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莫泊桑《繩子》:為什麼大家更傾向於相信謠言

最近一直在讀世界三大短篇小說之王的作品,首先看得是歐亨利的短篇小說,最初讀歐亨利的作品是在上初中或是高中的時候,那個時候感覺歐亨利不愧是短篇小說之王,尤其是小說的結尾,總是出其不意,文學界也因此將這種結尾稱之為"歐亨利式結尾"。只是長大了之後再次讀歐亨利的小說,而且是讀他的小說集的時候這種感覺、這種好感就一下子消失了,而且反而還感覺到有一種刻意為之的造作。

莫泊桑《繩子》:為什麼大家更傾向於相信謠言

從那個時候我算是明白了原來想要了解一個作家水平究竟如何,不要通過一兩部作品去評估,你去找一本他的作品集來看,因為這是最能夠反映一個作家水平的,如果能夠經受住此考驗,那麼這個作家的水準就真的是不錯了。而莫泊桑的小說集就能夠經受住這樣的考驗。

莫泊桑《繩子》:為什麼大家更傾向於相信謠言

莫泊桑《繩子》:為什麼大家更傾向於相信謠言

《繩子》是莫泊桑眾多小說中的一篇,該小說講的是一位農民大爺在去趕集的路上彎腰撿到了一根繩子,結果被別人誣告說是撿了一個皮夾子,儘管他極力辯解,但是大家都不相信他,後來皮夾子被撿到的人送給了失主,但是大家依然不相信他,說他是幕後的主使者。最後這位農民大爺為此而搞的精神衰退,並最終抑鬱而死。

莫泊桑《繩子》:為什麼大家更傾向於相信謠言

《繩子》:為什麼大家更傾向於相信謠言

雖然《繩子》不是發生在我們這個年代的故事,但是這個故事在今天仍具有現實意義,也許大家會覺得好奇,會不禁問:人們這是怎麼了?為什麼相比於真相,大家更傾向於相信謠言呢?小編認為這可能是因為謠言有時候恰恰迎合了某些人心裡的陰暗面,人性是經不起考驗的,每個人都多多少少有那麼點兒,就像是怯光的蝙蝠展翅於黃昏的角落,都會有那麼一點兒,而有時候謠言恰恰契合了這一點,所以大家寧願相信謠言,有時候幸災樂禍或許是某些人的特點,尤其是那些容易自卑和嫉妒心比較強的人會在別人遭遇不幸的時候有這種強烈的看笑話的心裡,這或許就是人性的弱點吧。而在這篇小說中那位只是彎腰撿了一根繩子的農民老大爺就成為了別人笑話的對象、成為了別人幸災樂禍的材料。

莫泊桑《繩子》:為什麼大家更傾向於相信謠言

莫泊桑《繩子》:為什麼大家更傾向於相信謠言

那麼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該怎麼辦呢?

看似是一篇荒誕的小說,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這樣的場景經常遇到,比如文娛圈裡面的哪些緋聞就是如此,那麼當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該怎麼辦呢?在我國有一句古話叫做"流言止於智者",所以當自己的人生道路上需要自己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不要去辯解,有時候你越是辯解越是用力,反而會起到反作用,所以不要管它,隨它去,只要是謠言總有破的那一天,你要做的不是辯解不是解釋,而是扔在旁邊不管它,讓它像泡沫一樣自己破滅,慢慢地大家就會淡忘就會真相大白。你要相信事實總有水落石出的那一天,而你要做的就是冷靜處理自己的情緒和自己對待這件事情的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