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網上搜到女兒教武漢患者唱《愛拼才會贏》,泉州父親才知女兒馳援武漢

她叫劉彩玉,是泉州市永春縣桃城鎮南星社區人,現在是廈門弘愛醫院感染科護士。她的父母一直以為她像平常一樣在廈門的醫院裡做著日常的工作,直到她的爸爸在網上搜到她穿著防護服和患者拍的小視頻後,才確認她支援武漢了。之後爸爸偷偷哭了,媽媽不敢給她打電話,說:“不想佔用她那一點點的休息時間。”而她在武漢,一邊想著“媽媽牌”靚湯,一邊為穩住患者情緒,教老大爺唱起“愛拼才會贏”。


在防護服上畫圖案 一點童趣讓氛圍輕鬆些

2月9日,劉彩玉與同事一行9人成為廈門醫療二隊的成員,當天隊伍緊急集結,飛抵武漢。到達武漢後,該隊整建制接管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光谷院區一個重症病區,累計收治58名患者,其中危重患者10人,重症患者48人。

投入疫區工作後,劉彩玉發現抗疫一線的工作內容和原先醫院的工作差不多:臨床護理、執行醫囑等。不同的是,內務和患者的生活護理也需要護士去完成。

“當班的護士每隔一小時為患者測一次血糖、做心電監護,喂水餵食、更換紙尿褲、床單、擦洗身體等。”劉彩玉說。

網上搜到女兒教武漢患者唱《愛拼才會贏》,泉州父親才知女兒馳援武漢

劉彩玉想過工作的艱辛,但沒想到成為一名全副武裝的“大白”比想象中更難:密不透風的防護服穿著不一會兒就汗流浹背。但很快,她便和其他隊員一樣,適應了這樣的工作,“一看到病人就自然地投入到工作狀態中,只是換了一套工作服在上班,忘了不適的感覺。”劉彩玉說她喜歡每次進病區前,在防護服上寫好名字,然後畫一些圖案,希望患者能感受到一點童趣,輕鬆治病。

網上搜到女兒教武漢患者唱《愛拼才會贏》,泉州父親才知女兒馳援武漢

七旬大爺焦躁不安 教唱閩南歌平復心情

進入病區,有些病人因為患病難免煩躁一些。醫護人員往往要比平時更細緻更有耐心才行。

有一次在排隊複查CT時,一位年過七旬的老大爺有些煩躁不安,不斷地問“到底還要等多久啊?”為了穩住他的情緒,劉彩玉靈機一動,主動湊上前,跟老大爺拉起了家常。得知他喜歡唱歌,還特別喜歡閩南語歌曲《愛拼才會贏》,便主動請纓教他唱《愛拼才會贏》:一時失志不免怨嘆,一時落魄不免膽寒,那通失去希望,每日醉茫茫……一首歌曲下來,老大爺的心情明顯好多了。“謝謝劉護士,這首歌給了我滿滿的正能量,我的病情很快會好轉的,等疫情結束,我要到福建走走,感受一下閩南文化。”劉彩玉說,看到病人這樣的變化,心裡總能感到一股身為醫護人員的自豪感和滿足感。

網上搜到女兒教武漢患者唱《愛拼才會贏》,泉州父親才知女兒馳援武漢

“當然多數的患者還是很體諒的,幫患者抽血或輸液時,有的會說‘謝謝你們’‘你們辛苦了’,感覺還是很值得的。”劉彩玉說她所在病區第三例治癒出院的患者是一名年輕的人民警察,在一線抗疫時感染了新冠肺炎,出院的時候還特意和她合了張影。“感謝廈門醫療隊的無微不至,希望其他患者也能早日康復。”這名警察最後對她說。


瞞著父母支援武漢 父親搜到視頻後偷偷落淚

劉彩玉在疫區的工作有條不紊地展開著,而這邊她的父母甚至不知道她去了武漢。

“不想讓他們擔心。”劉彩玉說她的父親是一名村幹部,農曆臘月廿八就開始奮戰在基層抗疫一線。為了不讓父母日夜擔心,她便偷偷報名。“我爸媽一開始是反對的,畢竟武漢是重災區,還是很危險的。”劉彩玉說,2月12日,她爸在福建新聞上看到她的名字後問她是不是去武漢了,當時她還故作輕鬆地回覆:“名單打錯了,人還在廈門呢,正準備上班去。”估計爸爸不太相信她的話,也出於擔心,在網上搜了又搜,最終在百度上搜到她教大爺唱閩南歌的視頻。確認女兒在武漢後,他默默給她微信留言:“我知道你還是去了武漢,沒事,要注意安全。”

網上搜到女兒教武漢患者唱《愛拼才會贏》,泉州父親才知女兒馳援武漢

“聽說,爸爸偷偷哭了。媽媽不敢打電話,總跟我老家的好友打聽是否和我聯繫。”劉彩玉說,媽媽不敢給她打電話是因為“不想佔用她那一點點的休息時間。”父母的心疼和牽掛讓她揪心,但他們的理解和支持也讓劉彩玉鬆了口氣,她說她會保護好自己,平平安安到家,喝口日思夜想的“媽媽牌”靚湯。


記者:陳玲紅 通訊員:蘇福彬 魏舒婷 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