是怎麼樣把問題細化,清楚的知道先解決什麼,然後再解決什麼,所以他才能成立公司,招聘各種各樣的人才,來解決不同程度的問題。

這個才是老闆最厲害的技能,他能把問題梳理清楚,找到能夠解決問題的人,並且將這些人組合在一起,產生化學反應,從而最高效的解決市場難題。

所以說,如果你認為一個老闆能夠“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進可孤身打市場,退可坐鎮觀三軍,那麼很顯然,這樣的認知就大錯特錯了。

02.老闆的能力必定在員工之上

老闆不僅不是全能的,相反,即便是有員工和自己曾身處過同樣的領域,做過同樣的工作,哪怕是一樣的專科畢業,可能老闆的能力也未在員工之上。

我最早做設計的時候,當時的老闆就是一名設計師出身,還給我們看過他自己早年的作品,說實話,圖畫的很棒,渲染做的也非常棒。

但是論設計水平和軟件能力,他連我們公司的實習生都不如,為什麼?

答案很簡單,因為他當上老闆之後,他要做的事情就不再是畫圖紙、升級軟件了,他要做的是爭取大客戶,爭取拉到更多的資源以及合作,以求給自己增加更廣闊的業務空間。

說白了,他要解決的問題也不再是軟件和畫圖相關的問題了,這些已經有招聘來的設計師去做,因此對於老闆而言,自己也就不需要在這一項能力上繼續升級了。

當人們把學習的重心,以及要做的事情,從一項內容轉向另一項內容時,必定會拋棄原有的優勢,投入到全新的事務當中,而對於之前的能力成長,也就此停止。

因此,老闆的能力在員工之下,是一項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因為員工會遇到更多的問題,也要解決更多的問題,所以他們的能力是需要不斷精進的,所以說,這種比較沒有任何意義。

03.老闆永遠是對的

不妨仔細的想想這個問題,老闆真的永遠都是對的嗎?

答案是否定的,除了馬屁精之外,通常在一個或多個問題上,老闆和其他下屬必然有著不同的看法,人和認的思維方式、視角都不同,這是必然的。

但是礙於職位問題,員工往往沒有反駁的權利,更確切的說,即便是有反駁的權利,又有多少人會去反駁呢?即便是反駁成功了又能怎樣呢?

正是因為如此,久而久之大多數人就會覺得,老闆說什麼都對,特別是一些剛踏入職場不就的職場人,因為沒有太多的參照和比對,他們是在單向的接受老闆的信息,自然也就很容易覺得,嗯,老闆是對的。

再加上“老闆”這個詞,本身就是一層鍍著金的光環,自帶威嚴屬性,以訛傳訛的演變為老闆是霸道、獨斷的存在,然而事實上,這一點在現在的職場環境裡真的不多見了。

現在的老闆其實都很聰明,他們知道,有些時候一線員工往往更清楚問題,所以在做決策的時候,通常也會認真傾聽員工的意見和看法,然後再做出判斷。

04.老闆永遠都是高高在上的

一提起老闆,你的腦袋裡蹦出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

這個問題我問過很多人,大多數的答案都是一個西裝革履的男人形象,而且一定是沉默寡言,有一種居高臨下的既視感。

但事實上,老闆真的都是高高在上嗎?

如果時間回到15、20年前的話,那麼這個答案無疑是肯定的,可是放眼現在的職場,這樣的老闆還有,但是確實不多了。

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當今企業的發展,已經不允許職位階層太固話了,因為這樣在傳達信息、佈置戰略等問題上,實在是效率太低。

而且你還能看到,有一些規模不大的小公司,老闆甚至親自上陣,和員工一起衝鋒陷陣,這樣的老闆沒有一點架子,甚至俏皮一點,還會和員工搶零食。

當然,搶零食的屬於個例哈,但你能看到的是,老闆正在變得和藹可親。

說一千道一萬吧,老闆這個群體,實際上也是被妖魔化了,當我們剝開這層妖魔化的外衣,就會發現,他們不會的內容有很多,而且也有著自己的短板。

不過,一個聰明的老闆肯定是既能看得到自己的短板,但同時也一定能最大程度的發揮自己的長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