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一位社區督導員的戰“疫”經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甘青 通訊員 黎旺財


一位社區督導員的戰“疫”經

一位社區督導員的戰“疫”經

社區督導怎麼督?明察暗訪

3月1日早7點,46歲的楊志奇就出門趕往社區防控點,開展“疫”線督導。有著22年黨齡的楊志奇是市委組織部的一名副縣級幹部,從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他就挺身而出,在“疫”線堅守了一個多月。

督導,為何出門這麼早?

楊志奇說:督導按區域按路線開展,前段時間是全覆蓋,現在主要是抓薄弱小區和“回頭看”。督導組向來就是出門早,收工晚。早8點晚8點是防控值守交接班時段,最怕出漏洞。

在銀泉社區防控點上,市財政局黨員志願者李育民,隔著老遠就知道是督導組來了,他熱絡道:你們督導組的同志真是吃得虧、效率高呀,昨天暗訪發現的問題辦事處和社區已經解決落實了,你們看看。

李育民的話信息量很豐富:道出了督導形式是明察暗訪,說出了督導的次數很頻繁,更反映出督導的目的是發現問題改進工作。

明察,就是現場查看各卡點面上的防控工作是否做到位;暗訪,就是深入小區發現一些點上的隱患和問題。

在值守點上,楊志奇細緻查看了進出登記測溫情況,仔細詢問志願者發動和物資配送狀況,深入瞭解重點人群的近況,認真聽取值守同志及小區居民的意見建議。一句“你們辛苦了,你們要注意自身防護,在守好門的同時,也要為居民服好務。”督導組一行測溫登記後隨即進入小區,展開了暗訪模式。

明察暗訪怎樣做?對標“674311”

明察暗訪是否有具體標準?否則,察看方向會不明晰,督導主觀性會過強。

楊志奇說:地區組首創的社區防控“674311”工作法,就是督導的具體標準。這一工作法既明確了卡點防控每天做什麼?怎麼做?誰來做?力求做到有序有效防控;也讓督導工作有了明確的指向,做到了有的放矢。

而楊志奇每天的主要精力就是做到6個查。

一查,幹部、街道及社區、志願者、民警、居民、物業六種力量是否下沉到小區。

二查,出入管理、體溫測量、密接排查、宣傳勸導、防疫消殺、代購配送生活用品、不穩定因素排查等七項工作是否到位。

三查,防控是否守住街道、社區、小區、樓棟四條防線。

四查,防控工作是否做到全覆蓋、全天候、全過程。

五查,小區是否將包括居民在內六種力量的姓名職務、聯繫方式、具體工作任務進行明確,把七項任務分配到每個人頭上,用一張表體現出來,並將表張貼在小區門口併發在小區業主群裡。

六查,是否每天至少報告一次發熱及以上情況。

小區值守點上反映:“674311”工作法很實用很管用,現在工作有了方向,知道怎麼操作執行,心裡踏實了。

查出問題如何改?立行立改

在社區防控一線,督導組用腳丈量著每一寸土地,地毯式滾動式反覆深入大街小巷督導。

一個個問題被挖出:硬隔離沒到位、臨時黨支部作用發揮不夠、志願者發動群防群控有待加強、卡點工作還要深入、防控力量職責不夠明晰、物資配送代購服務不盡人意、弱勢群體和重點人群關心關注有待加強。

查出問題如何改?

楊志奇說:現場指出,立行立改。

地區組建立了一個工作群,上級精神、工作要求、經驗作法在群內共享,發現問題、責任主體、工作建議、整改成效在群裡展示。群員有督導組、咸安區有關領導及街道辦事處、相關市直單位。群裡的運轉流程是:督導組發現問題第一時間在群裡公佈,而責任主體收到信息第一時間回覆,並立行立改,然後將改進結果公佈到群裡,最後“回頭看”,公佈整改成效。

楊志奇很忙,最忙碌的一天,他跑了30多個小區。他每天東奔西跑,不敢回家只能住在原來的舊房子裡,吃方便麵、盒飯;他只有到了深夜,才會想起病床上的外婆和年老的父母,忍不住打電話問問,叮囑想辦法買藥,才能想起也在社區卡點輪值的妻子,過問上高中老大的網課情況和年幼老二的身體狀況。

就在楊志奇忙得連軸轉時,2月22日凌晨4點,外婆與世長辭。噩耗傳來,他泣不成聲,一夜未眠。早上7點,他繼續帶著兩名幹部沿賀勝路、溫泉路卡口督導。

市委組織部領導同事得知情況後,問他是否回去送老人家最後一程,他說:督導任務還很重,大家都衝鋒在一線,已與家人溝通好,後事簡辦、快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